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神经官能症多久恢复期

发布时间:2020-02-1358870次浏览

神经官能症需要多长时间才可以恢复,并不好说。倘若病情比较轻微,那么一般通过自我调理,很快就可以恢复正常;倘若病情期间严重,那么就会需要经过一段比较漫长的时间才可以恢复正常,而且还容易出现反复发作的情况。

现实生活之中,由于一些情绪方面的困扰,比如长期多愁善感,比如抗压能力太差等等,导致了一些患者出现了神经官能症这种不良症状,从而给患者的工作以及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那么,神经官能症多久恢复正常?下面了解一下吧!
  神经官能症,此乃一种功能性方面疾病,并非属于一种器质性疾病的范畴。换言之,尽管神经官能症往往会存在各种各样的临床不良症状,也会导致患者感觉到浑身不舒服,不过,经过一些相关的临床检查,患者的身体确是正常的。
  通常来说,神经官能症这种不良症状,往往会更容易发生在那些存在有神经质个性患者。究其因,这类患者的个性往往比较柔弱,喜欢胡思乱想,经常多虑多烦,还多愁善感,而且经常瞻前顾后,患得患失,抗压力的能力往往是十分差劲的,容易出现受暗示以及自我暗示这些不良症状。
  当然,也有一些神经官能症患者,是存在一些器质性疾病的,包括长期受到了某些疾病的滋扰,继而诱发了失眠、多虑以及紧张等等不良症状的发生。
  通常来说,神经官能症这种不良症状,经过系统治疗以后,大多数情况都是能够恢复正常的。不过,神经官能症的治疗时间,往往是因人而异。倘若患者的不良症状比较轻微,那么经过治疗,甚至患者自我调节,比如放松心情以及自我调整,都是有可能会恢复正常的。也有一些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容易出现反复发作的情况,甚至等到了疾病治愈以后,依然会由于发生了某件事情导致了患者受到了某些精神刺激后,又导致了疾病感到复发。

相关推荐

神经官能症多久能恢复
神经官能症的恢复时间因人而异,与疾病的程度及个人情况相关。神经官能症是一类非精神病功能性障碍,可以伴有器质性疾病,也可无器质性疾病。其主要表现有精神改变或躯体形式障碍。大多患者发病与精神、社会心理因素相关。因此神经官能症的恢复,与治疗前患者的身体疾病情况,与精神症状程度明显相关。同时也与患者心理恢复情况密切相关。神经官能症可以使用药物来进行治疗,但主要还是保证心情的愉悦和精神放松。其治疗应该是综合治疗,所以效果因人而异,患者不要过于焦虑,放松心情有利于康复。
语音时长 01:05

2021-05-20

83558次收听

神经官能症多久能治愈
神经官能症治愈的时间并不固定,需要结合神经官能症的病情轻重和患者的个人体质进行判定。如果神经官能症比较轻微,且患者的体质比较好,积极接受治疗,大多会在三个月内康复。如果神经官能症比较严重或者患者的体质比较差,治疗的时间便会有所延长。神经官能症治疗需要接受心理疏导,而且还需要服用药物,但每个患者的具体治疗方案并不相同,建议患者尽快得到医院就医。患者在接受治疗的时候要保持一个积极乐观的情绪,而且患者要多和他人沟通,多培养新的兴趣爱好,有利于病情恢复。
语音时长 01:13

2021-05-10

60994次收听

神经官能症走路不稳吗
神经官能症会出现走路不稳的情况,因为神经官能症会导致患者下肢没有力气,下肢没有力气支撑时,会出现走路不稳的情况。神经官能症是一系列精神疾病或障碍的总称,引起的原因包括生活不规律、压力过大、作息紊乱、性格孤僻等。神经官能症需要尽快的到医院就医,在接受治疗前,医生需要详细的对患者进行问诊,而且还要再做相关的辅助检查。明确病情轻重后,会进行针对性的治疗,治疗分为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在接受治疗的时候,患者要积极的配合医生,这样才能有效的缓解不适症状。
语音时长 01:10

2021-05-10

69819次收听

神经官能症的表现有哪些
神经官能症是一组神经症的表现,又称为神经症或者是精神神经症,包括有强迫症、恐怖症、焦虑症、抑郁症等综合的表现,症状非常多。患者对于不良症状有自知能力,但没法控制。患者自身的表现,在头部可以表现为头痛、头晕、乏力、出虚汗;在心血管系统会出现心慌、胸闷、心悸以及类似于心绞痛的胸痛,甚至有濒死感;在消化系统会出现反酸、烧心以及消化不良、腹胀、便秘、腹泻,其他情况可以出现睡眠障碍、情绪易激惹、行为改变等这些情况。当患者能够确诊为神经官能症时,需要进行相关的治疗,包括对症治疗、心理安抚、患者自身的调整等。
语音时长 02:06

2020-02-24

54360次收听

神经官能症怎么检查
神经官能症又称为神经症或者精神神经症,是一组神经症的统称,包括恐怖症、强迫症、焦虑症、抑郁症等。出现类似表现,需要就诊于神经内科进行相关检查,如甲状腺功能的检查及女性激素六项的检查,来排除甲状腺功能亢进或者是更年期综合症所引起。排除器质性问题,需要进行包括简易精神系统量表检查、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等各种量表的检查来考虑患者倾向于是焦虑症、是抑郁症、还是精神疾病,根据不同的检查结果进行相关的治疗。神经官能症本身属于心因性疾病,在确诊以后,需要调整心态,规律用药,定期复查。
语音时长 02:11

