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糖尿病能吃山药吗

发布时间:2020-03-1957054次浏览

糖尿病患者一般认为是可以吃山药的。山药里它含有丰富的黏蛋白,有降低血糖的作用,而且山药还能调节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改善胰岛素抵抗,但山药淀粉量较高,多吃会导致血糖升高,所以一次不能吃太多。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在加上长期不规律的饮食、睡眠、环境的影响,使好多人的身体提抗力逐渐的下降,使好多人的身体患上了一些身体上的疾病,其中糖尿病就是现在并发率很高的一种疾病,这种病的危害是很大的,要及时的 治疗和调理,大家都知道山药的营养价值是很高的。那么,糖尿病能吃山药吗?
  糖尿病人可以吃山药,山药中含有更多的碳水化合物,糖尿病患者应在膳食中食用各种全谷物,如山药,以帮助降低餐后血糖,保持肠道健康。然而也应该限制全谷物的总量。如果一次吃太多,也会导致血糖升高。要定期的检查血糖,并根据血糖结果调整饮食。山药从中医中也是一种药材,有一定的温热作用,所以很多人喜欢吃山药,可以蒸着吃,或者把山药和粥一起煮着吃,还有人把山药磨成粉喝。
  糖尿病是现在很常见的一种病,这种病除了治疗,在饮食上的调理也是很重要的。患者可以吃山药。山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调节血脂,提高胰岛素敏感性。糖尿病患者食用山药时,减少其他主食的摄入;食用山药要适量。糖尿病患者可以吃山药。山药中包含的非淀粉多糖物质对人类消化酶可以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这不仅可以提高身体的抵抗力,还可以抗肿瘤、抗病毒、可以减少体内的血糖,糖尿病患者可以控制体内血糖水平后吃山药。
  山药营养丰富,价格合理,被认为是滋补缺乏症的好产品,既可以作为主食,也可以作为蔬菜。山药含有较少的脂肪,而粘蛋白可防止心血管系统的脂肪沉积,防止过早动脉粥样硬化;山药还能增加机体的淋巴细胞,增强免疫功能,延缓衰老;糖尿病人可以吃山药,但由于其碳水化合物含量高,对血糖仍然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建议糖尿病人在食用山药时要少吃主食。
  以上是对糖尿病能不能吃山药做的一个介绍。糖尿病是很难根治的一种病,而且这种病对患者的危害也是很大的,要及时的治疗和调理。这种病除了用药物治疗以外,在饮食上的调理也是很重要的,大家要注意调理。

相关推荐

03:10
餐后2小时血糖9正常吗
餐后两小时血糖9mmol/L是不正常的血糖,因为餐后两小时的血糖是指进餐的第一口到两个小时的血糖,正常范围是3.9mmol/L到7.8mmol/L之间,诊断糖尿病是大于等于11.1mmol/L,7.8到11.1mmol/L称之为糖耐量异常。对于餐后两小时9mmol/L的血糖,如果是非糖尿病病人初次检查为血糖异常,建议及时地到专业医院去就诊检查,明确是否为糖尿病。已诊断糖尿病的病人餐后两小时要求血糖小于7.8mmol/L,大于3.9mmol/L,则称之为血糖控制良好。
血糖空腹8.3能不能恢复正常
一般不太能恢复正常的。一般说糖尿病诊断标准是这样,空腹血糖大于等于7mmol/L就是糖尿病,8.3mmol/L肯定是糖尿病,再加上餐后血糖可能还会高,一般餐后血糖大于11.1mmol/L是糖尿病。那么糖尿病病人出现了8.3mmol/L的结果,说明胰岛功能已经有明显损害,一般就是诊断糖尿病的时候,胰岛功能已经降低了50%,所以胰岛功能已经有明显损害,而且随着病程的延长,胰岛功能的损害会进一步加重。所以一般情况下,这种血糖是不太能恢复。但是通过饮食控制、药物,可以降到正常,但是这种正常是通过药物或者是生活方式干预等等比较严格的治疗,降到正常的,所以降到正常,不能说是恢复正常,只能说控制好了,血糖达标了,糖尿病的控制标准已经达到了空腹小于7mmol/L,餐后小于10mmol/L,小于7mmol/L就达标,所以能够恢复正常,但是,通过一些治疗手段才能恢复正常。
语音时长 01:41

