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精神分裂症的诱发因素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0-07-0152735次浏览

精神分裂症诱发因素之一就是遗传因素,精神刺激因素、个性以及环境因素也容易诱发精神分裂症。
  1、遗传因素
  有调查数据显示,一级亲属患病平均风险是5%~10%。同卵双生子或者父母双方都患有精神分裂症的子女患病率会达到40%~50%。
  2、精神刺激
  精神刺激属于是心理因素之一,心理负担过重或者是心理应激都会诱发精神分裂。
  3、个性及环境
  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有很特殊的个性,比如说孤僻、敏感、多疑、总是喜欢沉溺于幻想等。这部分人的个性偏离正常,属于分裂样人格障碍。遭遇了不良的生活环境可患上精神分裂症。

相关推荐

03:01
每天三点醒是怎么回事
每天凌晨3点钟醒,可能跟下面几种原因有关:1、疾病因素:很多疾病都有可能会引起失眠或者在睡觉中途醒来,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肌梗死、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等。2、生物钟因素:有些人的生物钟跟正常人有所差别,可能习惯提早进入深度睡眠,每天二三点醒来,就是一般人睡到自然醒状态,睡眠时间有保障、睡眠质量又好,这种的不需要特殊处理,实在想改变,可以循序渐进的把睡觉时间往后挪,持续一段时间,就应该有所改观。排除不正常的生物钟关系,有可能是前一天入睡过早或午睡时间过长,如果没有产生不适症状,可以不用理会,如果总体睡眠时间不够,睡眠质量不好,白天精力不济,甚至出现一些不适症状,如头晕、昏沉、胸闷、气短、心悸等,则需要用药物干预治疗。3、心理因素:压力过大或者心情焦虑,夜晚神经不能够彻底放松,也有可能半夜醒来。平时要放松心情,经常约三五个朋友吐露吐露心声,把压力排解掉。运动也是排解压力一种很好的办法,在睡前可以泡脚或者喝杯温热的牛奶,都有助于睡眠,也可以口服一些安神补脑液或酸枣仁胶囊进行调理。总是半夜2-3点醒来建议大家不要开灯,不要开手机,有必要的时候可以放一些轻缓的音乐,不用强迫自己入睡,顺其自然反而更容易睡着。
精神分裂症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精神分裂症早期性格患者行为动作发生异常,情绪会出现反常现象。
精神分裂症挂什么科
不同医院科室设置不同,精神心理科、精神科、心身医学科、心理咨询科等都可诊断和治疗精神分裂症。
什么是假性精神分裂症
在临床精神科没有假性精神分裂症的概念,但是有精神分裂症概念。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最常见的重型心理疾病。假性精神分裂症,可以理解为它是指这一类患者有精神分裂症样表现,比如幻觉、妄想,但是他并不符合精神分裂症的诊断,可以把这组患者认为是假性精神分裂症,但是在临床上没有这种诊断。主要有以下几种病人可以表现得像精神分裂症一样:第一种是癔症样精神病。癔症样精神病患者在受到了一些比较大的事件刺激以后,或者创伤刺激以后,可以出现急性起病,表现为精神错乱、有片断的幻觉、不牢固的妄想等,症状像精神分裂症一样,但他实际上并不是精神分裂症。第二种是偏执性人格障碍,这种患者的特点是多疑,他往往容易把和他不太相关的一些事情,认为和他有关系。患者容易产生一个过度的解释,认为有人在背后议论他、认为有人要陷害他。这种表现看上去非常像妄想的症状,但是这样的患者实际上是一种偏执性人格障碍患者,所以这种患者并不认为是精神分裂症。第三种,诈病,就是伪装成精神病来逃避刑事处罚等。这样的患者也不是精神分裂症患者,但是他可以表现得如同精神分裂症一样。诊断精神分裂症,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心理测评、体格检查、神经系统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查,是通过这些临床资料以及患者的病史,综合考虑、评估患者的整体情况,慎重考虑之后才可能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假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他的症状仅仅是类似于精神分裂症样的表现,但是纵观患者的整个病程、病史表现、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心理层面的结果等,他并不符合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所以不能把假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的诊断非常严谨。
语音时长 01:06

2019-06-27

68542次收听

精神分裂原因
精神分裂原因是多因素导致的,和患者的遗传因素、性格特点、经历的不良事件、患者压力状况、严重的生活或工作事件、患者的人际交往能力、身体状况等有关系。精神分裂症的病因首先精神分裂症是临床当中比较常见的一种重型的心理疾病,又称为功能性心理疾病。因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如果做脑部核磁检查,会发现大脑形态等各方面都正常,但是从神经细胞信息传递的角度而言,微观层面出现了异常。精神分裂症不是遗传性疾病,不会遗传,只是和遗传因素有关系而已。研究发现,当患者出现精神分裂症症状以后,患者神经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会出现异常,五羟色胺、多巴胺传递出现异常之后,就会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通过服药来治疗精神分裂症,是因为通过服药能够让患者的异常神经递质传递趋于平衡和正常,从而使患者的精神症状得到缓解。目前公认的观点是:易感因素和外部不良因素通过内在生物学因素共同作用于个体,导致了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患者的性格。因为绝大多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性格不良,适应能力差。性格不良主要体现在内向、孤僻、不善于和人打交道、自己调节自己情绪的能力不够,从而遇到问题和压力的时候,患者容易出现精神分裂症的表现。
语音时长 01:27

