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胃炎能喝燕麦片吗

发布时间:2020-01-1857784次浏览

胃炎是可以喝一些燕麦的。燕麦这种食物,是很有营养的,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可以满足胃炎患者的营养所需;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还可以减低患者的胆固醇。除此以外,燕麦还可以补钙以及增强人体机能。

现实生活之中,尤其是一些比较忙碌的都市人,因为工作太忙,以致废寝忘食的缘故,诱发了胃炎的发生,从而给自己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很大的伤害,务必要及早治疗,还要注意调理。那么,燕麦胃炎患者可以吃吗?下面让我们了解一下吧!
  通常而言,胃炎患者是可以适量喝一些燕麦片的。究其因,燕麦片不但促进消化以及吸收,而且,属于一种清淡的食物,不会导致患者的胃部受到刺激而影响了病情。除此以外,患者也能够经常喝一些小米粥以及大米粥,还有玉米粥这些食物来达到一个养胃以及护胃的目的,能够很好的缓解病人发生的腹部疼痛的临床症状。
  燕麦这种食物,具有极强的营养价值,不但具有丰富的蛋白质含量,而且脂肪以及热能的含量也是十分高的。不过,燕麦的脂肪主要成分,重要是不饱和脂肪酸,能够降低人体中的胆固醇,除此以外,燕麦还能够补钙、增强人体机能等,慢性浅表性胃炎是能够吃燕麦片的。
  对于胃炎病人而言,良好的饮食习惯也是非常重要的。建议在接受药物治疗的同时,还要在饮食习惯上下功夫,要注意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切莫吃刺激性强的食物,如辣椒、生蒜以及烈性酒,还有浓茶以及浓咖啡。还有一些过硬以及过冷,还有过热以及粗糙的食物,也尽量好少吃为妙。除此以外,胃炎病人坚持吃一些营养丰富,而且易于消化的食物。进食时,要细嚼慢咽,多食粥类等软食。
  需要注意的是,胃炎病人务必要禁烟。究其因,吸烟这种不良嗜好,会导致病人的胃粘膜的血液供应以及粘膜细胞的修复。此外,倘若患者可以长期坚持喝燕麦片,是有可能让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病情得到缓解的。

相关推荐

02:39
左下肋骨下面隐隐作痛是什么原因
左下肋骨下面隐隐作痛,常见的原因有以下几种:第一是肋间神经痛、肋间神经损伤或肋软骨炎等胸壁问题导致的,一般需要做胸片或胸部CT来诊断,除外一些其他原因引起的疼痛。第二是胃肠道疼痛,比如胰腺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这种情况下,牵扯到了左下肋骨下面,引起左下肋骨下面的隐隐作痛。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腹部的影像学检查、血常规的化验指标来判断。第三是胸部的疾病,主要是心肺的疾病,比如支气管肺炎、胸膜炎、胸膜增厚、神经官能症。
01:54
口臭也是幽门螺杆菌引起的吗
口臭有很多的原因,口臭是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需要就诊的科室包括口腔科,耳鼻喉科以及消化科。在口腔科就诊的情况可能是龋齿或牙周炎,同时咽炎也会引起口腔异味。消化道功能性的疾病,包括胃食管反流,消化不良也可能造成口腔异味。当存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时,可能会引发一些疾病,包括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等,也会引起口腔异味。所以当出现口臭的情况时需要逐一排查各个原因才能明确病因。
反流性胃炎能根治吗
反流性胃炎目前临床上可能最常见就是我们做完胃镜之后,内镜医生看到我们胃腔里面好多附着的胆汁,然后就给您报了诊断,叫胆汁反流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主要原因是胆汁通过十二指肠分泌到肠腔之后,由于整个胃、十二指肠和小肠蠕动变慢,这个时候有可能胆汁没有很快的通过十二指肠蠕动到小肠,然后到大肠。反而是通过幽门反流到胃腔里面来。这个时候我们可能就需要吃一点动力的药物,然后再吃一点络合胆汁的药物,比如铝碳酸镁等。这些能够缓解烧心腹痛的一些症状,然后内镜学上、心态学也会出现一些改善。但是要想吃完药之后以后再不发,这个其实很难做到。
语音时长 01:11

2021-05-12

89526次收听

02:18
中度浅表性胃炎会癌变吗
中度浅表性胃炎可能大家会有比较明显的临床表现,就是胃部消化不合适,其实中度浅表性胃炎变成胃癌的概率还是比较低的。但是中度浅表性胃炎要积极的治疗,另外中度浅表性胃炎的时候,还会检查是否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如果中度浅表性胃炎,包括轻度的,如果合并了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建议针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要进行治疗,因为这个是具备胃癌的直接相关性。哪些胃炎可能会相对考虑癌变的概率会多一些?是重度的浅表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也是和胃癌有直接相关性。
中医能否治愈胃炎
慢性胃炎是胃黏膜上皮遭受各种致病因子的反复侵袭,从而发生持续性慢性炎症性改变。现代医学对慢性胃炎的治疗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停疗后复发率高,尤其是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由于病因复杂,病情顽固,目前尚无促进其病理改善的药物,萎缩病变形成后便很难逆转,而中医药治疗本病,疗效明显优于西药,且能使萎缩的胃捻膜逆转。夏季三伏天高热,阳气旺盛,根据冬病夏治的原理,应用芳香化湿、温阳散寒的药物进行穴位贴敷、内服,较易祛
小儿胃炎的症状
小儿胃炎急性症状是恶心、呕吐、腹痛,比较重症的出现呕血、吐血、便血、水电解质紊乱等;慢性症状是没有规律的腹痛,甚至绞痛等。小儿胃炎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胃炎是因为炎症造成,有些是物理或化学因素造成。因为误服有毒或腐蚀性物质,或食物被其他毒素污染,造成胃黏膜损伤,还有是继发于其他严重的感染、休克、外伤或呼吸道疾病后,造成胃肠黏膜出现应激性反应。慢性胃炎,是因为有害因子反复作用于胃黏膜引起,是以浅表性胃炎为主要表现,反复发作,没有规律性的腹痛,进食中或进餐后,出现上腹部或脐周腹痛,有的轻症会表现隐痛或钝痛,严重的可以表现剧烈的绞痛,伴有恶心、食欲不好,继而影响生长发育和营养状态。所以如果出现,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
语音时长 01:38

