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宝宝脑瘫症状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0-05-1365574次浏览

宝宝出现脑瘫时,首先会有喂奶困难的表现,比如吮吸无力、拒吃奶、吞咽困难、咀嚼困难等;其次会有过于安静,主动运动少、表情淡漠等表现;另外,还常会伴随着肌张力异常、发育迟缓、视觉障碍、反射异常、情绪异常等多种表现。

在胚胎发育期,因为尼古丁、酒精、病毒、放射线等有害物质影响,导致大脑发育异常;出生时因难产窒息、缺氧,出现脑损伤,影响大脑的发育,都可能会引起脑瘫。虽然目前还没有办法彻底治愈脑瘫,但是发现异常症状时尽早治疗,宝宝有望正常生活。那么,宝宝脑瘫症状是什么呢?
  1、喂奶困难
  出现脑瘫时,常会有喂养困难的表现,比如吮吸无力、拒吃奶、吞咽困难、咀嚼困难、流口水等。
  2、过于安静
  如果新生儿出生后过于安静,也是不正常的,要警惕脑瘫。脑瘫儿常会有过分安静、主动运动少,表情淡漠或者经常有愁眉苦脸的表现。
  3、肌张力异常
  患有脑瘫后,肌张力会出现异常。可能是肌张力过高,肌肉强直,手握拳,不能伸开,仰卧时双腿过分伸直,经常会打挺等;也可能会有肌张力低的表现,肌肉松软,无法翻身。
  4、发育迟缓
  脑瘫儿的发育明显比同龄人迟缓。三、四个月的患儿俯卧位不能竖头或者抬头不稳,四个月后不能用前臂支撑负重,六、七个月的时候扶着患儿站立常会有足尖着地等表现。
  5、视觉障碍
  临床数据显示,大概有20%到50%的脑瘫患儿会伴随着视觉障碍,内斜视、外斜视是比较常见的,有时候还可能会有眼球震颤、凝视障碍、视野缺损等。
  6、反射异常
  脑瘫患儿常会伴随着反射异常。正常情况下,四个月的宝宝在直立,身体向左右倾斜时,常会出现保护性反射,头自动会保持在正中位;五、六个月的宝宝向左右倾斜的时候,能反射性的伸出上肢,保持身体平衡等。但脑瘫患儿的这种保护性反射比较弱或者几乎没有。
  7、情绪异常
  脑瘫患儿喜怒无常,尤其是容易激怒,特别爱哭,笑的时候比较少。比较难以入睡,入睡后容易被惊醒,清醒的时候容易受到惊吓。

相关推荐

02:00
脑瘫宝宝会吃手吗
脑瘫宝宝可能会吃手。有的孩子肌张力非常高,手脚的屈曲都非常困难,或者手足徐动非常严重,很少能停下来,可能会出现吃手的情况。吃手不是脑瘫的典型表现和体征,大多数的脑瘫只表现为肌张力的增高或者手足徐动,还有肌张力低下、震颤等等。如果一个孩子走路状态不对,有剪刀样步态或者鸭子样步态,或者有肌张力明显的异常,手脚发硬,或者在清醒状态下不自主动作非常多,这都提示他是脑瘫,如果有围产期的脑损伤那脑瘫的可能性就非常大。
01:52
宝宝打挺是脑瘫吗
宝宝打挺一般不是脑瘫。脑瘫的定义是在生前或者生后一个月的非进行性的脑损伤。脑瘫分为以下几个类型:1.最常见的痉挛型,表现为剪刀步态、走路不行、肌张力比较高;2.手足徐动型,表现为手脚乱动,而手脚的乱动在睡眠以后就消失;3.还有震颤型、肌张力低下型等。肌张力增高会出现打挺的表现,但是这种打挺都是持续性的,主要是在清醒状态下肌张力持续高,而不是偶尔小孩闹脾气或者状态不好的时候出现的打挺,是一过性的,这种一般都不是脑瘫。
脑瘫高危因素有哪些
引起脑瘫的原因很多,常见的原因包括遗传和染色体疾病,先天性感染,脑畸形或发育不良,胎儿脑缺血和缺氧,导致脑室周围白质软化或基底神经节受损。缺氧窒息,脑外伤,胎儿发育不良,某些遗传疾病和新生儿核黄疸等,需要积极治疗。
儿童脑瘫的症状
儿童脑瘫的症状之一就是视觉和听觉障碍,主要表现为近视或者斜视,听力也会明显减退。有些患有脑瘫的儿童还会出现语言障碍,比如说语言表达困难,发音不清楚或者是失语等。还有一些脑瘫儿童会出现姿势异常、个头比较矮小以及情绪和行为障碍等症状。
小孩面瘫应该怎么办
小孩面瘫应该选用营养神经的药物治疗,还可用针灸的方法治疗,配合中药熏蒸以及服用营养神经的药物,面瘫出现面肌痉挛的后遗症,可选择A型肉毒毒素注射,保守治疗效果不好就选择手术治疗。通过营养神经的药物来缓解症状治疗面瘫,比如B族维生素可以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缓解面神经的水肿,促进面部神经功能的恢复。另外,肉毒素注射效果也还可以,不过有一部分患者在注射A型肉毒毒素之后3到6个月病情复发,复发后可以再次注射仍然是有效的。首先要了解小儿面瘫的原因有哪些,根据不同的原因来采取不同的措施,如果面神经受到肿瘤或血管的压迫,或是遇到冷空气的刺激,另外,由于细菌或是病毒的感染,面神经出现痉挛,这些情况都能引起面神经的缺血水肿,从而导致面瘫。
语音时长 01:35

