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肺炎能吃凉的东西吗

发布时间:2020-03-1859959次浏览

肺炎患者不建议吃那些凉的东西。否则,倘若患者吃了太多这种刺激性的食物,就容易导致患者由于受到了刺激而导致了病情加重。除此以外,建议患者也不要吃那些刺激以及生冷的食物,也不要吃那些辛辣的食物。

对于肺炎这种疾病,相信很多患者都是知道的,这种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倘若患者得不到及时治疗,从而导致了病情加重,就有可能会诱发重症肺炎的发生,十分不利于健康。那么,肺炎能吃凉的东西吗?下面让我们了解一下。

肺炎患者不可以吃凉的东西。究其因,凉的食物也是属于刺激性食物,一旦食用过多,就有可能会导致肺炎患者因为受到了刺激而导致病情加重,比如会加重咳嗽等等不良症状,从而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通常来说,肺炎这种比较严重的全身性疾病的发生,会诱发很多方面的临床不良症状的发生,继而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了诸多不良的影响,务必要特别注意一下自己的饮食习惯。建议患者吃东西的时候,最好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切莫食用那些过于辛辣以及刺激的食物,也不可以吃那些生冷的食物。否则,一旦肺炎患者吃了那些吃凉的东西,不排除有可能会诱发一些相关方面的不良症状,从而严重伤害了患者的身体健康。

对于肺炎患者来说,最好还是保持一个高蛋白以及优质蛋白,还有高维生素的饮食习惯,建议不妨多吃一些比较容易消化的食物,这样的饮食习惯更加有利于患者得到足够的营养支持。

而对于肺炎这种疾病的治疗,通常需要接受对因治疗。倘若属于细菌感染诱发的肺炎,那么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借助抗生素来进行治疗;倘若属于病毒感染诱发的肺炎,建议患者必须接受与抗病毒治疗;倘若于真菌感染诱发的肺炎,建议患者有必要接受抗真菌治疗。

除此以外,建议患者在生活中,也要注意一下必须充分休息,切莫熬夜,与此同时,还需要戒严以及戒酒。

相关推荐

02:42
13价肺炎和23价肺炎有什么区别
13价肺炎疫苗和23价肺炎疫苗都是肺炎球菌的肺炎。区别第一是血清型不一样,覆盖范围不一样,当然是23价覆盖面更宽一些。第二个接种对象不一样,一般两岁以内儿童接种13价疫苗,两岁以上的人选择了建议是23价疫苗。为什么有这种区别,这源于第三个区别。23价疫苗虽然范围比较广,但实际上是单糖疫苗,也就是相对来说免疫时间比较短,免疫比较单一,13价疫苗是一个多糖复合疫苗,免疫的效果比较强,然后再一个免疫时效还是比较长的,所以针对于肺炎疫苗这个可以大家采取一个简单的区别,也就是看年龄。
新冠肺炎核酸检测多长时间出结果
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一般6个小时可以出结果,新冠肺炎核酸检测一般采用RT-PCR和高通量测序的方法,在鼻咽拭子、痰,肺泡灌洗液以及其他下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粪便等标本中,可以检测出新冠病毒核酸。一般来说,检测下呼吸道标本,比方说痰和气道抽取物等更加准确,但是采集这种标本要求比较高,通常只有住院病人或者危重症的患者才能采集到这种标本。一般患者基本都是用咽拭子,采集鼻咽部的分泌物进行检测,也可同时对血液及粪便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核酸检测会受到病程、标本采集、检测过程、检测试剂等因素的影响,为提高检测阳性率,应规范采集标本,采集好的标本必须低温保存,标本采集后尽快送检。一般来说,如果有新冠肺炎相关,流行病学史的人,都要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比方说发病前14天内,有病例报告社区的旅行史或者是居住史,发病前14天内,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或者是无症状感染者有过密切接触,发病前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于有病例报告社区的发热或者是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或者发生了聚集性的发病,在两周内、在小范围内,比方说你的家庭,你上班的办公室,学校、班级等场所出现,两例及以上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的病例,需要进一步明确诊断。如果没有流行病学史,但是出现了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等新冠肺炎相关临床表现的话,去医院检查肺部CT可见多发的小斑片影及间质改变,以肺外带明显,甚至出现了双肺多发的磨玻璃影,再加上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正常或者是偏低,那就可疑新冠肺炎,也需要进一步做新冠病毒的核酸检测来进一步确诊。
语音时长 02:53

