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中药和西药可以一起吃吗

发布时间:2019-06-1362139次浏览

中药与医药最好不要一起吃,药物的效果不能很好的发挥出现,严重的还会让病人出现一些不良症状。吃中西药治疗疾病的时候,最好相隔半个小时一起服用比较好。在这个时间段内,药物已经被身体吸收,新陈代谢后再吃药,不会对身体造成影响。

现在生病的人很多,为了减少疾病带来的痛苦,一般人都会使用药物做合理治疗。在生活当中西药用的是比较多,但是还是有很多人需要服用中药。对于药物,大多数人都了解的不多。那么,中药和西药可以一起吃吗?
  中西药相冲,同服应相隔半个小时
  对于中药与西药同时服用情况,从临床经验看,应相隔半小时服用。因为大部分西药开始被身体吸收约需半小时左右,经新陈代谢后对中药的影响很小。
  但对于中药与西药同时服用情况,从临床经验看,最好相隔半小时之后再服用比较好。因为大部分西药开始被身体吸收约需半小时左右,经新陈代谢后对中药的影响很小。相反有些中药,如医治伤风、感冒的药材,其药性发挥会较快,同样约半小时后可吃其他药。如果是具有滋补作用的中药处方,相距时间应再适当延长一些。
  中西药相冲的情况,对于长期病患来说威胁要更大一些,因为像哮喘、心脏病糖尿病等患者,或者长期需药物抑制病情的患者,除了需要定期服用西药外,多会选择中医药治疗、调理。两药相撞后,有可能相互抵消了功效,或令药性过猛,产生不良副作用
  对大多数药物,如果医师无特别嘱咐,一般在饭后两小时左右服用,通常需一天口服二次。而病情较重、较急者,医师也会指示患者每隔四小时左右服药一次,夜晚也不停止,以使药力持续,有利于更快地缓解症状、减轻病情。
  不论是中药还是西药,在服用时间上都颇有讲究。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呈现明显的生物节律性,不同时间服药,其疗效和毒性可能相差几倍甚至几十倍,所以要充分发挥药物疗效,同时让不良反应降至最低,就必须掌握最佳的服药时间。

相关推荐

血瘀体质可不可以自愈
血瘀体质可以得到改善,但是不能得到彻底改变。首先体质就是与生俱来的,基因是什么样的,先天基础是什么样的,是改变不了的。血瘀体质是容易导致一些疾病的,容易形成血栓,心脑血管疾病,容易形成梗塞等,预防血瘀体质得这些疾病,可长期用一些活血化瘀药物,把血瘀体质维持到一个平和体质状态,维持到一个正常状态,让身体不会因为这个体质而得病,改变不了体质,但是阻止因为血瘀体质而导致的一些疾病是可以的,所以长期服用活血化瘀药物可以维持相对比较好的状态,如丹参、丹参滴丸、桃仁、红花等。
语音时长 01:27

