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嗳气

发布时间:2020-03-3058516次浏览

概述

简介:

嗳气,又称噫气病,是以气从胃中上逆,出咽喉而发出声音,声长而缓,且常伴嗳腐气味,食后多发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是消化道疾病常见症状,多见于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等疾病。

就诊科室:

中医科、消化内科

临床症状:

嗳气之声沉长,不似呃逆之声短促。多见于饱食之后,常伴见胃脘饱胀、食欲不振、胃酸、恶心、呕吐等症状。

流行病学:

普遍高发,无明显发病人群,一般以脾胃虚弱人群发作较为频繁。

治疗原则:

治疗以和胃降逆为主。

严重性:

日久失治或误治可能导致疾病进一步发展,有消化道出血等危险,还可能存在消化道肿瘤,延误最佳治疗时间,危及生命。

是否医保:

病因

病因:

嗳气主要是脾胃不和,胃气上逆所致。与外邪侵袭、饮食不节、情志不遂、久病体虚等因素有关。

1、外邪侵袭:外感风寒之邪,寒气客胃,致使胃气上逆,也可导致嗳气。

2、饮食不节:进食太快、偏食生冷水果或粘腻不易消化的食物,损伤脾胃,宿食内停,胃气上逆至喉咙,发出嗳气之声。

3、情志不遂:恼怒伤肝,气机不利,横逆犯胃;或肝郁克脾,或忧思伤脾,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导致嗳气发生。

4、久病体虚:或素体不足,或年老体弱,或大病初愈,虚损误攻,均可损伤中气,或耗伤胃阴,脾虚气逆,发生嗳气。

症状

典型症状:

嗳气本身即为一种症状表现,其典型特点是由喉发出声音,声长而缓,且常伴嗳腐气味,饱食后多发。

其他症状:

嗳气发作时,常伴有胃脘饱胀、满闷,恶心,呕吐,吞酸,纳差,面色无华,神疲乏力等脾胃虚弱的表现。

诊断

诊断依据:

1、一周之内嗳气反复发作。

2、常伴有酸腐气息,食后多发;还常伴有胃脘满闷,恶心吞酸,纳差等症状。

3、多有受凉,饮食,情志等诱发因素。

相关检查:

嗳气是一种症状,中医一般是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确诊疾病;西医主要是通过胃镜等常规检查手段帮助寻找病因,诊断疾病。

1、望闻问切:

(1)望:观察可见患者面色无华,神情疲倦,或舌淡苔白,或舌苔黄腻。

(2)闻:可听到患者自喉咙发出的声长而缓的嗳气声;可闻到患者嘴里散发的酸腐气味。

(3)问:询问患者既往史,多有着凉、饮食不节、情志不遂等病史。

(4)切:脉象或为沉迟脉,或为滑脉,或为弦脉。

2、胃镜检查:如胃镜下见胃黏膜有充血、水肿等,可考虑为胃炎;如镜下见胃部有溃疡、糜烂等,可考虑胃溃疡等;如镜下见有肿物,考虑胃息肉、胃癌等,需进行活检,进一步确诊。

鉴别:

嗳气与呃逆鉴别:两者均为胃气上逆所致,呃逆是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制为主要表现。嗳气乃胃气阻遏,气逆于上,冲咽而出,发出沉缓的嗳气声,常伴有嗳腐气息,食后多发,与喉间气逆而发出的呃呃之声不难区分。在预后方面,嗳气只是胃肠疾病的症状,与疾病预后无明显关系,而呃逆若出现于危重病人,往往为临终之兆,应予以警惕。

治疗

治疗方针:

嗳气是胃气上逆所致,故其治疗原则以和胃降逆为主,再结合患者具体病情,辨证施治。治疗方法以药物治疗为主,可加针灸等方法辅助治疗。另外还可以通过喝温水、减慢进食速度、避免过饱等方法缓解。

日常护理:

