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椎管狭窄为什么不能推拿

发布时间:2019-09-1658655次浏览

椎管狭窄患者之所以不能够进行推拿,是因为推拿不光会加重患者的病情,而且还会影响到患者身体功能的康复。同时大家可以通过做好相关的护腰措施,以及掌握正确的用腰姿势,来达到很好的预防效果。

椎管狭窄是一种经常出现在大家生活当中的疾病,这种疾病的发作往往会给患者的身体,带来很多不适症状,所以对于该疾病应该及早的接受治疗,而有很多人往往会选择推拿的办法来治疗该疾病,实际上这样是不对的,因为椎管狭窄不能够进行推拿。那椎管狭窄为什么不能推拿呢?
  一、椎管狭窄为什么不能推拿呢
  椎管狭窄主要指的是,由各种原因所导致的椎管局部狭窄的状况,该状况的出现往往会引发患者出现,四肢无力以及大小便功能障碍等疾病。而之所以椎管狭窄患者不能够进行推拿,是因为如果采用推拿的手法干预患者的身体的话,只会加重患者的椎管狭窄状态,因为推拿往往会导致大家体内的局部神经,又或者是颈髓压迫症状加重,从而导致大家身体因为椎管狭窄,而出现的不良反应变得更加严重了,具体表现为四肢无力以及瘫痪等等。
  更为关键的是,如果大家的椎管狭窄病情比较严重的话,那么此时采用推拿的办法进行治疗,会极大的影响到患者身体功能的恢复,从而延缓患者的康复进程。所以对于患有椎管狭窄的患者来说,最好不要采用推拿的疗法来治疗该疾病,尤其是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来说更是如此。
  二、椎管狭窄如何预防
  1.做好护腰措施
  如果大家想要有效的预防椎管狭窄这种疾病的话,那么在日常生活当中应该做好相关的护腰措施,要选择软硬适中的床板,同时要避免自己的腰背部受到风寒的侵袭。而且大家不要让自己的腰背部长时间处于同一种姿势,因为这对大家的腰背部也是一种伤害。
  2.选择正确的用腰姿势
  想要有效的预防椎管狭窄这种疾病,大家在日常生活当中应该选择正确的用腰姿势,同时大家可以多做腰部方面的活动,这样可以防止自己的腰部,因为长时间保持同一种姿势而出现劳损的状况。

相关推荐

椎管狭窄是什么症状
现在大家对椎管狭窄是很了解的,现在很多人在不经意间就患上了椎管狭窄这种疾病,另外在平时的时候我们要学会预防椎管狭窄,一定要知道这种疾病是一种不好治疗的疾病,我们只能够通过长期的护理,接下来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椎管狭窄是什么症状?
椎管狭窄有什么症状
现在大家对椎管狭窄是很了解的,有很多人在不经意间就患上了椎管狭窄这种疾病,在平时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学会预防椎管狭窄,一定要知道这种疾病是一种不好治疗的疾病,只能够通过长期的护理,现在我们就先来了解一下椎管狭窄有什么症状?
椎管狭窄的饮食禁忌
椎管狭窄的饮食禁忌是什么呢?适当的饮食有可能对治疗椎管狭窄疾病有比较好的辅助作用,但不适当的饮食却是会加重椎管狭窄疾病的病情的,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椎管狭窄的饮食禁忌是什么。
椎管狭窄怎么预防
椎管狭窄怎么预防呢?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人在没生病时根本就不会想到要去预防疾病,当患上重病时才去后悔,其实我们应该把预防疾病当成一种日常习惯,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椎管狭窄怎么预防。
椎管狭窄的日常护理方式
椎管狭窄的日常护理方式有哪些呢?有非常多的椎管狭窄患者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医生的身上,其实有很多事情还是在靠患者自己的,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椎管狭窄的日常护理方式有哪些。
腰椎管狭窄是什么意思
腰椎管狭窄是指椎管由于不同病理原因,所发生的骨性或者纤维性的管腔狭窄,压迫神经根或者马尾神经而引起的腰痛、下肢痛、下肢麻木无力以及间歇性跛行等症状。患者的症状轻重不一,有的比较轻微,严重者可以有下肢不同程度的瘫痪和二便功能的障碍。腰椎管狭窄一般可分为中央椎管、侧隐窝和椎间孔三部分的狭窄,是由硬膜囊神经根、硬膜外脂肪和血管动组织所占据的骨性纤维管道。腰椎管狭窄大多为继发性,由于椎间盘的突出,椎静脉和椎板黄韧带的增厚,小关节突增生,椎体后缘骨质增生,椎体的滑脱、腰部不凉滑脱,以及神经根增粗,增大、充血、黏粘、水肿等因素造成的。腰椎管狭窄,一般发生在腰四、和腰五、骶一较多。
语音时长 01:31

2020-03-19

55515次收听

椎管狭窄的症状
椎管狭窄患者有腰痛多年,会出现一侧或双侧下肢痛,每因站立或行走后疼痛加重,有时伴有感觉异常,疼痛麻木,亦可因步行距离增加而感小腿乏力的症状。此类症状可因休息、下蹲而缓解,再度行活动又复出现,称之为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体格检查时往往表现为症状重,体征轻通常腰椎前凸减小,腰椎前屈正常、背伸受限,腰椎后伸时,可感腰骶部痛,可出现神经根受压的体征,严重时引起马尾神经压迫症,导致括约肌功能障碍。椎管狭窄是指腰椎管狭窄,是除了导致腰椎管狭窄的独立临床疾病以外的任何原因引起的椎管、神经根管和椎间孔等的任何形式的狭窄,并引起马尾神经或神经根受压的综合症。由于腰椎管狭窄多为退行性椎管狭窄,故发病年龄多为中老年。
语音时长 01:40

