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糖尿病可以治好吗

发布时间:2020-03-1950648次浏览

糖尿病是现在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疾病。糖尿病目前还不能根治,但是可以控制。在医生指导下按时服用降糖药,合理饮食,经常锻炼身体,按时监测血糖,定期复查,是可以控制好血糖,与平常人一样长寿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在加上长期不规律的饮食、睡眠、环境影响,使好多人的身体出现了一一疾病,其中糖尿病就是现在生活中经常出现的一种疾病,这种病对患者的危害是很大的,在生活中也是很麻烦的,需要注意很多的事情。那么,糖尿病可以治好吗?
  糖尿病是现在生活中发病率很高的一种疾病,这种病目前没有可以治好的方法,要终身服用降糖的药物或者是使用胰岛素进行控制血糖。这种病对患者的危害是很大的,要及时的治疗和调理。这种病虽然不能完全的根治,但是是可以控制的。在医生指导下按时服用降糖药,合理饮食,经常锻炼身体,按时监测血糖,定期复查,是可以控制好血糖,与平常人一样长寿的。多吃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少吃辛辣刺激含糖量高的食物,适当的进行运动促进身体的代谢促进血糖的消耗。
  目前还没有治疗糖尿病的方法,应用得当可以达到临床治愈的目的。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多食多尿和消瘦。平时应该吃清淡的食物。避免高糖食物,如水果、甜点心和油炸食品。注意控制饮食,适当运动。定期监测血糖,必要时尽量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糖尿病确诊后一般难以治愈,只能通过药物、饮食和运动控制来缓解病情,控制病情的发展。
  糖尿病是一种不能根治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但是通过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可以很好的控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适当的运动能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促进血糖的消耗。糖尿病是一种终生不能治愈的疾病。但是,通过降糖药物的应用和饮食锻炼的调整,可以使血糖降至理想状态,不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活质量。老年人的糖尿病不轻易停药,应在内分泌学家的指导下应用降糖药,减量药或停药,不能擅自停药,否则轻易引起血糖的反弹。
  以上是对糖尿病可不可以治好做的一个相关的介绍。通过上文大家了解了,这种病是不能治愈的,但是是可以很好的控制的,所以患者除了用药物治疗以外,在饮食上的控制也是很有效的。

相关推荐

糖尿病患者还能活多久
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
血糖多少算糖尿病
空腹血糖值在超过7.0mmol/l时一般就可以初步诊断为糖尿病,但要注意检测结果准确性。同时也可以对餐后2小时血糖值进行测定,如果发现大于等于11.1mmol/L,就可以考虑是患上了糖尿病。除此之外,还可以对随意血糖值以及餐后糖负荷血糖值作出测定。
年轻人糖尿病初期表现
糖尿病早期的表现主要表现为口干多饮多尿消瘦乏力甚至有的人出现皮肤瘙痒皮肤的疖肿溃疡等等而且不容易愈合女性还可能出现泌尿系感染,还有的患者还会出现双目视物不清视物模糊以及严重的出现肢端的麻木冷凉刺痛这些都与血糖升高有关如果出现这些症状首先就需要抽血化验查血糖如果空腹血糖两次。高于7.0和或者餐后两小时或者随机血糖高于11.1就可以诊断为糖尿病如果空腹血糖在6.1到7.0之间就可以诊断为糖耐量异常当然这种情况需要查糖耐量实验了解清楚各时间段的血糖情况。才能进一步,的确诊无论糖耐量异常或者诊断为糖尿病都需要控制饮食增加运动因为控制饮食增加运动是治疗糖尿病的最基础的措施。
语音时长 01:36

2020-02-13

59876次收听

03:22
胰岛素注射注意事项
胰岛素注射时,要合理选择注射部位;经常变换注射部位;控制胰岛素注射时间;注意胰岛素储存温度。糖尿病是常见的一种疾病,而胰岛素是控制血糖的一种药剂,胰岛素是糖尿病患者应该掌握的一项技能。一、合理选择注射部位。二、经常变换注射部位。三、减轻注射疼痛的方法:1,注射前应将胰岛素放置一会儿再注射;2,酒精发挥后再注射;3,用手轻轻捏起注射部位皮肤,并引起轻微疼痛后再注射,能分散扎针引起的疼痛感;4,注射进针要快;5,注射部位的肌肉应放松;6,每次更换针头。四、控制胰岛素的注射时间。五、做好胰岛素的储存,最适宜的保存温度是2到8摄氏度。
糖尿病能根治吗
我们首先要了解,糖尿病是一个终身性的疾病,是一个慢性疾病,是不能根治的疾病。但是糖尿病不能根治是可以控制的。我们通过糖尿病治疗的5架马车,饮食,运动以及药物监测,糖尿病教育,来积极的治疗糖尿病,使血糖长期达到一个控制。使血糖,血压,血脂以及血液粘稠度和体重,全方位的达标,减少因为糖尿病,因为长期高血糖引起的身体的一个改变以及三大物质代谢的紊乱,蛋白质以及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一个代谢紊乱,影响身体,就是说引起免疫功能,影响周围神经病变,引起大血管的病变以及微循环的病变,减少并发症的发现。减少急性、慢性病发生。达到延缓糖尿病并发症发生及发展,使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得到一个延长寿命的效果。
语音时长 01:29

