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切除泪腺后还会哭吗

发布时间:2019-12-2068402次浏览

切除泪腺后的患者还是可以像正常人一样正常哭泣,但是只是在哭泣的过程中,可能泪腺分泌较少,或者是不分泌泪液等情况。虽然各种手术属于常见的手术,但是也有一定的适应范围,并非任何一种眼部不适都适合做各种手术,适合做类型切除手术的疾病,主要有急性内腺炎,泪腺炎性假瘤以及泪腺淋巴瘤等。

眼睛是人体最为敏感的器官,如果受到外界因素的刺激,很容易出现一些相应的病变症状,比如有些人经常性的会感觉到眼睛肿痛,经常性的流泪,这时简单的消炎处理,如果并不奏效,就需要做泪腺切除手术,在切除泪腺之后,这些症状会明显的减轻。那么,切除泪腺后会哭吗?
  一、切除泪腺后还会哭吗
  哭是一种特殊的情绪表达方式,在切除泪腺之后不会影响到哭这一人体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只是在切入泪腺之后,泪腺分泌泪液会受到影响。会出现泪腺分泌过少的现象。泪腺切除手术有一定的适应症,并非任何一种眼部不适都适合做该种手术。如果患上一些泪腺疾病且一般性的治疗方法并不奏效时,需要做该种手术。
  二、哪些疾病适宜做泪腺切除手术
  1.急性泪腺炎
  急性泪腺炎一般是由于特发性炎症或者是局部感染所致,经常性为单侧发病,其主要的好发人群为身体抵抗力较弱的儿童或者是青少年人群。患者在患上该病之后,常见的临床表现是眼睛发痛、流泪、上睑肿胀,如果一般性的消炎治疗效果不明显,这时候需要做内线切除手术。
  2.泪腺炎性假瘤
  该种疾病属于非特异性慢性炎症,在发病之后会直接影响到眼睛正常的功能,不仅眼球突出运动也会受到限制,采取一般性的治疗极易反复性的发作,所以对于该病的治疗,一般医生会建议做类型切除手术。
  3.泪腺淋巴瘤
  那些淋巴瘤都发病于中老年女性,多数为低级B细胞淋巴瘤,仅限于眼眶周围,但是该种淋巴瘤属于全身淋巴瘤的一部分,将近有30%左右的内线淋巴瘤会发展为全身性淋巴瘤,所以在发病之后要及时的做泪腺切除手术。

相关推荐

02:17
下眼睑里面有小水泡怎么回事
下眼睑翻转后暴露平时跟眼球接触的这一面叫结膜,结膜有水泡往往都是慢性结膜炎的表现。结膜面里面有液体,其实不是水泡,而是一个滤泡,它是一种增生性的病理改变。无论是水泡滤泡,看上去都是颗粒感、疙疙瘩瘩的状态,它在提示有结膜的炎症,尤其是过敏性的结膜炎会形成类似像石榴果实粒一样的形态,这种情况下还是要针对眼睛进行确切的治疗。如果是一个单独水泡,也可以考虑把水泡穿刺,使里面的液体释放出来,然后针对创面进行抗感染的治疗,用一些抗生素的眼药水进行治疗。
02:55
正常瞳孔大小
瞳孔是虹膜中央的一个圆孔,直径大约在2.5~4毫米,双眼瞳孔等大、等圆,差异一般小于1毫米。在暗处时,瞳孔呈散大的状态,到明亮的地方瞳孔就会缩小。瞳孔直径的变化是由瞳孔括约肌和瞳孔开大肌进行支配,起到缩小和扩大的作用。瞳孔的大小也受很多因素影响,可根据年龄、屈光状态、生理状态不同,有不同表现。儿童的瞳孔比较大一点,老年人的瞳孔会比较小一点,年轻人瞳孔相对较大。当它极度缩小可以缩小到1毫米,如果极度扩大也能够扩大到9毫米。
眼睛痛怎么办
眼睛痛可以每天给眼部进行湿热敷、用菊花水清洗,注意适度用眼。如果没有好转,建议去医院看一下,查一下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眼睛疼痛,然后再根据病因去用药,比如红霉素药膏涂抹效果就不错,可以消炎杀菌,千万不要耽误了治疗。
红眼病的症状
所谓的红眼病,一般是指临床上所说的结膜充血,一般引起结膜充血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主要是结膜炎、结膜炎毋庸置疑是由于各种炎性病变造成的结膜反应,结膜炎根据其发病种类分为细菌性结膜炎、真菌性结膜炎以及病毒性结膜炎。结膜炎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异物感、烧灼感、流泪、结膜充血肿、滤泡、伪膜和真膜、肉芽肿,假性上睑下垂以及耳前淋巴结肿大,同时伴有分泌物。结膜炎的分泌物一般分为三种,有脓性,粘液脓性和浆液性,一般细菌性结膜炎,分泌物较为粘稠,过敏性结膜炎一般为粘稠丝状,病毒性结膜炎的分泌物一般呈水样和浆液性,所以患者出现红眼症状时,要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症状和体征以及分泌物的性状,根据症状对症治疗。
语音时长 01:51

