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清热利湿的中药

发布时间:2019-07-1764283次浏览

湿热体质的人,身体会出现许多不适症状,比如出现口干舌燥、头晕目眩等。常见的金银花、板蓝根、蒲公英、栀子、夏枯草、知母等药物,都有清热解毒利湿的功效,对于治疗因湿热所引起的许多症状,有不错的效果。

由于不良的生活和饮食习惯,许多人出现了体型肥胖、不思饮食、身体困倦、湿疹、大便粘滞等一系列的症状,这类人通常为湿热体质。这类人可以通过,一些有清热利湿功效的中药,对身体进行调理,那清热利湿的中药有哪些?
  一、金银花
  金银花性寒、味甘,有解毒、清热的作用,可以治疗因热毒所引起的疖肿、痈、疮等症。一般用量为6-12克。虚寒泄泻及疮流清脓无热毒的情况下不宜使用。
  二、板蓝根
  板蓝根性寒,味苦,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的作用,可治疗流感脑炎肺炎、乙型脑炎、热毒发斑、丹毒、疱疹、火眼等。一般用5-9克。脾胃虚寒的人群不宜使用。
  三、蒲公英
  蒲公英有保肝、利胆、提高人体免疫力等作用。中医认为它有消肿散结、清热解毒的功效,适用于急性乳腺炎、尿路感染、胆囊炎、肝炎、胃炎、淋巴腺炎、急性乳腺炎太丰富。用量一般为9-15克。将蒲公英捣烂之后外敷,可以治疗乳痈、疹疮、痈肿等。
  四、栀子
  栀子是山栀的果实,有利胆作用,可促进胆汁的分泌,同时还有镇静、降温以及抗惊厥作用。中医认为它有清热利湿、泻火除烦、凉血解毒的作用,可以治疗失眠、黄疸、衄血、目赤、热毒疮疡等。用量为3-9克。
  五、夏枯草
  夏枯草性寒,味苦,有清肝火、散郁结的功效。它呆以治疗因肝火上炎所引起的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等症状,也可以治疗因痰火郁结所引起的瘰疠,瘿瘤等。用量为9克左右。
  六、知母
  知母有解热作用,可以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出血热、肺结核潮热。中医认为其性寒、味甘,有滋阴润燥、清热泻火的功效,可以治疗阴虚咳嗽或肺热咳喘、小便不利、大便燥结、骨蒸劳热、烦热消渴等症状。用量为6-9克,但肾阳虚的患者忌用。

相关推荐

01:33
止痛活血中药有哪些
止痛活血的中药有乳香、没药、三七、桃仁、红花、水蛭、虻虫、大黄等,方剂有血府逐瘀汤、膈下逐瘀汤、少腹逐瘀汤、补阳还五汤、桃红四物汤等。药物很多,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辨证施治。比如说常用的中药里有血府逐瘀汤,有膈下逐瘀汤、少腹逐瘀汤,少腹逐瘀汤往往治疗女人小腹疼痛、月经有血块,这都是一种淤血的表现,用少腹逐瘀汤进行辨证的治疗。
02:49
肝阴不足吃什么中成药
肝阴不足可服用六味地黄丸来进行治疗。六味地黄丸具有滋阴补肾的功效,可用于肾阴亏损、头晕、耳鸣、遗精、盗汗等症状的治疗。左归丸也可以缓解肾阴虚的症状,对于虚损伤阴、头晕、盗汗、耳鸣、腰酸腿痛等症状疗效较好。肝阴不足,也可以通过食物来进行滋补,可以经常食用的食物,有鸭肉、猪肉、干贝、蛤蜊、鱼肉,都具有滋阴的效果。此外,也可多吃些保肝、护肝的食物,如牛奶、鸡蛋、豆制品等,富含优质蛋白类食物。肝阴不足会导致患者出现贫血、消瘦、营养不良、气血不足等症状,因此患者要及时进行调理。
赤首乌的作用
赤首乌是常见中草药,具有很多效果,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有效发挥抗菌止血效果,也有润肠通便作用,有效达到延缓衰老效果,可永葆青春。
败酱草的功效与作用
败酱草的功效与作用包括抗菌、抗病毒、保肝、降低转氨酶、镇静、催眠。败酱草又名败酱、泽败、黄花败酱、龙芽败酱等,味辛、苦,性凉。归胃、肝、大肠经。抗菌:两种败酱均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对内毒素有明显的减毒作用。抗病毒:黄花败酱对柯萨奇病毒、合胞病毒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含硫苷对HIV有显著的灭活作用。能促进肝细胞新生,防止肝细胞变性,具有较好的保肝、降低转氨酶的作用。黄花败酱煎剂能促进胆汁分泌。墓头回有显著的抗肿瘤功效。对人宫颈癌细胞的抑制率为100%。电镜观察其抑瘤作用系直接的杀伤作用。其水提液对白血病细胞有显著的细胞毒作用。黄花败酱具有明显的镇静、催眠作用,比西方古典的镇静剂缬草强一倍以上。
语音时长 02:09

