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7个月宝宝睡觉翻身频繁是怎么回事

发布时间:2020-08-0463396次浏览

7个月宝宝频繁翻身原因很多,首先考虑是否是饮食问题,比如吃的较饱或有口渴迹象,应考虑到身体不适,如果缺乏钙元素也会有此类情况,还可能是护理不正确。

家长最关心孩子出生后一切举止,有些人发现自家宝宝在晚上睡觉时一直都不安稳,总频繁翻身,7个月宝宝睡觉翻身频繁是怎么回事呢?
  1、饮食性问题
  可能是饮食性问题导致,如天气干燥情况下,宝宝进入夜间可能有明显口渴情况,应尽快补充水分。一岁以内婴儿可能出现腹胀等表现,是因睡前吃得较饱,或喝奶后没有拍嗝,导致后期出现明显腹胀。
  2、身体不适
  宝宝睡眠不安稳,可能因钙元素缺乏导致,缺乏钙元素后会引起大脑植物神经性兴奋,导致宝宝晚上容易惊醒,睡不安稳。宝宝出牙时期有睡不安稳表现,经几番折腾后,妈妈可能会发现。
  3、护理不正确
  其实宝宝适当性凉一些没有关系,但很多妈妈担心宝宝着凉,所以穿的较多,如果太热易导致孩子睡眠时不安稳,可能是尿裤太湿不舒服引起。

相关推荐

01:26
新生儿日常护理怎样预防感染
感染控制。为了预防新生儿感染,请避开人多的地方,避免与感冒、腹泻患者接触,接触新生儿前需洗手。装奶的用具以及橡胶奶嘴,每天要开水清洗或者煮沸,吃剩的奶不要再给新生儿吃,不要用手抓摸奶嘴。脐带脱落前,避免肚脐长时间沾水,沐浴结束后擦干肚脐水分。为了预防细菌感染,可用酒精或碘伏来进行消毒。脐带通常5-14天后脱落,不同婴儿脱落时候会有差异。脐带脱落后,会流出少量黄色分泌物或血液,在完全干燥前,可用同样方法进行消毒。
01:45
新生儿睡眠有哪些规律
新生儿的大脑皮层兴奋性低,睡眠时间长,几乎除了吃奶就是睡觉。充足的睡眠有助于促进宝宝身体发育,但每个宝宝的睡眠习惯不同,睡眠时间也会有差异。有些宝宝睡眠时间短,如果孩子吃奶好、精神状况好、体重增长正常,也是属于正常情况。如果宝宝睡眠不安、经常哭闹,还伴有流汗,需要考虑孩子是否缺钙,必要时需及时补充维生素D3,促进钙的吸收。新生儿一般每2-4小时醒一次,但一天大多时间都在睡觉,但是与成人不同,新生儿睡眠时,只要较小的刺激或声音,就容易被惊醒。出生3-4个月后,夜间睡眠时间逐渐变长。应避免让正常新生儿趴睡,尤其是患有肠胃疾病,或心脏疾病的新生儿、早产儿等,当婴儿趴睡时需要更加注意。
01:50
新生儿睡觉张着嘴正常吗
新生儿睡觉张口是否正常,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正常情况下婴儿哭闹的时候会用嘴巴呼吸,而婴儿睡眠时出现张口呼吸的原因有:一、出生或发育时出现腺样体肥大,会出现睡觉时候张口呼吸。二、鼻腔有粘液堵住,出现睡觉时候张口呼吸。三、过敏或者感冒而鼻塞、分泌物过多,出现张口呼吸。四、肥胖原因,可能会出现呼吸道的堵塞,出现张口呼吸的症状。还有少见的情况如婴儿舌头过大,呼吸不畅,张口呼吸。
03:15
孩子头大是什么原因
孩子头大有可能是生理性的表现,也有可能受病态因素的影响。对于小月龄孩子,其突然出现头围迅速明显的增大,这时要特别小心孩子可能有脑积水问题。除此之外,一些孩子可能会因为颅脑的损伤或感染,包括颅内的占位等,导致孩子出现头大。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孩子的头围确实比普通同龄孩子大,但在监测孩子其他情况的时候,发现孩子的头围增大并不是特别明显,是在合理的范围内,且孩子其他的发育,如体重、身高的发育是正常的、匹配的,这种情况可能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如爸爸妈妈的头比较大,孩子的头可能也会变大。还有一些孩子因为营养供应比较充足,孩子发育非常好,孩子的整体发育也会很大。
新生儿吃了睡睡了吃是否正常
新生儿如果吃了睡,睡了吃,多半情况下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对于新生儿,他刚刚脱离了母体环境,一天当中基本上有大多数的时间都处于睡眠的状态。而且这时候力气比较小,很多孩子吃着奶一用点力就觉得乏力,就会进入睡眠的状态。而且每次新生儿清醒的时间也不长,就二十分钟到半个小时左右。在新生儿时期,如果宝宝吃奶也好,精神反应也挺正常,大便排的挺好,而且体重稳步增长,说明孩子健康。这种情况下,即便宝宝每天睡眠的时间短,但也没有问题。
语音时长 02:35