2020-01-07

57123次收听

眼睛胀是怎么回事
一般眼睛发胀,主要由于三个比较常见原因造成,如眼压高、屈光不正、视疲劳。一、眼压高:应测量眼压,看看是不是眼压高造成眼睛发胀,如果是,需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然后针对眼压情况对症治疗。二、屈光不正:平时戴眼镜,但眼镜戴时间稍微长点,需调整,比如度数有增长,有变化,可能需调整眼镜度数。没有及时调整眼镜度数,会导致眼睛酸胀。三、视疲劳:患者长时间用眼,由于工作、学习需用手机、电脑,出现发胀。个人建议注意用眼卫生,无论什么情况,出现眼睛发胀应及时就诊,明确病因,然后针对治疗。眼睛胀痛一般是眼睛过度疲劳引起,要经常放松眼睛,适当按摩,眺望远处,另外点缓解眼疲劳眼药水,还可以吃些清肝明目、滋养肝阴的中药。
语音时长 01:59

2019-12-10

51578次收听

白眼球发蓝是什么原因
结膜有蓝色,一般提示某些疾病发生,与可能与体内缺铁有关,可抽血化验,根据检验报告针对治疗。平时注意休息,清淡饮食,不要疲劳,定期复查,关注视力。适当多食用含铁高食物,如动物肝脏等。白眼球眼睛充血眼科分成以下几种情况,一种叫结膜充血,特点是沿着眼球边缘,眼裂边缘周围部出现血管扩张,看起来是红的充血。另一种叫睫状充血,是沿着黑眼球,即角膜的边缘一种暗红色充血。还有一种叫混合性充血,不仅边缘充血,也扩展到整个眼球血管的扩张,整个表现深红色的充血现象。即说眼结膜部分一般是透明,能透过结膜看到白色的巩膜叫白眼球。
语音时长 01:37

2019-11-27

48563次收听

睡醒眼睛肿是怎么回事
睡醒眼睛肿,首先有可能是一种正常的水肿,跟身体内的水分以及血液沉积在患者的眼睛周围诱发了水肿有关;其次,有可能跟患者睡前饮食不当有关系,比如喝了太多的水,晚餐吃得太多等等;最后,还有可能是疾病的因素所诱发的。
瞳孔大小正常值
瞳孔大小正常值是人眼睛内虹膜中心的小圆孔的直径数值,常用于判断中枢神经功能的一般功能状态,为监测危重患者病情进展的主要项目之一。
吃哪些对眼睛好
吃香蕉,胡萝卜,蓝莓,还有猕猴桃这些对眼睛都好。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吃一些水果蔬菜。比如香蕉富含钾和β胡萝卜素可以调节人体的钾钠平衡,当眼睛红肿的时候,缓解眼睛的不适症状,用眼过度时吃香蕉,也可以缓解眼睛干涩疼痛等症状。胡萝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经常吃可以缓解眼疲劳,可以防治干眼症、夜盲症,尤其是长期使用手机、电脑的人群中,更要多吃胡萝卜。蓝莓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氨基酸、花青素等成分,能够有效地增进眼部的血液循环,调节眼压,还可以减轻眼部的疲劳,提高夜间的视力。猕猴桃也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可以减缓光线和氧气对眼睛的刺激。
语音时长 01:44