2020-02-24

58558次收听

神经官能症怎么医治
神经症包括恐惧症,焦虑症,强迫症等疾病。不同的疾病有不同的治疗方案和治疗重点。严格来说是一种精神疾病,一种由精神因素引起的疾病,对于这类患者,首先是心理疗法和物理疗法,如果效果确实不好,则只能使用药物疗法。
怎么判断是胃神经官能症
胃神经官能症是因为精神因素而引起的胃肠道疾病,会出现干呕、恶心、厌食等症状,想要判断胃神经官能症可以去医院做详细检查,可以通过胃部症状以及肠道症状进行判断,然后使用正确方式好好治疗,做好饮食方面的调节以及精神调节。
02:57
神经官能症有什么症状
神经官能症是一组神经症的表现,又称为神经症或者是精神神经症,包括有强迫症、恐怖症、焦虑症、抑郁症等综合的表现,症状非常多。患者对于不良症状有自知能力,但没法控制。患者自身的表现,在头部可以表现为头痛、头晕、乏力、出虚汗;在心血管系统会出现心慌、胸闷、心悸以及类似于心绞痛的胸痛,甚至有濒死感;在消化系统会出现反酸、烧心以及消化不良、腹胀、便秘、腹泻,其他情况可以出现睡眠障碍、情绪易激惹、行为改变等这些情况。当患者能够确诊为神经官能症时,需要进行相关的治疗,包括对症治疗、心理安抚、患者自身的调整等。
02:55
神经官能症用什么药好
神经官能症用药包括抗焦虑药物、抗抑郁药物、抗精神病的药物等。神经官能症又称为神经症或者是精神神经症,是一组神经症的表现,包括焦虑症、抑郁症、恐怖症、强迫症等。患者会在头部、心血管、消化系统出现症状,同时会伴有失眠、焦虑、烦躁、易激惹、行为改变、性格改变等。一、抗焦虑药物,如苯二氮卓类药物,包括劳拉西泮、奥沙西泮、普唑伦等。二、抗抑郁药物,包括帕罗西汀、氟西汀、西酞普兰。三、抗精神病的药物,如氯丙嗪等药物。
02:57
神经官能症严重吗
神经官能症其实并不严重,属于心因性疾病,通过心态的调整,能够得到良好的治疗。神经官能症又称之为神经症或者精神神经症,它是一组神经症的表现,比如焦虑症、抑郁症、恐怖症、强迫症等。神经官能症患者在出现症状时,不要紧张,需要就诊于神经内科、精神科或临床心理科,进行相关评估。患者需要向医生详细说明病情,根据患者情况进行相关检查,除了器质性疾病,应给予相关治疗。药物治疗包括抗焦虑药、抗抑郁药和抗精神病的药物。进行心理安抚、心理疏导。患者自身要学会调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配合治疗,一般患者都能康复。
02:59
神经官能症能治愈吗
通过良好的治疗以后,一般是能够治愈的。神经官能症又称为神经症或精神神经症,是一组神经症的表现,包括恐怖症、强迫症、焦虑症、抑郁症等。神经官能症主要表现为心血管系统、脑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和等各个系统的不良症状。确诊神经官能症以后,通过药物治疗,可以服用抗焦虑药物、抗抑郁药物或抗精神系统疾病的药物。进行心理治疗,包括认知疗法、行为疗法、暗示疗法以及催眠疗法。关键是自身的心理调整,要养成良好的睡眠卫生习惯,养成规律的生活作息,同时要培养个人的兴趣爱好。通过上述的方法,神经官能症一般都能够治愈。神经官能症引起器质性精神问题时,患者要规律用药,一般都能够痊愈。
03:04
神经官能症的预后如何
学会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预后相对较好。神经官能症又称为神经症或者精神神经症,它是一组神经症的总称,包括强迫症、恐怖症、焦虑症、抑郁症等。神经官能症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需要积极地通过应用抗焦虑药物、抗抑郁药物、抗精神类的药物进行治疗。通过如认知疗法、行为疗法、暗示疗法、催眠疗法以及通过自身的调整进行心理治疗。适当地运动,保持良好的家庭氛围等。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神经官能症患者都能够治愈。愈后,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防止复发。当受到不良的情绪刺激或不良的精神刺激时,要学会隐忍和控制,必要时继续服用药物,需要时就诊于临床心理科或神经内科,进行相关的指导治疗。
神经官能症怎样预防
神经官能症的出现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都带来极大的影响,而想要预防该疾病,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就应该注意适当的休息并且要学会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与此同时,人们还需要适当的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以及多多外出交际,这样可以保证心胸的开阔。
神经官能症用什么药好
神经官能症的发作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很大的破坏,所以针对该疾病人们应该及早的服用适合的药物来进行治疗。而目前针对该疾病人们可以选择的治疗药物比较多,比如抗抑郁药物、抗神经药物、中药中成药以及抗焦虑药物等。但其中部分药物可能会对病人的身体产生副作用,所以不可长时间服用。
神经官能症是引发猝死的原因吗
神经官能症可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使患者感到不适,但神经官能症被排除为器质性病变,几乎没有猝死的危险,容易导致猝死的疾病有:冠心病,心肌病,脑出血和其他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哮喘,过敏和紫癜也可引起猝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