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孕期糖尿病可以顺产吗

发布时间:2019-12-0254138次浏览

孕期糖尿病是否可以顺产还得看具体情况,如果说血糖控制较好而且有顺产的条件,可以选择顺产。但如果说血糖控制不好,无论有没有顺产条件都不能顺产,要是血糖控制的好,可是却没有顺产条件,那么也不能顺产。

每一位孕妇都希望自己肚子里的宝宝能够健康的发育,同时也希望他们能够被顺利的生下来,有糖尿病的孕妇也是这么想的。但是由于患有糖尿病的关系,所以情况比正常的孕妇要复杂一些,在选择生产方式的时候也得慎重的考虑。那么孕期糖尿病可以顺产吗?
  一、孕期糖尿病可以顺产吗
  1.血糖控制较好且有顺产条件可顺产

  糖尿病本身并不是剖腹产的指征,即便是在孕期患有糖尿病也不一定非得剖腹产,而是要看胎儿的大小和胎位等情况。如果说患者的血糖升高并不是很明显,已经通过相应的方法将血糖控制在标准的范围内,胎儿的大小和胎位也都合适,符合顺产的指征,那么完全可以选择顺产。
  2.血糖控制不好不能顺产
  孕期糖尿病孕妇的血糖都处于偏高的状态,盲目顺产的话会带来一定的风险。而且如果说没有控制好血糖,就容易使胎儿出现发育过大的情况,体重超过8斤,甚至还会有胎位不正的情况,这个时候自然是不能顺产的,必须要及时的进行剖腹产。
  3.血糖控制好但没顺产条件不能顺产
  还有一部分孕期糖尿病的患者虽然说积极的控制住了血糖,可是仍然存在不能顺产的情况,比如说胎儿的胎位不正,羊水早破胎头却不入盆等,这些情况下也是不能顺产的。
  二、孕期糖尿病想顺产怎么办
  1.控制饮食

  如果说有孕期糖尿病,控制饮食是非常有必要的,尽量做到清淡饮食,不过一定要保证饮食的营养,少吃甜食以及很油腻的食物,避免体重过重,这对于控制血糖来说很有帮助。
  2.适当运动
  对于孕期糖尿病的患者来说,在孕期适当的运动也有助于控制血糖。运动的方法很简单,每天走走路就可以,不过每个孕妇的情况不一样,走路的时间长短和速度一定要控制好,千万不要因为盲目的运动而影响到自己和胎儿的健康。

相关推荐

草莓糖尿病人能吃吗
若是糖尿病病人血糖稳定,可以少量吃草莓;如果糖尿病病人血糖不稳定,最好不要吃草莓。判断草莓糖尿病人是否能吃,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不能一概而论,主要取决于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草莓的含糖量不高,对于血糖控制得当、病情稳定的糖尿病病是使可以少量服用草莓的,但是一定要控制摄入的量。建议在两餐之间吃草莓。但是针对血糖波动明显、病情不稳定的糖尿病病人最好不要吃草莓,否则可能会加重病情发展,进一步影响治疗的效果。草莓是常见的水果,其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以及多种微量元素可以为人体提供能量,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糖尿病病人的饮食需要做到低糖、低脂、低盐、高膳食纤维素的食物为主,患者需要合理搭配膳食,加强日常生活管理。
语音时长 01:25

