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孩子多久会走路

发布时间:2019-12-2572485次浏览

孩子通常会在出生后9-12个月之间时学会走路,在一岁半时走路会变得比较稳定。但由于各种宝宝体质和生长发育状况有所不同,具体会走路时间也会有所差别。但只要家长给予积极引导,并注意补充钙质等营养,改善宝宝衣着,就可以促使其尽快学会走路。

对于第一次照顾小宝宝的新手爸爸妈妈而言,会特别关注孩子生长发育情况,尤其是会在意到底什么时候才会走路。而了解孩子学走路也有助于确定身体是否存在有异常,可以制定出更适合宝宝的成长计划。那么孩子多久会走路呢?
  一、孩子多久会走路
  孩子一般在出生9-12个月之间时开始学会走路,在达到一岁半时走路会比较稳当。不过由于每个宝宝的体质以及生长发育情况有所不同,具体会走路的时间并不能一概而论,会发生一定的波动,但一般来说只要在17个月以前学会走路就属于正常现象。因此家长不必过于着急,只要引导其学走路即可。若一直没有会走迹象,则需要到儿科门诊做相关检查。
  二、怎么促使孩子学会走路
  1.积极引导

  在宝宝长到9个月左右时,家长就要开始有意识的引导其开始学习走路。当学会扶着东西站起来时,应该给予适当的帮助,让其明白怎么沿着向前走,学会如何弯曲膝盖和自己坐下来。但要注意不能将他直接单独的放下来,否则可能会增加对走路的恐惧感。另外,还可以借助于学步车等工具,以便能够缩短时间。
  2.补充营养
  宝宝在钙元素和蛋白质等各种营养补充充足的情况下才能尽快学会走路。建议保证每天都有一杯纯牛奶,同时可以适当安排动物肝脏、鸡蛋以及鲜鱼肉作为辅食,也要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猕猴桃和苹果一类水果。
  3.改善衣着
  在宝宝开始学走路期间,家长要准备一些合适的衣物和鞋子,应该避免直接在粗糙冰冷的地面上行走。这样有利于增强宝宝的平衡性和协调性。但要注意不可以穿的过厚,否则也会影响到正常行走。

相关推荐

新生儿黄疸怎么处理
新生儿黄疸是正常生理现象,是因婴儿的肝功能不成熟,而出现的症状。每个婴儿出现的时间,和消失的时间都不同,大部分在出生2-3日后发生,7-14日左右消失。黄疸开始时,婴儿的面部发黄,逐渐发展到胸、腹和四肢,有时眼睛的白色巩膜也会呈现黄色,以上所描述的是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情况,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黄疸可以自行消退。每次沐浴或换尿布时,仔细观察婴儿的肤色,充分喂奶,观察是否经常大便。发现黄疸后,只喂水或夜间一直开灯,并不会有多大效果。当有病理性黄疸后,黄疸持续时间会延长,黄疸数值会更高,而且也会合并其他的临床表现,黄疸延伸到脚底、,吃奶时力气变弱、不经常哭,婴儿的胳膊和腿无力时,应尽早去医院接受检查和治疗。若因难以准确的辨识而有疑虑时,也请到医院接受儿科检查。
语音时长 01:08

2022-10-27

53490次收听

宝宝头发稀少长得慢是怎么回事
1岁前宝宝头发稀少长得慢,多为正常生理现象,2岁后如头发仍较少可能与营养不良有关。刚出生的婴儿头发稀只是一个暂时的生理现象。头发的多少是有个体差异的,有的新生儿头发稀疏,但到了1岁左右头发就会逐渐长出,2岁时头发已长得相当多了,5~6岁时头发就会和其他宝宝一样浓密而乌黑。当然,也可能与营养不良、微量元素缺乏以及遗传因素有关。建议家长密切关注孩子的成长发育,如果此类现象长期存在,可以带孩子前往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家长还可以多帮宝宝进行如下动作:1.勤洗头:经常为宝宝洗头,保持头发清洁卫生,使头皮得到刺激,才能促进头发生长。洗时可以轻轻按摩头皮。2.勤梳发:为宝宝梳理头发,按宝宝头发自然生长的方向梳理,不可强梳到一个方向,且不要用过硬的梳子,防止损伤头皮。3.营养充足:充足而全面的营养,对宝宝的头发发育非常重要。要及时按月龄让宝宝多摄入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及富含矿物质的食物,这样可以通过血液循环供给毛根,使头发长得更结实。4.多晒太阳:适当的阳光照射和新鲜空气,对宝宝头发的生长大有裨益。紫外线的照射既有利于杀菌,又可以促进头皮的发育和头发的生长,还可以预防维生素D的缺乏。
语音时长 02:01

