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新生儿呼吸胸口起伏大正常吗

发布时间:2020-01-1560667次浏览

许多父母在照顾新生儿时会发现宝宝在呼吸时胸口起伏比较大,这是正常的现象,如果宝宝没有其他不适症状,家长不必担心,只要照顾好宝宝即可。但如果宝宝出现呼吸声音重、面色和口唇青紫等症状,说明宝宝的呼吸功能出现异常,有可能是肺炎、支气管炎等引起的,应及时就医。

对于新生儿,父母在照顾时往往会特别小心,对于宝宝身上所出现的一丝异常都会特别担心,生怕宝宝的健康出现问题。许多父母会发现宝宝在呼吸时胸口的起伏比较大。那新生儿呼吸胸口起伏大正常吗?
  一、新生儿呼吸胸口起伏大正常吗
  新生儿呼吸时胸口起伏大是正常现象,家长不用太担心,如果平时没有其他不适症状,只要注意观察,认真照顾好孩子即可。但如果宝宝呼吸时除了胸口起伏比较大之外,还有呼吸声音重的表现,家长要特别注意,这时要观察一下宝宝的口周、面色是否有青紫的现象。
  如果口周与面色青紫,说明宝宝的呼吸功能出现异常,有可能是患了支气管哮喘肺炎等呼吸系统的疾病,也可能是异物吸入气道而导致的呼吸困难。这种情况下,家长一定要及时带宝宝到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二、如何判断新生儿呼吸是否正常
  宝宝在正常情况下呼吸会比较均匀、平静,正常每分钟呼吸约30~50次,在清醒时,不会因为喝奶、喝水而发生呛咳,入睡后面色粉白、双唇红润闭合,呼吸均匀。家长可以根据以上的标准注意观察一下,可以通过观察宝宝的胸部与胸部的起伏来判断宝宝的呼吸是否正常。
  宝宝在呼吸时,胸部或腹部的一次起伏为一次呼吸,如果看不清,也可以掀开宝宝衣服后观察,还可以将手放置于宝宝的胸部或腹部,感受宝宝的呼吸频率,通过计算呼吸频繁,家长可以得知宝宝的呼吸是否正常。同时也要注意观察宝宝的面色以及呼吸时是否过于急促,是否呼吸声太重等,一旦发现宝宝有呼吸异常的表现,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治疗。

相关推荐

01:41
怎样观察新生儿大便情况
每个婴儿的大便颜色及浓度,排便次数都不同,新生儿的大便颜色每天都有变化。母乳喂养的婴儿,大便通常是黄色或金黄色的稀便,人工喂养的婴儿,大便通常是黄褐色。另外与婴儿的喂奶种类无关,因肠胃功能都不成熟,偶尔大便颜色会发绿。稀便不一定是腹泻,但经常的草绿色稀便,则可能是腹泻症状,需要进行检查。为了大便浑身发力、大喊、面部发红,是婴儿的正常行动,不必担心。若排出小卵石般的硬便时,不要随意灌肠或使用栓剂,应及时去儿科向医生咨询。此外当新生儿出现大便次数增加,水样便、蛋花样便、泡沫多,或者血便、大便发黑、大便发白,属于异常现象,都需要及时就医。
新生儿大拇指内扣是否正常
看具体的情况。新生儿由于大脑发育不成熟,引起的肌张力比大龄儿童要高一些,大拇指轻微的内扣正常。如果反复发生大拇指内扣症状,要进行辨别。家长用手轻轻掰孩子的大拇指,如果孩子的拇指自然张开,属于正常情况。但如果孩子的拇指内扣非常明显,超过中指连线的水平,要带孩子去儿科的神经内科就诊。
语音时长 01:03

