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什么是行为认知疗法

发布时间:2019-07-0968112次浏览

行为认知疗法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对抑郁症焦虑症等疾病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通过确定咨询目标,认清不合理观念,学习检验表层错误观念,纠正核心错误观念并进行巩固练习等,让患者的不良情绪和行为得以消除。

现在的人们工作、生活压力太大,精神长时间处在高度紧张状态中,很有可能会出现焦躁不安、郁郁寡欢等焦虑抑郁心理障碍,此时选择认知行为疗法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纠正患者的心理问题,那么,什么是行为认知疗法呢?
  一、什么是行为认知疗法
  这种治疗方法是通过改变患者的思维和行为的方法,改善患者的不良认知,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和行为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大量临床数据显示,这种方法对治疗抑郁障碍、焦虑障碍、精神性厌食症等疾病都有很好的效果。
  二、自我认知疗法的治疗步骤
  1.确定咨询目标
  首先需要让患者了解认知行为疗法的原理,并且让患者明白自己的心理问题是因为对于事情认知的偏颇造成的,想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对认知的过程和观念进行分析,这样就可以理清患者行为不适或者情绪困扰的具体表现,在此基础上对于患者不合理的观念进行初步的分析。
  2.认清不合理观念
  在确定咨询目标的基础上,通过提问和自我审查的方法,让患者明确自己不合理的理念,并且明确不合理的理念与自己现在所存在的问题困扰之间的关系,认清观念的不合理,从而让患者放弃自己不合理的观念,建立合理的观念。
  3.学习检验表层错误观念
  通过建议、演示、模仿等方法,让患者把现实中发生的事件和自己原有的想法剥离开来,通过体验不同的情境,让患者自己体验自己的情绪和观念适不适合。
  4.纠正核心错误观念
  此时需要使用逻辑水平比较高,更加抽象的技术对患者进行错误观念的纠正,让患者认识到自己思维的不现实性,从而实现用客观的标准看待自己的问题。
  5.巩固练习
  即使患者的错误观念已经得到了扭转,但是还需要给患者布置一定的家庭作业,让患者阅读和这种疗法有关的材料,给患者布置某些相应的任务,让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的对自己的认知过程进行反省,发现问题后及时改正,通过复习巩固可以开发人的内在潜能,防止不良心理情绪再次出现。

相关推荐

03:29
精神不正常的表现
精神不正常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感觉障碍:患者可能会对外界的刺激感受性增高,如感到阳光特别刺眼,声音特别的刺耳,轻微的触摸皮肤感到疼痛难忍等等。也可能出现外界一般刺激的感受性的减低,患者对强烈的刺激感觉轻微或完全不能感知,多见于抑郁状态、木僵状态和意识障碍。2、知觉的障碍:患者可能会出现幻听,经常感觉到别人在背后议论自己;也可能出现幻视,病人会看到天空中很多奇形怪状的图案,或者在墙上看到图像,比如死人、鬼怪等等;还会出现幻味,在没有任何气味的环境下,患者总能闻到奇怪的气味,比如说臭味、血腥味、腐败味等。也有人出现幻触,病人会感觉身上有虫爬感、通电感、火灼感等等。3、记忆方面的障碍:我们常遇到一些老年人,他们对于过去的、若干年前发生的事情,例如他们结婚或参加工作时的情况,往往都还记得,但对新近发生的事,却记不起来。记忆减退的极端表现就是遗忘症。4、思维与智力方面的障碍:病人会出现被害的妄想,无中生有的坚信周围人会对自己打击、陷害、谋害、破坏等。也有患者出现关联的妄想,感觉别人的一举一动都与他有关系。有的病人还会出现物理影响妄想,感觉自己的思维、情感、意志受到外界力量的操控,不受自己的控制。5、情感方面的障碍:比如病人会出现情绪异常高涨、狂躁的情况,也可能出现情绪异常的低落,心境抑郁,对身边的事漠不关心的情况,自卑、自责等等。有些患者会情绪不稳,易激怒,喜怒哀愁,极易变化。
03:29
精神状态不好怎么调整
确定精神状态不好,可以做以下调整:第一、要意识到这种是一个病态,必须得加以生活方式的调整和必需的治疗。可以多听音乐,多接触正面的东西,生活中负面的东西不接触或者是少接触。可以去听听音乐会、看看文艺演出,接触一些阳光的、正面的东西,能够调节心情。第二、加强运动。白天多活动,可以跑步,跑步会刺激内啡肽的生成,会增加愉悦感。第三、多晒晒太阳。晒太阳有利于精神、情绪的稳定。第四、多与人沟通、交流,多和平朋友们一起出去游玩,这也是一个很好的调整方式。
判断精神病需要做哪些检查
精神病的检查,一般需要经过病史采集、精神专科检查、相应的量表测查以及相对应的辅助检查,进行明确诊断。因此每个人、每种疾病所需要测的内容略有不同,而相应的辅助检查,需要根据年龄、既往躯体疾病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排除检查。例如对于年龄偏大、既往有过躯体疾病史的,可以通过测查心电图、CT、做相应的血液学的检查等,排除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针对不同的精神疾病,可以采用相应量表测查。比如要做抑郁评定、焦虑评定、强迫评定,还有SCL症状筛查等心理学方面的量表检查。更重要的是精神检查,精神检查就是由精神科医生来做,从知、情、意三个方面来进行一个系统的检查,判断有没有精神疾病。
语音时长 01:19