1、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暖,以防寒邪客胃,加重病情。

2、起居有常,规律作息,保持充足睡眠。

3、适当运动,如练习八段锦、太极拳养生术等。

4、日常观察有无呕吐,大便情况等,能帮助医生采集辩证信息,及时调整用药。

药物治疗:

1、保和丸加减:(1)常用药:山楂,神曲,莱菔子消各种饮食积滞;半夏,陈皮行气化滞,和胃止呕;茯苓健脾利湿,和中止泻;连翘散结以助消积,清解食积所生之热。(2)适应症:适用于因饮食失节,暴饮暴食,食积内停,气机阻滞,脾胃升降失司,导致脘腹胀满,嗳腐吞酸,恶食呕逆,大便泄泻之证。(3)用法:口服。(4)禁忌:体虚无积者禁用,孕妇和哺乳期慎用。

2、星夏栀子汤加减:(1)常用药:天南星,半夏燥湿化痰;石膏,栀子清热泻火;香附理气。(2)适应症:适用于胃有痰火而嗳气者。(3)用法:水煎服。(4)禁忌:脾胃虚寒者慎用。

3、柴胡疏肝散加减:(1)常用药:柴胡,香附,川芎疏肝解郁行气;陈皮理气行滞和胃;枳壳疏理肝脾;芍药养血柔肝;甘草调和药性。(2)适应症:适用于肝胃不和之嗳气者。(3)用法:水煎服。(4)注意:本方芳香辛燥,易耗气伤阴,不宜久服。

4、养中煎加减:(1)常用药:人参,山药,白扁豆,茯苓,甘草补脾益气;干姜温中散寒;嗳腐气滞者,加陈皮或砂仁,理气健脾。(2)适应症:适用于中气虚寒,伴有嗳气,为呕为泄者。(3)用法:水煎服。(4)禁忌:胃火旺盛者慎用。

其他治疗:

1、针灸治疗:

(1)治法:和胃降逆。

(2)主穴:中脘、内关、足三里等穴位

(3)配穴:食滞胃肠加内庭穴;肝气犯胃加太冲穴、期门穴;脾胃虚弱加脾俞穴、胃俞穴。

(4)注意事项:针灸时不要乱动,避免弯针、断针;放松心情,避免肌肉过度紧张增加进针难度。

饮食

饮食建议:

1、饮食有节,宜进食易消化的食物,如面条、粥等。

2、可适当进食山楂、鸡内金助消化。

3、适量食用山药、莲子、扁豆、芡实、薏米等药食两用之品可调理脾胃。

4、根据中医“以脏补脏”的理论,可适度选择食用猪肚、羊肚、鸡胗、鸭胗等动物内脏。

饮食禁忌:

1、禁食生冷不洁、难消化之物,不可进食过快,以免损脾伤胃。

2、忌食辛辣醇酒、荤腥油腻之品,以防刺激脾胃。

预防

预防:

1、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勿急躁易怒或忧思伤悲,调畅情志,减少情志失调对脾胃的影响。

2、注意保暖,以防寒邪客胃。

3、劳逸结合,注意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如坚持散步并适当练习八段锦、太极拳养生术等。

相关推荐

02:48
摩罗丹的用法用量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尤其是糜烂严重者,一般建议服用摩罗丹3个月;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需要坚持用药6个月以上,如果伴有肠化、异性增生则需要根据严重程度延长用药治疗时间。对于萎缩性胃炎或者重症患者,其服用方式为一日3次,一次2袋,饭前用米汤送服。
慢性胃炎会不会导致大便不成形
慢性胃炎的患者会伴有大便不成形,主要与消化不良有关,也就是吃进去的食物不能及时研磨。慢性胃炎会出现胃黏膜的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浸润增多,有一些患者还会合并伴有幽门螺杆菌感染或者伴有萎缩、肠化、异形增生等癌前病变。还有部分慢性胃炎患者,同时有肠道菌群异常,也会导致肠源性消化吸收不良,会出现大便不成形的表现。往往慢性胃炎和肠道菌群失调会同时存在。所以有慢性胃炎的患者出现大便不成形非常常见。
语音时长 01:20

