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隐睾有什么症状

发布时间:2020-02-1355837次浏览

一般情况下,隐睾患者一般不会有明显症状,但是阴囊内没有睾丸,一般是单侧,有少数是双侧。具体分析如下:

人们常说的隐睾就是男性身体的睾丸下降异常导致,没有降入阴囊内,就会停留在身体的腹股沟管或者腹腔内等地,这种疾病也包括睾丸缺如的情况。隐睾的出现一般就是单侧,但是也有少数的患者是双侧,常见的就是右侧比较多。

对于患者来说一般没有症状,儿童或者婴幼儿等患者,也不会出现哭闹的情况,只是会有隐睾一侧的阴囊会出现发育比较小的情况。在进行检查的时候可以发现阴囊是空虚的,不会触及睾丸,有时出现在腹股沟管内,也就是人体的大腿根上方位置,触及睾丸,是比较小的,有时候很难触摸到。

正常的睾丸在阴囊内,隐睾就是男性的阴囊内没有东西,患者不会出现典型的症状,但是可以看出,如果是患儿时期发现阴囊内空虚,这就是常说的隐睾,此时就需要检查看具体位置,一般比较常见的位置就是腹膜后、腹股沟管和阴囊入口等地。

如果隐睾的患者是一岁前的男性婴儿,是有可能出现自行下降的,但是没有下降的,就需要就治疗疗,药物治疗就可以,一般常见的用药就是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具体如何用量还是要听专业医生的建议。如果孩子两岁后仍然没有下降,就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就是隐睾下降固定手术,一定要防止神经功能障碍和睾丸癌变的问题。

相关推荐

隐睾注意事项有哪些
隐睾症是一种比较严重的先天性疾病,这种疾病的危害还是挺大的,会影响以后的生育问题。可以说是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都会造成伤害,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下隐睾症的注意事项都有哪些。
隐睾并发症包括哪些
睾丸是男性很重要的部分,没有人希望自己的睾丸出现问题,但是现在很多的人患有隐睾,那么,发现就要及时的治疗,不然危害是很大的,而且还会导致并发症,今天我们就了解下隐睾并发症包括哪些?隐睾并发症1.生育能力下降或不育隐睾的主要病理变化是生殖细胞发育障碍,因此可导致生育能力下降或不育。双侧
隐睾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隐睾是一种很陌生的疾病,有的人甚至从未听说过。作为一种男性专属疾病,这种病的发病率还是挺高的,而且容易被忽视,但是隐睾的危害却是极大的。那么,隐睾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下面我来为朋友们解答一下。
睾丸下降不全有什么影响
睾丸下降不全影响比较多,如果没有得到治疗,就可能会导致病人丧失生育能力,而且还会出现退行性病变,到时情况比较严重,还可能会出现纤维化,要想获得有效的治疗,可以选择内分泌治疗,如果情况比较严重,也可以选择手术治疗。
隐睾不能生育吗
隐睾发现的比较早,一般会在男孩子一岁以前自行下降,如果不好,就需要用药治疗,两岁不好,就需要进行手术固定,此时治疗对身体的影响比较小,不会影响生育,但是如果十几岁治疗,就会影响生育。
成年后隐睾症的治疗方法
成年后隐睾症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激素治疗和手术治疗,还有新一代的腹腔镜疗法,是将微型管窥镜技术应用于隐睾探查及治疗中。两种治疗的适应症应根据隐睾的自行下降、退行性变、生育能力和治疔效果来考虑,若隐睾患者血清中睾酮和促黄体生成素水平较低,用HCG治疗后出现血清睾酮上升,表明睾丸间质细胞对HCG反应敏感,则睾丸下降机会最大。如果确诊是有隐睾可以去泌尿外科住院,行睾丸下降固定手术,不然没有下降的那一个睾丸有可能会引起癌变,但是目前治疗成功之后,这个睾丸有可能是没有功能的。腹腔镜的最大优点是不破坏腹股沟区解剖结构,不破坏提睾肌,且能准确定位找到睾丸或确诊无睾症,避免盲目探查,还能最高位松解精索,使其无张力下降至阴囊底部固定。损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伤口零点三到零点四厘米,无疤痕,是目前治疗隐睾症的最优方案。
语音时长 01:29

