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糖尿病正常血糖值是多少

发布时间:2020-03-2462014次浏览

患有糖尿病后,应该在医生指导下应用药物控制血糖,避免血糖太高或太低影响身体健康。空腹血糖和餐后三小时血糖在3.9~6.1之间,餐后一小时血糖在11.1以下,餐后两小时血糖在7.8以下算是正常范围;老年患者控制血糖目标可以适当放宽一些。

饮食不当、生活习惯不良等导致现在患糖尿病的人越来越多。出现糖尿病后,如果血糖太高,有可能会引起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并发症;血糖太低,出现低血糖时可能会有猝死的风险。所以治疗期间要注意定期测量血糖,根据血糖值调整用药,那么,糖尿病正常血糖值是多少呢?
  一、糖尿病正常血糖值
  1.空腹血糖正常值

  患有糖尿病后,在服用药物控制血糖期间需要定期检测空腹血糖。如果空腹血糖能控制在3.9~6.1之间属于正常范围,如果是老年人出现糖尿病,应用药物时空腹血糖的正常值可以适当的放宽一些,空腹血糖达到7.0也是可以的。要注意检测空腹血糖时必须空腹8个小时以上,否则会影响数据的准确性。
  2.餐后一小时血糖正常值
  餐后一小时正是身体对摄取食物消化、吸收的时间段,所以这个时间段中的血糖值会达到最高峰。患有糖尿病后服药控制血糖时,餐后一小时的血糖值在11.1以下,糖化血红蛋白在7.0或7.5以下,算是正常范围。同样老年患者的血糖的控制目标可以适当的放宽一些。
  3.餐后两小时血糖正常值
  餐后一小时血糖值会逐渐的下降,餐后两小时的血糖值应该低于餐后一小时的血糖值,如果糖尿病患者服用药物降糖血糖比较稳定,此时的血糖应该在7.8以下,最高不要超过8.5,否则可能需要调整药物。
  4.餐后三小时血糖正常值
  一般餐后三小时,胃中的食物已经基本上消化、吸收、代谢完成,所以此时的血糖的正常值应该与空腹血糖一样。
  二、糖尿病如何评估血糖是否正常
  患有糖尿病后,想要评估血糖控制的情况,除了要抽血检测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之外,最好能检测糖化血红蛋白,了解近2~3个月内血糖控制情况,综合考虑才可以更好的制定治疗方案。

相关推荐

二氧化碳结合力偏低是哪些原因
导致患者出现二氧化碳结合力偏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代谢性酸中毒是引起二氧化碳,结合力偏低的主要原因。当患者有以下疾病时,就很容易出现代谢性酸中毒,比如患者有肠瘘疾病、急性的重症感染、严重腹泻、肾功能衰竭甚至是全身麻醉导致的休克以及临床上常见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疾病。第二,呼吸性碱中毒也是造成二氧化碳结合力偏低的原因。这种情况一般常见于昏迷或者是颅脑部位有疾病的患者,但是也有可能是有癔病的患者,在癔病发作的时候也会出现呼吸性的碱中毒的情况。所以,从上述原因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出现二氧化碳结合力偏低的原因,都是因为某些病理性的原因所导致的。所以,当患者发现自己的二氧化碳结合力偏低的时候,是一定要引起重视的,一定要积极地配合医生的治疗,否则这些疾病都是有一定的致命的危险的。在生活中,患者需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也要避免精神过度的紧张,合理的安排作息时间和工作,饮食上注意营养搭配,不能吃太咸,太油腻,应该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和谷物,有利于疾病的恢复。除此之外,患者的心情也是需要及时地调整的,特别是以前有过癔病,焦虑症或者是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及时地调理精神病的状态或者是调理自己的心情,可以防止二氧化碳下降过多,有利于防止二氧化碳结合力的下降。
语音时长 02:31

