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乙肝有什么症状以及危害

发布时间:2019-07-0352885次浏览

乙肝一般指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具有全身性症状、消化道症状、黄疸等症状,主要危害包括传染性强、并发症多、死亡率高。具体内容如下:

一、症状

1.全身性症状: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在发病之后可能会出现一系列全身性症状,其中比较多见的主要是全身性疲乏无力、倦怠嗜睡等,而且会有轻度发烧发热症状。而部分患者的失眠多梦反应可能与此有关。

2.消化道症状:由于肝炎往往可导致肝功能变得异常,胆汁分泌量会随之大大减少,所以患者可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厌油腹胀以及上腹部不适等不良反应。

3.黄疸: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情较重时,由于肝功能受损,胆红素的摄取、结合以及分泌排泄等功能就会发生障碍,此时可导致血液当中胆红素浓度大大升高。这时可能会出现尿液颜色发黄的不良症状,同时可引起眼睛眼结膜和皮肤有黄染反应。另外,由于胆汁酸沉积于皮肤还会出现瘙痒感。

二、危害

1.传染性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具有大的危害性就是传染性强,可能会通过血液接触或者其他多个途径进行传播。而一旦发生传染,将非常难以控制。

2.并发症多: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往往会长期不愈和反复发作,所以对于肝脏可能导致一些损伤,尤其是会引起肝内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这时可出现严重的肝纤维化症状,甚至可发展为肝硬化或者肝癌。

3.死亡率高:目前根据临床数据统计,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具有极高的死亡几率。尤其是患者肝脏出现纤维化改变或者癌变时,可能就会引起剧烈的肝脏疼痛感,此时可难以治愈而导致患者死亡。

相关推荐

乙肝病毒携带者会不会传染
乙肝病毒携带者,就意味着有乙肝病毒,也就是乙肝表面抗原是阳性的一般认为,只要是有乙肝病毒的病人,就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传染主要是通过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这些方式进行传播,日常生活比如一块吃饭、说话交流,这样是不会传染的。以上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这三种传播途径,还要根据乙肝病毒的毒力、数量,有时候如果毒力比较强,或者是数量比较多,可能少量的血液接触,也会引起病毒的传染,比如破溃的伤口这样的情况。
语音时长 01:02

2021-06-25

94878次收听

乙肝会不会导致转氨酶升高
很多乙肝病人都会鉴于,肝功能的异常,转氨酶的升高,因为乙肝病毒是一个嗜肝病毒,会导致肝脏的损伤。肝脏损伤之后,如果出现了肝脏的炎症,就会导致转氨酶的升高,转氨酶升高之后,可能会出现比如肝区疼痛,或者是面色发黄,或者是食欲不振等等一些临床表现。大多数的乙肝病人会出现,肝脏功能的异常,肝脏炎症的表现,这个时候就建议您要到医院去,及时的就诊,去看一下,可能得需要进行抗病毒的治疗了,只有及时的抗乙肝病毒之后,控制住乙肝病毒的发展,才会免于肝脏细胞的进一步的损伤,免于发生肝脏纤维化、肝脏硬化,这些比较严重的病变情况。而且如果出现了肝功能的异常,如果肝脏是轻度的异常一般还好。
语音时长 01:04

2021-06-25

77710次收听

01:47
打了乙肝疫苗不出现抗体怎么办
打了乙肝疫苗,90%以上的人都能够产生相应的表面抗体,但是也有8%左右的人,接种了乙肝疫苗以后也不产生抗体,对于这样的人群,可以加大疫苗的使用剂量,比如以前成人接种的是20μg,就可以增加到40μg/支,或者是60μg/支。通过加大剂量,一部分以前没有产生抗体的人,就可以产生抗体。如果加大剂量还仍然没有产生抗体,可能是机体自身免疫状况所决定的,也有可能是有隐性的乙肝病毒感染,或者机体有一些免疫功能低下的基础病,比如HIV感染、糖尿病等,也影响抗体的产生。
乙肝能通过性传播吗
乙肝是指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以肝细胞炎症为主要病变的疾病,它的主要传播途径包括母婴垂直传播、血液传播以及性传播。乙肝病毒是可以通过体液、血液、男性的精液、女性阴道分泌物等传播,以上物质都可能含有乙肝病毒颗粒,少量病毒颗粒进入体液不一定会引起乙肝传播,此类病人反而可能会获得一定的免疫,但是如果病毒数量太大就需要进行一定的阻断,否则会引起乙肝感染。因此对于准夫妻而言,在结婚之前进行乙肝病毒及抗体的检查是非常有必要的。没有乙肝抗体的人群要及时进行乙肝疫苗的接种,定期检测乙肝表面抗体情况,并做好日常生活中的防护,才能预防乙肝病毒的感染,是非常有必要的。
语音时长 01:18