2020-03-12

51921次收听

小儿脑瘫手术后恢复如何
外科矫形一般情况下主要是应用于痉挛性脑瘫的患儿,适用于步态趋于成熟的小孩,也就是说他的走步姿势基本上已经不太变化了,那么多数是在六到十岁的时候才开始进行,目的就是在于矫正畸形,改善的肌张力,改善肢体平衡,促进他走路姿势的恢复。我们常说的痉挛性脑瘫的患儿走路姿势什么样的叫剪刀步,也就是说他走路的时候是双脚踮起脚尖,然后是交叉步态,也就是说走路的时候左脚和右脚是交叉型行进的,这种踮脚的有点像咱们以前的裹脚老太太一样走路,但是裹脚老太太顺着走、平行的走,但它是交叉着走,叫剪刀步。实际上外科矫正手术治疗主要是针对这一类的孩子,手术的方式有一些叫肌腱手术,那么改善他肌腱的紧张程度、痉挛程度与神经手术、骨关节手术等等,那么目的就是促进他走路姿势的恢复,力求能达到他可以独立步行或者是保持基本正常一个姿态的目的。那么外科手术治疗不见得能完全的解决他痉挛性脑瘫的肢体的状态,但是对于畸形的恢复、肌张力的缓解,改善他肢体的平衡,促进他生活质量的提高,还是非常有帮助的。当然手术矫正患儿不适用于软瘫,所以一般情况下我们要严格掌握它的适应症。
语音时长 01:46

2020-02-25

56649次收听

小儿脑瘫手术后遗症
小儿脑瘫手术的后遗症是指早产、难产、窒息、缺氧、颅内出血、核黄疸、高烧等原因导致脑发育不良所导致的症状。包括肢体功能、语言功能、智力功能、听力功能等多方面功能障碍,手术后留有畸形,没有完全矫正畸形的,没有解决姿势平衡的目的,或没有改善行走功能,甚至有的由于手术后导致肌腱功能没有恢复,肌张力下降等。一般情况下有效性高于无效性,矫正手术之后要进行积极的康复训练,促进手术后的功能恢复,要鉴别是不是手术的后遗症,还是因为康复训练不及时而没有达到手术的预期目的。手术之后是否合并后遗症,功能改善的程度根据后期的康复恢复情况判断。
语音时长 01:29

