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什么是口呼吸

发布时间:2019-09-1065886次浏览

口呼吸也就是用口腔呼吸,通常是由于患上了鼻甲肥大、鼻息肉扁桃体肥大等鼻腔疾病时,鼻腔内堵塞,这样就只能用口呼吸。但有部分人只是习惯性的用口呼吸,长期这样会损伤颌面部的正常功能。

正常情况下人都是通过鼻腔呼吸的,但是有时候如果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的情况之后,就会有鼻塞、呼吸不畅的情况发生,那么这个时候就只能用嘴呼吸。在临床上也把这个称之为口呼吸,短暂使用口呼吸对人体没有太大的危害,但是长期如此会出现一系列并发症。那什么是口呼吸呢?

一、什么是口呼吸

口呼吸,也就是通过口腔进行呼吸。正常人呼吸都是经过鼻腔的,但如果患有鼻息肉、鼻炎、扁桃体肥大,或者是鼻甲肥大的时候,鼻腔就会狭窄就甚至于阻塞,这时候患者就只能通过口来代替鼻呼吸。也有少部分患者并没有患上鼻腔疾病,仅仅是习惯性的用口呼吸。但是经常使用口呼吸,会危害口腔、舌、鼻腔、牙、颊、下颌骨等多种功能,最终可能会造成颌面部功能紊乱。

二、口呼吸的危害有哪些

1.改变面容

经常使用口呼吸的人,面容会发生巨大的改变,因为当人长期习惯用口呼吸的话,就减少对鼻腔的使用。如果要用力呼吸的时候,嘴巴就需要张得很大,然后在朝呼吸道吸气。但长期如此面部就会被拉长,且鼻子也不能得到良好的锻炼,就会出现脸长且塌鼻子的面部症状,所以长期用口呼吸,会直接导致出现口呼吸面容。

2.口腔疾病

当人们用鼻腔呼吸的时候,鼻腔中有很多鼻毛可以阻挡细菌和灰尘进入呼吸道。但口腔不同,用口呼吸会直接吸入细菌,甚至直达呼吸道深处,从而引发口腔感染以及呼吸道感染,所以用口呼吸也更容易让人患病。

3.影响睡眠

一个人如果拥有良好的鼻腔呼吸能力,就会大大提高睡眠质量。反之如果用口呼吸,不但会使睡眠专注度下降,同时也会加剧呼吸暂停综合症的发生。

4.睡觉打鼾

用口呼吸的患者睡眠的时候,也会出现很响的鼾声,不但对自身有所影响,还会影响到他人休息,长期如此对人际交往没有好处。

相关推荐

02:08
鼻息肉会自己消退吗
鼻息肉一般不会自己消退。有的朋友说他得了鼻息肉,特别是两个鼻腔里边都有了,影响生活质量,鼻子堵,流涕,嗅觉减退,甚至有的头疼,那这种情况怎么办。鼻息肉一般不会自己消退,所以还是应该积极的治疗。保守治疗的办法是用鼻喷激素喷鼻子,即使息肉没有消掉,也能控制患者的息肉发展。患者的息肉占满鼻腔,会出现鼻堵流涕,头部涨闷,嗅觉减退,甚至出现睡眠打鼾,憋气的情况。息肉严重的患者,建议及时进行手术治疗,术后药物治疗,防止息肉复发。
鼻息肉癌变几率大不大
鼻息肉癌变几率并不大,鼻息肉还属于鼻炎、鼻窦炎,属于慢性炎症的范畴,而鼻腔鼻窦癌属于恶性肿瘤,两者还是有本质的区别,但是鼻腔鼻窦癌有时候,尤其在早期会表现的像是鼻息肉,有可能会误诊为鼻息肉,所以这两者的鉴别也是相对比较重要的。两者的鉴别主要是从症状,一般鼻息肉会有鼻塞,会有流脓鼻涕,以及有一定程度的嗅觉下降,但一般不会有比较严重的鼻出血,不会有比较严重的头痛、眼眶痛以及颈部淋巴结肿大等情况,而鼻腔鼻窦癌在早期,主要表现为鼻塞,鼻塞会越来越重,也有可能会有鼻出血,鼻出血也会越来越重,另外还可能会伴有头痛、眼眶痛以及颈部淋巴结肿大等情况。另外,可以进一步做鼻内镜检查,鼻息肉一般表现为比较光滑,表面没有明显的出血,而鼻腔鼻窦癌会表现为表面有溃疡、糜烂以及菜花状,有可能有出血。另外,做CT,鼻腔鼻窦癌一般会有骨质破坏,而鼻息肉一般不会有骨质破坏。
语音时长 01:25

