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婴儿多大会走

发布时间:2020-01-0262415次浏览

大部分婴幼儿是在出生以后就到12个月左右的时间才迈出第1步,一般是在出生以后14~17个月左右的时间才学会走路,而具体学会走路的时间要根据个人学习走路的时间来决定。如果家长想要让孩子快速学会走路的话,不光要多加鼓励,最关键的是要让其多加练习。这样跌倒的概率就会大大下降。

孩子的成长过程是非常艰辛的,尤其是幼儿从学习走路到小跑的过程当中,基本上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针对幼儿所出现的各种走路的问题,家长们都应该引起自己的重视,并且早日寻找出相关的解决办法。那幼儿多大会走呢?
  一、幼儿多大会走
  一般情况下来说,在婴幼儿出生后的头一年,是孩子整个身体协调性和肌肉力量发育的关键时期。而在一开始的时候,首先需要幼儿学会如何去做以及翻身等动作之后,才能够去学习如何去走路。
  大多数孩子往往是在9~12个月左右的时候才迈出人生的第1步。正常情况下来说,在小孩14~15个月左右的时候就能够走得不错了。如果学习走路的时间比较晚的话,那么大约在16或17个月的时候才能够学会走路。所以幼儿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够学会走路,具体还是要看学习的时间,一般都在14~17个月左右的时候学会如何走路。
  二、如何帮助幼儿学习走路
  1.多鼓励
  家长可以选择站在或者是跪在小孩的面前,并且伸出自己的双手,多鼓励孩子向自己走来。一般情况下来说并不介意,大人在幼儿刚开始学习走路的时候给其选择学步玩具,因为这可能会影响到小孩大腿肌肉的正常发育。
  2.多加练习
  在孩子学会走路以后,往往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出现跌倒的状况。此时幼儿往往会对着家长不停的哭闹,这个时候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教孩子如何弯曲膝盖以及如何走路不跌倒。然后可以让孩子再试一遍,一般多试几遍以后,走路跌倒的概率就会大大下降。

相关推荐

宝宝五个多月长牙好不好
宝宝五个多月长牙基本上也算正常的。宝宝的牙齿分为乳牙和恒牙两种,乳牙一般是在出生后四个月到十个月开始萌出,中间有长达半年的差异,具体出牙在哪个时间,与孩子的遗传体质和营养状况都是有关系的,如果父母出牙早,这个孩子出牙多半也早,如果孩子营养状况好,出牙他也会早,反之他出牙就会偏晚。如果孩子在四个月之前就出牙,或者十二个月之后才出牙,这都是异常的,都是不好的现象。乳牙一般是在两岁半就出齐了,总共20颗,然后6~7岁开始换牙,也就是恒牙,总共是28~32颗,最后的智齿差不多20岁左右才会出齐。乳牙萌出之后需要注意口腔卫生,用干净纱布蘸淡盐水或者是温水,给孩子进行牙齿里外的擦拭,动作要轻柔,避免造成牙龈出血,也可以对上颚、舌面都进行一定的擦拭,每天一到两次足够,也不用过多的刺激。所以如果孩子五个月就开始出牙不用紧张,也基本上算正常的一种现象。
语音时长 01:28

2021-12-30

67928次收听

02:22
五个月出牙齿正常吗
五个月出牙是正常的。孩子的牙分为乳牙和恒牙两种,乳牙一般是在四个月到十个月开始萌出,如果超过十二个月还没有出牙才算异常的,如果早于四个月,也是异常的,所以五个月出牙是正常的。这个出牙跨度有长达半年的差异,和孩子家族性的遗传体质、营养状况,及孩子整个出生史都有一定关系。如果孩子五个月出牙,孩子的父母出牙比较早,或孩子营养状况是比较好的,所以见到五个月出牙不用特别担忧。但孩子从出牙之后,就要注意口腔卫生,可用纱布蘸淡盐水或温水给孩子拭牙,从小养成给孩子做牙齿清洁卫生的好习惯。
宝宝打咕噜正常吗
宝宝打呼噜是否正常,需要结合病因来决定。引起宝宝打呼噜的原因可以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生理性因素比较多见于宝宝频繁哭闹导致导致咽喉部以及鼻咽部粘膜处于充血、水肿的状态,导致呼吸道变为窄,因此宝宝会出现打呼噜的现象。也不排除是宝宝在睡觉的时候头部后仰引起的呼吸不通畅,或者睡的枕头过高,导致宝宝颈部过曲,增加呼吸道原有的弯道引起。病理性因素可能是腺样体肥大或者宝宝先天鼻喉部结构发育异常,导致宝宝长期鼻塞或者上呼吸道狭窄引起。当然,也不排除是宝宝下巴过于狭窄,对上呼吸道造成压迫所引起的打呼噜。
语音时长 01:02