2021-05-26

75539次收听

乙肝现在能治愈吗
乙肝病毒的存在会损害到人体的肝细胞,导致肝细胞发生炎症,严重的还会出现肝细胞坏死和纤维化的可能,所以在生活中很多的人都会谈肝色变,很多人都以为乙肝治不好,这给乙肝患者带来很大的心理负担,那么乙肝现在能治愈吗?
乙肝传播方式有哪些
乙肝小三阳常备方式有乙肝母婴传播、血液传播、性传播、医源性传播。
乙肝患者有哪些症状
乙肝在我国的发病率很高,它严重影响了我们公民的身体健康,得了乙肝后通常很难治愈,而且会让患者的生活受到很大的局限,有的还会受到别人的歧视,对于乙肝患者来说这是非常痛苦的事情,专家提出,乙肝疾病只要早发现早治疗是可以控制的,那么乙肝患者有哪些症状呢?
关于乙型肝炎疫苗的相关知识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传播主要是人类含有乙型肝炎病毒(HBV)体液或血液经破损的皮肤或黏膜进入人体而获得感染,保护易感人群可通过接种乙型肝炎疫苗进行,而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我国预防和控制乙型肝炎流行的最关键措施。
乙肝大三阳有那些症状
乙肝大三阳是我们在解读一个乙肝五项化验单的时候得出来的一个结果,它其实反映的是一个乙肝病毒感染的状态。也就是说乙肝大三阳提示你肯定是感染了乙肝病毒,但是有没有症状,还是要结合临床来确定。比如说你是一个急性乙肝的病人,你是一个乙肝大三阳,那么这时候多半会有明显的乏力、食欲下降、恶心,也有尿黄的症状,所谓的急性黄疸型肝炎的症状。急性黄疸型肝炎症状:明显的乏力、食欲下降、恶心,尿黄症状。如果说你的肝功是正常的,仅仅是大三阳,是个乙肝病毒携带者,那么这时候你估计应该是没有什么症状。因为携带者它主要是携带有病毒,有传染性但是肝脏没有炎症,那么也就没有任何的临床症状。那么另一种情况就是慢性乙型肝炎,以前叫做慢性活动性肝炎,就是说大三阳的病人伴随有转氨酶的轻度升高,比如说谷丙转氨酶有100多200多,那么这个时候病人可能就不像急性乙肝那样表现得那么突出。急性乙肝刚才我说的乏力、恶心、厌油、尿黄,但是慢性乙型肝炎多半就只是表现为轻微的乏力,有的人比较敏感,可能吃完饭以后觉得不消化,上腹有胀肚的现象,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建议到医院去就诊了。慢性乙型肝炎症状:表现为轻微的乏力、恶心,消化不良和上腹胀肚症状。所以乙肝大三阳有没有症状其实不是单独根据大三阳来判断的,而是要结合临床类型,是急性还是慢性,还是甚至是一个乙肝病毒携带者,那不同的状况会有不同的临床症状。
语音时长 01:51