2021-12-30

68149次收听

03:02
冷水泡脚好吗
身体出现发烧,甚至高烧不退的情况下,可以用凉水来泡脚进行降温,除此以外建议不要用凉水泡脚。泡脚或者是足浴是中医临床上常用的保健或者治疗的方法之一,当人气血循环不畅,免疫力下降导致容易出现感冒,或感冒一直无法痊愈、头晕,身体虚弱,风一吹凉就感冒,或者容易腹痛、腹泻等症状时,属于阳气不足的情况,可以通过用足浴的办法进行治疗或者是保健。这种足疗保健一般热水同时在热水里面泡像花椒、干姜等之类的中药材。
02:02
女性晚上可以艾灸吗
晚上能否艾灸,这要根据女性的体质特征来,虚寒性体质可以,阳热性体质不行。首先要知道艾灸是个什么物质,然后要分清楚女性是个什么状态。艾灸是温经通络,艾条它是温性的,所以晚上艾灸对那些体质虚寒的女性比较好,温经通络祛寒,对这些患者比较适合。而如果这位女性阴虚火旺,或者湿热症,阳气比较盛或气比较足,一派阳盛之状,用艾灸的话势必会助长火气,火气重的话到晚上很难睡着,气盛湿热,本身人体代谢比较快,用艾灸通经络,助长阳气,导致人体阳热亢盛,晚上很兴奋,阴液不足,会出现睡不着,即使睡着也会出现阴虚、盗汗、说梦话、多梦等等一些症状。所以晚上是否能艾灸,要根据女性的体质特征来,虚寒性的体质是可以的,阳热性体质不行。
后背发凉怎么治疗
后背发凉主要是分两种情况,从中医的临床上来看,后背发凉分为急性疾病的情况和慢性疾病的情况。在急性疾病的情况当中,也就是发病的时间比较短,像这种情况多数见于外感风寒,也就是平常调理身体的措施不当,比如天气骤然的变化,气温突然变凉,但是又没有及时的增加衣物,这时候就容易寒邪容易侵入到身体,另外像饮酒、熬夜,或者过度疲劳,使身体抵抗力下降的情况下,在天气变冷的时候,风寒之邪也容易侵袭入到人体背部,中医认为是足太阳膀胱经循行的部位。足太阳膀胱经管人身体的表面,正常的防卫功能,风寒之邪侵入了人体以后,就会引起膀胱经的气,流动不是很通畅,也就是膀胱经络的气流行不畅,循环不开,这时候就会出现像背部发凉。另外,膀胱经还从头部往下,经过背部往下走,所以除了背部发凉以外,还可能会出现头痛,肌肉酸痛这种情况,像这种急性的背部发凉,伴有头痛、恶寒,这种情况一般使用辛温、散寒的药物治疗,这种药物具有代表性的方剂,像桂枝汤、麻黄汤,具有发散风寒作用的药。另外,对于慢性的情况,往往脾肾阳虚会出现背部的发凉,这种情况时间比较久,身体比较虚弱、面色黄白、小便清长,使用附子理中丸,或者金匮肾气丸都能治疗。
语音时长 02:11

2021-07-09

76112次收听

02:50
为什么总是困想睡觉
为什么总是觉得白天特别困,老是容易嗜睡,原因非常多。第一个是睡眠,比如熬夜,或者睡眠质量不好,睡眠时间不够,打呼噜,睡眠呼吸暂停,时间睡够了,但是质量下降,导致大脑缺氧也会出现困乏;第二个原因是疾病,比如甲状腺功能减退,人体的代谢率下降,大脑获得的养分不足,也会出现困倦;还有一些疾病像低钠血症、脑血管病、动脉硬化,因为脑子得不到充分的供养也会出现困倦。对于不同原因导致的困倦,排除睡眠导致的困倦,及时的到医院查找背后可能存在的躯体疾病。
夏天手热冬天手脚冰冷
中医认为夏天手热,冬天手脚冰冷,一般和阳气不足,气血不足有关。要想改善此类现象,需注意日常饮食调整,多补充蛋白质,同时注意保暖,避免外寒入侵,关键还在于拥有充足的睡眠质量,不可经常性熬夜。
身体湿气重怎么除湿气
身体湿气重主要是因为我们日常的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引起的。比如贪凉饮冷、不爱运动,睡眠不足,通过调整人的生活习惯,是可以改善人体湿气重的症状,但是这种方法比较缓慢,还需要结合一些其他的方法调理。第一,用葱、姜、蒜,它们在为我们生活的菜肴增加味道的同时,还有着不可替代的药用价值。在家里煮一碗热的姜汤,姜汤能将体内的湿气发散出来,待到全身发汗以后,湿气重的症状就会有所缓解。第二,药物泡脚祛湿。在自己的泡脚水里放一些艾草,有助于体内祛除湿气。因为艾草具有很强的驱寒的作用,使用艾草泡脚,能够有效的促进体内的血液循环,令体内的湿气、寒气尽快排出体外。第三,食疗祛湿。可以用一些赤小豆,薏米等食物做成一些粥,祛湿效果也是不错的。赤小豆可以清热解毒、健脾益胃、利尿消肿、通气除烦的作用。
语音时长 01:48