2021-06-09

71936次收听

宝宝不长个怎么办
宝宝不长个首先需要到医院进行检查,排除是佝偻病、先天骨骼发育异常或者肌肉发育迟缓等因素引起。如果是和宝宝日常饮食以及运动有很大关系,大人需要结合宝宝身体的情况,做一些针对性的体育锻炼,能够促进宝宝身体体格的发育。白天也要多带宝宝到户外运动,适当的晒太阳,能够提高身体对钙物质的吸收,也能促进身高的发育。日常饮食上要做到营养均衡,可以多给宝宝吃一些含蛋白质、钙物质比较高的食物,如鱼肉、骨头汤、虾以及牛奶等,也要适当的搭配一些新鲜的水果和蔬菜。
语音时长 01:02

2021-06-09

70645次收听

一岁女宝宝体重16斤正常吗
一岁女宝宝体重为16斤是不正常的,一岁女宝宝的体重应该是19斤左右。16斤有些偏轻。这可能是营养不良、身体虚弱导致;如果身高、体重都低于同龄儿童,也可能是生长激素缺乏引起的。
发育迟缓与脑瘫的区别
发育迟缓和脑瘫的概念不同,发育迟缓主要是宝宝生长发育速度放慢、发育顺序异常引起的疾病;脑瘫是因为各种原因导致脑损伤,引起运动功能障碍、智力发育迟缓的疾病。另外,这两种疾病的症状、病因和预后效果也都不一样。
语言发育迟缓怎么治
出现语言发育迟缓之后,需要积极进行语言训练和听力训练。对于因耳聋所致的语言障碍者,需对应佩戴合适的助听器,以恢复正常的语言能力。另外,如果是构音障碍者,可进行唇腭裂修补术等矫正手术;口吃者可加强言语训练和心理治疗;孤独症者和失语症者也需对症治疗原发病,才能恢复正常的语言功能。
儿童体重正常值
宝宝发育迟缓的原因还有一个非常的重要,那就是有可能在妈妈怀孕的时候,宝宝在子宫里面发育不良有关。发育迟缓还受家里遗传因素、平时生活习惯、生活环境等因素影响,还有发育迟缓的宝宝是因为染色体的异常而导致的,比如宝宝本身患有唐氏综合症和特纳综合征等等。一些宝宝还会因为一些病理上的原因导致发育迟缓,比方说代谢性的疾病,骨骼疾病,慢性的营养不良,以及内分泌方面的生长激素缺乏和甲状腺功能低下,都会造成宝宝的发育迟缓。正常情况孩子出生时的体重为三到三点五公斤左右,三个月时增长为出生时的一倍,到了周岁时平均体重为10公斤,两岁时平均体重达到13公斤左右,三岁会达到15公斤左右;由于人的体重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在一天不同的时间、不同季节、气候等对体重都有一定影响,因此很难有统一标准体重。
语音时长 01:43

