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鼻窦炎挂什么科

发布时间:2020-07-1153342次浏览

一般情况下,鼻窦炎可以挂耳鼻喉科、内科、过敏反应科、感染科、放射科。具体分析如下:

1、耳鼻喉科:鼻窦炎是鼻腔感染后继发的鼻窦化脓性炎症,常会伴随鼻塞、流鼻涕、头痛、嗅觉下降等不适症状,此时可以去耳鼻喉科检查治疗。

2、内科:如果医院科室分类不细,没有耳鼻喉科,这时可以挂内科进行相关检查。

3、过敏反应科:鼻窦炎还可能是过敏引起,高度怀疑是过敏性鼻窦炎时,可以去过敏反应科做过敏原的检查和血常规检查。

4、感染科:对于复杂或难治性的鼻窦炎,感染病学专科医生可能需要参与,特别是在确定抗生素治疗的选择方面。

5、放射科:在某些情况下,医生可能需要进行放射学检查,如鼻窦X线检查或CT检查,以更全面地评估鼻窦炎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

建议患者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如CT检查、鼻内镜检查等,以确定诊断和制定治疗计划。

相关推荐

鼻窦炎洗鼻子有用吗
鼻窦炎洗鼻子是有一定作用的,鼻窦炎患者鼻腔里面的分泌物比较多,如果不及时将分泌物排出,可能会导致鼻腔堵塞,严重时还有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因此需要及时对症治疗。可以冲洗鼻腔鼻窦,能够有效减轻鼻塞症状,在进行鼻部清洗的过程中,也可以进行雾化治疗,雾化治疗能够让药物直达病灶,避免病情变得更加严重,同时还可以服用口服药物治疗,都能够缓解鼻窦炎症状。如果鼻窦炎比较严重,反复发作,而且药物治疗效果不好,建议及时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比较彻底。
语音时长 01:18

2021-05-11

85984次收听

02:10
鼻窦炎会引起头昏吗
鼻窦炎可能会引起头昏感,有可能会引起一定程度的头痛、头晕,包括头昏。鼻窦炎的症状通常包括鼻塞、流鼻涕、血脂下降及头痛、头晕。如果这些症状同时发生,并且同时加重或减轻,则说明和鼻窦炎有关。如果鼻塞、流鼻涕和头痛、头昏没有太大关系,则需要做颅脑磁共振。鼻窦炎治疗通常可以用鼻腔,生理性海水做鼻腔冲洗,每次每个鼻孔可冲洗200ml以上,冲洗间隔10分钟以后,用鼻喷激素喷鼻,必要时可口服激素、抗过敏药,以及抗生素。如果持续不好,则需要进一步到神经科检查,以排除颅内其他问题导致的头昏。
02:10
鼻窦炎会引起发烧吗
鼻窦炎有可能会导致发烧,鼻窦炎引起的发烧多数是急性鼻窦炎或慢性鼻窦炎急性发作。如果发烧在三五天之内逐渐缓解且退烧,体温没有超过39℃,一般不需要额外的药物治疗。若发烧体温超过39℃,或者在症状缓解之后,又再次出现发烧和头痛;或者持续的流脓性鼻涕超过10天以上,则说明和细菌感染有关系,必要时要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02:17
如何正确的治疗鼻窦炎
正确治疗鼻窦炎的基础是确诊鼻窦炎,要针对不同类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按照诊疗指南进行规范化的治疗。急性鼻窦炎急性鼻窦炎是鼻腔、鼻窦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所以首选的治疗就是抗生素治疗,常用头孢类、青霉素类都有很好的效果,同时可用鼻腔减充血剂缓解鼻腔炎症,让鼻腔、鼻窦里的脓性分泌物及时排出,有利于炎症恢复。同时注意休息、清淡饮食。慢性鼻窦炎要先进行严格、规范的保守治疗,如抗生素与鼻用激素双抗炎治疗,还可以用中药或者鼻腔冲洗剂;若保守治疗无效,则选择手术治疗。
鼻窦炎粘膜出血怎么办
鼻窦炎眼粘膜出血,按照以下几个步骤来解决。第一、是要找到出血的点,如果血量很少,通过红霉素软膏帮助消炎或者用淡盐水来清洗鼻腔内部。鼻腔不干燥,如果血量很大,无法堵住的话,应该立即到医院去挂号,查看出血点的位置和情况。第二、才找到出血点以后,如果范围较小,通过射频的方式帮助包扎血管。如果暂时找不到出血点,通过向鼻腔填塞的方式,同时服用一些抗生素,避免造成感染。第三、要注意鼻窦炎会使得鼻腔黏膜变得非常脆弱,所以不要用用力擤鼻涕,避免造成毛细血管破裂,鼻黏膜水肿,从而引发鼻窦炎黏膜出血的情况。
语音时长 01:01