2020-03-03

57906次收听

龙骨的功效与作用
镇惊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龙骨,五花龙骨、青化龙骨、花龙骨、白龙骨,味甘、涩,性平。归心、肝、肾经。主含碳酸钙、磷酸钙,尚含铁、钾、钠、氯、硫酸根等。有镇惊安神的作用,用于心悸失眠、神志不安。龙骨有良好的镇惊安神作用,可用治各种神志不安病证,常与朱砂、远志、酸枣仁等同用。平肝潜阳(肝阳上亢证)用治肝阴不足,肝阳上亢所致的头晕目眩,烦躁易怒等症,多与代赭石、生白芍等同用,如镇肝熄风汤。可用于收敛固涩,龙骨收敛固涩之功颇佳,尤善涩精。常用于遗精、带下、虚汗、崩漏等正虚滑脱之证。治肾虚遗精、滑精,常与牡蛎、沙苑子、芡实等配伍,如金锁固精丸。治带下赤白及月经过多,可与牡蛎、海螵蛸、山药等同用。治虚汗,每与五味子、牡蛎等配伍。
语音时长 02:06

2020-03-03

55064次收听

王不留行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王不留行主要是偏温、味苦,主要是入肝经,以及肾经。具有活血通经、下乳消肿以及利尿通淋的功效,用于经闭痛经、乳汁不下、乳痈肿痛以及淋症涩痛等等。1、临床上主要用于妇女的月经不调,尤其是一些青春期的女性出现月经的推后,或者是痛经的时候,可以使用王不留行进行治疗。2、在哺乳期之后,如果女性出现乳汁不畅或者是乳汁减少,而且会出现乳痈的时候,可以用王不留行下乳消肿的功效进行通乳治疗,有利于产妇的乳汁排出。3、治疗泌尿系,尤其是泌尿系感染和淋症。如经常会小便淋沥不尽、尿频、尿痛、尿急的病人可以使用王不留行,对泌尿系感染,如膀胱炎、尿道炎,肾盂肾炎等都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
语音时长 01:24