2021-11-05

81502次收听

02:51
短效胰岛素有哪些
短效胰岛素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普通胰岛素、常规胰岛素,包括诺和灵R、甘舒霖R、优泌林R和重和林R等等。目前采用的短效胰岛素都是基因技术合成的人胰岛素,所以一般用英语的字母R来表示,不同厂家出产的短效胰岛素的商品名称谓不同。最近几年生产出的超短效的胰岛素,有门冬胰岛素、赖脯胰岛素这两种,起效时间和发挥作用都比短效胰岛素更快。短效胰岛素采用皮下注射方式给药,用药后20-30分钟起效,作用时间高峰是注射后的2-4小时,降糖作用可持续5-8小时。由于短效胰岛素存在解聚和吸收过程,吸收过程相对来说比较慢,所以降血糖效果也会比较慢,如果糖尿病患者使用短效胰岛素进行治疗,推荐在餐前20-30分钟注射,如果使用超短效的胰岛素,就可以餐前即刻注射就可以了,也可以在餐后立刻注射,可以达到比较好的降糖效果。在使用胰岛素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胰岛素的类型、胰岛素的分类以及起效时间,严格遵照医嘱的剂量来使用胰岛素,并且严格遵守胰岛素要求注射的时间进行,不能提前也不能延后注射。需要定期复查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等的变化,医生会根据血糖情况来及时调整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的剂量,只有这样才能够比较好地起到降糖效果,同时最大程度地防止低血糖的发生。
防糖尿病肾病控制三座大山
高血糖、高血压和高血脂是影响糖尿病肾病发生与发展的重要因素,可以称得上是压在患者身上的“三座大山”。
值得关注的糖尿病足怎么护理
有些糖尿病足的护理患者可能还不了解,糖尿病足的护理是糖尿病患者们在生活中应积极掌握的。及早的进行糖尿病足的护理很关键。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专家介绍的一些方法。1、定期请家人帮忙剪趾甲:修趾甲是糖尿病足的护理的基本功之一,由于趾甲过长会容易断裂,伤到
睡眠不足影响血糖稳定
现代夜生活非常丰富,紧张而快节奏的压力下,很多人喜欢在晚上放松一下,这样晚上的睡眠时间就被挤占了,很多人的平均睡眠时间不足7小时,一些人甚至每晚平均睡眠时间还不足5小时。
新生儿餐后血糖正常值
新生儿餐后血糖正常值是指新生儿餐后的正常血糖数值。
糖尿病并发症多久会出现
糖尿病并发症出现时间受较多因素影响,急性并发症例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状态,乳酸酸中毒与患者血糖突然急剧升高有关,一般大血管并发症在糖尿病诊断时就已经存在,病情进展严重程度则与患者血糖及其他慢性疾病的控制情况有关。慢性并发症出现则情况比较复杂。1、个体差异:因个体体质原因,每个人的薄弱器官不同,出现并发症时间不同;2、病程长短:一般统计表明,5-8年后会先后出现不同并发症;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3、血糖、血压、血脂控制情况:血糖、血压控制不稳定,导致并发症出现早;病情控制稳定者,并发症出现晚。4、糖尿病类型:1型糖尿病并发症时间以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为主,2型糖尿病以大血管病变为主。
语音时长 01:33

2019-12-31

48058次收听

糖耐量实验怎么做
糖耐量实验是一种判断糖尿病的检查方法,它还可以叫做葡萄糖耐量试验,做这种实验是需要空腹时候采血来做的,做糖耐量实验之前一定要注意禁食10多个小时,不要有剧烈运动,要停止会影响血糖的药物,然后再进行检测。
糖尿病主食吃什么好
糖尿病是我国目前发病率很高的一种慢性病,据统计,在我国18岁以上的成年人,糖尿病的发病率已经超过11%。对于糖尿病的治疗是综合治疗,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五驾马车,饮食控制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但并不是得了糖尿病,所有的馒头米饭这些都不可以吃,只可以吃窝头。其实对于糖尿病的病人,饮食控制的原则是总量控制食物多样,具体到主食方面,也就是说馒头、米饭、窝头这些都可以吃,但是总量一定要控制好。有一些不能吃的东西要注意,第一个是死面做的东西,比如面条、水饺,因为死面做的这些东西,单位体积所含的热量可能更高,吃完之后容易导致餐后高血糖。第二个是油炸的食品尽量要少吃,比如油条和各种油饼,因为油炸食品吃完之后对餐后血糖影响也比较大。
语音时长 01:37

