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便秘有什么症状

发布时间:2019-10-1868397次浏览

便秘发病后主要会引起排便困难,粪便会变得干结坚硬,同时会有下腹疼痛和饱胀的不适感。如果病情比较严重,则会导致大便出血,并诱发头痛头晕等神经官能性症状。除此之外,还饿可有消化不良、口苦口干及大便失禁的反应。

便秘在人群当中极为多见,虽然不是什么大病,但却会给患者身体健康带来严重不良影响,久而久之还可能会诱发肛瘘痔疮等多种肛肠疾病。因此就有必要了解相关表现,以便于在发病后第一时间接受治疗。那么便秘有什么症状呢?
  1、排便困难
  关于便秘的最显着症状之一就是排便困难。且患者的粪便也会变得异常干结、坚硬,不易排出,可能需要数天,甚至多达一个星期才能排便一次。部分患者在排便时会伴随有剧烈的肛门疼痛感。
  2、下腹不适
  便秘会导致肠道内积滞大量毒素和代谢废物,长时间堆积便会引起下腹部不适。患者可有明显的腹部饱胀等不适感,有时还可能会伴随有轻微的胀痛感。如果诱发肠梗阻,则腹痛感便会变得更加严重。
  3、大便出血
  一旦便秘病情加重,患者便可有大便出血等出血性反应。轻微时可能只是滴血,出血量较少,仅有手纸上沾有血迹。而如果比较严重,便会引起血便,并呈喷射状,血液颜色也会有所变化,最终可诱发缺铁性贫血。
  4、神经官能症状
  长期慢性便秘往往可诱发神经官能症状,患者可出现头痛头晕和疲乏无力、精神不振的反应,且可能会因为受便秘困扰而感觉到抑郁不安或焦虑紧张,精神心理会存在有一定的障碍。另外,晚上的睡眠质量也会受到影响,甚至可出现失眠多梦的反应。
  5、其它症状
  便秘必然是由于肠胃消化紊乱所致,所以患者一般可有消化不良、食欲减退等消化道症状,而且会有口苦口干的反应,排气也会有所增多,生活质量也会随之大大下降。如果患者用力排便,则可能会导致腹腔内压升高,进而可出现痔疮、肛裂一类并发症,还可能会造成尿潴留及大便失禁。

相关推荐

01:21
儿童一天补钙量不能超过多少
通常儿童一天补钙量不能超过1000mg,个人的体质存在差异,所以每个人的补钙量存在细微差别,需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量补钙。儿童是通常指的是未满18岁的人群,其补钙量在1-4岁通常少于500mg,4-7岁通常少于800mg,7岁以上儿童通常少于1000mg。所以,家长需注意儿童在补钙时需适量,不能超过一天1000mg,以免带来便秘、腹胀、形成肾结石疾病等副作用。除此之外,其补钙方式可使用钙补充剂或者食物,钙补充剂有龙牡壮骨颗粒、小儿复方四维亚铁散、维生素AD软胶囊等。儿童也可以通过食物进行补钙,例如泥鳅、虾皮、芹菜、香菜等,能够有效促进儿童的骨骼成长。平时需注意合理膳食,保持饮食均衡,清淡饮食,若身体出现异常情况,需及时到医院就诊。
功能性便秘的饮食管理
一.适合便秘患者的食疗方法,海藻类谷类和蔬菜均富含膳食纤维,如豆类、甘薯、大麦、芝麻、高粱等,特别是糙米,其膳食纤维含量可达百米的两倍以上,蔬菜、坚果也有助于缓解便秘,并且不会导致胀气。水果类以干枣的膳食纤维含量最高,西梅和猕猴桃也有助于缓解便秘,但如摄入过多会导致产气量增加,引起腹胀。此外,水果果皮也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且不容易引起胀气。而纳豆及味增则有助于缓解便秘。虽然尚无法证实足量饮水可缓解便秘,但如饮水不足或正在服用药物,适量饮水则很有必要。便秘患者适当进行运动,可有利于改善胃肠功能并缓解症状,尤其对于活动量较少的老年人效果更为显著。
语音时长 02:22

2022-10-11

87258次收听

02:00
便秘会引发大便出血吗
便秘有好多坏处,一是肚子胀。二是毒素吸收,也容易长小疙瘩。三是合并有痔疮,容易有大便出血。大便出血有可能是痔疮,也可能是肛裂。便秘除了要合理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都不管用就要吃一些药物治疗,避免并发症,出血、肛裂甚至有人长期的便秘,有精神抑郁。所以便秘的病人,也要引起高度的重视,一定要排出大便,不排出大便,就有好多的危害性。
便秘贴有效果吗
便秘贴我自己没有用过,没有太多的临床经验。理论上讲,便秘贴肚脐是可以达到一些疗效的。因为贴肚脐,应该可以刺激胃肠道的蠕动,然后促进肠道潴留物的排泄和大便的通畅。但是一般来说,便秘是一个综合的因素,它包括整个胃肠道慢传输,或者再加上出口梗阻,也就是盆底括约肌的功能紊乱,再或者有其他混合的因素。所以理论上讲,便秘贴可能只是对部分的患者有用。应该来说,它的治疗可能就包括整体的治疗,包括药物,包括饮食的改善,包括理疗,包括运动,还包括饮水等等,我们不要单纯的靠某一个贴剂就可以达到特别好的效果。
语音时长 01:17