2021-12-30

62564次收听

喝水后胃难受怎么办
喝水后胃难受可能是水温过冷、急性胃肠炎、反流性食管炎等原因所引起的,建议通过调整水温、饮食调理、日常调理、睡前不要大量饮水、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症状。
慢性肾炎会遗传吗
生活中人们对慢性胃炎的表现症状不甚明白,那么慢性胃炎早期就不容易自我诊断出来,往往长期延误了治疗时机,临床资料证明治疗慢性胃炎治疗越早效果越好,那么什么是慢性胃炎呢,早期慢性胃炎该如何发现呢,下面我们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的护理措施
对于慢性胃炎这种疾病的护理措施有很多,但是我们应该怎么护理才能够达到治疗的效果和目的呢?因为慢性胃炎这种疾病的患病过程是一个慢性的过程,为此我们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护理这些患者的不适,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一)缓解身心不适1、卧床休息:慢性胃炎急性发作,或伴有消化道出血时应卧床休息.注
慢性胃炎的症状是怎么样的
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加,人们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很多人也因为饮食的不规律而患上了慢性胃炎。也有一些人由于嗜烟酒,也会患上慢性胃炎。慢性胃炎并没有什么具体的特异症状,下面为大家介绍慢性胃炎的一般症状,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慢性胃炎中医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慢性胃炎需望闻问切,需看舌相、诊脉象,然后整体合参,根据不同证型用药治疗。中医治疗胃炎的基本原则为辨证论治,针对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引起胃炎的原因较多,情志失调、外邪犯胃、饮食不当、过饥过饱、食用不洁食物或自身脾胃虚弱均可发生胃炎。外邪犯胃者需祛外邪,情志不调者需疏肝理气止痛,饮食不当者需采用消食、化积、祛滞的药物,脾虚患者需扶正健脾益气。有些患者会有胃脘的脾胀、乏力、怕凉、大便溏稀,舌头比较淡,舌苔是薄白的,甚至于白腻的,脉是沉的、细的,这种情况一般都认为是属于脾胃虚弱,可以用六君子汤加减。萎缩性胃炎病程比较长,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证型也会有所变化,如在早期是以肝气不足、肝气瘀滞、脾胃虚弱为主,可能到晚期就会夹杂痰湿,很多患者可以有两个证型,甚至三个证型,也会有各种病理的因素,痰瘀气滞这些都可能兼夹。所以有萎缩性胃炎的患者,如果要追求中医治疗,一定要到正规的专科医院治疗,不可以盲目用药。
语音时长 01:20

2020-03-17

68287次收听

慢性胃炎的治疗
慢性胃炎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具体的治疗方法如下:一般治疗:饮食应该规律,避免过热、过咸和辛辣食物,戒烟戒酒,避免使用损害胃黏膜的药物如阿司匹林、消炎痛等。积极治疗慢性口、鼻、咽喉感染病灶;药物治疗:一、胃黏膜保护剂:常用的药物有硫糖铝、氢氧化铝凝胶等;二、调整胃肠运动功能药物:上腹饱胀、打嗝、腹胀或有反流等现象为主的患者,可应用胃肠动力药;三、抗生素:如果胃镜检查发现幽门螺杆菌阳性,应服用抗生素联合质子泵抑制剂及其他药物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四、降低胃酸药物:如H2受体拮抗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埃索美拉唑等;五、止痛药:上腹疼痛较重者可口服阿托品、颠茄片或654-2,以减少胃酸分泌或缓解腹痛症状;六、其他对症治疗的药物:包括酵母片、二甲硅油片;手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有重症异型增生或重度肠化生,尤其是大肠型肠化生,可以考虑内镜下手术治疗。
语音时长 01:41