2021-07-09

96705次收听

新冠肺炎治愈后有没用后遗症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愈以后是否有后遗症,主要取决于肺部病变面积的大小,以及肺炎病情的轻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愈出院后,随访发现一小部分患者可以有不同程度的活动后呼吸困难、干咳、乏力、胸闷,肺部CT影像可见不同程度的网格状的改变,肺功能表现为限制性的通气功能障碍和弥散功能的降低,这部分肺部遗留的网格样改变,也就是经常所说的肺纤维化样的改变,这部分患者肺部病变的修复可能需要比较长的时间,至于最终是否会遗留下来,还需要时间去进一步验证。由于患者在住院隔离和出院的过程中会承受不确定性的压力,部分患者康复以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反应,这部分患者经过心理医生的治疗以后,一般会逐渐地恢复。这种治愈后后遗症的出现,一般见于重症、危重症的患者,比方说老年人,有慢性基础疾病的患者,肥胖者和重度吸烟的人容易是重症和危重症,他们就治愈以后容易出现上述所说的一些情况。新型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后,一般分为4种临床类型,轻症的患者临床症状比较轻微,影像上本身就没有肺炎的表现,预后比较好,不会有后遗症,但是也有极少数的患者,发病早期诊断为轻症,随着病程的延长,病情有可能会进展,在临床治疗的时候,要密切关注病情的变化。普通型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通过治疗以后,疾病治愈后出院时,可能有一小部分的患者会遗留咳嗽,胸闷、乏力的症状,肺部CT未完全吸收,出院时,可能一小部分的患者会遗留咳嗽,胸闷、乏力的症状,肺部CT未完全吸收,在出院随访的过程当中,患者症状逐渐消失,肺部CT的病变大部分完全吸收。而重型、危重型的患者由于病情重,肺部损伤比较严重,患者经过治疗出院后,可能部分患者会遗留不同程度的活动以后呼吸困难、干咳、乏力,肺部CT可以见到肺间质的改变,需要修复的时间可能比较长,还有一些患者出现了并发症,这种情况可能恢复的要慢一些,有一个漫长的恢复的过程,至于会不会有其他的后遗症,还需要时间去进一步地去检测。
语音时长 03:33

2021-07-09

81355次收听

03:16
新冠病毒潜伏期多少天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潜伏期一般是1~14天,多为3~7天,极少数患者潜伏期超过两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在潜伏期即有传染性,发病后5天内传染性较强。新型冠状病毒患者的首发症状是不同的,最常见的是发热、干咳、乏力,发热可以是中低热,也可以是高热。部分患者仅仅表现为头痛、肌肉酸痛、鼻塞流涕、喷嚏、乏力、食欲不振、腹痛、腹泻等等。潜伏期的患者即有传染性,一旦确定是潜伏期的患者,要马上进行隔离观察,并密切监测症状。
04:09
新冠肺炎治愈后有后遗症吗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愈以后是否有后遗症,主要取决于肺部病变面积的大小以及肺炎病情的轻重。随访发现一小部分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活动后呼吸困难、干咳、乏力、胸闷,肺部CT影像可见不同程度网格状的改变,肺功能表现为限制性的通气功能障碍和弥散功能降低,肺部遗留的网格样改变,也就是肺纤维化样的改变,这部分患者肺部病变的修复可能需要比较长的时间,至于最终是否会遗留下来,还需要时间去进一步验证。这种治愈后后遗症的出现,一般见于重症、危重症的患者,他们就治愈以后容易出现上述所说的一些情况。
肺炎拍片可以看出来吗
对于大部分肺炎来说,胸片可以对肺炎做到很好的诊断。但是有一些肺炎像这个比如说面积比较小的一个肺炎。再有就是在心脏或者血管周围的肺炎,常常被心脏和血管使所遮挡,导致胸片的不易看到这一部分的肺炎,因此,一般情况下,如果胸片没有发现肺炎,经过治疗以后,呼吸道症状或者发热的症状有好转。可以继续治疗。如果肺部胸片虽然没有发现肺炎,但是经过治疗以后,病情没有好转。这个时候就要警惕是不是有肺炎的存在,就应该做一个肺部的ct检查肺部ct可以完全把这个心脏和血管躲闪开,而把这个掩盖在心脏血管周围的或者后面的这个肺部的病变,及时发现,及时的给予治疗。
语音时长 01:17