2022-06-10

15575次收听

02:00
糖尿病并发症有哪些
糖尿病并发症包括急性并发症和慢性并发症。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包括血糖急剧升高导致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糖尿病非酮症性酸中毒等。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包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还包括糖尿病的大血管并发症。糖尿病的并发症有很多,其危害性也十分严重。糖尿病患者要积极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工作,严格控制饮食,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合理应用降糖药物稳定血糖,常用的药物有二甲双胍片等。但需要注意,长期服用二甲双胍会减少维生素B12的吸收,建议服用二甲双胍片的同时,注意补充维生素B。
糖尿病人不能吃的食物有哪些
在生活中有很多饮食不注意,特别是经常暴饮暴食的人群是非常容易患有上糖尿病。针对这种疾病在饮食上要多注意。对于糖尿病患在饮食上不能吃热量过高,糖分较多的食物、高油脂和高蛋白质食物、辛辣刺激等食物。
糖尿病低血糖危害
糖尿病出现低血糖的危害很大,如果只是轻度低血糖,可能会有心慌、手抖等不适症状;当低血糖严重时,不但会增加治疗难度,还可能会引起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痴呆等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大小便失禁,心脑血管病变等,严重时会危及到生命。
糖尿病低血糖怎么治疗
糖尿病低血糖是很常见的,治疗低血糖最有效,速度最快的是吃一包15克葡萄糖粉,以帮助血糖迅速升高。要养成随身携带葡萄糖粉的习惯,要准备15克一包的葡萄糖粉三包,一旦发生低血糖症状,及时补充糖粉,还要在身上注明自己有糖尿病的标牌,万一发生低血糖昏迷时,可以尽快得到别人的帮助。糖尿病一旦出现低血糖是要立即处理的,因为糖尿病人由于胰岛功能的异常,或者应用降糖药物的不规范而导致低血糖的情况是很危险的,会随时发生很多意外。因此首先要尽快的学会识别低血糖的一些信号,不要等到病人昏迷了晕厥了才处理。平常要注意不要随意自行调整药量,还按时按量吃饭,服药或注射胰岛素后不要忘记吃饭,饮食中蛋白质类食物要占一定比例,不能只吃碳水化合物。
语音时长 01:29

2020-02-12

65494次收听

糖尿病患者出现神经损害的表现
糖尿病的出现其实也有着很多的危害性,首先就会导致神经受损,一旦神经受损之后也会出现麻木的感觉,导致患者出现胃肠腹胀,更具有大便干燥的现象,后期也有10%左右的患者会出现明显的疼痛感觉,就好像是触电一样,有一种尖锐感。
治疗糖尿病最好的药是什么
治疗糖尿病最好的药有二甲双胍、阿卡波糖、磺脲类、胰岛素、利拉鲁肽、SGLT-2等。糖尿病治疗方法很多,最好的药物实际上并不是非常恰当的一个说法,所有的糖尿病药物都有适合的人群,没有最好的药物,只有最适合的药物。常见糖尿病药物像二甲双胍、阿卡波糖、磺脲类、胰岛素,SGLT-2,利拉鲁肽等适合不同人群,比如以肥胖为主的二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明显可能会选择二甲双胍、利拉鲁肽等既能控制血糖,又对控制体重有利。对于偏瘦的患者会选择增加体重又能控制血糖的药物,比如胰岛素促泌剂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对改善体重增强体质也是有利的。出现肝功能不全或者肾功能损伤可以选择胰岛素。胰岛素对肝肾功能没有出现明显影响,如果糖尿病患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会选择二甲双胍,SGLT-2,目前认为他们对心脑血管有益。
语音时长 01:46

2019-11-27

64248次收听

糖尿病应该注意哪些
糖尿病应该注意控制血糖的达标,注意糖尿病并发症,关注血管病变。糖尿病目前来讲由于是一个终身性的疾病,所以除血糖升高之外,还往往存在并发症的一种危险,所以说对于糖尿病患者强调的。血糖的控制的达标,也就是说血糖空腹,如说控制在6毫摩每升到7毫摩每升,餐后量是血糖控制在10毫摩每升以下,这是认为血糖控制比较理想的一种状态。当然,每个人有自己的特殊情况,像糖化血红蛋白一般要求是在7%以下,这是血糖控制达标的一种标准。除血糖控制达标之外,还要注意及时的糖尿病并发症的筛查。因为大部分糖尿病并发症并没有症状,每年糖尿病眼底的检查,如说糖尿病血管B超的检查,这都是预防或者说早期发现糖尿病并发症非常重要的手段。尤其像糖尿病肾病,也是早期没有任何症状的,通过检查尿微量蛋白,这也是诊断糖尿病肾病早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所以说二期糖尿病,自发现诊断开始就应该每年进行并发症的筛查。一型糖尿病患者在发现五年之后也应该进行并发症的筛查,这是糖尿病对糖尿病并发症的重视。另外,糖尿病可能还会存在其功能的损伤,肝肾功能需要定期检查,有没有合并其的疾病,像糖尿病患者发生高血压、冠心病、脑梗等等,大血管病变要高出正常人的两倍以上,所以说糖尿病患者除关注血糖是否达标之外,关注是不是同时合并大的血管病变,也就是常见动脉硬化等等类似的疾病。
语音时长 02:11

