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中医如何治鼻炎

发布时间:2019-08-0560811次浏览

鼻炎是由于鼻腔黏膜发生炎症引起的,中医针对不同类型的鼻炎,可采取艾灸针灸、刮痧、拔罐等方法治疗。除了应积极治疗鼻炎外,患者在生活中也要做好护理工作,积极锻炼身体,远离过敏源,避免鼻炎的反复出现。

鼻炎在生活中十分常见,患了鼻炎,患者会有流鼻涕、鼻塞、打喷嚏等症状。鼻炎的出现与周围环境、身体因素等原因有关,它容易反复出现,对患者的生活造成很大困扰。中医对于鼻炎有自己的一套疗法,来了解一下中医如何治鼻炎吧!
  一、中医如何治疗鼻炎
  1、针灸:临床上经常用针灸辅助治疗过敏性鼻炎,这是因为针灸可以调节人体阴阳、脏腑及气血的平衡,有通利鼻窍的功能。要注意的是,针灸治疗鼻炎应到正规的中医院进行,治疗之前应先确定鼻炎的类型,之后再进行针对性治疗。
  2、艾灸:艾灸的作用在于散寒,这种疗法适用于虚寒类型的过敏性鼻炎。用艾灸治疗鼻炎时,一般会灸足三里、风门、肺俞等穴位,艾灸时要保持周围环境的通风,避免烟雾过浓而伤害到人体。
  3、刮痧法:可以先在后脑的天柱穴以及头顶的上星穴刮痧,之后在鼻子四周、腰部肾俞、后背大椎穴到肺俞穴、腿上飞扬穴、手上合谷穴等穴位刮痧,各刮3-5分钟,一周一次。
  4、拔罐法:在前胸的中府穴、华盖穴以及腹部神阙穴、中脘穴,背部的神道穴、大椎穴、膈关穴、秉风穴、命门穴、魂门穴等位置拔罐,一周一次,不必每一个穴位都拔到,选其中几个即可,每次留罐10-15分钟。
  5、按摩脚上反射区法:晚上泡脚之后,按摩脚上的反射区各3-5分钟,包括鼻、额窦、支气管、肺、三叉神经、上身淋巴结、膀胱、肾、腹腔神经丛反射区等。
  二、如何预防鼻炎
  鼻炎通常由感冒、疲劳、受凉等诱发,因此,患者应增强体质,注意保暖,不要受凉,特别是季节变换时,一旦鼻炎发作,应立即用药,加快鼻炎的恢复。过敏性鼻炎则是由于花粉等过敏源引起,想要预防,应避开致病因素。

相关推荐

气血瘀滞的症状有哪些
正常情况下,人体是一种阴阳平衡的状态,阴阳平衡状态,体现在气和血的关系上,气属于阳,血是运行于全身的。另外血液是有形的,是肉眼可见的,是属于阴的。另外防御外邪侵入的作用,若气不足,推动血液往前,运行的力量不足,会出现血淤,最终导致气滞血瘀,会出现相应症状,往往是随着气滞血淤的部位不同,症状不一样,但是有一个共同的症状,气滞血瘀的症状,共同症状是胸闷、腹胀。另外是疼痛,疼痛表现是胁肋的胀痛,或者局部的刺痛、头痛、胸痛,包括心绞痛、心肌梗死、肝区的胀痛,胃部的胀痛夜间加重。
语音时长 02:27

