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尿毒症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发布时间:2019-06-2678406次浏览

尿毒症是由以下三个原因引起的,平时也要做好预防。第一个原因是高血压的人,是有可能会引起尿毒症的,平时患者一定要控制自己的血压水平。第二个是糖尿病患者,平时血样控制不好,也会出现尿毒症。第三个原因是慢性肾病的人,如果没有积极进行治疗,就会引发尿毒症。所以平时患者也不要过于担心,饮食控制好,参加体育锻炼。

现在尿毒症的发病率还是比较的高的,一旦发生的话,不只是病人自己难受,需要去治疗和透析,对家庭也造成严重的负担,毕竟尿毒症需要长期治疗的,我们就应该了解一下尿毒症发生的原因,以便平时做好预防。
  1、高血压的人
  平时就有高血压的现象的人,可能会发生尿毒症的,发生率大概为十分之一,也就是说,每十个人中就会有一个人因为高血压而发生尿毒症的,所以说平时注意控制好自己的血压水平。患有高血压疾病的病人很容易导致自己的肾小球受伤,继而出现纤维化现象,导致肾脏功能被削弱,久而久之就会引发肾衰竭,最终致使尿毒症的产生。
  2、糖尿病患者
  有一部分的糖尿病患者,平时血糖控制不好,长期下去,就可能会发生糖尿病肾病的,而糖尿病肾病可能会转变成为尿毒症的,所以说,患有糖尿病的人,要注意积极控制好血糖,防止发生并发症
  3、慢性肾病的人
  原来就有慢性肾病的病人,比如说肾炎或者是慢性的肾小球肾炎的疾病,如果没有治疗好,就会发生慢性疾病加重,甚至引发尿毒症。
  患有尿毒症的患者一定要在饮食上注意均衡,不要吃高盐食物,平时吃的清淡少盐,烟酒就更不用说了,肯定要戒除的,还有就是要注意休息好,及时服用辅助药物。患者要保持好的心态,现在医治这个病可以尽量的延长生命,所以不要悲观,适当的参加锻炼身体,不要喝酒抽烟增加肾负担,多吃蔬菜和水果,合理安排休息时间,营养要保持全面。

相关推荐

尿毒症传染吗
尿毒症是由各种各样的肾脏疾病发展而来,通常来说不是一个传染性的疾病,只是肾功能状态的表示,肾小球滤过率低于10毫升每分钟的时候,就可以诊断尿毒症。有一些肾小球疾病可能是由于某些传染性疾病导致的,比如说乙肝,患者会发生乙肝相关性肾炎,这一部分病人如果蛋白尿控制不好的话,最终有可能会发生尿毒症,乙肝是个感染相关的疾病,但尿毒症不可以传染。
语音时长 01:24

2021-12-30

90329次收听

尿毒感染是不是尿毒症
尿路感染一般情况下不会引起尿毒症,但是有些情况下可能会引起尿毒症。通常指的尿路感染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下尿路感染,一般来说对肾功能是没有影响的,但是上尿路感染,当急性肾盂肾炎迁延不愈变成慢性的肾盂肾炎,并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反复出现上尿路感染,可能就会变成慢性的肾间质纤维化,导致肾功能的减退,最终有可能会进展到终末期肾脏病,进展成尿毒症。
语音时长 01:29

2021-12-30

74718次收听

02:03
尿毒症早期能治愈吗
尿毒症不分早期和晚期,一旦超过90%以上的肾小球硬化了,肯定是不可治愈,这时就需要进行替代治疗,比如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有条件的还可以做肾移植。对于尿毒症的患者,还会有各种各样的并发症,这些并发症有的可以通过透析来解决,比如说高钾和酸中毒,贫血和钙磷代谢紊乱需要额外药物治疗。
02:24
尿毒症可以吃辣椒吗
辣椒主要是对消化道有一定的刺激,尿毒症的患者如果有消化系统的问题,吃辣椒这类辛辣刺激的食物会引起胃肠道的不适。同时除了辣椒以外,生活中可能还会接触很多带辣味的调味料,含辣味的调味品里面含磷比较高,而尿毒症的患者由于排出磷的障碍,进食这类调味品会引起高磷血症。所以尿毒症的患者可以吃辣椒,但是还是要避免吃过于刺激的食物,以及避免吃含磷高的辣味的调味料。
01:55
尿毒感染会得尿毒症吗
尿道感染不会得尿毒症。一般来说,急性的尿道感染,比如膀胱炎、急性肾炎,经过合理的治疗3到5天或者是10到14天就能得到很好的缓解。但是如果这种尿道感染是由于尿道畸形,并且反复地出现感染,也就是慢性肾盂肾炎,这样一种疾病会导致肾脏结构的异常,肾功能逐渐出现问题,最后会向尿毒症的方向发展。因此,尿道感染大多数情况下不会发展到尿毒症。
尿毒症会遗传下一代吗
尿毒症不会遗传下一代,但是具体是否会遗传,需要结合引起尿毒症的病因来决定。如果只是单纯性的肾炎,没有能够及时进行治疗或者处理不当,导致肾功能下降所引起的尿毒症,则并不具备遗传性。如果是身体存在慢性肾脏疾病所导致,如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或者高血压肾损伤等疾病,也不具备遗传性,但如果是肾脏疾病所引起的尿毒症,比如多囊肾,则会有一定的遗传几率。尿毒症较多是糖尿病所引起的并发症,只有部分尿毒症会具有遗传性。身体出现尿毒症之后,还需要结合病因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语音时长 01:09