2019-06-27

53305次收听

慢性的精神分裂症
慢性精神分裂症,至今缺乏明确的定义。一般通过结合患者的病程和临床表现,把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比如淡漠、动机缺乏、社会性退缩,不愿意和人打交道,工作生活能力明显下降的患者,或者病的时间比较久的患者,称为慢性精神分裂症。慢性精神分裂症和患者的患病时间多少,关系不密切。慢性精神分裂症的诊断主要与患者的症状相关。一般情况下,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大约1/3的患者疗效并不好,治疗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会残留很多症状,而这部分患者特别容易转化成慢性精神分裂症。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衰退比较明显,患者往往与现实脱离、退缩,整日呆在家里卧床不起。或者出现行为异常,比如收集很多垃圾、生活自理能力明显下降,患者经常蓬头垢面,情感非常淡漠,面无表情。这样的患者,需要家属付出较大心血来长期照顾和护理。目前一些药物对于治疗这种慢性、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效果不错,比如氨磺必利、阿立哌唑,还有新出的布南色林、鲁拉西酮,对这种阴性症状为主的患者,效果也都是不错的。
语音时长 01:37

2019-06-27

50819次收听

02:22
慢性精神分裂症
工作生活能力明显下降的患者,或者病的时间比较久的患者,称为慢性精神分裂症。通过结合患者的病程和临床表现,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比如淡漠、动机缺乏、社会性退缩,不愿意和人打交道,慢性精神分裂症的诊断主要与患者的症状相关。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衰退比较明显,患者往往与现实脱离、退缩,整日呆在家里卧床不起。或者行为出现异常,情感非常淡漠,面无表情。这样的患者,需要家属付出较大的心血来长期照顾和护理。
03:30
精神分裂症后遗症
精神分裂症患者经过治疗,康复以后,会出现一些表现或症状:第一种,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指的是患了精神分裂症以后出现明显的抑郁表现,而且这种抑郁症状持续两周以上。第二种,服用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可能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比如出现肝功能异常、血脂异常、血糖异常,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困倦、嗜睡的症状。部分患者可能还会出现心血管症状。第三种,由于疾病本身和药物的影响,患者也可能会出现退缩、爱躺着。这时患者给人感觉很孤僻、很懒散。
精神分裂的早期症状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精神障碍,会在早期出现一些症状表现,最好尽早去医院治疗。比如早期会出现反复的言语性幻听,出现思维被插入的情况。还会出现幻觉妄想。部分病人有焦虑症、抑郁症的表现,还会有不典型的疑心症状。
精神分裂症怎么治
精神分裂症在发病早期可以先通过心理咨询进行抑制,另外可搭配上药物进行联合治疗。稍微严重一些的患者可以直接服药控制,大多数都可以有效治愈,但日后容易复发。较为严重的患者需要进行电击治疗。
精神分裂和人格分裂是一样吗?
精神分裂症属于精神病型的症状,是一种心理感受,是思维、行为、情感之间的不协调;人格分裂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去理解一个人,是具有多种人格的人且无法将不同的子人格整合成一个总体的人格,需要心理治疗来解决。因此,精神分裂和人格分裂是两个不同的疾病。
语音时长 01:54

2018-08-10

51525次收听

儿童精神分裂是什么原因?
儿童处于发育阶段,心智不太稳定,会表现出类似精神有问题的行为。在诊断儿童精神分裂时,必须谨慎,要和成年人的精神分裂症区分,儿童更容易表现为一些行为的紊乱,但不一定是精神分裂症。因此儿童精神分裂在治疗上要谨慎,更倾向于心理治疗。
语音时长 01:40

2018-08-10

54025次收听

02:43
什么是双向情感障碍
双向情感障碍指既有躁狂又有抑郁两种表现的一类疾病。狂躁相会表现出情感高涨、思维奔逸、活动增多的三连征,抑郁相表现为情感低落、思维迟缓、活动减少。临床上通常表现为既有躁狂也有抑郁。一天可能有好几次的反复,情绪特别不稳定。
02:23
精神分裂和人格分裂是一回事吗
精神分裂和人格分裂不是一回事。人格分裂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去理解一个人,是具有多种人格的人且无法将不同的子人格整合成一个总体的人格,需要心理治疗来解决;但精神分裂症属于精神病型的症状,是一个心理感受,是思维、行为、情感之间的不协调。
受惊孕妇孩子容易精神分裂
灾难给人类带来的影响绝对不是暂时的。正如这次汶川大地震给我们的灾民后代有什么影响,现在还看不出来,但是国外的一项研究对我们有很大的启示。那就是灾难不仅可以影响经历者,对下一代也有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