2021-07-09

69011次收听

02:22
血糖空腹8.3能恢复正常吗
一般不太能恢复正常的。糖尿病病人出现了8.3mmol/L的结果,说明胰岛功能已经有明显损害,胰岛功能已经降低了50%,所以胰岛功能已经有明显损害,而且随着病程的延长,胰岛功能的损害会进一步加重。所以一般情况下,这种血糖是不太能恢复。但是通过饮食控制、药物控制,可以降到正常。但是这种正常是通过药物或者是生活方式干预等比较严格的治疗降到正常的,所以降到正常,不能说是恢复正常,只能说控制好了,血糖达标了。
治愈糖尿病要多久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并发症。那么治愈糖尿病需要多长时间呢?如果糖尿病血糖控制得当,平时护理的好,未引起并发症的话,基本存货寿命与正常人无异。下面就来介绍一下糖尿病要想长寿需要注意的事项。
糖尿病病人经常会出现症状是什么
糖尿病是一种人们常说的富贵病,常常会引发很多并发症,所以及早的发现糖尿病很重要。首先要先了解糖尿病的症状,这样才能进行对症治疗。那么糖尿病的早期症状有哪些?下面是相关专家做出的详细解答。一、遗传。研究表明,糖尿病有明显的遗传倾向,若父昂中有一人患病,其子女的发病率比正常人高34倍。二、手足麻木。如
糖尿病有哪些检查步骤
糖尿病有哪些检查步骤,要如何才能尽早发现可疑状况呢?很多人就像雾里看花一样,除了测血糖,并不知道到底该怎么精确判断。杨涛表示,通过分步预测,只要3个步骤,就能有效便捷地进行筛查,并能帮助自我判断和早期发现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时间是什么
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如果患者空腹血糖高,可以空腹运动,这样可以明显降低空腹血糖。如果空腹血糖低,就不建议空腹运动,如果餐后血糖高,可以餐后进行运动,当然包括早餐后,午餐后以及晚餐后,如果患者下一餐前血糖容易偏低,不建议在下一餐前运动,这样容易造成低血糖,患者也需要在运动之前少量加餐,这样可以避免低血糖。患者首先要控制饮食,增加运动,运动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促进热量的消耗,加速血糖在肌肉组织中的代谢。运动疗法是治疗糖尿病的最基础的方法;还要包括饮食控制。运动时间要根据个人的情况,如果运动太多,有可能导致血糖波动太大甚至低血糖,所以运动以后也需要监测血糖,以了解清楚运动对血糖的影响。
语音时长 01:36

2020-02-13

68139次收听

糖尿病ed怎么治疗
糖尿病ed给很多人带来了困扰,影响到了日常的家庭生活,需要进行积极的治疗。可以通过口服药物控制血糖水平,营养局部神经。另外还可以针对阴茎海绵体进行注射或者物理方法治疗。有条件的还可以采取干细胞移植的方法治疗。
糖尿病会遗传吗
糖尿病的发生是在遗传因素、环境因素、饮食、生活习惯等共同作用下发生的。父母得了糖尿病,孩子得糖尿病的几率就比较大,在同卵双生子中1型糖尿病同病率达30-40%,2型糖尿病的发生率接近100%。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级亲属,包括其父母、子女和同父同母所生的兄弟姐妹,患糖尿病的几率,是没有糖尿病家族史人群的三点五倍。因此,许多糖尿病患者很担心会把自己的病遗传给下一代,其实并不是糖尿病患者的下一代,一定会得糖尿病。糖尿病的遗传不是疾病本身,而是对糖尿病的易感性,糖尿病属于多基因的遗传病。但遗传因素在其发病病因中只占10%,另90%与环境因素,例如饮食过量、运动量少、吸烟、酗酒等有关。
语音时长 01:26