2021-09-29

70297次收听

03:07
气血瘀滞的症状
正常情况下,人体是一种阴阳平衡的状态,阴阳平衡状态,体现在气和血的关系上,气属于阳,血是运行于全身的。另外血液是有形的,是肉眼可见的,是属于阴的。另外防御外邪侵入的作用,若气不足,推动血液往前,运行的力量不足,会出现血淤,最终导致气滞血瘀,会出现相应症状,往往是随着气滞血淤的部位不同,症状不一样,但是有一个共同的症状,气滞血瘀的症状,共同症状是胸闷、腹胀。另外是疼痛,疼痛表现是胁肋的胀痛,或者局部的刺痛、头痛、胸痛,包括心绞痛、心肌梗死、肝区的胀痛,胃部的胀痛夜间加重。
03:08
女人身体虚弱怎么调理
女人身体虚弱要分析一下原因,只有找出原因来才能够对症治疗,辨证用药。女性患者本身运动量较少,平常进食量少,饭量小,长期下去就会出现营养吸收少,身体比较虚弱。像这种情况,要看一下是因为疾病引起来身体的虚弱,还是因为平常不注意体育锻炼引起来的。如果平常是因为不注意体育锻炼,引起来的食欲减少,饭量比较小。要让患者要充分的锻炼身体,身体运动起来以后,食欲增强,饭量增加以后,身体的虚弱情况就可以逐渐能够改善。
体虚吃什么食物
体虚可以吃些红枣,红枣具有补气补血的功效,还可以健脾养胃益血宁神。也可以适量的喝些红糖水,达到补中益气、暖胃健脾胃的目的。体虚的人平时也要适量的吃些鱼肉和鸡肉。
气血不足吃什么药治疗
气血不足可以使用八珍汤、黄芪、红花等药物治疗。气血不足,最好的是常规四君子汤,四君子汤的组成是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另外补血最好的汤,最基本的汤是四物汤,主要成分是熟地、当归、赤芍、川芎。,四个补气、四个补血,两个加起来是八珍汤。在临床中,可以根据气血不足再进行搭配。比如黄芪,有些叫参芪汤、参芪颗粒、人参黄芪等。另外要加强补血,加上桃仁、红花,补血中还要活血,祛瘀生血,把旧的血去掉,新的血生起来,所以有时候气滞血瘀,要有一种活血的方法,补气跟活血相配合,叫以通为补,以通为胜,包括保养脾胃的生气血,另外有些年纪比较大,要补肾生血,因为肾不纳气,肾气虚弱,叫补益肾气。有补肾的中药,比如菟丝子、杜仲这类,具有很好的补肾、强筋壮骨的作用,同时产生补气的功效。
语音时长 02:37

2020-04-22

60815次收听

03:11
气血两虚吃什么最好
气血两虚的患者可以食用桂圆、银耳、山药、平菇、百合、猪肝、菠菜、动物肝脏、血豆腐、黑豆、胡萝卜、阿胶。气血两虚患者可以食用的东西还是比较多的,首先补气的食物,如桂圆,桂圆补脾气是非常好的;还有银耳补肺气比较好;另外山药、平菇、百合也是可以补气的。补血的食物主要是含铁比较丰富的,如猪肝、菠菜、动物的肝脏、血豆腐;另外有些食物,如黑豆补气补血效果较好;从营养学上讲,胡萝卜含有胡萝卜素对补血也是一个造血原料;含铁剂比较丰富的阿胶也是可以选用的。
什么是气滞血瘀
气滞血瘀是指气滞和血瘀同时存在的一个气血同病的一个中医病症。病机往往是由于气机的运行不畅,然后引起血液的运行瘀滞。往往是先有气滞,然后由气滞而导致血瘀。但也有例外的情况,比如是离经之血的淤血阻滞,影响气的运行,就是先有淤血,然后淤血导致气滞。比如你不小心摔伤,或是挫伤,出现一些淤血肿块,淤血肿块就是离经之血,这种离经之血同时阻碍了气机运行。对这个病人,他可能就不止有出血和血瘀的表现,它往往还有气机不通的这个胀满表现。由气滞而导致的血瘀,往往是由于情志不舒,或受了外邪侵袭所表现的。临床病人症状可以是容易着急生气,或是着急生气后诱发疾病,出现胸胁,胁肋的胀满,甚至走窜疼痛,表示肝经循行的部位会出现一些气机郁滞不通表现。气瘀最后导致血瘀,就出现疼痛部位相对固定,甚至摸着还会有一些皮块、硬结。疼痛拒按就是一按压就疼痛,就是典型的血瘀表现。女性因为肝经会影响到月经的变化,病人可能气滞血瘀的表现就还会体现在妇科的月经的表现上,出现了月经的不调、闭经,或是即使来的月经也会痛经。经血的颜色比较深,血块也比较多,往往在来月经时,还有胸胁胀满、疼痛等等。
语音时长 02:11