2019-11-22

73390次收听

姜和枸杞能一起泡水吗
姜和枸杞能一起泡水。生姜本身就具有驱除体内寒气的作用,再加上枸杞性热,两者结合泡水喝能进一步预防因风寒引发的感冒。而且还能增强人体免疫力,加快机体新陈代谢,排出堆积体内的有害毒素,有效降低癌症或者是高血压的发病几率,因此可以在日常适量饮用生姜枸杞水,从而有利于人体健康。
安胎的中药有哪些
保胎药也就是我们生活中所说的安胎药。关于保胎药的类型是比较多的,像中药来说作用也是比较多的,主要是有黄体酮类型的中药,还有维生素类型的中药也还有保胎灵这些中药,所对应的治疗身体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在生活中要根据个人的体质选择合适的保胎药。
02:52
黄芪有副作用吗
黄芪如果应用不当,也会产生相反的作用。因为中药治病,是利用药物的偏性,来纠正病证的偏性。比如黄芪本身属于一个性温的药物,如果大量应用了它的温性,热性作用更强。如果身体偏于热性,或者偏于阴虚内热,在这种情况下还应用大量的黄芪,或者长期应用黄芪,它的副作用就会出现。可以出现上火的症状,如出现口咽干燥、生疮、烦热、腹胀等,这就是黄芪的副作用。还有可能出现腹胀、胸满等症状,这是应用量太大,出现气太旺而壅滞的情况,这时候可以加入陈皮、合欢皮等行气的药物,把气滞散开就可以。
02:44
鱼腥草有什么功效和作用
鱼腥草的主要功效作用是泻火、泻热、清热解毒、消痈排毒、利尿通利。鱼腥草是中医中比较常用到的一种中草药,其药性偏寒,能够泻火、泻热,其主要核心功效是清热解毒,消痈排毒,利尿通利,在临床中一般用于肺痈吐脓,肺热咳嗽、湿热症等疾病治疗。对于肺痈患者,鱼腥草可以配合鸡梗、芦根、瓜蒌等中草药一起配合治疗;如果肺热咳嗽的患者,可以配上黄芩、贝母、瓜蒌一起治疗,具有清泻肺火、痰火的功效;如果用来治疗湿热症状,可以与海金沙、金钱草、车前子、大小蓟等中草药一起配合使用,治疗效果较好;在治疗疮毒时,鱼腥草可以与连翘、天花粉、菊花等一起捣烂敷在疮毒患处,也有比较好的作用。
02:17
栀子能长期泡水喝吗
栀子这个药不能长期泡水喝。因为它的药性是苦寒的,你身体不能保持一个永远上火的状态。因为你吃了一段把火清了,再泻就过了,校往过正,再校就偏了身体,就发生了一个病理的改变。这时候药物的毒副作用就出来了。所以说这也就是说我们看中医一定要吃一段调一调。因为人体的体质也在发生了变化,随着我们的治疗也在发生了变化。当我们体内的上火的状态清除以后,我们一定要把它停掉。如果说你这时候再吃,一定会伤你的脾胃,不是药物的毒副作用,是你自己没有掌握好它。既然是药就有双面性,有它的好处就是它的偏性。它是来调整你的,调整过了,就应该停止。
顺尔宁怎么样
顺尔宁是专门治疗哮喘的药物,该药物也被称为孟鲁斯特钠,可以有效的抑制气道中半胱氨酸白三烯受体。建议患者每天睡前服用一次,每次服用一片,在服用当天就会有明显的效果,如果患者在服用后出现了不良反应,可以针对性的进行处理。
土豆能不能和三七粉一起吃
土豆可以跟三七粉一起吃。三七粉是一个很常用的中药,人参是补气第一,三七是补血的功效第一,三七除补血之外,还能够活血化瘀、止痛,所以三七是一味很好的中药;土豆有健脾祛湿的功效,土豆是很常用的食材,所以三七和土豆这两个东西的性味和作用都没有一个相抵触的地方,所以可以一起吃。三七粉有熟三七粉和生三七粉的区别,熟三七粉的补血作用更强,而生三七粉活血化瘀的作用更强,所以这两个就是不同的三七粉,根据个体的情况需要活血更强,还是需要补血更强来区别选择一下,在吃的时候要注意三七粉一般都是用温开水来冲化,一天服用三到五克,一次服用一点五到两克,二点五克左右即可,也不要吃得太多,三七粉常吃对身体有非常大的好处,能够疏通血管、补血养血,是一味非常好的保健的药材。
语音时长 01:33

2019-10-12

61481次收听

葛根不良反应
葛根这种中药材的不良反应主要就是肠胃不适和表虚自汗。该药虽然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但是如果用药不当,比如大量的服药或者长期服药,都有可能会产生很多的不良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
养肝中药
养肝类药物多为质重之介类或矿石类药物,如石决明、珍珠母、牡蛎,具有平肝潜阳或平抑肝阳的功效。首先石决明,主要功效是平肝潜阳,清肝明目,主用于肝阳上亢的头晕目眩;石决明咸寒清热,质重潜阳,专入肝经,而有平肝阳、清肝热的功效,为凉肝、镇肝之要药。还可以用于目赤,翳障,视物昏花;肝开窍于目,清肝火而明目退翳,为治疗目疾之常用药。其次珍珠母,主要功效是平肝潜阳,清肝明目,镇心安神,用于肝阳上亢,头晕目眩。珍珠母具有和石决明相类似的平肝潜阳,清肝熄火的作用,常与牡蛎,白芍药,赭石等平肝药物相用。《中国医学大字典》曾说,珍珠母具有滋肝阴,清肝火的作用。最后牡蛎,功效主要是平肝潜阳,软坚散结,用于肝阳上亢,头晕目眩。咸寒质重,有类似石决明之平肝潜阳作用,多用于治疗水不涵木,阴虚阳亢,眩晕耳鸣之证。
语音时长 01:40

2019-07-23

59266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