2020-02-25

65304次收听

02:34
小儿脑瘫是怎么回事
脑瘫的最常见的原因,可能跟母亲孕龄比较大,在宫内发育迟缓,还有在孕期口服了药物,导致了患儿的宫内发育迟缓,除了先天性的因素之外,宫内孕后期、出生时和出生后严重的窒息。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不管是什么原因引起的重度窒息,都可能会导致患儿脑瘫的发生。小儿脑瘫主要表现为运动、语言和智力发育的落后,有的患儿会伴有耳聋、失明等等,小儿脑瘫的类型也非常多,最常见的运动瘫,运动性瘫痪又分痉挛性瘫痪和软瘫,痉挛性瘫痪最常表现的是剪刀步,走路的时候双脚点地交叉走路,就像剪刀一样;软瘫表现为四肢的肌力、肌张力都是下降的,患儿不能独立地坐卧行走,几乎所有的患儿都伴有智力低下。
02:41
儿童脑瘫和发育迟缓的区别
儿童脑瘫和发育迟缓的区别比较明显,生长发育迟缓包括体格发育迟缓、精神运动认知方面迟缓、性发育的迟缓。而儿童脑瘫会出现肌张力异常以及神经反射异常等等症状。小儿脑瘫和生长发育的迟缓的区别还是比较明显的。对于单纯的生长发育迟缓可以表现为三个方面:体格发育迟缓、精神运动认知方面迟缓、性发育的迟缓。对于小儿脑瘫来说,它所造成的迟缓相对来说再恢复起来就比较慢。而且对于脑瘫,一定还伴有一些其他的肌张力的异常、神经反射的异常。做一些相应的神经反射的检查时,会表现为异常的神经反射,这些就会提示有可能存在有脑瘫的问题。所以对于这两者来说,有联系有区别。要看区别的话,重点要看有没有肌张力改变和神经反射方面相应的一些改变。
小儿脑瘫饮食应该注意哪些
小儿脑瘫在饮食上需要注意营养的均衡,应该多吃一些高蛋白和高维生素的食物,这些食物可以增强抵抗力,促进大脑发育,还可以提高机体代谢功能。但是脑瘫患儿尽量不要吃味精、辛辣食物和甜腻食物,这些食物会给大脑带来刺激,使病情更加严重。
01:30
四月宝宝腿没力量怎么办
四个月的宝宝应该还不会站立,所以双腿一般是没有多少力量的,属于正常;但是也有的孩子是因为疾病造成的,家长如果发现属于疾病状态,需要到医院诊断确诊,积极采取措施。四个月的宝宝,还不能够站立。一般在平卧状态下,会有蹬腿的动作,此时多数的孩子腿部都不是很有力量。但也确实有一些孩子,处于疾病状态,有一些先天性的疾病。例如脑瘫,此时不仅仅是下肢无力的表现,还会伴有一些其他的神经系统症状或发育问题。所以如果家长怀疑宝宝处于疾病状态,应该到专科医院进行一个鉴别诊断,诊断明确后科学治疗,改善孩子下肢无力的情况。如果是正常的孩子,在四个月时并不能够站立,但是能表现出明显的肌力很强的状态。
小儿脑瘫如何治疗
小儿出现脑瘫后,可以应用脑神经营养药、肌肉松弛药、改善脑循环药等进行治疗;也可以选择针灸、按摩等中医疗法缓解病情;常吃黑豆核桃饮、枸杞粥、黑芝麻粥等食疗方法,对于病情的缓解也有帮助。
婴儿脑瘫的症状
脑瘫患儿在早期会有吮吸无力,喂奶困难的表现;他们主动运动很少,过于安静;肌肉松弛,运动发育滞后,有的患儿还表现为肌肉僵直,过早的发育;脑瘫一般会影响到智力,所以脑瘫儿智力低下。
脑炎和脑瘫一样吗
小儿脑性瘫痪和小儿脑炎既存在着相互联系,又存在着明显差异小儿脑瘫是指产前或产后一个月非进行性脑损伤引起的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小儿脑炎是指致病微生物损害了脑实质引起来的炎症性疾病。新生儿脑炎可以发生在产前、产时和生后一个月,新生儿脑炎如果损害了脑实质引起了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就可以是作为脑性瘫痪的主要原因,新生儿脑炎如果引起患儿肢体运动功能障碍,那就是脑瘫的致病原因。如果新生儿脑炎经过轻微治疗痊愈,没有存留神经系统的后遗症,没有肢体运动障碍,就不是造成小儿脑性瘫痪的原因。。小儿脑性瘫痪和小儿脑炎既存在着相互联系,又存在着明显差异小儿脑瘫是指产前或产后一个月非进行性脑损伤引起的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小儿脑炎是指致病微生物损害了脑实质引起来的炎症性疾病。新生儿脑炎可以发生在产前、产时和生后一个月,新生儿脑炎如果损害了脑实质引起了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就可以是作为脑性瘫痪的主要原因,新生儿脑炎如果引起患儿肢体运动功能障碍,那就是脑瘫的致病原因。如果新生儿脑炎经过轻微治疗痊愈,没有存留神经系统的后遗症,没有肢体运动障碍,就不是造成小儿脑性瘫痪的原因。。
语音时长 01:21

2019-01-18

63207次收听

脑瘫是遗传吗
小儿脑性瘫痪部分孩子与遗传因素有关。颅内出血、颅内感染也可以引起小儿脑性瘫痪的发生,这部分因素与遗传因素无关,因此部分脑性瘫痪患儿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无关。导致小儿脑性瘫痪的原因众多,其中新生儿核黄疸是导致小儿脑性瘫痪的重要原因之一。而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血型不合性溶血、家族性暂时性高胆红素血症、家族性非溶血性高位结合性胆红素血症是导致新生儿核黄疸的重要原因,其中家族性暂时性高胆红素血症、家族性非溶血性高位结合性胆红素血症是与遗传有关系的常染色体遗传性疾病。
语音时长 01:17

2019-01-18

58619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