万搏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三叉神经炎与三叉神经痛的区别

发布时间:2019-03-1160253次浏览

三叉神经炎是一种因为炎症引发的病情,和三叉神经痛有很大的区别。临床上二者在很多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别,虽然都属于神经内科,但患者还是要注重二者的异同之处,那么,三叉神经炎与三叉神经痛的区别都有哪些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1、病因
  三叉神经炎病症与患者的神经营养不良,有密切的关系,患者的三叉神经感染,引起了患者体内相应的不适现象,然后引发三叉神经炎病症。而患者的三叉神经痛病症,一般在临床的案例中,可以发现病因是不明确的,找不到明确的诱发病因,所以这也是三叉神经炎和三叉神经痛病症的最本质区别。

2、治疗
  三叉神经痛的病因,虽然不明确,治疗还是可以对症治疗的,这个病症的科室,属于神经内科,而且患者不需要手术治疗,也不需要住院治疗,医生都能很好的治疗这个病症。三叉神经炎患者可以采取中医治疗的方法,比如针灸治疗,然后配合医生开的营养神经的药物,进行综合的调理,平时多注意个人卫生干净,注意保暖,吃的东西要清淡。
  3、症状
  三叉神经痛的发病,通常是没有什么预示征兆的,患者会突然出现像刀子割自己的肉一样,撕裂的感觉,或者是用针扎,有明显的火烧灼热感,也会有像被电击的感觉,感觉到突然的剧烈的疼痛,这种疼痛感会持续两分钟,使患者无法忍受。

而三叉神经炎的病程比较长,一般是神经受累的地方,会出现灼热感、患处有扯痛和压力感,另外患者还会出现神经功能减退的现象。由此可见,两者之间的区别还是很大的,不管是从病因治疗上来看,还是从症状表现上来看,都存在很大的不同,所以我们务必要清楚这一点,才能对症下药。

相关推荐

如何诊断三叉神经痛
三亚神经痛的诊断主要根据疼痛的发作部位性质等来诊断,这个疾病以成年人及老年人多见,40岁以上人群多见,女性发生率高于男性,往往是一侧的面部、颊部、鼻翼部剧烈的疼痛,可以表现为电击样或者是针刺样、刀割样的疼痛,症状大多间断出现。不发生的时候就是正常人,多数病人在刷牙、张嘴吃东西的时候就可能会诱发疼痛,而神经系统的查体就没有阳性体征,根据这些典型的临床表现大多数能诊断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但是需要与一些其他疾病鉴别,比如说牙痛、舌咽神经痛等等。
语音时长 01:00

2021-05-20

85009次收听

三叉神经痛贴好用吗
三叉神经痛好用,可以短暂缓解三叉神经引起的疼痛,但是三叉神经痛贴属于治标不治本,并不能完全的根治三叉神经痛。三叉神经痛想要完全的根治,需要到医院找专业的医生进行针对性的治疗,治疗分为药物治疗、中医治疗、手术治疗。在接受治疗前,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病史询问,而且患者还要做相关的影像学检查。患者在接受治疗时,需要定期的到医院做复查,复查方便医生调整药量。而且患者也要注意身体保暖,不要让头部受凉,如果不注意头部保暖,对三叉神经痛的恢复没有任何帮助。
语音时长 01:14

2021-05-10

82892次收听

三叉神经痛传染吗
还是会有很多神经上面的疾病会出现,而有了疾病以后病人们要积极做好了解,尤其是三叉神经痛会给病人们照成不小的影响,这些病人们在发现了之后更是要了解传染的问题和积极治疗。那么,三叉神经痛传染吗?下面具体的解答吧
三叉神经痛的西药治疗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目前还缺乏绝对有效的治疗方法,治疗原则以止痛为目的,药物治疗为主.西药治疗三叉神经痛适用于初患、年迈或合并有严重内脏疾病,不宜手术及不能耐受者.治疗三叉神经痛的西药主要有卡马西平、苯妥英钠、巴氯芬和氯硝安定等.
特发性三叉神经痛治疗
一些疾病或因素可以产生类似特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症状,其病因为感染、药物(多巴胺受体阻滞药等)、毒物(MPTP、一氧化碳、锰等)、血管性(多发性脑梗死)及脑外伤等所致,临床上称之为特发性三叉神经痛,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特发性三叉神经痛治疗的方法。
三叉神经痛能治好吗
三叉神经痛可通过药物,微血管减压,神经根切除和其他方法治疗。选择正适合的方法进行治疗,三叉神经痛通常可以治愈。
三叉神经痛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三叉神经痛号称“天下第一痛”,常见于中老年人,是指发生于一侧头部、面部、鼻旁、下颌以及牙床周围的疼痛。典型的三叉神经痛表现为阵发性、短暂的疼痛发作,每次发作持续时间由数秒到几分钟,疼痛剧烈,发病早期,每天发作数次,随后每天发作数十次,发作时,面部遭受电击、针刺、刀割、撕裂一样的感觉,患者感到生不如死,情绪低落,十分痛苦。目前医学界普遍认为三叉神经痛的病因是因为脑内的血管长期压迫三叉神经,导致三叉神经的脱髓鞘病变,三叉神经内部的神经纤维发生传导异常,有点类似于电线的塑料外皮磨损后里面的电线传导短路。
语音时长 01:38

