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肋骨外翻怎么办

发布时间:2019-04-2349316次浏览

对于婴儿肋骨外翻,早期治疗主要是补钙,如果恢复良好,则无需手术,由于孩子的骨骼尚未形成,可以及时补钙。但是,如果在宝宝2岁之后没有改善,则需要手术来纠正,手术风险低,效果良好。所以家长要做的是根据孩子的病情,及时纠正。请医生诊断病因,然后开出针对性的药物。同时,帮助孩子做一些,有助于扩大胸腔和增强呼吸的矫正练习。

肋骨外翻的情况,多发于发育阶段的婴幼儿,当宝宝半岁时,医生会检查宝宝是否有肋骨外翻。有些婴儿是由单纯的肋骨发育畸形引起的,有些婴儿是由缺钙引起的,绝大多数儿童的外翻,是由缺钙引起的,那么肋骨外翻怎么办?
  1.补钙和维生素D
  肋骨外翻主要是由于,婴儿的骨骼过于柔软,缺钙会导致婴儿的骨质下降,所以要及时给宝宝添加钙。补钙的同时,最好补充维生素D,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的吸收。一般医生会建议吃鱼肝油或AD胶囊,多晒太阳也会有助于补钙。
  2.每天定期给宝宝做触摸,帮助宝宝的肋骨恢复
  具体方法:在宝宝的胸骨到腹部,从肚脐上方,在沿着肋骨长出的部位,用双手掌心进行分水运动,轻轻抚摸宝宝的身体,注意力量过大。每天两到三次,每次五分钟,可以有效纠正肋外翻现象。
  3.改变抱宝宝的姿势
  一般来说,肋骨外翻与抱宝宝的姿势之间的关系不是很大,因为无论横向抱,垂直抱,父母经常在抱宝宝时是会经常改变姿势的,所以一般来说,抱着宝宝不会造成肋骨外翻。但长期不当的姿势,势必会有一些影响。
  将宝宝朝前抱是正确的,因为朝前抱住宝宝时,宝宝的背部会靠在人身上,这样婴儿的视力就会非常宽,可以看到外面很宽的视野。另外,这种姿势,力量就会扩散,不会造成宝宝的某些部位,承受特别大的力量。
  4.矫正训练
  双脚和双肩站立,身体放松,眼睛稍微闭合,手臂轻轻向前抬起,直到头顶,吸气时,停一会儿,双臂自然放下,伴有深呼气,每天数次,每次10分钟。慢跑有助于增强内脏活动,增加呼吸量,并改善胸部发育不良,这些运动最好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5.手术治疗
  如果宝宝两岁后,肋外翻现象没有改善,需要手术纠正。 手术风险低,效果良好,可以根据宝宝的病情,及时纠正。

相关推荐

五个月宝宝老摇头算不算正常
五个月宝宝出现摇头,可能是正常,也有可能是异常的。多数情况下,五个月宝宝,由于生长发育尚未成熟,很多孩子会借助于某些信号来探知世界,所以当宝宝要是听到外界有一点点声音,会很敏感的把头摇到那一侧,即出于好奇的因素,会进行摇头。但也可能有病理的因素,如儿科最为多见的是缺乏维生素D,即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此时会有摇头的现象。此外,也有可能是其它的疾病,如孩子耳部有湿疹,比较瘙痒,或者孩子有中耳炎,也会刺激宝宝出现摇头的现象。
语音时长 02:30