2021-06-25

96889次收听

02:12
鼻息肉能引起出血吗
鼻息肉继发于鼻炎、鼻窦炎,一定程度上会引起轻微的、少量的鼻出血,但一般不会很严重。除非鼻息肉是出血性的鼻息肉,有可能会导致比较多的出血。尤其在不小心损伤之后,尤其是出血性鼻息肉,会引起比较严重的出血。但通常鼻息肉出血不会很严重,一般都可以自行慢慢止血,或者经过适当的鼻腔填塞,都可以导致鼻出血止血。如果鼻出血很严重,并且越来越严重,导致不易止血的出血,要小心鼻癌、鼻窦癌以及鼻咽癌的可能性。这个时候就要进一步做鼻内镜检查,以及必要时做CT检查,来明确诊断。
02:06
鼻息肉微创手术的费用是多少
一般来讲一台全麻的鼻息肉手术一般是2万块钱左右。但是由于不同的患者病变范围不同,而且有的病人属于难治性的,术中会用一些填塞的止血材料,或用到激素的支架,那费用就比较贵了。所以还是要根据患者的病变范围,用的材料,麻醉的时间等等这些因素共同决定着这个患者手术费到底是多少钱。
得了鼻息肉一定要手术吗
得了鼻息肉不一定需要手术治疗。是否需要手术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如果鼻息肉较小,几乎没有不适感觉,就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利用含有糖皮质激素的药物进行治疗,一般来说,用药三个月左右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缩小鼻息肉的体积或者消除鼻息肉。如果鼻息肉体积大,而且数量多,影响了正常的呼吸,就要尽快到医院进行检查,并进行鼻息肉切除手术。而且鼻息肉切除手术并不是一劳永逸的,只是起到一个改善的效果,所以仍然需要患者在术后精心的护理,要保持鼻腔的湿润,减少分泌物的产生,也要按时用药,防止出现鼻息肉复发的情况。
语音时长 01:02

2021-01-21

76124次收听

早期鼻息肉的诊断
大家都知道,有些鼻部疾病是非常令人苦恼的,甚至影响了人的呼吸和正常生活,鼻息肉就是其中的一种,那么早期鼻息肉的诊断要怎么做呢,一般确诊鼻息肉疾病症状要立即进行全面诊治,息肉逐渐增大就会威胁患者正常呼吸,那么,鼻息肉的诊断方法有哪些?
老人鼻息肉用药介绍
老人年的身体健康需要我们的特别关注,鼻息肉这种鼻部疾病也经常发病于老年人群中,得了鼻息肉除了常规的手术治疗外,药物治疗也是广泛应用的。临床上鼻息肉治疗的目的是解除鼻炎症状,恢复呼吸和改善嗅觉,预防复发。下面给大家介绍常见的老人鼻息肉用药。
鼻息肉患者常见的用药误区
鼻息肉患者常见的用药误区有哪些?对于鼻息肉这一病症,我们对其不是十分了解,最基本的了解就是吃药治疗,但是光吃药可不行,我们还要明白如何用药,为了给大家普及相关知识,下面为大家讲解下鼻息肉常见的用药误区。
鼻息肉的诱发因素有哪些
鼻息肉的诱发因素变态反应、慢性炎症长期刺激、药物的副作用、鼻部发育异常等也会导致鼻息肉;另外,鼻息肉还与遗传因素有关。
鼻息肉形成原因
鼻息肉形成主要和鼻腔、鼻窦的感染、过敏,以及鼻腔、鼻窦的解剖结构异常有很大的关系,包括有几大因素:一、和过敏性鼻炎有关系。因为过敏性鼻炎时间久,或者过敏反应比较重,鼻腔黏膜水肿明显,黏膜下渗出比较严重,持续时间长,黏膜肿胀就会越来越重,逐渐就会形成鼻息肉。二、鼻息肉的形成和鼻炎、鼻窦炎、感染因素有关系。病毒或者细菌感染导致的鼻窦炎,就会导致鼻腔、鼻窦黏膜出现持续的炎症反应。炎症比较重,或者持续时间比较长,就会导致炎症、黏膜肿胀持续加重,长时间就有可能形成鼻息肉。三、鼻息肉的形成和鼻腔结构异常有关系。比如有的人出现鼻中隔偏曲的情况。情况往往存在多年,会导致鼻腔通气变差,鼻腔引流和鼻窦引流得不到及时的通畅引流,就会形成鼻窦内的黏膜以及鼻腔内的黏膜水肿状态持续并加重,使鼻炎、鼻窦炎不容易好,并且持续加重。黏膜肿胀持续加重,就会慢慢形成鼻息肉。
语音时长 01:50