2020-01-14

59267次收听

01:23
孕妇糖尿病怎么办
孕妇一旦发现自己患了糖尿病,首先不要惊慌,因为孕期糖尿病的治疗,首先要改变自己的饮食习惯。饮食上既要兼顾胎儿的成长,还要注意达到血糖的有效控制。另外在适当情况下可以增加一些运动量,避免体重快速增加。如果采用饮食和运动治疗,血糖还不能达标的情况下,孕期可以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可以使血糖尽快达标。这时妊娠糖尿病或者孕妇糖尿病的治疗,只能用胰岛素。主要用人胰岛素,或者一部分胰岛素的类似物。其他的口服降糖药,一般不推荐使用。
内分泌失调是什么
内分泌失调这个概念非常大。有些人,特别是女性,脸上起痘痘、月经很乱,有的时候提早、有的时候推后,这些症状都可以称为内分泌紊乱。但是内分泌失调并不是特指这些症状。从大的方面讲内分泌紊乱,指的是身体中间的各种内分泌腺体,包括其中一种腺体,比如脑垂体功能出现了障碍、甲状腺功能障碍、甲状旁腺的功能障碍、还有胰腺的功能障碍、肾上腺的功能障碍,以及性腺的功能障碍等很多方面,只要有不正常,分泌的功能高了或者低了,都属于内分泌失调,所以有些症状只是内分泌紊乱,或者是内分泌失调一个特别表浅的现象。是不是一定有某种内分泌疾病,还需要到专科医生那里去进行咨询或者相关的检查,然后再做出具体的判断。
语音时长 01:53

2019-06-11

58935次收听

低血糖晕倒该怎么办
低血糖导致的晕倒,主要见于以下两种情况:一种是非糖尿病人,是胰岛素瘤引起的低血糖。这种情况导致的晕倒,可以给患者喂一点糖水,他可能会缓过来。第二种是糖尿病人低血糖引起的昏迷。昏迷说明患者的低血糖情况比较严重,患者的脑功能暂时性丧失。所以这时,最好的办法是给患者静脉注射葡萄糖,如果没有这个条件,可以注射胰高糖素,可以升高患者的血糖。但是这种药物现在来源太少,一般情况下也拿不到。但是将来可能会在糖尿病的抢救包里面放胰高糖素。如果患者晕倒时,没有输液的条件,也没这类药物,一旦患者晕倒了,旁人可以给他喂糖水,但是要注意不要误入气管。要给患者侧着喂糖水。这个时候可能患者就会缓解。
语音时长 01:39

2019-06-11

58532次收听

01:36
降糖药哪种好
现在常见的降糖药物包括口服降糖药、胰岛素、肠促胰岛素,以及一些中成药,种类非常多。随着医学的发展,新药层出不穷,但是并没有一种药物能够把所有的血糖问题完全解决。医生需要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包括胰岛功能、糖尿病的病程、年龄、当时的血糖情况以及经济状况等,再根据患者的具体发病机制,制定一个合理的治疗方案。如果发病机制是胰岛素缺乏,就应该胰岛素治疗为主。如果发病机制是胰岛素抵抗,就应该加用一些改善胰岛素抵抗的药物。所以治疗糖尿病,没有最好的药物,只有适合患者的药物。
胰岛素的副作用
胰岛素的副作用有低血糖、体重增加、过敏反应、注射部位反应、涉及皮下脂肪组织的变化等。
02:02
糖尿病饮食
糖尿病治疗的基础就是控制饮食,主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控制总量,实际上就是在热量上进行控制;二、调整饮食结构,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身高体重、血糖水平、血压血脂等指标,来进行粗细搭配;三、按照以上原则,终生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