2021-12-30

74757次收听

宝宝空腹可以吃药吗
宝宝空腹的时候是不能吃药的。因为本身宝宝身体比较虚弱,身体各项机能发育不完善,尤其是肠胃道消化系统发育更加不完善,空腹吃药可能会刺激到宝宝的肠胃道粘膜,使其出现消化不良,恶心呕吐的症状,不仅达不到药效,反而加重了宝宝的病情。此外需要家长注意的是最好在宝宝饭后半小时到一小时左右的时间再进行喂服药物,而且如果是治疗肠胃道的药物,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在宝宝空腹的时候进行喂服,从而达到较好的药效,才有利于缓解宝宝的病症,以免宝宝更好的消化和吸收。
语音时长 01:07

2021-05-28

81488次收听

宝宝可以抱着摇吗
不建议一直对比较小的宝宝抱着摇动,尤其是采用抱着摇的方式进行哄睡。首先因为比较小的宝宝体质过于虚弱,身体各方面以及各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过度的对宝宝进行摇晃,可能对宝宝的身体发育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还可能会惊吓到宝宝,使其出现哭闹不止的情况,或者是将宝宝摇晕的情况。其次如果经常抱着摇动宝宝,可能会养成宝宝必须抱着摇动才能安静睡觉的习惯,因此不建议家长经常抱着摇动宝宝。但是平时也可以适当的用抱着摇动的方式安抚哭闹的宝宝,切记摇动的幅度不要太大。
语音时长 01:08

2021-05-28

89632次收听

新生儿出生后应接种的疫苗是什么
孩子在刚刚出生之后,要想有效减少传染性疾病,应该选择注射疫苗,目前可以注射的疫苗选择有很多,比如可以选择卡介苗,或是也可以选择乙肝疫苗。等到孩子年龄逐渐增加时,可以考虑注射白日破疫苗或麻疹疫苗。
如何避免新生儿发生乙肝
想要避免新生儿的身体发作乙肝,那么在其出生24小时以内就一定要给他的身体接种乙肝疫苗,同时要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这样孩子体内就会产生相关抗体。建议疫苗的接种时间不要超过出生的48小时以内。如果家长有一人或双人身体存在乙肝病毒,则要避免和孩子的亲密接触。
宝宝手心出汗应该怎么办
宝宝手心出汗需要调整穿着的衣物和外界的环境温度、适当补充水分,若频繁地出汗且特别多,而且手脚发凉应到医院进行检查。小孩本身皮肤比较薄,皮下脂肪比较少,汗腺相对比较发达,所以小孩跟成人相比容易出汗。如果正常状态下小孩出现了头部出汗或手心出汗,少量的温热状态,可以适当的调整环境的温度和穿衣物的多少,可以改善出汗的情况。但是如果孩子频繁地出汗且特别多,而且手脚发凉,要注意是不是疾病的情况,虚汗会出现手心出汗,但是手脚冰凉,要到医院去进一步的检查。有些孩子活动之后出现手心出汗,这是允许的状态,多数的情况出汗状态很好,活动良好,只需要稍微调整穿着的衣物和外界的环境温度,都能够改善手心出汗的情况。如果孩子频繁的出汗,要注意适当的补充水分,因为不显性的出汗是失水的表现,要适当给孩子多饮水,然后调整生活习惯都会改善出汗的情况。如果还不能够改善,而且伴有全身出汗的情况还要注意有没有发热或者抽搐,有没有低钙或者其的情况的发生,需要进一步到医院进行检查。
语音时长 01:54