2022-07-28

19113次收听

新生儿胆汁淤积是否严重
新生儿胆汁淤积性肝病是儿童比较常见的病之一,多半发生在一岁以内,包括新生儿期。胆汁淤积性疾病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肝细胞或毛细胆管分泌功能障碍,或胆管病变导致胆汁排泄减少或者缺乏。胆汁淤积性疾病的病因复杂,预后的差异非常大。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病分为肝内和肝外两大类,可以选择儿内科或者消化内科进行诊治。
语音时长 00:53

2021-12-30

72140次收听

01:42
婴幼儿可以服用成人的药物吗
婴幼儿是可以服用成人药物的,但是否能够采用成人的药物必须经过医生充分评估。如果服用的益处远远超过风险,且符合伦理原则、治疗原则,婴幼儿是可以服用成人药物的。但若有儿童剂型的药物,最好选用儿童的剂型,而不选用成人的药物。成人的药物如果能给儿童吃,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否符合伦理原则。二、治疗效果要远远大于风险,这时候才能采用。而且,能不能服用成人的药物必须得经过专科的医生进行专业评估,然后再做决定。
新生儿不哭不闹爱睡觉正常吗
新生儿不哭不闹爱睡觉是否正常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分析。如果说睡醒后精神状态很好,吃奶量和身体的发育状况也没有问题,那就是正常的现象。但如果睡醒后精神状态欠佳,而且吃奶的情况也不好,甚至发育迟缓,说明不正常。
高危儿早期干预重要性
高危儿早期干预,不仅能提高运动能力,能提高智能水平,对预防和减少脑瘫儿的发生,提高人口素质是很重要的防治措施。早期干预可以促进智能发育,0到2岁时间段是人类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最迅速、可塑性最强的时期。未成熟大脑可塑性很强,虽然有有害因素的影响,神经细胞生理学的死亡增多,但脑的某些区域甚至在生后还能再生,是出现新的细胞,再生新的细胞。神经元的皮层结构受到损害,但仍能在功能上形成通路,使其得到功能上的代偿。婴幼儿脑组织发育尚未成熟,大脑皮质膜,神经髓鞘化没有完全形成,脑损伤所致的运动发育障碍处于初级阶段,姿势和肌张力的异常尚未有固定化。早期治疗能促使损伤的大脑在不断的成熟和分化过程当中,功能得到较为有效的代偿,而早期干预正是利用大脑发育的特点,提供良性的刺激,使早产儿大脑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促进其行为的发育。早期干预是促进康复的关键,高危儿而从新生儿期就开始建立医疗档案进行监护、干预,定期的保健、预防,可以及时的发现脑瘫高危儿,而并使其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期,能够得到针对性的干预、康复治疗,使有高危因素的中枢神经系统发育障碍的状况得到改善,赶上同龄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目前对脑瘫的治疗,多在脑瘫发现时形成之后,从而错过了婴幼儿发育的关键期。从人体发育史观点出发,对个体在出生后就开始良好的系统干预,对促进脑发育有不可估量的振兴作用。
语音时长 02:15

2020-02-21

54608次收听

新生儿喘气急什么原因
新生儿喘气急的原因有很多,除了与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等感染因素有关之外,其他因素比如:呼吸道隔阂病毒、过敏或者是先天性血管结构异常以及气管异常也是其发生的主要原因。
新生儿疾病常见的预防措施
新生儿在出生之后往往都会有着很多的疾病,而要想达到预防的效果,也必须要结合实际的情况,比如新生儿黄疸的现象就应该选择多喝水,如果想要改善新生儿湿疹,就应该注重日常的饮食,如果是新生儿腹泻的现象就应该注重于腹部的保暖措施。
新生儿疾病如何预防
新生儿疾病很多,要采取相应措施预防疾病出现。如防止宫内缺氧、避免呛咳等,可预防新生儿肺炎;注意居室环境、合理穿衣等,可预防新生儿湿疹;适当的添减衣物、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按摩脚心等,可预防新生儿感冒。
婴幼儿血小板低的表现是什么
婴幼儿的血小板低了之后,如果不是很严重,并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经常是在化验血常规的时候发现。如果婴儿的血小板低的很厉害,最容易出现的是出血倾向,比如流鼻血,或者身上有出血斑、瘀斑这种情况。重症的血小板低,可能会出现消化道的出血、甚至颅内出血,这都是比较严重的血小板低的情况。多数的情况下,婴儿的血小板不会低的很严重,孩子可能并不能够表现出明显的症状,需要进行一些观察,或者在医院做一些血常规检测之后才能够发现。但是血小板减少之后大家也要非常重视,因为它确实可能会造成一些严重的结果。比如血小板低的非常厉害之后,可能会造成大出血,比如颅内出血或者消化道出血,都是会影响生命。
语音时长 00:58