2021-09-29

74141次收听

怎样确诊佝偻病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简称为佝偻病,在婴儿期较为常见,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引起体内钙,磷代谢紊乱,而使骨骼钙化不良的一种疾病,佝偻病使小儿抵抗力降低,容易合并肺炎及腹泻等疾病,影响小儿生长发育,对于佝偻病的症状我们要有一定的了解,首先看一下怎样确诊佝偻病?
小孩佝偻病怎么确诊
佝偻病是以维生素D缺乏导致钙、磷代谢紊乱和临床以骨骼的钙化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多见于婴幼儿,特别是3到18月龄,主要表现为生长最快部位的骨骼改变,并可影响肌肉发育及神经兴奋性的改变,年龄不同,临床表现不同,下面我们了解下小孩佝偻病怎么确诊。
怎样有效预防佝偻病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疾病接踵而至,人们对于自身健康也更加关注,希望知道更多关于疾病预防的知识,预防疾病从小做起,佝偻病作为一种儿童疾病更加值得重佝偻病视,接下来就让我们看一下怎样有效预防。
术米粥巧治小儿佝偻病
小玲玲今年刚2岁,可最近两个月来一直腹泻不止,在省城的大医院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检查,这才知道原来小玲玲患上的是佝偻病。中医认为小玲玲的症状属于脾肾阳虚运化失调所致,医生根据小玲玲的病情开出术米粥的方子。经过2个月的调治,小玲玲终于恢复健康。
肋骨外翻的原因
肋骨外翻是因为小时候缺钙,佝偻病导致的,小时候缺钙,长的时候肋骨长得没跟上,软骨发育不是很及时,导致了外翻,其他原因也可以引起肋骨的外翻,甚至有可能是先天性畸形。肋骨外翻后,实际上衣服全部脱光,外观上基本上不会影响,不疼也不痒,就是外观上可能不好看一些,这种肋骨外翻通常是不需要治疗的,因为它不疼功能受限,只是外观上可能受影响。但不是小时缺钙,不是先天性畸形导致的,后天成年以后长了东西了外翻了需要治疗,除此以外不需要治疗。所以肋骨外翻说到的是他的原因,通常情况下都是小时缺钙导致佝偻病引起的。有人说鸡胸吗,这种情况比较多一些。因此要明确是不是有外伤,或者明显疾病导致的,否则就不需要进一步的治疗。
语音时长 01:33

2020-02-25

50362次收听

03:03
佝偻病的预防措施
佝偻病的预防措施,首先需要保证日光照射,其次需要及时补钙以及补充维生素AD。佝偻病重点在于预防。佝偻病全称是维生素D缺乏型佝偻病,所以病因就是维生素D的不足。外源性维生素D非常丰富,但是外源性维生素D并不能被我们机体所能吸收,如果要把外源性维生素D转成机体可以吸收的内源性维生素D,必须要借助日光的照射,所以维生素D缺乏型佝偻病的预防,就要特别强调日光照射。接受日光的照射分为几个阶段,首先是怀孕期间,尤其是在孕后三个月,孕妇就要多进行户外活动,接受日光浴。还要及时的补充钙,补充维生素AD,新生儿和婴儿同样要接受日光的照射,尤其是在北方寒冷的季节,家长们更要在天气好,天气暖和的时候带着孩子到户外接受日光的照射。
佝偻病是什么
佝偻病即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由于婴幼儿、儿童、青少年体内维生素D不足,引起钙、磷代谢紊乱,产生的一种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佝偻病主要的特征是生长着的长骨干骺端软骨板和骨组织钙化不全,维生素D不足使成熟骨钙化不全。这一疾病的高危人群是2岁以内(尤其是3~18个月的)婴幼儿,可以通过摄入充足的维生素D得以预防。近年来,重度佝偻病的发病率逐年降低,但是北方佝偻病患病率高于南方,轻、中度佝偻病发病率仍较高。可以在体检时发现,也可能首发表现为低钙惊厥、生长迟缓、萎靡、易激惹或者婴儿期易于发生呼吸道感染。病因有以下几种。1、围生期维生素D不足。2、日照不足。3、生长速度快。4、食物中补充维生素D不足。5、疾病和药物影响。
语音时长 01:42

2019-12-18

58186次收听

佝偻病是怎么引起的
佝偻病一般是由于维生素D摄入不足所致,可能与日常饮食不均衡有关。如果平时太阳光照射不足或者维生素D需要量增多,就也会增加佝偻病的发病几率。同时不当用药和原发病的影响,同样会导致佝偻病的发生。
佝偻病后遗症有哪些
佝偻病的后遗症有精神症状、骨骼的改变。一、主要是精神症状,多见于佝偻病的活动初期或者极期,小儿易惊厥、易激惹、烦躁、睡眠不安、出现枕秃。随着病情的进展出现肌张力的低下、关节韧带松懈、腹部膨大如蛙腹,患儿动作发育迟缓。严重佝偻病者伴有贫血、肝脾肿大、营养不良、全身免疫力低下、易患腹泻、肺炎。如果血钙过低的话,可以出现低钙抽搐,比如说手足搐搦,神经肌肉兴奋增加,出现面部和肌肉抽搐或全身惊厥。二、骨骼的改变,随着病情的进展,可以出现骨骼改变,多见于佝偻病的极期,佝偻病的骨骼改变以年龄、生长速度和维生素D缺乏的程度有关。头部颅骨的软化多见于3到6个月的婴儿,有乒乓球的感觉。另外一个就是说,胸部的两侧有肋骨和串珠肋,肋骨软化。还有就是脊柱及四肢向前或向侧弯曲,成手拙或脚拙,另外一个就是下肢骨头,这个腿可以成O型腿或X型腿。
语音时长 01:47

