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怎样检查慢性肾衰竭

发布时间:2020-02-1451764次浏览

患上慢性肾衰竭以后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症状,当然需要到正规医院做详细检查才能明确判断,一般可以做尿液检查、血常规检查、血生化检查、影像学检查等等,都可以明确判断疾病情况。

想要判断身体是否患上某一些疾病,就应该到正规医院做详细检查,如果怀疑自己有慢性肾衰竭,那么做好全面的身体检查也很重要,明确身体情况,采用正确方式及时处理,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怎样检查慢性肾衰竭。
  可以做尿液检查,看看尿液量是否发生变化,尿相对密度的检查,如果有慢性肾衰竭问题,尿液量可能会少于400毫升,如果出现完全无尿的症状,可能是双侧尿路梗阻,在进行尿沉渣检查的时候就可以了解清楚各种尿糖定性,还有蛋白定性药中细胞的状况。
  可以做血生化检查以及血常规检查,像血常规检查就是判断血浓缩情况以及贫血的感染程度。在血生化检查中会有肌酐清除率低,肌酐高,尿素氮高以及顽固性代谢性酸中毒的情况。电解质检查就容易出现高血磷、低血钠、高血钾等情况,如果没有需要患者最好避免做这些检查。
  还可以进行影像学检查,B超检查就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可以排除肾囊性疾病,肾结核以及结石疾病,患者如果有一些特殊情况,那么还需要进行磁共振检查、肾脏ct检查、静脉肾盂造影检查、放射性核素肾图检查,可以对慢性肾衰竭有着很好的诊断帮助,如果表现出来的是分泌物段,排泄功能以及双侧血管段的功能都是比较差的,那么就可能有慢性肾衰竭,如果排泄功能比较差,而双肾血管段是比较好的,那么就可能是梗阻疾病。
  每一个患者到底需要采用哪种方法检查,都是需要听取医生建议的,再用一种方式检查以后还没有办法准确判断,就需要再结合其他的检查方式,一直到身体情况明确以后才能设定治疗方案,一定不要盲目诊断治疗。

相关推荐

慢性肾衰竭能治好吗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不能够治愈的,但是经积极治疗,病情可以得到较好的控制。慢性肾功能衰竭,此时肾功能已经出现慢性损害。体内代谢废物及毒素不能排除体外。这时查肾功能显示尿氧肌酸升高。它的发病原因是由于肾小球肾炎,糖尿病,高血压,免疫系统疾病等。疾病没有得到较好的控制,继发肾功能损害而引起的。这次治疗是以改善肾功能,保护肾功能及治疗原发病,病发症等病状。一般经积极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病情可以得到较好的控制。但是这时肾功能损害是不可逆的,所以病情是不能够治愈的。
语音时长 01:10

2021-04-19

93688次收听

慢性肾衰竭有哪些后遗症
慢性肾衰竭可引起低血糖、贫血、营养不良等后遗症,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应及时治疗。
慢性肾衰竭能治愈吗
慢性肾衰竭无法治愈。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目的是避免该病的诱发因素,控制慢性肾衰竭所致的各种表现症状,延长患者的生存周期。治疗慢性肾衰竭常用的方法是:药物治疗、透析治疗和肾移植手术。
慢性肾衰吃什么水果
慢性肾衰可以多吃一些苹果、桑葚、黑加仑以及火龙果等水果,这些水果所含的营养成分比较高,且都属于低钾类的水果,适宜于慢性肾衰患者食用。可以改善慢性肾衰所致的便秘、贫血等症状,同时还能够达到补肝益肾的作用。
慢性肾衰能控制吗
肾脏的健康不容忽视,尤其是现在很多人都会患有慢性肾衰,造成该疾病的原因还是非常多的,想要控制好慢性肾衰,不仅仅需要加强药物方面的治疗,在饮食上面也十分讲究,比如做到合理饮食,可以多吃一些香菇,其次就是需要多多补充含钙、铁比较丰富的食物。
肾衰竭是如何引起的
肾衰竭就是肾功能不全的症状,如果患者病情控制不理想,就会使病情加重,它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的肾病,那么肾衰竭是如何引起的呢,生活中比较常见的诱因有:感染因素、免疫损害、劳累过度和毒性物质损害等。
慢性肾衰竭能不能治好?
慢性肾衰竭是因为各种疾病长期损害肾脏,导致肾脏的正常组织被毁损,最终剩余的肾组织不能独立行使肾脏的功能,患者会出现一系列的相应的症状。临床上慢性肾衰竭的治疗主要是延缓慢性肾衰竭的进一步发展,积极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
语音时长 01:52

