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月经期同房的危害

发布时间:2019-03-2060538次浏览

在日常生活中,性生活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很多年轻人只顾着自己的享受,却忘了女性每个月都有特殊的一个时期。很多人为了寻求刺激,即使女性大姨妈来了也仍然进行性生活,其实这种情况容易引发疾病。那么,月经期同房的危害有哪些?

1、妇科炎症感染

正常来说月经期间,这时候女性的宫颈口是开放的,如果在这时进行性生活,易造成细菌或病毒进入女性的体内,导致炎症感染的发生,女性很容易出现子宫内膜炎、宫颈炎等疾病。如果病情比较严重,盆腔炎及不孕症等也会随着出现。

2、子宫内膜异位症

月经期间有同房的情况,这时候经血逆流进入女性的腹腔内,就有可能导致子宫内膜异位的情况,这是很危险的状态。女性在性冲动的过程中子宫收缩的厉害,后期可能会让子宫内膜碎片进入盆腔中,从而引起子宫内膜异位,后期最终出现不孕的情况。

3、导致不孕

如果是月经期间同房,男性的精子、精液及其他分泌物随着女性小血管的裂口进入女性血液循环,会给女性的免疫系统造成刺激,进一步形成精子抗体,后期会导致女性不孕症的发生。如果是月经期间同房,很有可能引起女性月经出血量的加大,延长出血时间。

4、盆腔器官炎症

月经期间如果有同房的情况,男性生殖器官会把细菌带入女性体内,经血等物质很容易滋生细菌,这会引起子宫内膜异位及不孕症状。

5、男性尿道疾病

如果是月经期间同房,女性的分泌物进入男性尿道,有可能引起男性出现尿道性疾病。

通过上述介绍,相信大家已经知道,大姨妈期间同房是很危险的一件事。所以女性平时一定要做好爱护工作,避免意外。

相关推荐

01:21
产后第一次来月经有血块正常吗
产后第一次来月经有血块,没有其他不适,一般是正常的,若是伴有其他症状,通常不正常。若是引发严重身体不适,应及时就医。1.正常:月经一般会有子宫内膜脱落、出血等症状,因此有血块现象,产后第一次来月经有血块,且没有其他不适,一般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不用进行治疗。产后应注意多休息,同时要注意局部位置的清洁,勤换洗内衣裤,可有效防止细菌滋生。2.不正常:产后第一次来月经有血块,且有下腹痛、阴道分泌物异常等症状,一般不属于正常现象,可能与受凉、盆腔炎等原因有关,一般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适当热敷腹部进行改善。也可以在医生建议下使用宫炎平片、妇乐片、注射用头孢西丁钠等药物治疗盆腔炎。患者使用药物后,应避免食用生鲜、火锅、大蒜等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保证作息规律,可促进病情恢复。
尿频小腹胀是什么原因
如果出现尿频、小腹发胀,对于男性和女性,考虑的疾病不太一样。首先,我们看男性,如果一个男性出现尿频、小腹胀,首先考虑是不是前列腺炎,因为前列腺炎出现以后,会出现尿频这个常见的症状。另外,会产生躯体的症状,疼痛不适,疼痛可以表现为会阴部位、小腹部、腹股沟、腰骶部等,所以小腹胀也是其中一个症状,这时候需要到医院做相应的检查,比如化验尿、前列腺液,以及B超等检查,来判断是不是前列腺炎。如果是一个女性出现尿频、小腹胀,我们首先考虑是不是膀胱炎,女性出现膀胱炎的时候,典型症状应该是尿痛、尿频、尿急、小腹发胀、疼痛等,有时候会出现血尿,但是对于女性来说,有一部分人症状不典型,也可以没有尿疼这种症状。
语音时长 01:15

2021-07-09

69921次收听

盆腔炎异味重怎么办
患盆腔炎时,会阴部异味重需要积极治疗盆腔炎症,同时要注意每天清洁会阴部,保持局部清洁卫生。患盆腔炎时,由于炎症刺激导致阴道分泌物异常增多,分泌物中含有一定的病原微生物,能够分解产生胺类物质,所以导致阴道分泌物出现异味。除去异味的根本措施是减少异常的阴道分泌物,也就是说需要彻底治疗盆腔炎。建议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服用喹诺酮类抗菌药或者头孢类抗生素,也可以联合中药治疗,比如可以服用花红片、妇乐颗粒、妇科千金片等,可以提高治疗的效果,有利于盆腔炎的早日痊愈。
语音时长 01:04