2021-01-21

79779次收听

鼻窦炎长期不通气怎么办
鼻窦炎长期不通气,通过这些方式来进行缓解。第一、可能是鼻腔分泌物过多,堵塞了气流的通畅,所以采用生理盐水清洗鼻腔,去除多余的分泌物,鼻腔变得通畅。第二、在饮食方面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尽量不要抽烟。多吃一些富含有维生素的蔬菜水果和高蛋白的食物。第三、每天晚上用热毛巾敷鼻子的方式,用热蒸汽来改善鼻腔内分泌物的溶解,能够有效缓解鼻腔不通气的情况。第四、采用专门的激素类的喷剂来辅助通气,同时也学习一些专业的按摩手法,针对鼻子周围的穴位,每天按摩几次,都解决长期不通气的情况。
语音时长 01:01

2021-01-21

113899次收听

各种鼻窦炎的介绍
鼻窦炎是一种危害甚大的常见疾病,其发病群体通常为青少年,不同的鼻窦炎患者,其发病原因不同,病情严重程度也因人而异。鼻窦炎通常可分为急性鼻窦炎和慢性鼻窦炎,急性鼻窦炎和慢性鼻窦炎又可以细分,今天就给大家做个详细的有关各种鼻窦炎的介绍。
鼻窦炎的危害有哪些
任何疾病对人体都是有危害的,只不过有的危害性大,可能危及生命。而有的危害性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计。鼻窦炎是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疾病,这种疾病的发病率是很高的,危害也很大。那么,鼻窦炎的危害有哪些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鼻窦炎复发概率大吗
鼻窦炎复发概率大吗?对于鼻窦炎疾病,大家都知道它有一定的复发率,对于鼻窦炎的复发概率如何,作为普通的患者我们可能并不了解,专家介绍,鼻窦炎的复发概率是比较高的,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引起复发的原因,以便我们在生活中加以预防。
嗅觉下降会是鼻窦炎吗
嗅觉下降是鼻窦炎常见症状之一,嗅觉下降有可能是鼻窦炎,引起嗅觉下降的疾病除鼻窦炎外还有很多。鼻窦炎不是引起比嗅觉下降的唯一原因。鼻窦炎引起的嗅觉下降通常称为传导性嗅觉障碍了,是因为鼻窦的炎症导致含有气味的空气分子不能到达嗅觉受体,或嗅区粘膜,造成嗅觉减退和嗅觉下降,那可以是鼻窦炎,也可以是鼻中隔偏区,甚至鼻腔、鼻窦肿瘤、鼻窦异物等等。引起嗅觉下降的原因还有感觉性、神经性嗅觉障碍、中枢性嗅觉障碍、混合性嗅觉障碍,感觉性嗅觉障碍是指嗅上皮或嗅神经受损导致嗅觉下降。比如病毒感染,尤其是最近出现的新冠肺炎的冠状病毒,是明确的感染源。在新冠肺炎患者中有20%左右会出现嗅觉下降症状。化学性的毒物会引起嗅上皮损伤,还有头部外伤,也可能造成嗅神经挫伤或离断,这都会造成感觉神经性嗅觉障碍,中枢性嗅觉障碍是指嗅觉高级中枢受损导致嗅觉障碍,比如先天性嗅觉障碍、神经退化病变、脑或神经的肿瘤等等。混合性嗅觉障碍是指以上两种或三种部位同时损伤,所造成的嗅觉下降或说嗅觉障碍。
语音时长 02:26