2018-09-30

61823次收听

什么是慢性肾衰竭
慢性肾衰竭是因为各种病因长期损害肾脏,最终导致肾组织的毁损。患者会出现水电解质代谢的紊乱,出现代谢废物不能排泄的现象,医学上叫做氮质血症,慢性肾衰竭患者需要抽血化验肾功能,做肾小球滤过率的检查,才能够确诊。
语音时长 01:44

2018-09-30

61148次收听

什么原因会引起慢性肾衰竭
慢性肾病,糖尿病和高血压以及药物性造成的肾脏损伤,肥胖、空气污染等都可以造成慢性肾衰竭。慢性肾衰竭是各种慢性肾脏病中的一种,最终会导致慢性肾脏的结构改变,包括小球硬化、间质纤维化、小管萎缩,肾脏结构破坏以后就会导致肾功能丧失,毒素和水排不出来,内分泌功能受到损失。比如不能分泌促红素,会引起贫血。不能分泌维生素D3,会造成骨病。毒素排不出来,会导致一系列的内环境改变,引起各个器官损伤,严重可以危及生命。
语音时长 01:36

2018-09-29

57040次收听

慢性肾衰竭分期
慢性肾功能衰竭分五期。第一期就是慢性的肾脏病,前三期症状不明显,第四期开始出现比如消化系统,血液系统的症状。尿毒症期也就是第五期的时候,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终末期,症状会更加明显。也可以根据肾小球滤过率来分期。
语音时长 01:39

2018-09-21

52635次收听

02:19
慢性肾衰竭如何治疗
对于慢性肾衰竭患者的治疗方法,可以分为原发病治疗、非透析疗法,以及对慢性肾衰竭患者的并发症治疗。病人如果是因为慢性肾小球肾炎这种疾病,而引起的慢性肾衰竭,就会针对患者的尿蛋白以及肾炎引起的高血压等疾病,进行治疗。对于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非透析疗法,是指病人患上慢性肾功能不全,但是,患者的血肌酐,还未进入到透析阶段,需要给病人进行低蛋白饮食加上复方α-酮酸,同时,也可以给予患者一些排除体内毒素的药物。如果患者到慢性肾脏病3期以后,病人就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并发症。比如,如果患有慢性肾脏病的病人,出现钙磷代谢紊乱的情况,就要及时地给病人活性维生素D,进行相应的治疗,以利于患者降低血磷,并且升高血钙。
01:57
慢性肾衰竭
慢性肾衰竭(CRF)是指各种原因造成慢性进行性肾实质损害,致使肾脏明显萎缩,不能维持基本功能,临床出现以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全身各系统受累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慢性肾衰竭的原因很多,包括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糖尿病肾病、继发性肾小球肾炎、肾小管间质病变、遗传性肾脏疾病以及长期服用解热镇痛剂及接触重金属一般将慢性肾衰竭分为肾功能代偿期、肾功能不全期、肾功能衰竭期、尿毒症终末期四期。
01:59
慢性肾衰竭是怎么引起的
慢性肾衰竭的主要病因有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糖尿病肾病、继发性肾小球肾炎、肾小管间质病变、遗传性肾脏疾病以及长期服用解热镇痛剂及接触重金属等。出现慢性肾衰竭时应力争明确慢性肾衰竭的病因,应搞清楚肾脏损害是以肾小球损害为主,还是以肾间质小管病变为主,抑或以肾血管病变突出,以便根据临床特点,有针对性治疗。应查明促使慢性肾衰竭肾功能进行性恶化的可逆性因素,如感染,药物性肾损害,代谢性酸中毒,心力衰竭,血压降低过快,过低等。
02:48
血液透析注意事项
如果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人已经开始接受血液透析,这时首先要注意,透析一定要遵从医嘱,每周透三次,每次4到5个小时,彻底地清除毒素,不要随意地减少透析剂量。如果透析的不充分,毒素在体内堆积的时间比较长,会造成更多的并发症。第二,开始透析以后,透析期间要控制体重增长,因为透析以后尿可能会越来越少,水分会滞留在体内,这时候体重不要增加超过本身体重的5%。第三,注意造瘘的手,透析都有内瘘,手要很好地保护,它是患者的生命线,以后透析10年、20年都要靠它,所以要保护好。
02:21
慢性肾衰竭能做透析吗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人有三种选择: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或肾移植。现在血液透析发展的比较快,而且技术比较成熟,所以做血液透析病人比较多,绝大部分病人都可以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有些病人不太适应做血透析治疗,如有精神症状的病人,血液透析时有一部分血液在体外循环,如果患者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会比较危险。血小板太低、有出血倾向的病人也不建议做血液透析,血液透析的过程中需要给病人注射肝素防止血液凝固。严重心衰的病人也不建议做血透析,因为患者的心脏无法承担体外的血液再搏回体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