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手术后伤口感染怎么办

发布时间:2019-05-2857030次浏览

手术后伤口感染的患者需要及时去医院做清创手术,以便清除坏死的组织以及脓液。如果只是轻度感染,则只要使用生理盐水以及碘伏帮助消毒消炎即可。除此之外,患者可能还需要配合服用消炎药,并加强饮食方面的调理。

有些疾病患者可能需要做外科手术进行治疗,而如果在手术后没有做好身体护理工作,可能就会出现伤口感染的症状。这时不仅仅会让患者有伤口疼痛的不适感,而且可能会出现流脓等比较严重的后果,所以要及时处理。那么手术后伤口感染怎么办可以改善呢?
  1、清创手术
  如果患者手术后出现严重感染情况,伤口出现化脓甚至是溃疡的情况,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清创手术。清创手术可以为患者清除掉伤口中的脓液和已经坏死的组织。严重的伤口感染已经超出了人体的自我修复能力,如果不及时清创很可能会加重感染,引起更严重的并发症
  2、生理盐水清洗创面
  如果患者手术后出现轻度感染,如红肿,或者创口有少量渗出液,患者可以用生理盐水来清洗创口,配以碘伏进行消毒消炎。患者每次清洗时需将窗口痂皮和脓液清理干净,才能达到抗感染的功效。此法可以抑制创口的细菌滋生,从而帮助感染修复。每日两次,保持伤口清洁即可。
  3、药物治疗
  患者术后如果出现感染,在定期清理消毒的同时还可以配合药物治疗,来消除感染,减轻患者病痛。患者可以口服消炎类和具有抗感染功效的抗生素类药物,比如阿莫西林胶囊等。若感染严重,就可以接受抗感染的输液治疗。
  4、饮食调理
  患者进行手术后应格外注意饮食,饮食宜清淡,不能食用任何较为刺激的辛辣食品,也不能饮酒。同时要避免食用发物,发物会引发伤口发炎,加重感染,不利于创口愈合。同时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补充维生素,可以帮助创口恢复。除此之外,还要多喝水,这样可以帮助身体更好的排毒和新陈代谢。

相关推荐

女性半夜全身发冷发抖什么原因
女性如果半夜出现全身发冷、发抖,要看是经常还是偶尔出现。如果是偶尔出现一次突发的全身发冷、发抖,要测一下体温,看一看是不是感冒、发烧。如果出现体温增高,代表着可能有感染性疾病,针对不同的感染可使用抗病毒或抗细菌的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是经常性的出现半夜发冷、发抖,测体温也没有体温升高,往往合并有精神情绪过度的紧张、担心、害怕,还会有失去控制的感觉或濒死感,要考虑女性患者是不是有焦虑症。这时候应该去看神经科或精神科,让大夫先排除器质性疾病,再针对症状进行综合诊断。
语音时长 02:45

2021-09-29

80347次收听

02:57
单核细胞绝对值偏高说明什么
单核细胞绝对值参考范围为0.12到0.8×10的9次方每升。单核细胞绝对值偏高原因:一、单核细胞绝对值生理性增高,如婴幼儿及儿童单核细胞可略多,属于生理性增高。二、单核细胞绝对值病理性增高,常见以下几种情况:某些感染,如感染性心内膜炎、疟疾、黑热病、急性感染的恢复期、活动性肺结核等,单核细胞比例明显增高。二、某些血液病,如单核细胞白血病、粒细胞缺乏症恢复期、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慢性粒单细胞白血病等可见单核细胞增多。
02:59
淋巴细胞数偏低说明什么
淋巴细胞数参考值是0.8~4×10^9/L。淋巴细胞数偏低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烷化剂,抗淋巴细胞球蛋白等的治疗以及放射线损伤,T淋巴细胞免疫缺陷病,丙种球蛋白缺乏症,B淋巴细胞缺陷等。淋巴细胞是白细胞的一种,是体积最小的白细胞,淋巴细胞具有产生和运载抗体,防御病毒感染的作用。淋巴细胞高和淋巴细胞低,代表着不同的含义,如果淋巴细胞比例偏低,很多情况表示患者免疫功能比较低下或因为使用了化疗药引起的,而淋巴细胞偏低,包括有T淋巴细胞低或B淋巴细胞偏低有区别,功能是不同的。
03:10
球蛋白偏高的原因都有哪些
球蛋白偏高的原因:一、感染引起机体免疫反应增强,如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癌、活动性结核病、黑热病、血吸虫病、疟疾、马蜂蛰伤、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等。二、自身免疫性疾病时的机体免疫功能亢进,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肝硬化等。三、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白血病、部分恶性肿瘤等。四、肾病综合征、过敏反应、肺炎、丝虫病。五、生理性血清水分减少。球蛋白偏低一般不是很常见,球蛋白偏高一般比较常见。
02:52
全程C反应蛋白高怎么回事
C反应蛋白是目前临床评估炎症或创伤的重要指标。C反应蛋白反应的是细菌感染和组织创伤的情况,所以应用很多,只要考虑是感染,基本上都会查C反应蛋白,也就是CRP。所以对于感染、组织损伤、肿瘤,还有免疫性疾病等导致炎症的疾病,都可以导致CRP的升高。另外,某些肿瘤、心梗也会引起CRP升高。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多肌炎、皮肌炎等疾病,在疾病活动期CRP也会明显升高。因此C反应蛋白的增加,它只是反映了人体内炎症的程度,炎症的类型无法给与准确性的提示。
03:00
人工牛黄甲硝唑胶囊的功效与作用
甲硝唑是一种抗生素类的药物。它的主要作用和针对的对象是厌氧菌的感染,所以用甲硝唑这类的药物治疗这一类的炎症和感染是对症的也是合适的。同时人工牛黄具有清热降火的作用,两者相结合人工牛黄和甲硝唑联合应用,对于口腔中常见的牙龈炎、牙周炎、冠周炎、根尖周炎都是有一定的适用价值的。一方面甲硝唑起到杀灭细菌,尤其是厌氧菌的作用。另一方面人工牛黄也起到了清热败火的作用,两者相结合可以较好地发挥治疗作用。
白细胞0-2是什么意思
白细胞0-2通常指的是尿液中白细胞的数量,一般情况下,白细胞会存在于血液当中,但是也有少部分原因,白细胞可能会混入尿液中,从而形成尿液白细胞。患者通过尿常规检查能够诊断明确,如果尿液中存在有白细胞,数值在0~2左右,这属于正常的状态,一般不需要特殊的治疗。但是如果超过了2以上,则断定患者可能存在于炎症性的改变,可能是膀胱炎、尿道炎、肾盂肾炎、肾小球肾炎等疾病引起,需要配合医生进行检查和治疗,不能延误病情。
语音时长 01:06