2021-09-29

84643次收听

新生儿涨气怎么处理
新生儿胀气不严重情况下,可以通过按摩缓解。若胀气过于严重,已出现哭闹不止的情况,需要及时服用益生菌,来调节幼儿肠胃菌群,平时在新生儿进食后,也可以进行拍嗝和排气处理,预防胀气。
儿童感统失调挂什么科
儿童感统失调可到儿童保健科就诊,如果确诊为感统失调,应通过感统训练等方法改善病情。
高危儿早期干预效果
高危儿早期干预一般可以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早期医学干预与预防的训练中发现,一般1-2项筛查异常的高危儿,经过训练7到20天,基本能恢复正常,多为暂时性的发育迟缓或缺乏刺激所致的有高危因素的婴儿,交代家长要定期复诊,并传授给母亲对高危儿一般性保健措施。两周到一个月后复诊,90%以上基本能恢复正常,有三项以上异常高危儿,除家庭促进脑发育被动操外,要定时到康复科选择做按摩、电疗等康复训练后,2到3个疗程后,80%症状明显会有好转且减轻,0到2岁是小儿大脑发育最快时期,针对高危儿实施早期环境刺激,有助于尽早落实针对性的干预,促进保障其受损的大脑得以有效的康复。针对高危患儿积极开展规范化的管理及早期综合干预,可有效提升患儿智能水平,早期脑可塑性主要突出在迅速增加其神经回路不稳定、环境刺激可塑造最优的皮层细胞结构,如果脑受到损伤,通过早期丰富的环境刺激和功能训练,大脑可重组其功能,在儿童能力发育关键期,进行早期干预和治疗,是保证患儿潜在能力得到最大程度发挥的唯一途径,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语音时长 01:48

2020-02-21

52857次收听

新生儿宫内感染可以治好吗
婴儿在宫内如果受到了感染以后,要根据感染的病原体类型,才能够知道是否能治疗,是否能康复。为了避免婴儿受到宫内感染,女性在怀孕的早期,就要积极的进行检查,可以尽早的发现婴儿被感染的病原体。如果不是一些传染性疾病,在早期发现的时候,尽快的治疗,可以有治愈的可能。但是有一些传染性疾病,治疗的可能性不大,甚至在婴儿出现以后,仍然会有各种病毒,宫内病毒的感染,目前尚没有特效的治疗,主要是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对有严重症状的巨细胞病毒感染,抗病毒药物,比如更昔洛韦、阿糖胞苷、阿糖腺苷以及阿昔洛韦,对巨细胞病毒均能起到短暂的抑制作用,而使症状缓解,但是他不能清除感染。更昔洛韦是一种新型的核苷类抗病毒药物,但是它存在着骨髓抑制、神经毒性,以及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这些药是否用于婴幼儿及新生儿,目前是有争议的。但是多数人认为,更昔洛韦治疗巨细胞病毒感染疗效肯定,且不良反应少,特别是对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者,无论有无症状,均应进行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治疗。但是如果病毒已造成了胎儿的损害,最好是尽快的终止妊娠。
语音时长 01:34