2021-05-11

90770次收听

治疗尿毒症哪里最好
尿毒症大家在平时的生活中应该是经常的听说,早期尿毒症的患者,在神经系统方面会出现头昏、头痛、乏力,记忆力也会有下降,那病情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随着发展,可出现烦躁不安、肌肉颤动、抽搐;最后可发展到表情淡漠、嗜睡和昏迷,所以患病就要去治疗,但是很多人不知道治疗尿毒症哪里最好以及怎样选择治疗医院呢?
尿毒症患者食欲下降什么原因
尿毒症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其中消化道症状较为常见,很多尿毒症患者会出现食欲下降、厌食、恶心、呕吐等症状,这些症状主要与尿毒症时体内的代谢产物及毒素无法及时排出体外,导致消化系统及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有关。
继发性尿毒症的常见症状
患有尿毒症疾病是很严重的,不仅仅是因为其很高的死亡率,还有的就是对患者的生活以及家庭等会造成很严重的困惑,虽然说患有尿毒症的危害是很大的,但是对于尿毒症疾病,患者以及家属应该保有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继发性尿毒症的常见症状。
尿毒症怎么引起的
尿毒症会让患者承受很多的痛苦,而且治疗时也比较困难,所以要注意查看引起的病情,进行合理治疗。很多原因都会引起尿毒症,比如长期的高血压,或者是平时需要长期喝药。使用一些草药、止痛药等等。另外如果患有肾病,糖尿病,慢性尿路梗阻也会引起尿毒症。最后年龄因素也是尿毒症的发病原因之一。
尿毒症前兆有哪些
尿毒症前兆有浮肿、胸闷、疲乏、无力和面色不好的表现。尿毒症是指肾功能损害,有的病人在前期随诊做的比较好,可能就逐渐发展,也有病人由于某些诱因或者是平时治疗不规范,病变进展快速的进展到这个尿毒症状态。尿毒症患者除原发病,例如肾炎的病人有蛋白尿、有血尿、有肾功能逐渐的进展之外,像糖尿病肾病病人,进展到尿毒症时会有浮肿,甚至胸闷、憋气的改变。常常有些并发症,最多见的是肾性贫血,会疲乏、无力、面色不好,活动后就心慌。有的病人肾中毒,呼吸时要深大呼吸,有些病人钙磷代谢紊乱,磷高或甲旁亢时,皮肤瘙痒。还有并发症,例如高钾时手脚发麻、嘴唇发麻。
语音时长 01:39

2019-11-11

57072次收听

尿毒症怎么治疗
尿毒症先针对原发病治疗,还要针对并发症的治疗,保守治疗、肾脏替代治疗、腹膜透析、血液透析甚至这个肾脏移植治疗等。尿毒症都是慢性的肾脏病逐渐进展,到了肾功能最后完全丧失,肾小球滤过率低于15毫升每分钟以下,那么这个时候就进入了尿毒症期。对尿毒症的患者,首先针对原发病的治疗是不可少的,比方说这个患者既往是一个慢性肾小球疾病,那么这个时候控制他的血压,减少蛋白尿,还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是一个糖尿病肾病,这个时候控制血压、血糖、血脂还是很重要的,高血压患者要很好的去管理他的血压。对尿毒症的患者的话,原发病的治疗要关注。同时要关注尿毒症的并发征的一些治疗,比方说最多见的,第一个尿毒症的患者,70%、80%以上都会出现高血压,那么这个时候很好的管理血压,控制患者的血压是非常重要的。控制血压可以减少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减少患者的死亡率。很多尿毒症的患者可以出现肾性贫血,那么这个时候,给予促红素铁剂可以纠正患者的贫血,可以改善生患者的生活状态。另外纠正代谢性酸中毒,适当补充碳酸氢钠,另外还要关注的就是电解质紊乱,特别是尿毒症患者特别容易出现高钾血症,那么这个时候,纠正高钾血症,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还有改善他的钙磷代谢紊乱,还有就是治疗继发性甲旁亢,这些都是尿毒症的一些最基本的保守治疗。
语音时长 01:53

2019-11-11

60760次收听

02:24
尿毒症的原因
尿毒症的原因,最常见还是糖尿病、慢性肾炎、高血压病、囊性肾病以及其他的药物性肾损害。GRF在15毫升每分钟以下称为尿毒症。第一,就是糖尿病肾病。也就是糖尿病出现发展到最后出了肾衰竭糖尿病肾病。第二,就是这个肾小球疾病。比较多的慢性肾小球肾炎,发展到终末期肾病尿毒症。第三,就是高血压肾损害。最终的高血压发展到这个尿毒症,已经占到了国内的第三位。还有囊性肾病如多囊肾,多囊肾的患者发生了终末期肾病的也不少见。有药物损害导致肾小球疾病发展到尿毒症也不少见。
01:34
尿毒症透析能活多久
尿毒症透析在国内,透析患者的最长存活时间已经达到30年。在国外,透析患者的最长存活时间达到40年或50年。尿毒症患者通过透析治疗后,生存时间没有严格的标准。尿毒症患者透析后生存时间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一、发现尿毒症的时间太晚,导致治疗不及时,患者的生存时间可能就比较短。二、缺少对并发症的防预和治疗,也导致患者的存活时间较短。尿毒症病人透析后最致命的不是尿毒症本身,而是心血管系统疾病、脑血管系统疾病。所以,透析病人的存活时间可以达到10年到30年左右。
什么是尿毒症
尿毒症就是肾功能减退,以及各种肾脏衰退的现象,出现这种疾病以后,会导致肾脏功能丧失,并且还会持续一系列的症状,简称为肾衰,肾衰的晚期,都会被称为尿毒症。有尿毒症以后,经常会出现代谢紊乱、还会出现肾性高血压、贫血和呼吸系统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