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流行出血热传染吗

发布时间:2020-08-1358874次浏览

流行出血热会传染,具有普遍传染性,对任何人群易感。主要从宿主动物的尿液、唾液、粪便、血液等分泌物中排出,之后通过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接触传播、虫媒传播等途径传染给人类,人类又可通过母婴传播方式传染给下一代。

流行性出血热根据中毒程度的轻重,和休克及肾损伤程度,主要分为五型,其中症状最轻的是轻型,患者可能仅有皮肤点状出血,没有休克少尿的情况,而严重的可能会因心力衰竭以及脑出血而死亡。因该疾病一旦发病,大多比较急骤甚至威胁生命,所以很多人想知道的是,流行出血热传染吗?
  一、流行性出血热传染吗
  其主要指该类型出血热在我国和日本等地广为流行,具有传染性。出血热作为一种以鼠类为主要宿主的自然疫源性传染源,对人群普遍易感。而该病主要传播途径是动物之间,但病毒也可通过宿主动物的排泄物、血液排出,之后再经过呼吸道、消化道、接触、虫媒等多种方式传染给人,所以该疾病不但流行性广,而且传染性高。
  二、流行性出血热的传染途径
  1.呼吸道传播
  呼吸道传播是出血热重要传播途径,在黑线姬鼠之类宿主动物感染十天之后,病毒会从其排泄物,例如粪便、唾液、尿液当中排出。携带有病毒的排泄物会以气溶胶颗粒的形式,通过人体的呼吸道进入到体内后使人类致病。
  2.消化道传播
  当人食用或饮用被携带有病毒鼠类排泄物污染的食物和水源后,病毒会经过破损口腔黏膜后,达到胃肠黏膜最终导致疾病发生。
  3.接触传播
  部分患者可能是因直接和动物接触后感染患病,例如被病毒鼠类咬伤,或者是身体皮肤破碎处无意接触到了病毒鼠类的排泄物后,可顺着血液系统而引发感染。
  4.母婴传播
  出血热还存在母婴传播的方式,感染了流行性出血热的孕妇,可以通过胎盘直接将病毒传给婴儿,
  5.虫媒传播
  一些寄生在鼠类身上的螨虫也会携带有病毒,而这类螨虫如果接触到了人体皮肤,就可能导致疾病发生。

相关推荐

出血热有传染性吗
出血热有很多种病毒的感染,都能引起这样的症状,不论是登革热、黄热病、肾综合征出血热等。都是有一定传染性的,只是传播媒介不同,传播途径不同。在国家,出血热主要指的是肾综合征出血热。而传播主要通过鼠蚤为中间媒介来进行传播,宿主主要是啮齿类动物且是人畜共患病。所以一定要消灭宿主,切断中间的媒介,然后改善生活环境,才能降低出血热的传染风险。并且有些出血热是有疫苗的,是可以进行疫苗接种的。
语音时长 01:04

2021-12-30

95083次收听

出血热有哪些症状
我国最多见的肾综合症出血热也叫流行性出血。很多地区有散发或是局部小爆发病例发生。通过啮齿类动物传播且病原体主要是汉塔病毒感染。感染后会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早期有非特异性症状如发热乏力等,后会有明显的三红三痛。还有出现结膜充血、颜面潮红表现等。进入到少尿期和无尿期,会有低血压休克的表现。这时会有高容量综合征表现,出现呼吸困难喘憋等。给予对症治疗后,可能会平稳过渡到多尿期,出现明显尿液增多后逐渐恢复。
语音时长 01:04

2021-12-30

83061次收听

出血热能治愈吗
出血热的治疗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救治成功率比既往有明显改善。治疗首先要对病人进行卧床休息隔离并给予相应的对症支持治疗,维持病人的水电解质平衡和热量。在病人少尿期的时候,一定要稳定内环境,促进利尿,且病人出现无尿和明显中毒症状、肾功能明显的损害、高钾血症等症状时,可以给予透析治疗、肾脏替代治疗。通过积极的治疗,进入到多尿期,就要注意病人感染的风险和水电解质的紊乱。最终可以达到完全恢复。
语音时长 01:23

2021-12-30

80456次收听

出血热的危险
出血热目前说的是肾综合症出血热也是流行性出血热,是我国最常见的出血热疾病。出血热根据病毒和类型的不同,分为轻型、中型、重型。轻型是经过发热期,少尿期,甚至直接进入多尿期后进入恢复期,这些恢复会比较好。而重症患者则是从发热期直接到少尿期或无尿期,甚至出现高容量综合征表现。出现腔道出血、神经系统的症状等都是较危险的。一定要给予相应的替代治疗这样才能恢复。但也有部分病人在该时期因并发症而死亡。
语音时长 01:17