2020-02-21

52888次收听

新生婴儿眼白黄正常吗
有一些宝宝在出生之后因为黄疸而导致眼白明显发黄,这是一种异常的现象,往往是因为黄疸的指数比较高所造成,可以选择多喝温开水,多晒阳光,服用药物等方式来缓解,如果情况没有任何的改善,也需要到医院接受治疗,以免造成风险。
新生儿睡着打嗝怎么办
新生儿睡着打嗝一般是由于胃部存在多余的空气,这时要将胃部多余的空气排出,另外不妨尝试着弹宝宝的脚底,也可以改善新生儿睡着打嗝的现象,如果上述这两种方法效果不好时,不妨按住宝宝虎口,只对宝宝不再打嗝为止,但是在按住虎口时要注意掌握好视力度。
一岁宝宝咳嗽有痰吃什么药
小孩子咳嗽有痰多数都是呼吸道受到了病毒或者细菌侵害,这种情况可以吃消炎药物来进行治疗。宝宝咳嗽有痰虽然是病毒或者细菌感染引起,但是也要对咳嗽和痰多的症状做针对性治疗。孩子有了咳嗽的症状多数都会引起肺热,所以在给孩子使用消炎化痰药物的同时可以适当加入清肺热的药物。
婴幼儿血小板低的表现是什么
婴幼儿的血小板低了之后,如果不是很严重,并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经常是在化验血常规的时候发现。如果婴儿的血小板低的很厉害,最容易出现的是出血倾向,比如流鼻血,或者身上有出血斑、瘀斑这种情况。重症的血小板低,可能会出现消化道的出血、甚至颅内出血,这都是比较严重的血小板低的情况。多数的情况下,婴儿的血小板不会低的很严重,孩子可能并不能够表现出明显的症状,需要进行一些观察,或者在医院做一些血常规检测之后才能够发现。但是血小板减少之后大家也要非常重视,因为它确实可能会造成一些严重的结果。比如血小板低的非常厉害之后,可能会造成大出血,比如颅内出血或者消化道出血,都是会影响生命。
语音时长 00:58

2019-09-11

56602次收听

小孩为什么打呼噜
儿童打呼最常见原因是腺样体肥大,比较少见原因的打鼾是鼻道有异物。腺样体肥大的原因是儿童的免疫器官,包括扁桃体,还有在咽部、鼻后的腺样体,这样的小孩大多数都会有既往的过敏性鼻炎,或者反复感冒的病史,然后刺激免疫系统的增生,造成腺样体肥大。所以是属于后鼻道的气道不通畅,睡眠的时候受体位的影响就会有打鼾,这个情况也是分为不同,比如翻身改善体位就能缓解,可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情况会减轻。但是如果受体位影响不明显,就需要到医院进行呼吸睡眠的监测,因为打鼾的时候会影响大脑的供氧,容易出现呼吸暂停,最终可能对孩子的注意力和身高都会有影响。比较少见原因的打鼾是鼻道有异物,有的小孩比较淘气,可能把什么塞到鼻子里去了,但是没有及时告诉家长。但是这种异物除打呼噜,还会有鼻道的脓鼻涕或者鼻道感觉有异味。所以希望引起家长的注意,比如感冒期间的打呼噜可以通过改善体位,鼻子局部的应用海盐水缓解症状,可以自愈。如果腺样体肥大,要根据堵塞后鼻道的程度来决定否是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
语音时长 01:48

2019-05-28

52418次收听

01:25
囟门闭合时间
正常情况下,宝宝出生时后囟很小或已闭合,仅能容一指尖的大小,最迟生后6~8周闭合。前囟在生后6个月,随着颅骨逐渐骨化而渐渐变小,通常在1岁~1岁半闭合。囟门指婴幼儿颅骨结合不紧所形成的颅骨间隙,有前囟和后囟之分。前囟门在头顶部,是两侧额骨与两侧顶骨之间的骨缝形成的菱形间隙;后囟门靠近头枕部,是两侧顶骨与枕骨之间的骨缝形成的三角形间隙。如果出现特殊的病理因素或者是缺钙,囟门闭合会出现延迟或者提早闭合等特殊情况,要及时到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