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新生儿白眼球有红血块怎么办

发布时间:2020-01-1661806次浏览

新生儿出现了白眼球里有红血块,倘若属于结膜充血,建议可以借助妥布霉素滴眼液进行处理,倘若存在畏光和流泪等情况,就需要及早就诊;倘若属于眼球结膜出血,那么就需要带孩子到专科进行就诊,让医生进行处理。

现实生活之中,有一些家长发现自己刚出生的孩子出现了白眼球存在红血块的情况,从而给家长们带来了严重的精神困扰,也是十分不利于提高生活质量的,务必要及早治疗。下面了解一下新生儿白眼球有红血块怎么办吧!

通常而言,那些头位顺产的孩子,因为在出生时受到了妈妈产道形成的挤压,所以视网膜以及眼结膜会出现少量出血,这种情况就是俗称的眼白出血。事实上,眼白出血这种情况发生在孩子出生时,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因此,建议家长们发现孩子出现了眼白出血以后,建议切莫过于惊慌,通常只要几天以后,孩子就能够自动痊愈了。所谓的新生儿眼白,指的是孩子的眼部球结膜的一种异常现象,会发生一些诸如血块以及发红这两种情况,也就是球结膜充血以及球结膜出血。

1、结膜充血

这种情况通常会导致血管发生扩张,可以看得到条形血管,通常多见于结膜炎这种不良症状,比如长眼眵,又或者是存在异物感,那么就可以确诊。建议最好借助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又或者是妥布霉素滴眼液进行滴眼处理就可以了。除此以外,也有可能是角膜炎,又或者是角膜结膜存在异物引起的,倘若存在眼红、畏光以及流泪等不良症状,那么必须及早就诊。

2、球结膜出血

这种情况,会导致孩子的眼球出现红色呈现片状,并无血管扩张,通常多数都是因为呕吐以及剧烈咳嗽,还有揉眼以及哭闹等情况而诱发的。需要观察孩子身体是否存在出血的倾向,比如脾虚出血点以及瘀斑,还有牙龈出血以及鼻衄等,倘若存在上述这些症状,那么建议家长务必要带孩子到专科就诊。倘若并没有一些全身体征,只有单纯球结膜下出血,那么通常可以借助冷热敷来进行治疗即可。

相关推荐

婴儿尿黄是怎么回事
婴儿尿黄,可能是喝水或进食少、出汗多等引起,也可能是疾病引起的。新生儿出生后2~3天尿色深,稍混浊,放置后有红褐色沉淀,数日后尿色变淡。正常婴幼儿尿液淡黄透明,但在寒冷季节放置后可有盐类结晶析出而变混。婴儿尿黄,常见原因是尿液少引起的。如果婴儿活动出汗多,未及时补充水或奶,尿量减少,出现浓缩,尿的颜色会加深。有些疾病,发热或呕吐后,以及肾炎患儿,可出现尿少,尿液颜色加深;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尿中含大量结合胆红素,也会出现尿黄。疾病引起的尿黄,可同时会伴随其他症状,如发热、腹胀、腹痛、肝大、皮肤眼球发黄等。如果是因出汗多导致的尿黄,应及时补充水分;如果婴儿尿黄伴有其他症状或精神状态差,应及时到医院儿科就诊,明确诊断,及时治疗。
语音时长 01:19

2022-08-01

14837次收听

宝宝头发稀少长得慢是怎么回事
1岁前宝宝头发稀少长得慢,多为正常生理现象,2岁后如头发仍较少可能与营养不良有关。刚出生的婴儿头发稀只是一个暂时的生理现象。头发的多少是有个体差异的,有的新生儿头发稀疏,但到了1岁左右头发就会逐渐长出,2岁时头发已长得相当多了,5~6岁时头发就会和其他宝宝一样浓密而乌黑。当然,也可能与营养不良、微量元素缺乏以及遗传因素有关。建议家长密切关注孩子的成长发育,如果此类现象长期存在,可以带孩子前往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家长还可以多帮宝宝进行如下动作:1.勤洗头:经常为宝宝洗头,保持头发清洁卫生,使头皮得到刺激,才能促进头发生长。洗时可以轻轻按摩头皮。2.勤梳发:为宝宝梳理头发,按宝宝头发自然生长的方向梳理,不可强梳到一个方向,且不要用过硬的梳子,防止损伤头皮。3.营养充足:充足而全面的营养,对宝宝的头发发育非常重要。要及时按月龄让宝宝多摄入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及富含矿物质的食物,这样可以通过血液循环供给毛根,使头发长得更结实。4.多晒太阳:适当的阳光照射和新鲜空气,对宝宝头发的生长大有裨益。紫外线的照射既有利于杀菌,又可以促进头皮的发育和头发的生长,还可以预防维生素D的缺乏。
语音时长 02:01