2020-03-02

60344次收听

新生儿肚脐出血是怎么回事
新生儿也需要历经脐带脱落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有一部分的新生儿可能会出现肚脐出血的现象,这可能是因为脐带感染所导致,另外也可能是伤口在愈合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正常表现,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家长没有正确的护理,此时就会导致肚脐眼部分摩擦而出血。
03:10
高危儿早期干预的重要性
高危儿早期干预是促进康复的关键,高危儿从新生儿期开始建立医疗档案进行监护、干预,定期的保健、预防,可及时的发现脑瘫高危儿。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期,能够得到针对性的干预、康复治疗,使有高危因素的中枢神经系统发育障碍的状况得到改善,赶上同龄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早期治疗能促使损伤的大脑在不断的成熟和分化过程当中,功能得到较为有效的代偿,而早期干预正是利用大脑发育的特点,提供良性的刺激,使早产儿大脑且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促进其行为的发育。
新生儿怎么睡觉
新生儿睡觉是比较重要的,在睡觉的时候一般都会选取侧卧的方式,因为选取侧卧的方式不会出现硬来的情况,也能让婴儿有一个良好的睡眠姿势,另外就是换取不同的方位睡觉这种方式主要是为了避免婴儿出现偏头的症状。最后要保证婴儿睡眠的环境安静。
新生儿不拉大便怎么办
新生儿的肠胃功能较弱,不拉大便的情况非常多见。这个时候妈妈首先应该要改变饮食习惯,再就是多给宝宝喝点水,也可以轻轻按揉小肚子,有必要的话可适当喝点熟麻油,情况严重者要立即就医。
02:09
孩子不吃饭怎么办
小孩不吃饭和疾病有关,比如发烧、感冒、胃肠炎。因为疾病造成胃肠功能消化能力变弱,可以让他多喝水、喝粥,吃一些清淡的食物,而不要高蛋白的摄入。另外,大多数家长觉得孩子没有疾病,但孩子也不爱吃饭。最常见的原因是饮食结构不合理,比如没有养成定点吃饭的习惯,或者辅食的添加不合理。这就需要根据孩子的身高、体重和发育的情况设计一个日常的饮食结构。还有一些孩子的脾胃功能比较虚弱,有条件的小孩可以在中医科做推拿捏脊,也可以吃中成药来改善脾胃功能。另外,小孩需要加强户外活动和锻炼。
02:01
手足口病预防
手足口病是儿童常见的传染性疾病,主要在春季和夏季比较多见。手足口病预防,注意家长不要带孩子去密集地方,注意保持家里通风,给孩子勤洗澡、勤换衣、勤洗手;同时,如果密切接触手足口患儿,要自发隔离3到5天,避免小朋友间互相传染。手足口病毒有柯萨奇病毒和肠道EV71病毒,柯萨奇病毒临床症状较轻,所以没有预防性疫苗;EV71感染是重症手足口的主要来源,所以建议三岁内的小朋友要及时接种EV71的手足口疫苗。幼儿园小朋友按上述处理就有一定保护性,轻症手足口病孩子一般预后都很好,不用过于恐慌。
营养不良的表现
营养不浪的表现:婴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不同的营养元素的补充,如果出现营养元素的缺乏会出现营养不良的问题。各种原因都可能造成营养不良,最常见的有婴儿摄取食物的不足,包括食物的缺乏、包括食物的品种的单一和偏食、挑食这类的问题。营养不良可以引起全身多个系统、多个脏器的特殊问题,像贫血、缺钙、缺锌等特殊表现;另外可能造成神经系统发育迟滞,免疫系统受到影响,反复出现感染的情况。这类问题要及时的查找病因,进行纠正和治疗。
语音时长 01:25

2019-04-26

53530次收听

01:23
婴儿缺钙的症状
缺钙会表现为食欲的异常,皮肤的光泽度下降,皮肤的附属器比如指甲发育异常,夜惊、夜啼甚至是佝偻病。通常婴儿缺钙常常会在夜间突然惊醒,啼哭不止。严重缺钙可能会造成特殊的佝偻病;包括有肋骨发育的异常;长骨、特别是下肢的长骨出现X型腿或者O型腿;颅骨的发育也可能出现特殊的方颅或者其他异常。婴儿期钙含量和钙磷比例是促进婴儿和幼儿发育的一个重要指标,如果婴儿期生长发育过快,有摄入钙不足的情况下,容易出现缺钙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