2019-10-28

68646次收听

治疗失眠的中药
百合。百合性微寒、味甘苦,可入心经、肺经,具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的功效,适合有长期咳嗽、痰中带血、虚烦惊悸、多梦、精神恍惚等阴虚肺燥、心神失养症状的失眠患者服用。用百合治疗失眠的方法是取百合,用水煎后服用,可在晚上临睡前一次服完。天麻。多数的失眠是因为内分泌失调所引起的,其中五脏六腑都可能是失眠的元凶。因此首先要找出原因,尤其是肝,一旦肝出现了问题,体内的器官就会给大脑发送加班的指令,从而导致失眠的出现。所以天麻就是一味不错的养肝助眠的中药。
语音时长 01:43

2019-10-14

49999次收听

入伏吃哪些食物能去湿气
三伏天闷热潮湿,好像笼屉一样,很多人都会感觉到湿气很重,所谓的这种湿气重一个就是没有食欲,会觉得口中黏腻、发淡、消化不良;另一个就是吃进去的食物总感觉好像很难下去,总是浮在脾胃,感觉脾胃呆滞、满闷的感觉,此外浑身皮肤觉得黏腻,身上觉得困重感,小便会觉得浑浊甚至小便不舒畅、不通畅,大便觉得黏腻或者是有大便的溏泄的表现,这些都是湿气的表现,多数情况下都是湿热。在日常生活中,伏天你可以多吃一些冬瓜、丝瓜、藕这样清热化湿的食物,同时也可以熬一些绿豆汤、红豆薏米水这样的清利湿热,但是对有些寒湿的患者,他不是表现为小便的黄,大便的黏腻不畅、灼热感,而是表现在肚子的满闷,同时胃寒,可能这些清利湿热的食物或者药物就要谨慎使用,对这部分患者可以建议他用点干姜、胡椒粉、生葱、生姜这样的食物来去除他体内的湿气。
语音时长 01:40

2019-09-17

57559次收听

中药热敷包功效与作用
在中医理疗的众多方法当中,中药热敷包是比较常用的一种,这种方式的功效与作用很多,比如说可以改善头晕,缓解眼部疲劳,改善落枕症状,缓解颈椎不适以及慢性腰椎疼痛,另外还可以改善痛经和预防耳聋。
女性气血不足怎么办
女性气血不足时,可以通过常吃黑糯米补血粥,当归黄芪乌鸡汤,人参大枣汤等食疗方法补气血;也可以服用八珍益母汤,四物汤,人参归脾汤等中药方剂补气血,效果都是不错的。
藿香正气丸冬天能吃吗
冬天是可以服用藿香正气丸的,可以起到和胃止呕以及理气和中的作用,能够有效治疗湿浊过盛等引起的不良症状,而具体来说该药物含有广藿香、紫苏叶、白芷等十几种中草药成分,一般每次服用9克即可,然而在用药时要注意不宜人群不宜服用,还要关注饮食禁忌。
男人怎样补气血
气血不足是一种常见的中医病症,劳累过度、脾胃虚弱、肾虚肾亏等原因都会导致气血不足。男人补气血非常重要,如果不进行及时的调理会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的危害,引起食欲下降,危害大脑健康,出现性功能障碍。调理气血不足就要通过饮食、药膳、运动等各个方面补足气血。
02:13
气虚血虚怎么调理
气血两虚的人,多吃补益气血的食物,如各种肉类、海产品、猪血类以及补益气血的药膳。建议多吃阿胶、芝麻、核桃、红枣、红糖、黄芪,可气血双补,调整体质。中成药方面,可以选择四君子汤、四物汤、八珍汤、人参养荣汤。
04:54
气血不足怎么办
气血不足分为功能性气血不足和疾病性气血不足,同时又可细分为轻型气血不足和重型气血不足。轻型气血不足可以用食疗,如党参、黄芪、太子参、山药等,重型气血不足必须用药物治疗,如枸杞、女贞子等,此外疾病性的气血不足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