2022-07-28

19113次收听

01:48
新生儿大拇指内扣正常吗
看具体的情况。新生儿由于大脑发育不成熟,引起的肌张力比大龄儿童要高一些,大拇指轻微的内扣正常。如果反复发生大拇指内扣症状,要进行辨别。家长用手轻轻掰孩子的大拇指,如果孩子的拇指自然张开,属于正常情况。但如果孩子的拇指内扣非常明显,超过中指连线的水平,要带孩子去儿科的神经内科就诊。
03:18
宝宝睡觉总是使劲扭憋得脸通红怎么办
宝宝睡眠过程中可能确实会扭来扭去,憋得脸通红,但不一定是病态表现,需根据其他表现确认诱因,再考虑是否需要处理。孩子在浅睡眠过程中常常会来回翻动或扭动、手舞足蹈、挤眉弄眼、哭、笑等,如果没有其他异常表现,只需要适当安抚即可。有些可能同时伴有其他异常表现,比如肚子里面有明显肠鸣,可能会有哭闹、打嗝、放屁增多,且放屁或排便后扭动得到缓解,提示有肠胀气。可以做一些排气操,注意腹部保暖。也可添加罗伊氏乳杆菌或西甲硅油等药物,帮助缓解。此外,睡眠环境不合适或者睡眠习惯不佳,或者一些其他躯体疾病,引起孩子身体上不舒服,都可能导致睡眠不稳,使劲扭动。需结合各方面表现判断病因,再做相应调整。
婴儿长牙晚缺钙吗
婴儿长牙晚是缺钙的主要表现,缺钙之后确实有一部分孩子就表现出牙延迟。正常的孩子一般6个月左右出牙,但要是10个月,12个月,也就是1岁的时候不出牙,再考虑出牙延迟。因为出牙毕竟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个体差异也是比较大的。甚至有人说一岁半,2岁出牙,才是出牙延迟。但是,在一般的教科书上,1岁左右如果不出牙就是出牙延迟。所以,不是单纯的6个月、8个月、10个月没出牙就是出牙延迟了,在医学上不是这样规定的,至少在12月以上不出牙才叫出牙延迟。导致出牙延迟最主要的原因跟维生素D缺乏,佝偻病有关系,也就是缺钙有关系。如果孩子12个月还没有出牙,建议查维生素D的水平,看需不需要加大维生素D的补充和钙的补充,来达到正常的出牙情况。
语音时长 01:06

2021-06-25

94753次收听

小孩不打疫苗的影响
小孩不打疫苗肯定会有影响的,因为这些疫苗都是长期的,国家规定必须进行注射的,是因为这些药物通过注射疫苗之后,会导致这个疾病不发生,或者是即便发生,也会使发生的症状,有明显的减轻,比如结核、种卡介苗,比如麻风腮,预防麻疹、风疹、腮腺炎,比如流感疫苗,预防流感的发生,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打这些疫苗,患这种病的可能性就非常大,而这些疾病如果一旦患上,都是非常麻烦的疾病。比如结核,是慢性的肺部感染,很难从体内清除,一次都得是几年,半年、6个月、9个月、1年、2年的时间,这还是比较好的,不好的,产生耐药几年才能好。比如乙肝,那一辈子的肝功能,可能都很难治愈。所以,这些疾病如果患上以后,都会导致出现比较严重的问题,而注射这些疾病,又能够预防不得这种病。当然,注射疫苗是非常有必要的,都必须要注射疫苗。
语音时长 01:13