2021-12-30

80254次收听

小孩C反应蛋白高达到40多算严重吗
对于孩子来说,如果孩子的C反应蛋白增高达到四十多,这个时候严重与否,实际上要看孩子其他的表现,可以说并不能只依靠C反应蛋白这一个数值,来判断孩子的病情是否严重,要根据孩子的情况,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严重与否,这个答案因人而异。对于孩子疾病的判断来说,一般要结合孩子的症状、体征、辅助检查来综合判断,C反应蛋白属于辅助检查的一种,对于辅助检查来说,既然叫做辅助检查,是一个辅助的作用,所以孩子的C反应蛋白高四十多,到底严不严重,要先看孩子的相关的症状和体征。比如孩子一般引起C反应蛋白增高,比较常见的诱因主要是感染,对感染来说,如果孩子比如有比较明显很严重的感染症状,像有些孩子可能会有严重的神经系统感染,这个时候孩子会有非常严重的发热、头疼、呕吐等。神经系统对非常重要,所以,如果孩子比如像有严重的神经系统细菌感染,这个时候可以说对孩子的影响相对可能比较大,如果治疗不是很及时,有可能对孩子影响很大,而且可能会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等相关的问题。所以这个时候,即使孩子C反应蛋白没有这么高,孩子临床表现很严重,比如有些孩子特别严重的甚至会出现抽搐,这个可以说非常严重了,但如果孩子,比如只是C反应蛋白增高,确实可能提示孩子有细菌感染,但是他相关的临床表现,可能并不严重,有些孩子确实可能会有发热,但是可能其他相关的表现,比如孩子是一个呼吸道感染,可能只是有一些鼻塞、流涕、咳嗽、咳痰等,这个时候即使C反应蛋白增高,孩子的临床表现,包括查体的体征,不是很严重的情况下,对孩子影响也并不是很大,所以并不是特别的严重。当然引起C反应蛋白增高的,原因还有很多,比如一些组织的损伤,或者有一些结缔组织病等,都可能引起孩子C反应蛋白增高,所以,对于孩子来说,病情严重与否,实际上要具体看孩子,到底患的是哪一种疾病,以及临床的表现,包括临床的体征到底严不严重,再来判断孩子的病情是否严重,而对于C反应蛋白来说,它只是一个辅助检查的指标,要综合判断孩子的病情,再做相应的对因和对症处理。
语音时长 02:39

2021-11-05

59224次收听

01:59
出血热能治好吗
出血热的治疗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救治成功率比既往有明显改善。治疗首先要对病人进行卧床休息隔离并给予相应的对症支持治疗,维持病人的水电解质平衡和热量。在病人少尿期的时候,一定要稳定他的内环境,促进它的利尿,且病人出现无尿和明显中毒症状、肾功能明显的损害、高钾血症等症状时,可以给予透析治疗、肾脏替代治疗。通过积极的治疗,进入到多尿期,就要注意病人感染的风险和水电解质的紊乱。最终可以达到完全恢复。
01:56
出血热严重吗
出血热目前说的是肾综合症出血热也是流行性出血热,是我国最常见的出血热疾病。出血热根据病毒和类型的不同,分为轻型、中型、重型。轻型是经过发热期,少尿期,甚至直接进入多尿期后进入恢复期,这些恢复会比较好。而重症患者则是从发热期直接到少尿期或无尿期,甚至出现高容量综合征表现。出现腔道出血、神经系统的症状等都是较危险的。一定要给予相应的替代治疗这样才能恢复。但也有部分病人在该时期因并发症而死亡。
01:41
出血热传染吗
出血热有很多种病毒的感染,它都能引起这样的症状,不论是登革热、黄热病、肾综合征出血热等。都是有一定传染性的,只是传播媒介不同,传播途径不同。在我们国家,出血热主要指的是肾综合征出血热。而它的传播主要通过鼠蚤为中间媒介来进行传播,宿主主要是啮齿类动物且是人畜共患病。所以一定要消灭宿主,切断中间的媒介,然后改善生活环境,才能降低出血热的传染风险。并且有些出血热是有疫苗的,是可以进行疫苗接种的。
02:19
出血热有什么症状
我国最多见的肾综合症出血热也叫流行性出血。很多地区有散发或是局部小爆发病例发生。通过啮齿类动物传播且病原体主要是汉塔病毒感染。感染后会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早期有非特异性症状如发热乏力等,后会有明显的三红三痛。还有出现结膜充血、颜面潮红表现等。进入到少尿期和无尿期,会有低血压休克的表现。这时会有高容量综合征表现,出现呼吸困难喘憋等。给予对症治疗后,可能会平稳过渡到多尿期,出现明显尿液增多后逐渐恢复。
出血热传染途径
出血热传染途径之一就是呼吸道传染,老鼠体内的病毒会污染尘埃,形成气溶胶,被人体吸入之后便会引起感染。出血热也可以通过消化道进行传播,比如说吃了被患病老鼠排泄物污染的食物。此外,接触传播、母婴垂直传播及虫媒传播都是比较常见的传播途径。
肾综合征出血热临床表现
肾综合征出血热在发热期的临床表现是以高热为主,很多患者还会出现三痛症状以及三红症状。进入低血压休克期,主要的症状就是低血压以及休克,少尿期是以尿量明显减少为主,多尿期的症状主要就是尿量显着增加。到了恢复期,各种症状表现都会明显改善。
出血热传播途径有哪些
出血热是一种由汉坦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比较常见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五种,分别是接触传播、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虫媒传播、垂直传播等。所有人都是汉坦病毒的易感人群,因青壮年户外活动的时间长,被感染的几率较大。
出血热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出血热早期会有发热表现,伴有腰部疼痛、头部疼痛症状,后期发热消退后有低血压,休克等症状,没有得到有效改善,可引起水电解质紊乱。
出血热能治好吗
出血热的患者要对这个疾病引起重视,因为它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了解了其中的发病原因,才会对于疾病给与更多的治疗。患者要想有好效果出现,可以使用一些药物。抗病毒的药物就很好,适合患有这个疾病的患者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