2019-09-11

56602次收听

01:28
四月宝宝腿没力量怎么训练
正常情况下四个月的宝宝还不能站立,腿部力量很薄弱,不用采取任何措施;但是如果发现孩子腿没有力量是疾病导致的,就需要及时采取措施,有必要进行腿部力量的锻炼,如脑瘫。四个月的时候,一般的宝宝还不能够直立,腿部力量比较薄弱。有些家长看到别的孩子在四个月的时候可以立起来,或扶着站起来,但是这种情况比较少见。大多数的孩子在四个月的时候,还不能双腿部直立。当然也有个别孩子腿部肌肉非常没力气,这属于特殊情况。例如脑瘫的孩子可能会有四肢肌力非常低下的状况,需要进行一些专科训练。在家里锻炼不能够缓解孩子单纯的下肢无力的情况,因为伴发其他的问题,不仅仅是下肢无力。所以不应该在家里进行这种简单的训练。
01:44
宝宝二月龄打什么疫苗
宝宝两个月的时候打的疫苗,以脊髓灰质炎用的比较多。一些孩子在打疫苗的时间出现了疾病状态,会将打疫苗的时间推后。比如乙肝疫苗的接种,有的孩子应该是零个月,也就是刚出生的时候打一次,然后在宝宝一个月时再打一次,但是如果孩子出现黄疸,他的第二次疫苗就有可能在一到二月龄的时候去打。所以疫苗的接种,除了规定的时间以外,还要根据孩子的状态。孩子适不适合在这个时间接种疫苗很重要。多数的时候,宝宝会按照规划的时间,在不同的时间段打不同的疫苗。
01:52
宝宝感冒鼻塞怎么办
感冒鼻塞是婴幼儿和儿童感冒最常见的症状。感冒又称上呼吸道感染,包括鼻、咽和喉。鼻塞分两种,第一种是鼻道有分泌物形成鼻痂,造成气道的不通畅;第二种是感冒以后刺激鼻黏膜水肿,这种情况下,第一,用生理海盐水间断的护理鼻腔,清除鼻腔里的病毒或者过敏原;第二,可以用温热的毛巾局部处理;第三,改变宝宝的体位,一般是平卧位最容易鼻塞,竖抱或者侧卧位对鼻塞都能有所缓解;第四,一些感冒药也可以选择,但现在不主张用滴鼻剂,有一些滴鼻剂会使黏膜收缩,会影响孩子的鼻黏膜以及嗅觉。
02:08
小孩发烧怎么物理降温
使用退热贴和中医推拿是比较常用的物理降温方法。小孩发热是常见的感染表现,在家庭中可以采取一些物理治疗措施或者药物治疗措施来协助孩子控制体温。在家可以应用退热贴,在一些关键部位、脑门或者是身体大血管经过的地方比如颈部、腋窝等部位可以贴退热贴帮助降低孩子体温,但不建议婴幼儿应用冰袋进行物理降温的治疗。中医有一些其他物理退热的方法,比如给孩子推天河水或者是开天门、推坎宫,这类的治疗方法也有一定作用。如果物理治疗措施效果不好,孩子出现持续高热,家长则需要及时应用药物进行降温。
新生婴儿如何护理
婴幼儿在刚刚出生时本身就比较稚嫩,而且身体各个部位可能根本就没有发育完成,如果在这个时候新生儿父母根本就不懂得去护理的话,就可能会造成影响,首先就应该注意呵护宝宝的稚嫩臀部,为减少损伤的现象,最好是使用温水清洗,另外新生儿的饮食也是重要的内容,为避免呼吸困难的出现,千万不要遮盖新生儿的鼻子,而最关键的就是在最初是为了促进颈部的正常生长,一定不可以竖着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