2020-03-10

58870次收听

乙肝小三阳能生孩子吗
乙肝小三阳患者可以生孩子,但是具体的情况要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来决定,同时患者在怀孕期间一定要尽量保证自己拥有良好的心态以及健康的饮食习惯,而且患者还需要定期去医院接受孕检。一般情况下,在乙肝非活动期间,如果患者的体内血液检测不到乙肝病毒又或者存在的病毒含量非常小,患者是可以怀孕的。但是乙肝小三阳患者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检测发现自己的体内存在着病毒,而且病毒含量比较大,大家因为体内存在着异常的转氨酶状况,所以此时怀孕生孩子容易对孩子的身体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如果大家此时依旧想生产孩子,必须要使用对孩子没有影响的药物来辅助生产。要想做到乙肝小三阳生出健康的宝宝,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保持良好的心情,乙肝小三阳患者在怀孕期间一定要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情,因为剧烈的情绪变化会影响到正常的肝脏活动,而且还可能会加重大家肝脏的负担。2、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乙肝小三阳患者在怀孕期间一定要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要充分补充自己身体所需要的各项营养元素,同时最好要戒烟酒,而且要保持饮食清淡,要多吃蔬菜以及水果类的食物。3、定期孕检,对于乙肝小三阳怀孕的患者,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大家一定要定期去医院孕检,因为这样方便医生,更加详细的了解孕妇以及孩子的具体情况,当出现某些问题的时候也可以及早解决。
语音时长 02:19

2020-02-13

55914次收听

02:52
乙肝大三阳有什么症状
进行乙肝五项检查如果确诊是乙肝大三阳,提示病人肯定是感染了乙肝病毒,一般表现为明显的乏力、食欲下降、恶心,尿黄、消化不良、上腹胀肚等。具体临床症状需要区别来讲:1、大三阳同时出现急性乙肝的病人,会出现急性黄疸型肝炎的症状。2、乙肝病毒携带者,肝功能正常的病人,没有明显的临床不适症状。3、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症状和乙肝病毒DNA数量有关,如果HBV-DNA病毒高载量,合并肝脏的急性炎症性反应,会出现急性黄疸型肝炎的症状。如果HBV-DNA病毒低载量,临床症状会比较轻。
02:05
乙肝病毒携带者会传染吗
乙肝病毒携带者是可以传染。因为乙型肝炎是一种传染性疾病,可以通过三种途径传播:第一,血液途径。第二,母婴途径。母婴途径传播在国内非常多见,尤其是家庭集聚型,母亲有乙型肝炎,孩子可能都会被感染。第三,性途径。比如夫妻双方一方有乙型肝炎,另外一方就是高危人群。医生会建议女方一定要注射乙肝疫苗,否则就有可能被感染。所以,乙型肝炎病毒是通过以上三种途径传播。不论是小三阳、大三阳、携带状态或者是已经发生了炎症,都有可能会造成感染。
02:40
打乙肝疫苗注意事项
注射乙肝疫苗后一到两个月应到医院检查是否已经产生了乙肝的表面抗体,产生抗体人群三到五年复查,高危人群每年复查一次。绝大多数人会认为只要按时接种乙肝疫苗,得病的几率就会减小,实际上这种认识不全面。绝大多数人在接种乙肝疫苗或其他疫苗以后都会产生相应的抗体,对疾病就具有了抵抗的能力,但有一部分人对乙肝疫苗的反应性很差,注射疫苗无法产生有效的乙肝抗体,所以注射疫苗后1到2个月应检查身体是否产生了抗体,没有产生抗体,需要二次注射。如果保护性抗体时被乙肝病毒感染的风险就会增加。表面抗体的滴度酶联法维持在十以上,或放免法状态下维持在一百以上才能够有效地抵抗乙肝病毒的侵袭。
03:01
乙肝表面抗体是什么意思
乙肝表面抗体是一种保护性抗体,也是一种综合性抗体。当乙型肝炎病毒侵入人体后,刺激人的免疫系统产生的免疫反应,人体免疫系统中的B淋巴细胞随即分泌出一种特异的免疫球蛋白,就是表面抗体。有了表面抗体,表明人体已经产生免疫力。1.抗-HBs阳性证明以往有过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历史,机体产生了一定的免疫力。2.注射乙型肝炎疫苗或打过抗-HBs免疫球蛋白,抗-HBs可呈阳性反应。3.抗-HBs是保护性抗体,血中抗体滴度在1:64或P/N>10以上时才对机体有保护作用和中和作用。
中国乙肝性传播概率低
乙肝是血液传染病,国外特别是非洲一些国家主要通过性传播,而国内传播途径主要是母婴传播,性传播者大都转换成抗体阳性(具有免疫能力,相当于注射乙肝疫苗),这可能与人种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