2021-05-28

16246次收听

白细胞和血小板高是什么原因
白细胞和血小板增高常见于生理性应激反应,如患者从事重体力劳动时,身体疲劳或者与人吵架情绪激动时,会引起机体白细胞血小板高,去除上述诱因后,可恢复正常。可能跟感染因素有关,当细菌侵入人体引起感染,如呼吸道感染,也会引起白细胞和血小板增多,需给予抗生素抗感染治疗。患有血液系统疾病时,比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等也会出现白血病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升高需要积极的给予药物治疗,控制疾病的发展。跟服用一些药物有关,一部分人服用糖皮质激素后,会出现白细胞和血小板升高。
语音时长 01:18

2021-05-28

12173次收听

白细胞数目偏高是什么意思
白细胞数目偏高分为血液中白细胞数目增高和尿液中白细胞数目增高。血液中白细胞数的正常单位在四乘以十的九次方每升到十乘以十的九次方每升之间,如果大于十乘以十的九次方每升时,称为白细胞数偏高。尿液中每高倍镜视野当中白细胞数高于三个,也称为白细胞数目偏高。血液中白细胞数目偏高常见于细菌感染、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风湿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肿瘤也会引起白细胞继发性升高。尿液中白细胞偏高,见于肾盂肾炎、肾小球肾炎。一旦出现白细胞偏高,应及时检查治疗。
语音时长 01:09

2021-05-28

14187次收听

白细胞一直偏高是怎么回事
白细胞一直偏高的原因,可以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生理性的因素,患者在剧烈的运动或者情绪过度紧张的情况下,可能会造成白细胞出现偏高的现象。让患者休息或者是情绪平和以后复查,有可能白细胞恢复正常。病理性因素,可能是由于细菌感染而引起的,可以通过细菌培养以及药敏试验明确,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治疗。也可能是由于血液系统方面的疾病而造成,比如说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等疾病,可以进行骨髓穿刺的检查来进行诊断,明确原因后再做治疗。建议患者平时要有良好的睡眠,不要熬夜,可以适当锻炼身体,增强自身的体质。
语音时长 01:20

2021-05-28

14764次收听

寨卡病毒感染如何治疗
寨卡病毒一旦在出现之后,也必须要尽快的接受治疗,不过在治疗的过程中有着各种不同的方法,首先就可以选择针对性治疗,也可以选择一般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也必须要做好防护,减少疾病出现。
如何用醋消毒房间
想要用醋来给房间消毒,可以采用蒸汽熏蒸的方法,也就是加食醋放在电饭锅中烧开,用蒸汽对整个房间进行熏蒸消毒。也可以泼洒消毒,直接将烧开的时速泼洒到地面即可,再就是可以喷洒消毒,也就是将食醋兑水放在喷壶里,对房间各个角落喷洒。除此之外,还可以将烧开的食醋加入加湿器里进行挥发消毒。
家里怎么消毒
定期为家里消毒,也可降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感染率。可以通过每天开窗通风,为室内空气消毒;用医用酒精擦拭,为经常接触的物品消毒;用84消毒液喷洒,为室内边角、院落消毒;采取加热的方法,为耐热物品消毒;利用紫外线灯照射,为室内消毒等。
被狗咬了怎么办
虽然说被狗咬了不一定会患上狂犬病,但是我们不能存在侥幸心理,一定要积极处理,首先需要用肥皂水清洗伤口,然后用碘伏对伤口进行消炎处理,最后及时前往防疫部门注射狂犬疫苗。正确的处理,可以避免感染上狂犬病毒。
头孢类抗生素治疗后没饮酒也能引起双硫仑反应
最近,我看到《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17年第2期上发表的一篇文章,题目为“头孢西丁和复方甘草口服液联用致双硫仑反应”。文章报道了1例81岁老人因得了肺炎到医院住院治疗,医生为她用了头孢西丁消炎。老人因为咳嗽厉害,自己找来复方甘草口服液止咳。服了10ml不久,老人出现胸闷、呼吸困难、面部潮红、多汗、四肢无力和皮疹。家属紧急叫来医生,原来是老人口服的复方甘草口服液与头孢西丁相互作用导致的双硫仑反应。幸亏老人的反应发生在医院,经过医生抢救转危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