2020-12-23

95409次收听

手术治疗盆腔炎的适应证
手术治疗盆腔炎有3个适应证,即药物治疗无效者应立刻采取手术;脓肿持续存在者也可采取手术切除疗法;脓肿破裂者应立即采取剖腹探查手术治疗,并辅助抗生素抗炎。
有慢性盆腔炎能怀孕吗
结婚生子是人生大事儿,但是孕育本身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健康孕育需要有健康的生殖系统为基础保障,那么女性若患有慢性盆腔炎会影响正常怀孕吗?慢性盆腔炎难发现:盆腔炎是指女性盆腔生殖器官、子宫周围的结缔组织及盆腔腹膜由于细菌逆行感染,通过子宫、输卵管而到达盆腔从而引起的炎症。
什么药治疗盆腔炎
治疗盆腔炎的药物,包括康妇炎胶囊、甲硝唑以及金刚藤胶囊等等;除此以外,盆腔炎应该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来进行应用药物。倘若病情轻微,那么口服消炎药就能够了。倘若病情十分严重,就能够静脉滴注一些抗炎药物来进行治疗。
01:55
盆腔炎的治疗方法
盆腔炎的治疗主要是用抗生素药物治疗,必要时用手术治疗。抗生素的治疗可以消除病原体、改善症状和体征、减少后遗症的发生。抗生素治疗的原则主要是经验性的、广谱的、及时的结合个体化的原则,其所用的抗生素应该尽量覆盖所有的病原体或者是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抗生素。常用的药物包括头孢曲松钠等第三代头孢菌素、多西环素等四环素类与甲硝唑合用,或者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等喹诺酮类。经过恰当的抗生素的积极治疗,绝大多数的盆腔炎性疾病是能彻底治愈的,仅有少数局限性的炎性感染需要手术治疗。
盆腔炎白带多用什么药
如果存在盆腔炎的症状,可以选择有效的药物治疗,比如抗生素类药物、克林霉素药物,甲硝唑药或者是左氧氟沙星药物等等,一般情况下坚持一两个星期就能够看到一点点效果。但是前提是由医生来决定,而且要结合其他防护方法,并不保持阴道卫生清洁,减少细菌积累。
女性盆腔炎是怎么引起的
盆腔炎的原因通常是阴道细菌逆行感染引起,其通过子宫输卵管而达到盆腔,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女性都会发生盆腔炎,发病者只有少数,当女性生殖系统自然防御功能下降或由于其他原因导致女性自然防御功能遭到破坏时才会发生,如分娩后产妇体质虚弱,宫口未及时关闭或过早性生活,使病原体进入宫腔,还有宫腔内手术操作如人工流产、取或放节育器、子宫输卵管通水和造影、宫腔镜检查、粘膜下肌瘤摘除术时均可发生。术前有性行为和手术消毒不严格,术前适应症选择不当,术后不注意个人卫生,不遵守医嘱,均可引起盆腔炎等发生,还有经期卫生不良,邻近器官的炎症直接蔓延,如阑尾炎也可以引起盆腔炎。以上治疗仅供参考。
语音时长 01:33

2020-01-09

60511次收听

急性盆腔炎治疗方法有什么
急性盆腔炎的治疗方法主要就是口服抗生素,或者静脉输入抗生素,而且还可能是进行腹腔镜,或者是开腹手术,同时还可以用中药灌肠进行辅助治疗。如果女性是急性的盆腔炎,而且只是子宫体或者是宫腔有感染,但感染又不严重,这时可以考虑口服抗生素来进行抗炎止痛治疗,对头孢不过敏的,可以口服头孢地尼和奥硝唑胶囊,如果对头孢过敏,可以口服阿奇霉素和替硝唑片。但如果女性盆腔炎比较严重,血常规提示感染明显,多需要静脉输入抗生素进行抗炎止痛治疗,比如输入奥硝唑注射液和左氧氟沙星。如果女性是出现卵巢脓肿,或者是输卵管脓肿而引起的盆腔炎症,那这时都需要行手术将囊肿切除,术后再静脉输入抗生素进行治疗。
语音时长 01:30

2019-12-31

54931次收听

01:38
如何治疗急性盆腔炎
急性盆腔炎患者首先不能够自行盲目用药,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当女性朋友出现下腹部的疼痛难忍,伴有全身发热乏力、食欲不振,又伴有脓性阴道分泌物的时候,一定要积极的、主动的到医院就诊,切不可自己盲目用药。患者一经确诊大部分都需要进行住院治疗,医生会给予适当对症的抗生素治疗,同时还会给患者一些支持治疗。使患者所发生的一些急性炎症症状在短期内尽快的得到控制,直到治愈。需要注意患者一旦发生急性盆腔炎,千万不要盲目自行用药治疗。在短期内自行用药可能会达到缓解症状的作用,但是如果想要彻底治疗,还是需要在医院进行系统的治疗,才可能会达到一个很好的治疗效果。
盆腔感染症状有哪些
盆腔感染那就是盆腔炎症,有盆腔炎症首先要表现为下腹部的疼痛同时还会出现白带量的增多,有时候白带呈脓性,疼痛的部位,可位于下腹部的一侧,也可以正中也可以出现整个的下腹部疼痛,如果是炎症侵犯的膀胱的话,还会出现尿频尿急,如果侵犯的直肠,还会出现大便时疼痛的。所以出现疼痛的症状,首先要到医院检查一下是不是由于盆腔炎引起的。如果确定是盆腔炎的话应该积极的进行治疗,因为女性盆腔炎是比较难以治愈的,另外还会容易反复的发作,平常如果精神压力大过度的劳累和熬夜,或者是受凉都可能会引起盆腔炎的反复发作,所以一定要注意锻炼身体,放松心情保持规律的生活。
语音时长 01:27

2019-10-17

49454次收听

中医如何治疗盆腔炎
一般情况下,中医治疗盆腔炎时,可以选择具备活血化瘀以及清热解毒功效的中药来达到治疗的效果,同时还会通过针灸以及按摩等疗法来达到辅助治疗的作用。而导致大家患上盆腔炎常见的原因有产后感染、月经期间不注意卫生、以及邻近器官炎症蔓延等等。
02:15
盆腔炎饮食注意什么
盆腔炎患者的饮食要注意以下几种情况,第一、避免吃辛辣、油腻和海鲜食品。第二、可以适当吃一些清淡的食品,如黄瓜汁、西瓜汁,但是不要过凉。中医认为热者寒治、寒者热治,热型盆腔炎可以用稍微凉的东西,虚寒患者可以用小茴香、吴茱萸来温肚脐。
03:15
盆腔炎的检查方法
盆腔炎需要以下几个方面的检查,第一、通过患者下腹疼痛、发烧、白带及月经异常来判断。第二、妇科检查的双合诊。第三、根据B超的临床表现来诊断。第四、全身指标检查,例如白细胞、c反应蛋白、血沉等。第五、对宫颈图片进行病因学的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