2020-04-17

61080次收听

鼻窦炎与鼻窦癌如何区别
应该说这两者无论在症状和体征上还是有明显的区别的。首先说鼻窦炎,鼻窦炎的主要症状是鼻塞、流黄涕、头痛和这个嗅觉的减退或者是消失。首先说鼻塞,鼻窦炎的鼻塞,早期就会出现双侧交替性的鼻塞,是或者是间歇性的鼻塞。流黄涕主要也是明显的双侧都会出现有这种黄涕的情况,还有头疼,主要是一种闷痛或者是胀疼的那种感觉。而这个鼻窦癌虽然它也有鼻塞的症状,但是早期是不会有的,通常是到晚期的时候才会出现鼻塞的症状,那么还有鼻窦癌主要的症状还包括鼻出血或者是有血性的这种分泌物,还有也有头痛,但是他的头痛,主要是一种神经痛,而不是像鼻窦炎一样的那种胀痛。还有当肿瘤晚期的时候,肿瘤可以侵犯到眶内和颅底,会出现那种剧烈的难以忍受的疼痛,一般鼻窦炎的疼痛不会到这么剧烈的程度。还有鼻窦癌,还可能会出现流泪,复视,还有张口困难,甚至表现全身衰竭,贫血,体重减轻等等,这些都是慢性鼻窦炎不会出现的症状。还有鼻窦癌尤其是在晚期的时候,我们可以在鼻腔中发现肿瘤,肿瘤的外观多成菜花样,红色,基底比较广泛,碰一下容易出血。而且经常表面会有溃烂,或者是坏死的表现。而鼻窦炎,即使是出现鼻息肉,通过外观,我们能看到它通常表面是很光滑的,是这种半透明状的,灰白色的,像荔枝状的这种,而且,往往是有这个一个蒂,可能来自于中鼻道,者是来自于筛窦,而且触之也不容易出血,表面没有溃烂坏死等等表现。所以这些都可以是鼻窦炎和鼻窦癌的一些区别。
语音时长 02:44

2020-04-17

65683次收听

01:41
鼻窦炎可以根治吗
鼻窦炎分为急性鼻窦炎与慢性鼻窦炎。如果患有急性鼻窦炎,我们及时的治疗是可以彻底根治的。但有很多患者存在这样的问题,就是我觉得流脓鼻涕,吃了点药觉得鼻涕不流,然后他就不吃药了。因为鼻窦的解剖位置,是位置特别深,是深埋于整个人的头面部的骨头内部的形成的这种窦腔。所以要彻底治疗急性鼻窦炎也是不能见好就收,一定要给它足量和足够时间的一种治疗。而慢性鼻窦炎需要一个进一步的诊断,需要拍CT来判断它是一个什么样的严重程度,来进行更明确的一个治疗方案。
鼻窦炎根治的方法
鼻窦炎是一种影响非常大的疾病,所以发病后要注意及时的进行合理治疗,可以通过鼻腔局部用药治疗,要注意体位。也可以服用口服药治疗,应以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实验为依据。另外还可以通过微波治疗,上颌窦穿刺冲洗等等方法治疗,如果病情到了无法控制的情况,要进行手术治疗。
02:16
鼻窦炎治疗方法
鼻窦炎是由病毒、细菌或者真菌引起的鼻窦感染,为鼻科常见疾病。分为急性鼻窦炎和慢性鼻窦炎。慢性鼻窦炎多是由急性鼻窦炎反复发作而来。主要症状鼻塞,流脓涕和头痛,伴有嗅觉减退或丧失。急性鼻窦炎的治疗原则是根除病因,控制感染,解除通气障碍,预防并发症。急性鼻窦炎的治疗包括服用抗生素,患者应该遵医嘱服用足量、足疗程的抗生素,根据药敏实验选用敏感抗生素;黏液促排剂治疗,盐水冲洗鼻腔,有利于鼻腔通气和引流;中成药治疗,比如鼻渊舒、鼻窦炎口服液等;还有激素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方法。
鼻窦炎引起头痛怎么办
鼻窦炎引起的头痛,一般可通过热敷、鼻腔冲洗、使用抗生素、使用减充血剂、使用糖皮质激素等办法帮助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