2020-01-09

58093次收听

02:16
什么是隐睾
隐睾又称为睾丸下降不全,是指睾丸不位于阴囊内,而位于腹沟管、盆腔,甚至更高位的后腹膜区域。在正常的胚胎发育过程中,睾丸位于胎儿的腹膜后区域,在母体内荷尔蒙激素和本身睾丸产生雄激素的共同刺激下,睾丸不断下降,在睾丸引带的牵引下,通过鞘突下降到睾丸内。如果存在机械性和解剖性障碍,或者怀孕期间母体和胎儿体内激素水平异常,导致睾丸下降过程中产生异常,从而出生后睾丸未能下降到阴囊内,称之为隐睾。部分胎儿隐睾可通过用药使睾降在阴囊内,但大多数患者都需要后期的手术治疗。
01:46
隐睾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胎儿睾丸正常下降过程发生异常,就会导致隐睾。胎儿时期睾丸位于腹膜后,随着胎儿的发育,睾丸产生的激素以及母体荷尔蒙激素水平的影响,睾丸通过睾丸引带顺着后腹膜通过腹股沟管下降到阴囊内。如果睾丸在下降的过程当中,由于器官的结构异常,造成了机械性的梗阻,睾丸就不能正常的下降到阴囊内,停留在腹股沟或后腹膜区域,从而造成隐睾。除此之外,胎儿或母亲体内荷尔蒙激素的异常,也可以使睾丸引带功能失效,从而不能正常的牵拉睾丸下降,造成隐睾。
01:59
隐睾有什么危害
隐睾的危害包括限制睾丸的生精功能和雄激素的生成功能,造成睾丸体积小、萎缩等病变,造成睾丸癌。一、限制睾丸的生精功能和雄激素的生成功能。正常的睾丸位于阴囊内,由于阴囊的松弛和分泌汗液,可使阴囊温度比体温要低一点五到一点七度以上。睾丸正常的生精功能和雄激素的功能是需要比正常体温要低的温度,而隐睾使睾丸位于温度比较高的腹股沟,或者盆腔内和腹膜后,就会限制睾丸的生精功能和雄激素的生成功能。二、隐睾在睾丸的发育过程中,可以造成睾丸体积小、萎缩等病变。三、隐睾还特别容易造成睾丸癌,隐睾患者人群发生睾丸癌的几率要比正常人群高五十到一百倍以上。
02:04
隐睾是先天还是后天的
隐睾一般都是先天性的因素引起的,主要跟患者睾丸引带缺失以及性腺激素低下或者是缺失有关系。关于隐睾是先天还是后天的。一般认为它主要是先天的因素引起来的。最主要的因素是睾丸引带的缺失,性腺激素的低下或者缺失,还有促性腺激素的水平下降,导致睾丸不能够顺着腹股沟管进入到阴囊。两岁以前甚至六个月以内,如果患者出现了隐睾,通过使用HCG等促性腺激素治疗可以使患者的睾丸进入到阴囊内。也就是说出现隐睾一般都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患者的发育异常,比如睾丸引带发育不全或者缺失,使它牵引功能受到限制,其次就是激素水平不正常,比如性腺激素水平或者促性腺激素水平下降,那么导致患者的睾丸不能进入到阴囊里。所以认为隐睾是先天性的。
02:16
隐睾手术后多久恢复
关于隐睾手术以后多久能够恢复,如果两岁以前患者就接受了隐睾手术,对患者没有明显的影响,比如说患者成年以后,他睾丸的生精功能也应该正常,睾丸的大小一般也不会受什么影响。但是如果两岁以后,甚至到十几岁、二十岁,甚至三十岁的人才做隐睾手术,那么手术后患者的生精功能很差,这个主要是跟手术做的时间过晚有关系。隐睾手术以后,患者一般围手术期的恢复时间大概在一周左右,如果超过两岁以后进行的手术,只能尽可能挽救患者的生精功能。但是假如说患者已经过了青春期发育的年纪,比如说到了二十岁、三十岁的时候,手术基本上不能恢复生育能力,只是能够利于医生观察患者的睾丸恶变的情况,利于患者建立一个接近正常的第二性征而已。如果想通过手术来恢复生育功能,超过两岁以后再做这个手术,那么这种可能性就比较小了。
隐睾的危害
隐睾的危害有恶变,损害患者的生育能力,腹股沟斜疝以及导致睾丸扭转,没有正常的结构。一、如果患者得隐睾没有治疗,它的概率是正常人的50倍到100倍。可通过体表变化发现迹象,进行及早的治疗,如果在体内发生恶变,出现症状为时已晚。二、单侧隐睾的患者,9%到15%的人会出现无精症,双侧隐睾的患者46%以上的人会出现无精子症,所以隐睾在两岁以前应进行治疗,超过最佳时期,可能会导致生育能力明显下降。三、隐睾的患者一般都伴同侧的腹股沟斜疝,因为隐睾患者腹股沟管的解剖结构发育异常,会导致患者出现腹股沟疝气,对患者造成一定的影响,需要进一步手术,弥补腹壁的缺失和薄弱的地方。四、它更容易发生睾丸扭转,睾丸扭转是泌尿科的常见急症,需要急诊做手术。
语音时长 02:15