2019-11-27

59117次收听

01:28
食物交换份怎么算
主食和主食可互换;蛋白质和蛋白质、蔬菜和蔬菜可互换,切记互换原则只能是同类之间互换。糖尿病患者在日常饮食中常会使用食物交换份,在使用食物交换份的时候要遵循一个同类互换的原则,即必须在同类食物中进行等份的交换。首先,主食和主食可互换,比如,50克大米可以和50克玉米面互换,还可以换成200克土豆。其次,蛋白质和蛋白质、蔬菜和蔬菜也可互换,如50克的瘦猪肉可以和80克的鱼互换。最后,要切记互换原则只能是同类之间的互换,如瘦猪肉换成馒头,就不是同类交换。通过同类交换的方法,可以获得多种不同的食谱,但营养价值和热量相同。
02:30
桥本甲状腺炎症状
桥本甲腺炎早期没有症状,严重会出现怕冷、少汗、脑子思维比较迟钝、皮肤比较粗糙,最严重时会出现皮肤增厚,夏天不出汗,对外界反应迟钝,少数会出现怕热、多汗、心慌、出汗等症状。大部分桥本甲状腺炎没有明显症状,只有在甲亢或者甲减时,才表现出相应的症状。
02:09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
如果怀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应该迅速到医院处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应该补液。因为酮症酸中毒的患者往往有脱水的表现,所以要对患者进行补液。输液第一个小时应该要输1000到1500毫升的液体。同时鼓励患者多喝水。患者渗透压升高之后,休克的症状会逐步缓解。第二,要使用胰岛素。静脉注射胰岛素,把血糖降下去,抑制酮体的产生。第三,补钾。酮症酸中毒的患者,除非血钾特别高,一般都要补钾。因为使用胰岛素会导致低血钾的发生,所以要给患者静脉补钾。第四是要控制酮症酸中毒的合并症。
哪些人易得糖尿病
目前糖尿病根本原因不是十分清楚,但临床上有一些蛛丝马迹可以寻。比如对于有糖尿病家族史的部分人群,患糖尿病的几率高。第二,年龄大于40岁的人群,随着年龄增长,糖尿病的患病率增加。第三,妊娠期糖尿病或有过巨大儿生产史的妇女,患糖尿病的几率也较高,这是女性特有的预警机制。第四,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女性,现在越来越多年轻女性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一方面可以引起月经的紊乱造成不孕,引起胰岛素抵抗,血糖的异常,增加糖尿病的发病率。还有一部分人群体力活动较少,缺少运动,因为运动可以消耗热量,增加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油脂摄量过多,合并有高血压或血脂异常的人群,患糖尿病的风险也比较高。这部分人群出现糖尿病并发症早,且会加重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长期服用一些药物,虽然药治疗一定疾病,但会增加糖尿病发病率。
语音时长 02:22

2018-09-29

59231次收听

02:46
为什么会得糖尿病
糖尿病根本原因不清楚,但是糖尿病有家族史,与年龄有关,妊娠、多囊卵巢综合症、缺乏运动、油脂摄入多、长期服用某些药物等都可以导致糖尿病高发。目前糖尿病的根本原因还不是十分清楚,但临床上糖尿病常见于:1、对于有糖尿病家族史的部分人群,患糖尿病的几率高。2、年龄大于40岁的人群,随着年龄增长,糖尿病的患病率会增加。3、妊娠期糖尿病或有过巨大儿生产史的妇女,患糖尿病的几率也较高,这是女性特有的预警机制。4、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女性,现在越来越多年轻女性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一方面可以引起月经的紊乱造成不孕,引起胰岛素抵抗,血糖的异常,增加糖尿病的发病率。5、一部分人群体力活动较少,缺少运动,因为运动可以消耗热量,增加对胰岛素的敏感性。6、油脂摄量过多,合并有高血压或血脂异常的人群,患糖尿病的风险也比较高。这部分人群出现糖尿病并发症早,且会加重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7、长期服用一些药物,虽然药物可以治疗一定的疾病,但会增加糖尿病发病率。
糖尿病患者二甲双胍的应用
二甲双胍是治疗糖尿病五十多年的老药,「专利保护期」早已过去,它的生产和销售不受任何药企的垄断,国内生产企业少说也有数十家。而且它很便宜,一瓶国产二甲双胍片的市场零售价不到十元,摊到患者的日均药费也不过几毛钱。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是物美价廉的降糖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