2021-05-20

85626次收听

如何治老年人精神病
老年人的精神疾病首先要看病因。如果是一种继发性的精神疾病,常见于老年人出现了脑器质性疾病。比如脑梗死或者脑出血。这些疾病可以通过头影像学,如头颅核磁或头颅CT进行鉴别。如果发现相应的病因可以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通常在原发疾病好转后患者的精神症状也会得到改善。如果进行躯体检查没有发现明显的病灶说明是功能性的疾病,常见的包括老年抑郁症和老年妄想性障碍。前者主要表现情绪低落为主可以使用一些抗抑郁药治疗,比如舍曲林或者西酞普兰等。后者常伴有歪曲而坚定的信念。比如说有人偷了自己的东西,或者是怀疑自己的爱人背叛自己这样的情况,需要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常见的相对安全的,比如说奥氮平或者喹硫平。
语音时长 01:28

2021-05-20

106841次收听

思维逻辑性障碍有哪些
思维逻辑障碍是指概念的形成和运用,判断与推理障碍违反了形成逻辑规律,脱离现实无法理解。思维逻辑障碍包括病理性象征性思维,它属于典型的概念转换,以无关的具体概念代替某一抽象概念,不经患者解释呢,旁人无法理解。语词新作,它是指概念的融合浓缩以及无关概念的拼凑,比如在一个桃形框中加一个五角星,表示自己有颗中国心。逻辑倒错性思维,它是以思维推理缺乏逻辑性为特点。诡辩症,它是指患者以日常生活中无意义所示,为主题发表无现实意义的,无目的的长篇大论。矛盾思维,又称对立思维和矛盾观念,只在同一时刻脑中出现两种相反的矛盾对立的概念,相互抗衡而相持不下,多数患者并不为此感到苦恼。
语音时长 01:28

2021-05-20

92224次收听

间歇性精神病遗传吗
一般来说间歇性的精神病是具有遗传性的。但是也有一些是后天所形成的疾病,如果患者的发病年龄是比较早的,属于青春期发病,并且家属也有一些精神病的家族史,在这种情况下,遗传的可能性就是非常大的,但是也有一部分的病人是由于后天的刺激所引起的。由于强烈的精神刺激,患有某些器质性的神经系统的疾病所导致的精神病的发生,这种遗传的可能性就是比较小的,具体是不是会遗传可以做一下基因检测来进行判断,当然也可以通过患者的家属,看一下是不是有发病的情况来进行判断。
语音时长 01:01