2019-11-13

56730次收听

02:12
佝偻病是什么引起的
佝偻病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病而引起的。皮肤经紫外线照射后,可以使维生素D前体转化为有效的维生素D,摄入不足,吸收障碍以及需要增加的时候,可以使体内的维生素D不足而引起全身性的钙、磷代谢失常和骨骼的改变。同时会影响神经、肌肉、造血免疫等器官的功能,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他的症状主要是精神症状,小儿易于激惹、烦躁。随着病情的进展,出现肌张力降低、关节韧带松弛、腹部膨大、患儿动作发育迟缓。重症佝偻病患者常伴贫血、肝脾肿大、营养不良、全身免疫力减弱。第二就是骨骼的改变,随着病情的进展出现骨骼的改变,包括头部,颅骨软化,多见于3到6个月的婴儿,再一个是串珠肋,脊柱和四肢骨向前或向后侧弯。
02:10
佝偻病是什么
佝偻病其实就是一个维生素D的缺乏病。它是由于日晒减少,因为皮肤经过紫外线照射后,可以使维生素D的全体转化为有效的维生素D摄入不足、吸收的障碍,同时会影响神经、肌肉、造血、免疫等器官的功能。严重者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它包括这个日照射不足,维生素D的摄入不足,维生素D的吸收不良和活化障碍,这个可以引起维生素D。主要是维生素D的一个缺乏或者是维生素D的一个活化的一个障碍引起的一个钙磷代谢的失常,而同时导致骨骼的一个改变一个,其实是一个综合症。
缺少什么导致佝偻病
佝偻病是骨质发育异常造成。骨头里主要是钙和磷,主要是钙质缺失,会导致佝偻病。一、钙的摄入低;二、维生素d的摄入低,维生素d是一种维生素,作用是促进人体能够吸收钙,没有维生素d,人体不能吸收钙,是缺钙的。佝偻病主要缺的是钙和维生素d。三、维生素d怎么摄入?多晒太阳,体表的黑色素细胞可以合成维生素D;四、普通维生素d在肝脏和肾脏能够被激活,形成1,25羟基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的吸收。对于佝偻病患者,要补充钙质,同时要补充维生素d。五、肝肾功能不好的人,不能将普通的维生素d转化为1,25羟基活性维生素d,所以要补充活性维生素d。
语音时长 02:04

2019-10-23

61846次收听

01:38
佝偻病的早期症状
佝偻病即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由于婴幼儿、儿童、青少年体内维生素D不足,引起钙、磷代谢紊乱,产生的一种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早期症状一般孩子容易出汗,睡眠不安稳,骨骼病变等。一、骨骼的发育,有的孩子有方颅,枕秃,6月龄以内婴儿佝偻病以颅骨改变为主,前囟边缘软,颅骨薄,轻按有“乒乓球”样感觉。二、骨出现串珠样的改变或者手腕、足踝部形成钝圆形环状隆起,这些是佝偻病早期的表现。三、佝偻病的后期可能出现O型腿或者X型腿,或者是骨骼的发育受到影响。
01:28
佝偻病能治好吗
佝偻病是否能治好首先看其发展的情况,如果是轻症的佝偻病,治疗的原则应需补充钙和维生素D。佝偻病分很多种,最常见的是维生素依赖性的佝偻病,在补充了维生素D以后应该能够缓解。也有一些重症后期的佝偻病,即使是能够缓解,骨骼的器型也不能够完全缓解。所以治疗佝偻病还是尽早发现,早期用药干预。此外,如果是肾脏或者其他一些疾病造成的佝偻病,治愈机会就相对较低。除采用维生素D治疗外,应注意加强营养,坚持每日户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