2020-07-03

56926次收听

胃炎怎么治疗好得快
胃炎治疗好得快一般须纠正不良的嗜好、药物治疗,包括抑制胃酸分泌药,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以及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可以使用保护胃黏膜的药物,如胶体果胶铋、硫糖铝、达喜等均可保护胃黏膜,伴有腹胀、嗳气、反酸等可加用促胃动力药,如吗丁啉、莫沙必利。胃炎治疗好以后的日常注意最关键,胃炎分两种,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两种,急性胃炎在疼痛发作时,可以服用颠茄片、阿托品、普鲁本辛等,可以很好的快速的缓解疼痛,慢性胃炎可以服用药物进行治疗,俗话说三分治七分养,对于胃的保护,这方面显得尤其重要。胃炎治疗:1、包括日常生活治疗,胃炎是由于精神紧张、生活不规律、熬夜、饮用浓茶、喝酒、抽烟等因素导致,必须纠正不良的嗜好。2、可完善呼气检查,明确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的感染,阳性予以根除,必要时进行胃镜检查以明确胃炎是否合并有其疾病。
语音时长 01:30

2020-02-17

56392次收听

01:58
胃酸多反胃怎么办
胃酸多反胃建议首先需要避免吃那些刺激胃酸分泌的食物,包括酒精以及辛辣食物;其次需要避免油腻以及高蛋白食物,避免胃酸分泌过多;再者,有必要可以借助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胃酸多,反酸是胃食管反流病最常见症状,往往病人会主诉除了有反酸症状以外,还会有胸骨后烧灼感,就是烧心表现。一般会建议患者来避免进食刺激胃酸分泌食物,比如说酒精类饮料,比如说辛辣食物,再有就是油腻高脂肪、高蛋白类含肉类饮食,也可能会造成胃酸分泌过多,引起反酸反流症状加重。控制一个健康体重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反酸症状。如果通过之前说这些饮食和生活方面调整,症状仍不能缓解,那么在排除器质性疾病以后,那么可以进行质子泵抑制剂治疗。
养胃舒颗粒说明书
养胃舒颗粒里面的成分都是中药,包括党参、陈皮、山药等,能够有效的滋阴养胃,还可以扶正固本。另外还可以有效的消炎镇痛,对胃黏膜有着比较好的修复作用。口服或者是开水冲服都可以,每日两次,每次1~2袋。
01:56
胃疼怎么缓解
胃疼可以吃容易消化的食物,可能会缓解疼痛。如果由胃痉挛引起,可以拿热毛巾敷一敷,有时候也有助于缓解疼痛,如果胆囊疼痛,比如说胆结石引起胆绞痛,这个时候进食反而会有助于疼痛的缓解,胰腺引起疼痛往往疾病比较严重,这时候的疼痛是持续性、反复越来越重,这时候就需要及时到医院来就诊;肾结石也可以引起上腹痛,但往往疼痛可以向后背放射,有时候伴有小便的异常,可能也需要及时就诊。胃疼应结合具体病因采取缓解措施。
反胃吐酸水是怎么回事
反酸吐酸水很可能会和很多因素有关系,比如患者出现有慢性胃炎,胃溃疡等胃部疾病。另外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由于胃部功能受到影响的时候,也会使得胃酸分泌增加而出现反酸的表现。经常性反酸也可能会和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有关。
慢性胃炎怎么调理
慢性胃炎的调理:一、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的改变。二、搭配药物的合理应用,两者都很重要。但调理也是因人而异,不同原因引起,需要采取不同的手段。比如慢性胃炎,最常见的病因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对于这一类原因引起的慢性胃炎,一般采用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这是必须的。有些老年患者患有骨关节炎,长期口服非甾体类的抗炎药物,同样会引起慢性胃炎、胃溃疡。因此,对于这一类的病人,就需要停用上述这些药物,应用制酸护胃的药物进行治疗。
语音时长 01:40

2018-09-29

61541次收听

什么是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病理诊断,胃镜下可见胃粘膜变薄,苍白,表现为红白相兼,病理检查显示固有腺体减少,伴有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异型增生是一种癌前病变,一旦明确诊断,应积极治疗,并定期复查,以防癌变。
语音时长 01:21

2018-09-21

58401次收听

什么原因会导致胃粘膜增粗
很多事实说明缺铁性贫血与萎缩性胃炎关系密切,但是贫血引起胃炎的机理尚不明了。有些学者认为胃炎是原发病,因为胃炎胃酸低致铁不能吸收,或因胃出血以致形成贫血;另一种意见认为先有贫血,因为身体内铁缺乏使胃粘膜更新率受影响而容易发生炎症。
胃粘膜增粗的症状诊断
胃黏膜是胃部内壁的一层很薄、很脆弱的粘膜组织,如同一堵天然“屏障”,保护着胃壁的安全。胃黏膜具有自我修复的动态平衡机制,保护着胃部的正常运作。环境、饮食、药物、吸烟、酗酒、细菌感染、情绪变化等不良因素,都可能对胃黏膜造成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