2021-05-10

83485次收听

嘴巴碎碎念是精神病吗
嘴巴碎碎念不一定是精神病所引起的,和很多因素都有比较直接的关系。大多数人的记忆力比较差,所以在日常生活当中会经常出现嘴巴碎碎念的现象,并不能说明身体当中存在有疾病。但也可能是由于平时的压力比较大所引起的抑郁症。如果想要判断是否出现了精神病,还可以根据引起的一系列症状来做决定。如果和人的正常交流、行为已经发生了异常,同时也经常出现发热抽搐、大小便障碍,就有精神病的可能。所以要做进一步的脑电图检查、头颅影像学检查以及血液检测,才可以明确的判断。
语音时长 01:02

2021-05-10

94817次收听

臆想症怎么治
臆想症属于一种精神疾病,需要以精神治疗为主,积极的进行心理治疗,还需要服用药物进行辅助治疗,同时还需要家人的鼓励。
精神病怎么鉴定
想要鉴定一个人是否有精神病,可以从他的一些日常表现上看,比如患者突然性格大变,行为异常,意志减退,而且还出现了类似于神经病的症状的时候,但是自己却缺乏自知力,拒绝就医的时候,就可能使患有精神病了。
米氮平减量和停药原则
在进行米氮平的减量和停药的过程当中,患者需要科学地进行停药,并且需要对自己的情绪进行控制。否则抑郁症将会反复发作,反复出现不适的情况。另外在停药的过程当中,最好让身体保持良好的状态,才能够更好地防止疾病的恶化。
02:13
精神分裂症分型
精神分裂症包括单纯型、紧张型、青春型、偏执型、残留型和未分化型。DSM-5、ICD-11取消精神分裂症的分型;因为分型是按不同症状进行分型,但分型对诊断和治疗都没有太多的参考价值。所以最新的标准就只诊断精神分裂症,因为精神分裂症是一个很大的疾病,疾病单元包括很多种,分型在临床上不是很有价值。但是临床还是有应用,在诊断精神分裂症时,大多以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为主。诊断标准为国际ICD-10、美国DSM-4和中国的CCMD-3的标准。
03:00
精神分裂症是什么样的
精神分裂症的病人主要表现感知觉障碍,思维障碍,思维形式障碍,行为紊乱,阴性症状。一、精神分裂症病人在感知觉方面会出现障碍,比如会出现幻觉。二、思维障碍表现为病人会出现妄想症状,精神分裂症病人出现妄想就会把幻想和现实混淆,比如想象别人会陷害。三、即患者出现思维联想过程的障碍,比如会词不达意、说话会没有逻辑性。四、部分患者会在大众场合下表现出不当行为,比如会把衣服脱掉到处乱跑。五、即正常人应该有的情感,精神分裂症患者会没有,表现为退缩、言语减少等。
02:13
精神分裂症是怎样形成的
精神分裂症由遗传和环境两个因素叠加导致。精神分裂症的病因目前并不清楚,不像躯体疾病有明确的病因。精神分裂症病人通常有遗传倾向,患者的直系亲属或者一级亲属患有精神分裂症,患者就会有易感性。在易感性基础上,出现养育环境以及经历的非同寻常,这时在脆弱的基础上再遭受二次打击,患者就会发病。目前精神分析观点强调早年被养育的经历,父母虐待孩子、忽视孩子,孩子在成年以后就会患上精神分裂症。
精神病人的精神世界或被误读
精神疾病可以主要表现为感知觉方面的异常,比如出现幻觉,也可以主要表现为思维方面的异常,比如思维内容障碍(妄想等)或思维逻辑障碍,还可能是其他某些心理活动的异常,而未必是整个心理世界的所有领域全部出现异常。患者在精神疾病以外的心理活动未必一定也会受到显著影响,通常是基本完好或相对完好。
情绪、心理、压力可以导致哪些疾病的产生
七情调节不好是特别容易损害身心健康的。《黄帝内经》说“主明则下安”,意思是说心就是一家之主,是身体的司令部,是家长,一个人如果情绪好,心理调节得好,其他脏器就运转正常,身体不容易得病。反过来说,“主不明则十二官危”,心理情绪出了问题,十二个脏腑(这里的十二官是指心、肺、肝、胆、膻中、脾、胃、大肠、小肠、肾、三焦、膀胱)就都危险了,说不定哪里就出现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