2019-12-06

50466次收听

02:45
糖尿病要一直吃药吗
糖尿病是否需要一直吃药,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如果是因为胰岛素缺乏导致的1型糖尿病,需要终身用胰岛素治疗。有一部分患者在2型糖尿病早期胰岛功能正常,可以不吃药,先通过饮食、运动和自我管理的办法控制血糖。如果控制效果达标,就可以一直坚持这种非药物的疗法。如果控制效果不佳,或胰岛功能受损,就需要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对于2型糖尿病不需要一直服药的患者,日常的自我健康管理和饮食、运动疗法一定要长期坚持,也要定期监测血糖,否则血糖还会升高。
01:38
桥本甲状腺炎严重吗
单纯的桥本甲状腺炎并不太严重,因为它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如果甲状腺功能正常,对患者的生活、工作、学习、结婚、生孩子都没有太大的影响。只有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或者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时候,并且表现出了相应症状,才认为本病严重。有时桥本甲状腺炎是全身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其中一个表现,意味着极少数的桥本甲状腺炎病人,患有其他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比如红斑狼疮、类风湿。这时,桥本甲状腺炎成为自身免疫病的一部分,就比较严重,治疗时比较困难。
如何预防糖尿病
目前糖尿病发病率不断增加的很重要的原因,是人群体重增加和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以及摄入大量热量,这种不良的生活习惯造成。因此预防糖尿病首先应该对人群进行糖尿病的健康教育,提高老百姓对糖尿病的认知度和参与度。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首先是要控制饮食,要减少脂肪、碳水化合物、反式脂肪酸等不良食物的摄入,减少热量的摄入,保持合理的身材、体型,保持不超重的状态。另外要加强运动。运动是控制糖尿病的一个很重要的手段,也是目前糖尿病发病率增加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因为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现代人缺乏运动,因此加强运动锻炼是预防糖尿病的一个很重要的手段。建议一般的人群每周应该保持150分钟的中等强度的体育运动锻炼,才能够减少糖尿病的发生。其次应该限盐、戒烟、限酒,要保持心态的平衡,才能够保持健康的身体,从而预防糖尿病。
语音时长 02:09

2019-05-30

50428次收听

02:17
甘油三酯高吃什么药
如果血清中的甘油三酯轻度升高,不需要吃药。患者可以通过调整生活方式、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少吃肥甘厚腻的食物、少吃坚果瓜子、少吃肥肉、奶油等一些油脂含量特别高的食物。同时加强体育锻炼,一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到高等强度的体育锻炼,患者就可以自愈。如果患者的甘油三酯中度升高,应该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加用降低甘油三酯的药物,首选非诺贝特。其次是烟酸类的降低甘油三酯的药物。他汀类的药物,也可以降低甘油三酯。如果甘油三酯重度升高,会有胰腺炎的风险,患者应该尽快到医院就诊。
01:43
胰岛素的副作用
低血糖、体重增加、视物模糊。胰岛素是目前控制血糖最强有力的药物,但是它主要会引起以下几种不良反应:第一,低血糖,而且胰岛素引起的低血糖非常严重,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使患者出现昏迷,甚至死亡。因此低血糖是胰岛素一个最大的不良反应。第二,体重增加。因为胰岛素是促进合成、代谢的激素,长期使用胰岛素会促进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因此患者的体重会增加。胰岛素引起的并发症还包括视物模糊、注射部位的皮下脂肪萎缩、双下肢水肿,水钠潴留等一些不良反应,但这些症状比较少见。
中医叫糖尿病什么
糖尿病中医在《内经》里有记载,叫消渴,消渴中医分为上、中、下三消。上消就是喝水比较多,比正常人的饮水要翻好几倍。糖尿病患者一分钟不饮水就口渴难受,这种饮的比较多的叫上消,病位中医认为在肺,即肺热、肺燥。中消就是患者老饿,中医认为胃热、肺里有火的时候,病人会出现一种症状叫“消谷善饥”,就特别容易把吃进去的东西消化,就出现老饿的情况。因为胃在中医里属于中焦的器官,所以叫中消。下消就是病人小便比较多、尿量也比较多,这就叫做上、中、下三消。这就充分的体现了糖尿病的一个特点三多一少。三多就是病人喝得多、吃得多、尿得多,但是体重还减轻。
语音时长 02:04

2018-12-21

56393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