2020-02-17

62573次收听

慢性胃炎伴有糜烂了怎么办
慢性胃炎伴有糜烂了,需要饮食调节,并使用药物治疗,定期复查胃镜。有浅表性胃炎,而且伴有糜烂,大多数情况下,糜烂都是胃部炎症造成,而且炎症造成胃部的破损的层次没有深。所以糜烂性的胃炎,先是进行饮食调节,这是基础治疗。另外,可以用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药物,来促进糜烂的愈合。如果患者胃部活检报告,提示有肠化或早期不典型增生,在这时要定期复查胃镜,明确糜烂灶有没有继续变化,有没有继续向不好的方向发展。所以患者不用太担心,可以进一步的观察,可以追踪治疗后再观察。
语音时长 02:17

2020-02-14

56571次收听

01:41
慢性胃炎的症状
慢性胃炎的常见症状有腹部的症状表现和胃部的症状表现,具体症状如下:一、大部分慢性胃炎患者无特异性症状表现。二、部分慢性胃炎患者可以表现为上腹部不适、上腹部饱胀以及上腹部隐痛、钝痛、烧灼痛等症状。三、部分慢性胃炎患者还表现为胃胀、打嗝等消化不良症状。
01:35
慢性胃炎一般多久能好
慢性胃炎随着致病因素以及类型不同,所治疗花费时间也不同,差异较为明显。第一,对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引起慢性胃炎,一般采用三联或者四联幽门螺旋杆菌治疗,一般一到两周症状基本能够得到缓解。如果仍然有一些症状,可以采用中医中药治疗。此型一般预后较好,经过治疗症状基本可以痊愈。第二,萎缩性胃炎引起损害较大,所以治疗时间比较长,可以长达半年到一年,同时还要进行一些胃镜检查,进行长达数年一些观察。
慢性胃炎是如何引起的
慢性胃炎的原因有很多种,目前比较明确的,还是和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有密切的关系。幽门螺旋杆菌是上个世纪所发现的一种认为和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甚至胃癌的发生都有密切关系的一种细菌。它定植在胃里边,会对胃黏膜造成一定的损伤。所以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与慢性胃炎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另外慢性胃炎和饮食不规律、口服阿司匹林这些非甾体类的消炎止痛药,还有饮酒等一些不良习惯都有密切的关系。这些都可以导致慢性胃炎的发生。
语音时长 00:55

2019-11-13

49432次收听

01:31
慢性胃炎是怎么引起的
慢性胃炎的原因目前有很多种,比较明确的还是和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有密切的关系。幽门螺旋杆菌是上个世纪所发现的一种认为和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甚至胃癌的发生都有密切关系的一种细菌。它主要定居在胃里边,对胃黏膜有一定的损伤作用。所以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与慢性胃炎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另外慢性胃炎和饮食不规律、口服非甾体类的消炎止痛药,以及饮酒等一些不良习惯都有密切的关系。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均可以导致慢性胃炎的发生。
01:35
慢性胃炎和急性胃炎的区别
慢性胃炎是胃黏膜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而急性胃炎是一种急性胃黏膜病变。急性胃炎是以恶心、呕吐为主要表现的病变。一般是患者吃了不干净的东西,也就是受细菌或者毒素污染了的东西,从而导致的一种急性胃黏膜病变。而慢性胃炎是一种慢性的、长期的疾病。一般来说患者表现为非特异性消化不良的症状。患者长期有一些餐后腹胀、腹部隐痛、伴有嗳气、呃逆、反酸、烧心的症状。而一部分的慢性胃炎则是没有明显症状。这就需要我们去医院进行检查来确诊。
慢性肠胃炎怎么调理
慢性肠胃炎会伴有明显腹胀,食欲不振等现象,需尽快选择正确方法应对,在调理过程中需要注意日常饮食,尽量不要选择生冷或刺激性的食物,另外也应该选择戒烟戒酒,同时为有效控制病情,建议不要多喝柑橘汁,不该多吃豌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