2019-11-27

58235次收听

成年隐睾不切除可以吗
成年人的隐睾因为时间太长了,睾丸恶变的可能性非常的大,为了保全生命原则上来说,另外一个睾丸是正常的这个单侧的引导,最好是切除防止恶变危及生命当然对于有一种情况,就是双侧的隐睾成年人原则上来说应该是以不随便切除为原则,可以行睾丸下降固定密切观察双侧隐睾下降固定的成年人。一侧睾丸确切证实已经存活过一段时间以后,可以把另一侧发育比较差的当然也可能是恶变几率很大的高还在做二期的切除,但是这个东西的话是值得特殊的,双侧睾丸单侧的原则上来说还是要切除。
语音时长 01:21

2018-05-30

57972次收听

小儿隐睾手术是微创吗
小儿隐睾手术是微创吗?我个人觉得小儿隐睾手术应该算是一种微创手术,因为用腹腔镜处理高位隐睾大家可以理解这是采用了腹腔镜技术创伤比较小,尽可能的把睾丸下降固定。但是另外一种除了腹股沟切口是常规手术以外,其实现在不少人包括我们也差不多有十年时间了,就进阴囊做切口将睾丸下降固定外表疤痕,也看不清楚虽然没有腹腔镜不用腹腔镜就不叫微创,这个观点我觉得是有点可笑的。我觉得单纯进阴囊做一个看不到明显疤痕的缺口,我觉得比腹腔镜更微创,所以说广义来讲小儿隐睾手术应该基本上都应该属于微创手术。
语音时长 01:20

2018-05-30

48609次收听

隐睾恶变前的征兆
隐睾恶变的征兆?隐睾恶变的征兆主要是体积增大,其它的变化一般很难发现,所以说睾丸下降固定在阴囊更有利于观察。有时候自己触摸也可以感觉得到,有疑问还要密切观察,多做B超,所以特别要值得提醒的是,自己体检触摸睾丸硬度和大小有变化必须及早就医千万不要因为不好意思而耽误了病情,其实睾丸早点发现恶变的先兆及早地切除,一般来说挽救生命应该是可以的。
语音时长 01:03

2018-05-30

65964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