2020-01-14

55761次收听

女性去湿气最佳办法
女性去湿气可以吃赤小豆薏仁茶。将赤小豆、薏米仁、马齿苋、淡竹叶、绿茶等食材来进行调配。赤小豆、薏米仁都是去湿、消肿、利尿的食物。马齿苋主要是针对湿气重引起的长痘、口干、口苦进行调理。薏米仁、赤小豆各一克,薏米仁炒到发黄,将炒薏米仁、赤小豆,冷水浸泡两小时,入电饭锅,加水,按煮粥键。用锅的话就煮两个小时。煮好后将淡竹叶、马齿苋、绿茶,用纱布包好,投入电饭锅,再煮半小时即可。喝茶即可,一日可多次。运动出汗是很好的去湿气的方法。特别是夏天不要开空调,风扇。身体里面的汗一定要出出来,否则湿气太重,到了冬天就会生病的。
语音时长 01:39

2019-09-16

63272次收听

中医解读枸杞喝的作用
枸杞,是目前市场上比较常见的一种养生品,而喝枸杞水也成了很多人喜欢的一个养生方式,从中医来解读,喝枸杞可以滋阴明目,降肝火,有利于睡眠,改善体质、御寒、润肺抗燥等作用。
01:54
肝火旺的症状
肝火旺的症状有情绪易激动、口臭口干、大便干结、睡眠不好等。一、会表现出情绪的易激动。二、肝火旺的患者会出现肝火犯胃,甚至肝火上炎,导致消化道的症状,比如口臭、口干,甚至会出现咽痛的症状。三、肝火旺还会影响全身的气机调节,全身气机不畅以后会出现大便干结,小便短赤的症状。四、肝火旺的病人由于睡眠不好,还会加重症状,规律的生活对肝火旺的调整有很重要的帮助。肝火旺的病人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调整好自己的饮食,戒烟限酒,规律的作息,这些都会对肝火旺有很大的帮助。
湿气穴位保健
中医讲脾胃是生湿的源头,所以穴位保健也是用取脾经胃经的穴位为主来祛除湿气,用的最多的一个穴位叫阴陵泉穴。阴陵泉穴是在小腿的内侧缘,胫骨的内后缘,这有个穴位叫阴陵泉穴,它是健脾祛湿的非常重要的穴位。还有一个穴叫丰隆穴。丰隆穴在小腿的外侧,在膝盖跟外踝之间中点,这个地方在胫骨后两寸也大概是三只这么一个距离。丰隆穴是化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穴位,在中医里边这种比较湿邪比较重浊,粘稠的我们叫做痰。所以丰隆穴配阴陵泉穴是祛湿的两个非常重要的穴位。阴陵泉穴是足太阴脾经的一个穴位,它是在胫骨的上端,胫骨的内后缘有个凹陷的地方,阴陵泉穴。丰隆穴是在小腿的外侧,在膝关节跟外踝之间的中点,然后在胫骨后两寸,大概三指的这么一个距离。丰隆穴是一个化痰的要穴,湿邪重浊,粘稠的就是痰。
语音时长 02:07

2019-07-03

63451次收听

人参归脾丸的说明书
由于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越来越高,目前医学的不断发达,人们更加重视自我的身体护理。会通过一些药物来调理身体,许多人在生活中会使用人参归脾丸,可以用来改善气血不足,心悸,失眠,精神不佳等症状,但任何药物都不能盲目使用,最好在医生的知道下用药,如果不方便就医,最好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服用。
杜仲的功效
杜仲作为名贵中药材,有强大的功效,它能够防止骨骼和肌肉老化;还能够安胎和治疗习惯性流产;还能够降低体内脂肪和胆固醇;也有利尿消炎排毒的作用;同时还能够提高我们人体的免疫力。具体的使用方法可以泡酒和做成蜜丸服用,对不同疾病都有很好的疗效。
车前子的副作用有哪些
车前子是一种传统中草药,常用于中医临床和民间草药应用。尽管车前子被认为是相对安全的草药,但在使用时也可能出现一些副作用,比如消化不适、过敏反应、药物相互作用、忌用于孕妇、肠道依赖性等。
03:29
寒性体质如何调理
寒性体质人群的调理,中医原则为寒者热治。第一、冬天注重关键部位的保暖,比如腰腹部、头、脚、颈部等;第二、夏天要避免室内空调温度过低,避免对人体吹;第三、生冷食物应少吃;第四、少吃寒凉药,比如含牛黄一类的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