2020-02-26

53115次收听

鼻息肉为什么会容易复发
鼻息肉的复发,相对比较常见,和手术切除不彻底有关系。因为每个人一共有八个鼻窦,而鼻窦炎和鼻息肉有可能对各个鼻窦造成影响。手术如果不能将病变彻底清除掉,往往容易导致复发。同时,患者在术后一定要配合定期换药、复查,以及鼻腔冲洗、鼻腔喷药,比如鼻喷激素等药物来治疗,从而使严重的以及有过敏反应的鼻腔、鼻窦黏膜尽快恢复正常,使鼻息肉不容易再复发。如果术后不能得到及时的换药,定期的鼻腔用药,有时候就会使鼻腔、鼻窦的黏膜再次出现比较严重和持续的水肿,可以导致鼻息肉复发。其次,鼻息肉的复发和基因遗传因素有一定的关系。有一些基因相关的疾病,表现为鼻息肉在切除之后,短期内可以迅速复发。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适当的基因治疗。但总体而言,这种情况一般治疗效果要相对比较差。
语音时长 01:45

2020-02-26

57901次收听

鼻息肉可以用针刺破吗
鼻息肉是鼻腔黏膜水肿导致的,类似于实质组织,不是流动的液体,所以用针刺鼻息肉没有治疗效果。如针刺时消毒不彻底,会出现二次感染,加重粘膜水肿;操作不当时,还会损伤到相邻组织和器官,所以不可用针刺鼻息肉。
01:58
鼻息肉的症状
鼻息肉是临床比较常见的疾病,一般伴随鼻窦炎出现,所以有慢性鼻窦炎的长期表现,鼻息肉双侧多发,单侧较少。常见的症状为持续性鼻塞,随息肉体积长大而加重。鼻腔分泌物增多,时伴有喷嚏,分泌物可为浆液性、黏液性,如并发鼻窦感染,分泌物可为脓性,多有嗅觉障碍。鼻息肉需要及时到医院来进行检查诊治。随着鼻息肉增长,可能会堵塞鼻腔,导致呼吸困难,因此鼻息肉患者无论症状严重与否,建议先到医院检查确诊,继而确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及时治疗,以免耽误病情,导致息肉生长入更深的窦腔。
鼻息肉是什么原因
鼻息肉是鼻腔粘膜水肿形成的组织,阻塞一些鼻道,引发患者炎症。从医学角度讲,鼻息肉属于慢性鼻窦炎的类型,是一个良性的肿瘤,可以通过药物和手术的方式治疗,大部分病人能得到治愈,患者不必增加过多的心里负担。
语音时长 01:30

2018-09-29

60840次收听

02:21
为什么会长鼻息肉
鼻息肉是粘膜的水肿、增生。可能与局部的炎症、病毒感染、过敏因素,遗传因素有关系。患者长了鼻息肉以后,进行一些药物治疗,大多数都能缓解。有的患者甚至做了手术,还是会反复长。有的取出鼻息肉的组织,做病理学检测,发现组织里嗜酸粒细胞特别高,认为和嗜酸粒细胞高有关系。如果发现问题,需要从各个角度尽量避免,如消除局部的炎症,消除局部过敏因素,必要时进行手术,甚至用一些激素进行治疗。治疗不是简单的手术,简单用药,需要进行系统治疗。需要患者配合医生,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