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感染血清抗体检测准确吗
发布时间:2020-07-3073115次浏览
相关推荐
03:05
新冠肺炎的预防措施
新冠肺炎的预防措施,实际上是两大层面,一、是国家层面。二、是个人方面。在国家层面需要及时找到一个是符合传染病法的控制规律,传染病如何控制:一、控制感染源。二、切断传播途径。三、保护易感人群。在个人方面也有防疫措施,尽量的不聚集,做好呼吸道的保护,因为传播一个是呼吸道,再一个就是接触传播。一、呼吸道方面建议基本上是戴口罩,特别是外出,在有交流的场所,不论是公共交通工具,还是在一些办公场所,保持适当的距离,做好口罩的防护。二、是接触传播,要做到勤洗手,室内也要勤通风等。
02:49
做核酸检测难受吗
核酸检测有很多检测方法,最常用的就是咽拭子的方法。咽拭子的方法只是需要用棉签在咽侧壁和咽后壁,各刷取咽部的分泌物留检,时间短,很快就取样成功。有一少部分有慢性咽炎,可能会受到棉签的刺激,产生比较强烈的恶心不适的感觉,但是因为时间很短都能够接受。做核酸检测比较痛苦的是取鼻拭子,是用比较长的棉签,通过鼻腔进入到鼻的后壁,患者会有酸胀不适的感觉,相对比较痛苦,但也可以忍受。其他还有血液、肛拭子检测,相对患者的接受度还是比较高的。总之是否难受还是因人而异,大部分都能够耐受。
新冠核酸检测方式是抽血吗
核酸检测的方式并不是抽血,抽血属于血清样本检测,是用于检测人体是否有病毒抗体的一种检查方式。核酸检测可分为肛拭子、咽拭子和鼻拭子检测,不同检测方式采样方式并不同,需积极配合医生进行采样,有不适感时,需注意忍耐,避免需要进行二次检测。
新冠疫苗接种年龄段
新冠疫苗的接种年龄应限制在18岁到59岁,目前临床试验主要针对这些易感人群,低于18岁高于59岁并不建议接种,否则会出现副作用,这类人群也没有大量的临床试验可以保证安全。
新冠感染IgM阳性是什么意思
新冠肺炎进行血清抗体检测时,如核酸为阳性IgM为阳性,表明处在感染早期;如IgM和IgG是阳性,表明处在感染活跃期;如IgM为阳性,核酸为阴性,可能是核酸检测出现误差,需复查核酸。
02:14
怎么区分普通感冒和新型肺炎
新型肺炎发病是有和患新型肺炎人群接触史,或到过疫区,如果没有以上情况,一般感染新型肺炎的风险不大。目前我国正遭受严重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期间有部分人群出现咳嗽、发烧等感冒症状。其实冬春季是呼吸系统疾病高发季节,比如常见的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流感病毒,还有各种细菌入侵呼吸道引起感冒发烧咳嗽,所以大可不必过于紧张。
02:17
如何确诊新型肺炎
患者可以通过咽拭子,血象或者CT检查确诊新型肺炎。我国正在遭受严重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疫情期间都很紧张,也很担心。如果出现发烧、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建议不要过度恐慌,可以到医院做检查。目前医院最新诊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检测方式有咽拭子、通过试剂盒从痰液中提取核酸检查。没有试剂盒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血象或者CT检查辅助进行诊断。
02:45
中医如何预防新型肺炎
中医可以通过中药小茶饮预防新型肺炎。预防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的中医小茶饮包含6味中药,黄芪、沙参、知母、连翘、苍术、桔梗。黄芪配知母可扶助人体正气,知母可佐证黄芪偏燥偏热。连翘、苍术可祛除人体热毒和湿邪。桔梗和沙参可以补阴。中医小茶饮可强肺祛湿,调理人体气机,起到初期预防的作用。如果出现咳嗽、发热、呼吸困难、周身酸痛等严重的并发症时,建议要及早到医院就医,以免贻误病情,及时到专业定点的医院寻求正规的医疗救助。避免贻误病情,也防止把病情进一步的扩散传播。
新型肺炎疑似和确诊的区别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疑似,就是主要要符合这两方面,一个是流行病学史,第二个就是临床表现。第一个,流行病学史,简单的说就是发病前两周之内,有没有去过武汉,不管去旅游也好,或居住也好,或者是发病前两周内,有没有接触从武汉来的人他有发热症状,或者有一些呼吸道的症状。或者第三条,就是家里人已经确诊了有这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确诊病例,或者是所接触的人已经出现了确诊病例的。这三条满足一条,就是具有流行病学特征。第二个,就是临床表现。临床表现第一发烧,第二CT提示有肺炎影像学特征,第三,发病早期的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计数减少。疑似病例怎么来一个一个诊断,那就是有流行病学史中的任意一条,还有就是临床表现中的任意两条。符合这两个条件的话,就是一个疑似病例,但是疑似病例并不等于确诊病例。要确诊的话,必须要做病原学检测,病原学检测是做新型冠病毒核酸的检测。如果疑似病例的病人做了核酸检测是阳性的,那么他就是个确诊病例,这就是确诊病例跟疑似病例的一个区别。
新型肺炎怎么预防
头痛是新型冠状病毒吗
流感是乙类传染病吗
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有发热、全身酸痛、咽痛、咳嗽等症状。传染病防治法根据传染病的传播方式、速度及其对人类危害程度的不同,将其分为甲、乙、丙三类,实行分类管理。截止目前列入的法定传染病共39种,其中甲类2种,乙类26种,丙类11种。按照目前我国传染病管理规定,流行性感冒,属于丙类传染病,按照丙类传染病管理。在前几年的时候,流行性感冒属于乙类传染病,目前已经归类为普通的常见季节性流感,属于丙类传染病。在2009年5月1日,卫生部又将甲型H1N1流感纳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病毒灵的功效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