2019-08-15

63261次收听

熬夜眼睛疼怎么办
在熬夜过后,眼睛出现了疼痛的情况时,应该适当的补充一点维生素a,可通过吃动物内脏来补充。维生素b1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物质,可通过吃瘦猪肉来补充。其次可以适当的冷敷来缓解眼睛疼痛,还可以滴眼药水。
聚乙烯醇滴眼液治什么
在临床上,很多的眼睛疾病都可以使用聚乙烯醇滴眼液的药物进行治疗。就比如说能够治疗眼睛结膜炎的疾病,治疗干眼症的疾病,眼部干涩的疾病,眼睛疲劳的疾病。患者按照医生的指示用药就可以保证眼睛的疾病被快速的治愈了。
全切双眼皮能维持多久
很多爱美的朋友想做双眼皮,但又担心做了可能过不了几年就会掉下来,很多朋友关心全切双眼皮手术以后能维持几年。从原理上来讲,全切双眼皮手术一般可以终身维持。但是也有一些情况,手术过几年之后,因为皮肤松弛,松弛的皮肤会遮下来盖住双眼皮,这是一个自然的现象,即使天生的双眼皮,年龄大了以后皮肤松弛,也会把双眼皮给盖住,引起像做完手术5到10年以后,就像内双一样,这是因为皮肤松弛了,而不是双眼皮掉了。还有一些朋友,因为全切双眼皮之后,双眼皮和睑板和肌肉之间形成的瘢痕性粘连比较轻,这种可能过2~3年或4~5年之后,双眼皮就变得很浅,或者完全看不到,这是个人体质的问题,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可能需要重新修复,再做一次手术。
语音时长 01:22

2019-05-31

52200次收听

01:39
微创去眼袋能保持多久
一般来说,微创去眼袋能维持5到10年之间。去眼袋手术主要有两个目的:第一,去除眶膈内多余的脂肪,把突出眼眶外的脂肪去除;第二,去除多余的皮肤,微创手术因为从结膜面做切口,不会在外面有切口,所以不能去除多余的皮肤,只能去除多余的脂肪。不管是哪种术式,随着年龄增长,脂肪还会往外扇出一部分,所以通常来说,去眼袋手术5~10年后,眼袋还会继续往外膨出,这时候可能需要二次手术,尤其对于微创手术来说,它并没有矫正松弛的皮肤,随着年龄增长,即使是脂肪突出不明显,下睑皮肤松弛也会比较明显。
01:33
高血压眼底出血怎么办
高血压眼底出血的患者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首先应在内科医生指导下积极控制和治疗高血压,防止病变进一步发展;第二,眼底出血后一定要及时就诊,有少量出血时可以给予口服止血药,以及服用出血吸收的药物进行治疗,当血很多不能吸收,可能就需要手术治疗;第三,如果眼底出现反复的出血,也需要进行手术治疗,防止出血造成视网膜牵拉,引起视网膜脱离危险。所以,患者出现高血压眼底出血首先应积极降低血压,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
01:21
高度近视的高危人群
高度近视是目前社会上一种常见疾病,高度近视易患人群有以下几类:第一,遗传因素,高度近视具较强的遗传性倾向,当孩子父母患有高度近视时,子女也非常容易患高度近视;第二,环境因素,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的人群也容易患高度近视,通常进行电脑工作、长时间学习、近距离看书、看手机等活动较多的人群,如学生、IT工作者,也容易患高度近视;第三,发育因素,婴儿期因眼球较小,所以婴儿是远视,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眼轴也逐渐加长,至6岁后方发育正常,如果眼球发育过度,可能也会导致高度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