2020-01-07

64506次收听

怎么治疗椎管狭窄
椎管狭窄年龄大的患者采用非手术治疗方法为主,较为年轻且无基础疾病或基础疾病得到有效控制的可以进行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多为退行性椎管狭窄,主要多发为中老年人。患者往往有腰痛多年,后出现一侧或双侧下肢痛,每因站立或行走后疼痛加重,常常伴有感觉异常。患者活动行走后,除了有疼痛麻木的症状外,亦可因步行距离增加而感小腿乏力,此类症状可因休修下蹲而缓解,再度行走活动又复出现。年龄较大的患者可以卧床休息,物理治疗,痛较为严重,可以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洛索洛芬钠、塞来昔布等;还可以针灸、按摩、热敷,但平时应多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受凉后会使局部肌肉收缩痉挛而加重症状。年轻患者的手术治疗越早越好,减少神经受压的时间有利于神经的恢复。
语音时长 01:43

2020-01-07

53566次收听

02:29
椎管狭窄治疗
椎管狭窄是指腰椎管狭窄,腰椎管狭窄的治疗可以采用药物治疗,包括中药治疗、外用药,液体治疗,针灸、理疗、推拿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常用消炎镇痛类药物,如扶他林、芬必得片等。中药治疗,具有活血止痛、通络的中成药,比如大活络丹,同时配合狗皮膏、活血止痛膏等外用药物。症状比较重的病人,用液体治疗,比如甘油果糖、甘露醇,同时配合激素类药物,比如地塞米松、甲强龙等,都能有效缓解腰痛的症状。神经营养类药物,比如腺苷钴胺,也可改善腰痛的症状。还可以通过针灸、理疗、推拿辅助治疗腰椎管狭窄。病史较长、症状较重,反复发作的腰椎管狭窄患者宜采用手术。
01:35
腰椎管狭窄症微创手术后怎么护理
如果患者做腰椎管狭窄症微创手术,微创手术对肌肉的干扰比较小,患者可以在拔出引流管之后,佩戴腰围支具,早期下地活动,能够增加肠蠕动,让患者恢复饮食。同时进行营养神经的治疗,患者能够扶着助步器,早期下地,进行功能锻炼。在进行护理的时候,要注意避免摔跤,避免过度活动。一般来说,腰椎管狭窄症的病人做完微创手术以后,每次活动要进行20分钟左右,每天一般进行3到4次就可以,当然根据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全身情况,来决定功能锻炼的次数非常重要。
02:16
腰椎管狭窄术后该怎么锻炼
腰椎管狭窄症术后的锻炼,要注意循序渐进,要逐渐开始增加训练量,要根据医嘱及时下地活动,佩戴腰围支具,逐渐下地活动,加强功能锻炼,避免肌肉萎缩,减少下肢血栓形成,避免心脑血管意外,同时有助于神经恢复。所以腰椎管狭窄术后,在第一个月时,每天要逐渐增加功能肌肉锻炼,增加功能恢复的信心。在腰椎管狭窄术后一个多月时,回家后可进行自主功能锻炼,增加肌肉训练强度。同时在两三个月时,应摘掉腰围,这非常重要。锻炼腰背肌对于腰椎的稳定性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无论在术前还是术后,容易被患者所忽视。
01:18
脊腰椎管狭窄症是什么
腰椎管狭窄症是指各种原因引起椎管各径线缩短,压迫硬膜囊、脊髓或神经根,从而导致相应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腰椎管狭窄症是一种退行性腰椎疾病,源于人体变老时,腰椎脊柱会发生退行性改变,椎间盘会发生退变,同时高度降低,腰椎小关节增生,腰椎间的韧带样结构,黄韧带等都会发生退变和增生,会造成椎管结构里面充满神经和脊髓,会发生狭窄压迫神经,从而出现临床症状。腰椎管狭窄症是导致腰痛及腰腿痛等常见腰椎病的病因之一,患上脊腰椎管狭窄症,腰椎脊柱会发生退行性改变,从而出现临床症状。
02:06
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方法有什么
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方法有很多种,最常见腰椎后路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这是一种最基本的手术方法,也是腰椎管狭窄症最有效的手术方法。腰椎管狭窄症源于椎间盘突出,源于腰椎小关节增生,黄韧带增生肥厚,需要把这些病理性结构切除,使神经得到充分的松解,显出硬膜囊。但手术破坏病人稳定性的结构,需要再进一步进行椎弓根钉固定,使病人能够早期下地活动,尽快康复。为固定需要植骨,因为将来腰椎的长期稳定性是靠自身椎体间的融合,而不是靠椎弓根钉。
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方法有哪些
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方法有很多种,最常见的叫做腰椎后路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腰椎管狭窄源于椎间盘突出,源于腰椎小关节的增生,黄韧带的增生肥厚,把这些病理性的结构要进行切除,需要再进一步的进行椎弓根钉固定,使病人能够早期下地活动,尽快的康复。
语音时长 01:39

2018-08-16

63725次收听

腰椎管狭窄术后该怎么锻炼
腰椎管狭窄症术后的锻炼,要注意循序渐进,要逐渐的开始增加训练的量。就是做拔完引流管之后,要根据医嘱及时的下地活动,扶着助步器,佩戴腰围支具,进行逐渐的下地活动,加强功能锻炼,有利于避免肌肉的萎缩,减少下肢血栓的形成,避免一些心脑血管事件的意外,同时有助于神经的恢复。手术三个月后,去掉腰围支具下地训练。训练和术前一样,进行主动的腰背肌的功能锻炼,这是非常重要的。对于腰椎的稳定性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无论在术前还是术后,但这个问题容易被患者忽视。
语音时长 01:51

2018-08-16

56960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