2021-04-20

73309次收听

坠积性肺炎的护理
坠积性肺炎是长期卧床高龄患者的常见并发,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坠积性肺炎因长时间的卧床使得呼吸道分泌物难于咯出淤积于中小气管,成为细菌良好的培养基,极易诱发肺部感染,根据长期卧床老年患者坠积性肺炎产生的特点,对老年患者进行预防性的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那么给大家介绍下坠积性肺炎的护理。
02:13
肺不张需要做支气管镜吗
对于肺不张的患者,推荐患者做气管镜,做气管镜的目的是需要明确导致肺不张的原因。继发性肺不张,比如肿瘤原因或结核原因,引起压迫气道而引起气道远端,没有气体的通过出现了肺不张,通过气管镜可以在镜子下看到肿瘤本身的生长,或者是因为肿瘤对气管的压迫,引起的气道阻塞,通过这些做一些相应的诊断。同时可以通过气管镜取相应的病变部位的标本,比如组织病理或痰液的盥洗,或毛刷,协助做一些相应的诊断,比如病理标本,有可能取到相应的病理风险,比如腺癌、鳞癌等。
老人肺炎什么症状
老年肺炎是由于年纪大了之后机体老化,身体的各个功能下降,就会容易导致病菌的侵袭而引起肺炎。这时候不会有特别明显的症状,是容易漏诊和误诊的,主要会出现呼吸急促或者呼吸困难的症状。此外还会引起多种并发症,导致呼吸急促或者困难的症状更加的严重。
婴幼儿肺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当婴幼儿身体发作肺炎病症时,首先可以考虑应用支持疗法来抑制病情的恶化发展,而且还能够起到缓解病症的作用。病情如果比较严重,则可以考虑采取药物疗法或中医疗法来达到不错的治疗效果,但西医药物不能够应用太长时间,不然可能会产生副作用。
肺炎的表现
肺炎主要是一些致病微生物侵入到肺里面,引起肺部的炎症反应。肺炎的主要表现一个是发热,一个是咳嗽、咳痰,再有有些病人会胸痛,还有一些病人会有咳血或者是痰中带血的情况。但根据不同的致病微生物,虽然都有发热,发热也是不一样的。像病毒感染也是可以有高热的。如果细菌性感染像肺炎链球菌感染也是以高热为主,而且是突发高热,合并有寒颤。对于一些老年人、基础抵抗力差的病人,主要肺部感染的致病菌,一个是非典型致病菌,也就是支原体、衣原体多见。另外一个以革兰氏阴性杆菌多见。它的特点就是发热一般起病比较缓,不是高热,中低热38度或者38度5左右。而咳嗽、咳痰的症状相对来说更多一些。不同的病人有不同的特点。对于肺炎累及到胸膜的病人,多数会引起胸痛,胸痛可有可无,不是主要症状,主要症状以发热、咳嗽、咳痰为主。
语音时长 01:45

2020-02-21

51545次收听

重症肺炎进ICU治愈率多大
重症肺炎进ICU治愈率多大与患者的年龄、基础状况及有无严重并发症有关。重症肺炎患者进入ICU治疗以后,他们的预后往往与以下几种因素有关。首先,与患者的一般状态有关,当患者长期应用机械通气治疗无法撤机或者是合并严重的呼吸衰竭,心功能不全、严重的低蛋白血症、年龄大于65岁,一般情况差有慢性基础疾病,使用免疫抑制剂,病死率也会明显升高。其次,以细菌的耐药性和毒力有关。如果重症肺炎的致病菌是一个广谱耐药菌,几乎对所有的抗生素不敏感,这可以导致重症肺炎的进一步恶化。如出现感染性休克、脓毒血症、菌血症导致患者的死亡。最后,与患者机体脏器的储备功能有关。如果患者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那他们的预付也是非常差的。
语音时长 01:29

2020-02-17

57964次收听

02:29
普通人需要戴护目镜吗
在新冠病毒的防控期间,护目镜对普通人是没有必要的。新冠病毒传染有三条途径,飞沫传播,气溶胶传播,直接传播。可能通过眼结膜传播,实际上这也是一种接触传播,手污染了,被周边环境污染以后,通过擦拭眼睛,通过眼结膜又传播到眼睛里去,所以有一定的危险,这也是一种直接传播。普通人平常在大街上或者是在家里,这种接触病毒的机会是非常少的,所以也不会喷到眼睛里边去,所以没必要戴护目镜。医务人员一定要戴护目镜,因为一旦病人咳嗽或者一些周边污染,可能会污染到眼结膜,所以要防止病人的喷溅,比如排泄物或咳嗽分泌物,所以密切接触病人的医护人员,甚至家属都要戴护目镜,对于普通人是没必要戴护目镜的,戴着护目镜很不舒服,所以也没必要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如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传染
想要预防新型冠状病毒传染,首先要做的就是尽量减少外出活动,能待在家里还是待在家里。如果需要外出,一定要佩戴正规的口罩,并且要随时保持手部卫生。在平时的生活当中要做到勤开窗通风,确保室内空气流通,另外就是要避免接触和食用野生动物。
肺炎不能吃什么
患上肺炎后,日常的饮食非常重要,需要吃的食物很多,同时忌食的食物也很多,比如说多糖的食物不能吃,还有瘦肉,鱼类等一些蛋白高的食物,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油腻的食物,生冷的食物对患者都会有较大的影响,这些食物都要忌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