2021-06-25

98644次收听

刚出生的孩子一般多高
刚出生的孩子身高平均来说是50厘米左右。男宝宝和女宝宝之间是有差异的,男宝宝的身高一般是在47~54厘米之间,平均是50厘米。女宝宝的身高一般是在46.4~52.8厘米之间,平均是49厘米。
刚出生的婴儿能开空调吗
刚出生的婴儿可以开空调。新生儿本身体温功能并不完善,会比大人更容易感觉热。如果一直处于很热的环境中,往往会大量流汗,容易脱水,适当的开空调可以减少这些情况的发生。
02:46
宝宝吃南瓜有什么好处
缓解维生素A缺乏、促进肠道蠕动。南瓜富含胡罗卜素、膳食纤维和多种维生素,对缓解孩子维生素A缺乏非常有帮助。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补充维生素A可补充孩子的视网膜,减缓夜盲症的发生,对孩子有很大好处。南瓜中的膳食纤维有助于婴儿的消化和吸收,同时促进肠道蠕动,在缓解婴儿便秘方面有很大帮助。但是,凡事有利也有弊,南瓜不能多吃,如果进食过多,可能引起孩子手、脚或身体其他的部位皮肤发黄,临床上叫做高胡萝卜素血症,这是非常不好的状态,十分影响孩子的身体状态和外貌美观。因此,家长在喂食孩子的时候,适量喂食可以补充胡萝卜素、维生素A、膳食纤维等营养物质;若大量、过量喂食,可能造成物极必反的结果,比如引起高胡萝卜素血症,令孩子的身体及外貌受到损伤。
新生儿老是吐奶正常吗
新生儿老是吐奶对身体健康的影响程度较大,如果因为肠胃没有发育完善所引起的吐奶,那么就是正常的现象。但是吃奶时吸入了大量的冷空气引起吐奶,那么就是不正常的,需要在喂奶时注意调整姿势和拍打后背将空气排出。
新生儿体温37度正常吗
新生儿正常的体温和成年人有所不同,所以不能用成年人测量体温的标准来判断新生儿体温是否正常,一般情况下新生儿正常的体温在36.2~37.3度之间。不过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体温会有一定的波动,但是波动不超过0.2左右,所以新生儿体温37度属于正常的现象。
新生儿胀气的症状表现
新生儿胀气的症状和表现都是比较明显的,主要就是和自己较劲还有吐奶漾奶,肚子出现咕咕叫的响声,大便次数异常这几种症状。家长在平时要注意观察新生儿的表现,如果出现了上诉的不适症状,可以确定为新生儿胀气。
01:29
婴幼儿血小板低的原因
婴幼儿血小板低可以分为原发性的和继发性的,原发性的可能需要及时治疗;如果是继发性的可能是感染造成的,控制感染血小板可以回升。婴幼儿血小板低,分为原发性的减少和继发性的减少。一些婴幼儿,如果血小板低,没有其他原因,可诊断为原发性的血小板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有些需要处理,有些只需观察。因为血小板影响着孩子的出血、凝固的机制。所以血小板比较低的孩子要注意看有无出血倾向,尽量不要磕、碰。如果情况严重,可能需要进行药物干预,如使用激素类的药物、或适当补充血小板、或使用其他的药物进行治疗。继发性的血小板减少,多因为感染造成,感染控制后血小板会逐渐回升。
01:59
婴儿脐疝怎么办
婴儿脐疝如果是一厘米之内,建议不用过于干预,因为婴儿腹壁肌肉还在发育,发育吻合到一起就可以把脐疝下面的皮肤、肌肉组织长好,肠道就不会再鼓出来;如果脐疝在一厘米以上,目前就有专门的脐疝小腰带,作用就是增加外援压力,把突出的肠管顶入腹腔,避免总是鼓起来。婴儿脐疝发病原因是因为胎儿在发育过程中,腹壁肌肉未完全愈合到一起,而留下空隙导致,所以孩子腹压增高就会把肠管顶出来。所以绝大多数不需要手术治疗,可以观察到一岁等它自愈。
小孩留鼻血怎么做
流鼻血比较常见的原因就是孩子感冒,然后造成鼻粘膜的水肿;或者发烧的时候,鼻子血液循环快,但是鼻粘膜很干燥,也容易流鼻血;还有过敏性鼻炎,黏膜水肿、肿胀,然后被过敏原刺激;最少见的是血液系统疾病伴有的流鼻血,但是血液系统疾病很少与流鼻血为首发症状。处理流鼻血,第一是局部的阻塞和压迫,看手边有没有什么合适的东西,比如小棉球或者纸巾,然后塞住以后不要着急,比如刚塞上就想看还流不流。一般建议局部塞着,如果纸巾跟小棉圈没有渗透,至少要5到10分钟以后再去处理。第二是局部的按压,不要反复的刺激,然后也不建议仰头,因为仰头会让鼻血反流到嗓子,可能会造成呕吐。同时可以用凉的毛巾冰一冰额头,让血管收缩。如果这样出血量还是很大、止不住,那就需要及时送往医院,进行耳鼻喉科的急症处理,同时要告诉孩子减少抠鼻子,揉鼻子的外力作用刺激血管。个别孩子是鼻血管发育的问题,需要给发育不良的血管做一个小的手术治疗,这种情况相对发病率比较低。
语音时长 01:32

2019-05-28

63933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