2019-12-09

55011次收听

糖尿病为什么会烂脚
糖尿病患者血糖高会导致细菌繁殖速度过快引起感染,导致糖尿病足出现烂脚的症状。糖尿病患者会出现下肢血管的病变影响下肢血供,缺血是糖尿病足发生的原因。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以出现手足麻木或疼痛,严重的神经病变可以导致痛觉消失,导致足部破溃。糖尿病患者如果病史长,血糖控制不好会出现急性或慢性的并发症。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包括微血管并发症和大血管并发症两类。微血管并发症包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血管并发症,包括冠心病、脑梗死、下肢血管病变。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治疗难度大的慢性并发症。
语音时长 01:47

2019-12-06

53351次收听

02:02
糖尿病症状
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三多”指喝的多、尿的多、吃的多,“一少”指体重减轻、消瘦,还会引起身体其他方面的疾病。一、糖尿病,尤其中国的糖尿病主要是2型糖尿病,很少有“三多一少”的典型症状,许多病人的症状都不典型,如女性外阴瘙痒、反复出现泌尿系感染;男性总长疖子、脓肿;老年人出现肢体麻木或者本身有家族史,现在肥胖又出现乏力、体力不足、多饮、夜尿多等。二、视物模糊、眼干涩,眼科检查显示糖尿病白内障;三、发生心脑血管病、肢体麻木、半身不遂等。
02:04
降血糖的药有哪些
降血糖的药物主要有胰岛素,口服降糖药,还有新型的降糖药以及中药。一、比如二甲双胍类降糖药,磺酰脲类降糖药、如格列吡嗪、格列齐特、格列喹酮等,胰岛素促泌剂,如瑞格列奈等二、如GLP-1、DPP-4、西格列汀、伊格列净等新型降糖药。三、中药在治疗糖尿病方面也非常有优势,尤其是2型糖尿病早期的初发病例,口服降糖药辅以中药可以起到更好的降血糖的作用。
得糖尿病的原因
糖尿病是指血糖高过了正常的标准,糖尿病现在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遗传因素,比如你的父母、兄弟姐妹、亲属有糖尿病,你就易得糖尿病。另外还有因素,现在叫环境因素,是指患者在后天能量摄入比较多,消耗比较少。往往体重比较大,这是后天的一个特别重要原因。还有一些其他原因,比如现在人可以活很大的年龄,一般的糖尿患者都是分布在中老年,尤其是老年人易得糖尿病。到了60岁以上,差不多20%的老年人都有糖尿病。
语音时长 01:06

2019-06-11

59096次收听

02:01
妊娠糖尿病的危害
妊娠糖尿病由于血糖的明显升高,对胎儿和母亲都具有很大的危害。对于胎儿,会导致新生儿宫内发育的迟缓,或者发育过快。此外,高血糖会造成红细胞增多症、低镁血症、低钙血症、低血糖等并发症发生的概率增加,也会造成小孩早产,甚至流产。因此妊娠糖尿病对胎儿的影响非常明显,对母亲而言危害也非常巨大。首先可能导致怀孕的母亲产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指高血压特别明显,可以引起母亲死亡,非常危险。其次,容易造成宫内感染、出血等不良反应。所以高血糖,妊娠糖尿病对母亲和孩子都具有非常大的危害,应该解决。
如何预防糖尿病
想要预防糖尿病,首先要注意减轻体重,尤其是把腰腹部的肥肉减去;其次要注意每天走路30分钟,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第三可以适量的喝咖啡,每天最多不要超过三杯;第四注意多吃一些高纤维素的食物;第五保障充足的睡眠时间;另外,在45岁以后要密切关注自己的血糖值,发现异常及时调理。
糖尿病人吃什么水果好
控制总热量是糖尿病饮食治疗的首要原则,摄入的热量能够维持正常体重或略低于理想体重为宜。肥胖者必须减少热能摄入,消瘦者可适当增加热量达到增加体重。在控制总热量的前提下科学合理的安排好饮食,达到即满足人体最低需要,又能控制总热量的目的。
糖尿病会不会遗传
如果家族里有得糖尿病的人,其后代出现糖尿病的患者概率比非糖尿病人家族高3到20倍,而糖尿病不是一对一的遗传疾病,父母是糖尿病患者,孩子是否会发病,这个与孩子出生后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后天因素也有一定的关系。
语音时长 01:03

2018-09-30

53339次收听

01:48
糖尿病会传染吗
目前,并没有研究数据来证明糖尿病是可以传染的。随着国人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日常摄入食物的热量明显增加,但运动量却相对的在减少,同时,精神方面的压力也在增加,这样的生活方式,促使了糖尿病患者的数量在不断的上升。
糖尿病人怎样吃水果
糖尿病人可以吃水果水果是平衡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07》指出,糖尿病患者的糖类应来自含高膳食纤维的蔬菜、豆类、全麦谷物、燕麦和水果。可见,糖尿病患者是可以吃水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