2019-12-26

50095次收听

03:16
三叉神经痛手术有风险吗
三叉神经痛手术有风险。三叉神经痛具体手术的方案,医生会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选择。三叉神经或者半月结的封闭治疗,该手术采取的是无菌酒精将三叉神经封闭以后,疼痛能够立马缓解,但是手术以后疼痛一般缓解八到十个月,不能持续一年以上,有反复发作的风险,患者还需进行第二次手术。对于老年人或者不能进行开颅手术的人,一般会选择三叉神经半月节惊皮射频热凝治疗,该手术治疗以后,患者疼痛能够缓解,但也会出现面部感觉、听力、面瘫的问题,有一定的风险。血管减压手术,属于比较大的手术,风险性还会存在。三叉神经痛的患者应该首选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不能采取时,选择手术治疗,医生也会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最有益处、风险最小的手术。
01:58
三叉神经痛针灸效果
针灸对于三叉神经痛止痛方面有一定优势。三叉神经痛是针灸的适应证,但是三叉神经痛致痛的原因不是很清楚,治疗时首先要控制发作,然后寻找致痛诱因再进行治疗。由于精神紧张、情绪不佳引起疼痛,要从病因进行疏解,结合全身症状进行治疗。如果不注意全身症状的调理,只进行止痛,可能很快就会发作。即使根据全身症状进行治疗,疼痛消失后再过数年或者数十年以后,遇到一些诱发因素,还可能复发。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时间比较长。
什么是三叉神经
三叉神经是混合神经,是第5对脑神经,也是面部最粗大的神经,分为三支。三叉神经痛患者如今越来越多,发病后会出现闪电样、烧灼样、难以忍受的剧烈性疼痛。主要是因为神经髓鞘脱离,另外情绪不好,或者是营养不良也会导致三叉神经痛,所以要合理治疗。
三叉神经痛术后
三叉神经痛手术,主要指显微血管减压术,显微血管减压术的原理是大脑内神经、血管粘在一起,使之彼此之间分开,所以这个操作需要开颅,在脑子里操作,需要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它切口非常小,创伤很小,对颅内的神经、血管影响都非常小。但是显微血管减压术是开颅手术,开放性的手术。手术对神经对颅内的颅内压有一定的影响。术后患者会因为颅压的变化和其他的因素影响,出现不同程度的头疼、头晕,还有一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反应,所以,一般手术后要求患者卧床2到3天,患者自身的调节能力很强,这段时间颅压的自身调节到正常范围,患者头痛头晕逐渐消失,术后症状会很快缓解。
语音时长 01:21

2019-05-30

56369次收听

01:52
三叉神经痛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三叉神经痛的原因,如果属于继发性因素,可能是颅内肿瘤或其他病因引起;如果属于原发性因素,有可能跟神经异常放电有关系。关于三叉神经痛的原因,目前分为两种情况。1、原发性三叉神经痛。2、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对于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患者,有明确的病因,是患者颅内肿瘤或者其他病因造成神经受到影响引起的疼痛,此为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对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患者,考虑是和伴行的血管,主要是动脉与之接触,产生的波动性冲击,对神经外膜造成神经外膜的退行性改变,影响神经的异常放电,导致神经兴奋性增高,表现为患者面部的支配区域出现疼痛。
01:43
三叉神经痛手术后注意什么
三叉神经痛手术主要指显微血管减压术,使大脑内神经、血管彼此之间分开,所以需要开颅,需要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它切口非常小,创伤很小,对颅内的神经、血管影响都非常小。但是显微血管减压术是开颅手术,开放性的手术。手术对神经对颅内的颅内压有一定的影响。术后患者会因为颅压的变化和其他的因素影响,出现不同程度的头疼、头晕,还有一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反应,所以,一般手术后要求患者卧床2到3天,颅压的自身调节到正常范围,患者头痛头晕逐渐消失,术后症状会很快缓解。
01:32
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偏方有哪些
药物检测中发现,在这些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偏方中,只要有效果的,多数里面或多或少都添加了卡马西平。添加卡马西平的原因是:第一,说明卡马西平是治疗三叉神经痛一个很好的药物,特别在早期,能够达到一定程度的无痛。第二,非卡马西平类的药物,对这一类疼痛基本无效。三叉神经痛是顽固性疼痛里的代表。中医偏方疗法往往可以辅助治疗三叉神经痛,从而起到辅助治疗作用,在网上也有很多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偏方。
三叉神经痛疼痛有什么特征
三叉神经痛主要表现为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剧烈的阵发性疼痛,病人有时疼得非常厉害,有时候会引起面部的肿胀,甚至连刷牙、洗脸、说话都会诱发三叉神经痛,又称为扳机点,可能触摸口唇、鼻翼这方面都会诱发三叉神经痛。三叉神经痛的疼痛部位主要位于三叉神经分布区。三叉神经分为三个支:眼支、上颌支、下颌支,三叉神经痛最常见的是上颌支和下颌支。一般来讲,这个部位疼痛非常常见、非常讨厌。它的疼痛特点都非常剧痛,突发突止,持续几秒钟到一分钟左右,很快就会消失,呈跳样的疼痛,有时病人会疼痛的难以忍受。三叉神经痛还有另外一个特点,即说话的时候、嘴咬的时候、刷牙的时候或者是触摸脸部的时候,都会引起疼痛的剧烈,甚至会诱发疼痛。所以三叉神经痛的患者不敢刷牙、不敢说话、不敢吃饭,严重的影响正常的生活。
语音时长 01:21

2018-09-21

56661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