2020-01-09

53043次收听

02:39
发育迟缓是智力低下吗
生长发育迟缓并不一定是智力的低下,往往智力低下的孩子会出现生长发育的迟缓,但生长发育迟缓的孩子不一定就是智力低下。生长发育迟缓,包括体格生长发育的迟缓、神经精神运动方面的迟缓和性发育的迟缓,所以生长发育迟缓,实际上是一个比较大、比较笼统的概念,而对于这种智力的低下,它则局限在智能发育这一方面,所以说对于这两个问题,不能将其画为一个等号。当孩子出现的智能发育迟缓,要进行积极地原因分析,并判断所达到的程度。根据原因制定积极的干预方案,才能够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02:53
发育迟缓是怎么回事
生长发育的迟缓,对于它出现有几个方面的原因,主要从西医和中医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对于西医方面,生长发育出现的迟缓,有可能与激素水平的异常有关,因为甲状腺激素可以积极地促进孩子的生长发育,如果它分泌减少,有可能会出现生长发育的迟缓。同样还有可能是微量元素的缺乏所造成,缺锌时经常会表现为食欲降低、腹泻等。从中医的角度分析,脾主肌肉四肢,肾主骨生髓,出现生长发育的迟缓与脾肾关系密切相关。这种孩子脾胃后天的培补运化能力较差,不能正常地运化水谷精微,最终将影响其发育。
睡午觉有助于长高吗
作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拥有高个子,所以也经常性会让孩子午睡,其实孩子午睡没有办法促进长高,要想快速的长高,每天应该保证20分钟到40分钟的纵向运动,也应该经常性的处于半饥饿的一种状态,除此之外必须要选择关灯睡觉。
胚胎发育迟缓是怎么回事
如果胎儿的发育明显落后于别的胎儿,还有孕期营养不足的时候,就会导致胚胎的发育受到影响。在孕期需要尽早的补充营养,防止出现这种情况。还要注意怀孕后不可以吸烟喝酒,这些现象对胎儿的影响非常大。
宝宝不长牙是缺钙吗
婴儿正常出牙的时间应该是生后4到10个月龄,如果孩子到了12个月龄还没有出牙,就会认为他出牙是延迟的,如果是纯母乳喂养的孩子,那妈妈在这个期间是需要补钙的,而且妈妈每天补钙的量应该是1000到1200毫克钙元素的量,所以对于纯母乳喂养的孩子,假如说到了一定月龄段还没有出牙,应该要考虑到是不是跟妈妈没有补钙有一定的相关联性。当然如果孩子到了一定月龄还没有出牙,虽然妈妈不补钙是其中的原因之一,但是也要考虑到孩子自身是不是缺乏维生素D,是不是缺乏钙或者给他提供除了母乳以外的食物会不会过于细软造成。所以还是要帮助孩子排查一些出牙晚的原因,当然对于纯母乳喂养的孩子,妈妈是应该补钙的。
语音时长 01:24

2019-02-19

59239次收听

02:22
小孩子说话晚怎么办
孩子语言发育的正常规律:1岁之内是语言的准备期;2到3岁是语言发育的飞速时期;3岁以上基本能够和成人进行正常的语言交流,绝大多数孩子在十个月龄左右能够有意识的叫爸爸妈妈,1岁左右就能够说3到5个字的句子。如果孩子说话比同龄孩子发育迟缓,晚于以上所说的月龄,就会认为孩子说话晚。孩子语言发育需要几个环节,第一是大脑发育完善;第二听力没有问题;第三发音器官没有问题;第四语言环境正常。所以宝宝说话晚需要从这几个环节进行排查,假如排查之后是病理的原因造成的说话晚,就必须进行治疗。
02:39
运动发育迟缓的表现有哪些
运动发育迟缓的孩子,如果达不到正常发育的标准,比如在一定的年龄段孩子的自主能力如果很弱,日常的活动都不能独自完成,就可被判定为运动发育迟缓。运动发育包括两大部分:第一个是大运动能力的发育,第二个是精细动作能力的发育。运动发育迟缓大多数都是指孩子大运动能力发育迟缓。孩子大运动能力发育的正常进程,三个月龄的孩子能够俯卧抬头;四个月的孩子能够自主翻身;六到八个月龄的时候能够独立坐;七个多月时能够独立爬行;九个月龄左右能够独立扶站;一岁左右能够独立行走。假如孩子的大运动能力到了相应的年龄段还不能有这些动作,认为是大运动发育迟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