2021-05-12

76753次收听

01:46
喝酸奶能改善便秘吗
若是肠道的菌群紊乱引起来的便秘,服用一些肠道的益生菌和酸奶,有可能可以改善便秘的症状。若是其他原因,例如年纪大了,胃肠功能推进力量不够,再或者是本身有长期的甲状腺功能低下或者脑血管疾病、糖尿病,会引起整体的胃肠道的神经元功能受损,在这种病因学的基础之上,喝酸奶可能就不会有太多的效果。
02:33
便秘屁股出血用什么药
便秘屁股出血通常它是由于痔疮或者是肛裂等等引起的,可以使用痔疮的药膏来进行涂抹或外用,或者用一些消炎的或者抗生素类的药物口服。另外便秘的屁股出血,多数是由于大便干燥对肛门造成了一些损伤所导致的,也可能是由于干硬的大便划伤了皮肤和黏膜,引起了肛裂,还可能是因为大便秘结引起的痔核脱出和外痔的现象。对于这些都可以通过应用痔疮的药膏来进行涂抹和外用。如果是由于肛裂引起的,那就需要使用一些消炎的药物对局部进行涂抹。另一方面可以减轻炎症反应,避免细菌的感染,促使伤口的愈合。
02:29
什么是腹胀便秘
腹胀便秘一般指患者出现腹胀、大便不易排出症状,多数伴有明显的消化不良、腹部胀痛等症状,少数患者还会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其病因通常是肠道功能衰退或者食用不易消化、油腻的食物所致。此外,膳食纤维素摄入较少、缺乏运动等因素也可引起腹胀便秘。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口服润肠通便药物进行治疗,促进肠蠕动。平时也可多食用韭菜、菠菜或白菜等,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平常要养成定时排便的一个习惯,避免久坐、不活动,适当的进行一些体育锻炼和运动。
如何预防儿童性便秘
核心提示:婴幼儿,如果大便延迟3天以上,可能造成排干便时疼痛,并导致肛裂及肛门痉挛,最终引起不敢排便的条件反射,因此,积极的干预及药物治疗是必要地,功能性便秘的治疗目的是改善症状,消除病因,恢复正常肠蠕动和排便的生理功能。对于一个大人来说,便秘都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情,那么像小宝宝他们得了便秘可
保留灌肠的注意事项
在临床上经常使用保留灌肠,我们首先要清楚,保留灌肠,他的目的主要包括四大点。第一,因为手术或者是孕妇分娩,或者是为了病人检查,做好肠道的准备。第二,保留灌肠的目的是为了改善病人的肠道蠕动,软化粪便,解决便秘。第三,保留灌肠目的是清理肠道内的有毒物质。第四,保留灌肠的低温液体目的是减轻高热病人的体温。在临床上行保留灌肠,注意事项主要包括:保留灌肠的禁忌症,主要包括妊娠的早期,如果采用保留灌肠,有可能会导致孕妇的流产。对于急腹症或者消化道出血的病人,也不适宜灌肠灌肠前通常需要以润滑剂润滑。灌肠的头部,以免损伤肠道,灌肠时一般不超过500毫升。
语音时长 01:33

2020-03-31

65439次收听

针灸是如何治疗便秘的
针灸治疗便秘需要做到辨证论治,可以选择天枢穴、支沟穴等几个穴位作为主穴,并对症添加内庭穴或阳陵泉穴等穴位。其中实证型便秘需要采用大幅度捻转手法对合适穴位进行刺激,而虚证者则要使用小幅度捻转加提插的手法。除此之外,还可尝试艾灸或者电针疗法。
消化不良便秘怎么办
生活中便秘是非常常见的,引起便秘的原因也有很多,有的是因为肠道疾病引起便秘,有的是因为喝水太少而引起便秘,也有的便秘是因为上火引起的。消化不良也是引起便秘的一种原因,如果出现消化不良便秘使患者应该服用一些有助于消化的药物,也可以服用一些有助于增强肠胃功能的药物,也可以注意多吃容易消化的粥类食物。
长期顽固性便秘怎么治疗
在治疗长时间便秘的时候,可以服用枫蓼肠胃康片、香连丸等,而日常还要注意饮食上的清淡,讲究规律性,还有就是烟酒、辣食就不要沾了,平日以素菜为主,荤腥之类的食物要少吃,在诸多调理之下,身体就会恢复的,还有采用温水盆内坐浴及药物治疗也不错。
长期顽固性便秘如何办
长期顽固性便秘要做结肠镜检查,检查肠道的蠕动传输功能。长期顽固性便秘要到专科医院专科进行就诊,不要自行服用泻药,避免症状加重。1、做结肠镜检查,观察肠道有无病理性的改变、有没有肠道肿瘤或者肠道畸形。2、检查肠道的蠕动传输功能,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适当运动等。做肛管直肠测压,可以发现有没有出口梗阻性便秘、有没有巨结肠的出现。长期顽固性便秘指便秘一周的时间,排便少于三次,或者是虽然排便有三次,但是排便困难。
语音时长 01:35

2019-10-11

56409次收听

孕早期便秘如何办
在女性妊娠期间,经常有许多孕妇出现便秘的现象,特别是在孕早期,如果是在孕早期出现便秘现象,有一部分可能是跟饮食不当有关系。这种情况下,建议调整一下饮食结构,可以增加粗纤维的摄入,以及新鲜的蔬菜水果,每天保证有足够的水分摄入,还可以每天早上喝一点蜂蜜水,有帮助润肠通便,缓解便秘的现象。在孕早期,由于是胎儿发育的关键时段,要注意避免药物的使用。无论是中药还是西药,都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使用。同时在孕早期,我们建议还是要根据身体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运动,以利于胃肠道蠕动,减轻便秘症状的发生,有利于排便。
语音时长 01:32

2019-10-11

58599次收听

便秘的诊断标准
由于正常人的排便习惯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个体之间有较大的差异,健康人排便习惯多为每日一两次或一两日一次排便,粪便多为成形或为软便;少数健康人的排便次可达每日3次,或3日1次,粪便呈半成形或呈腊肠样硬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