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体酮的副作用大吗?
发布时间:2020-08-2856868次浏览
黄体酮又名孕酮,为孕激素。是由卵巢黄体分泌的一种天然孕激素,在体内对雌激素激发过的子宫内膜有显著形态等影响,这种物质为维持妊娠所必需。
一般来说,如果黄体功能不全,黄体酮分泌不足,一般就会使用补充黄体酮的治疗方法。它临床用于先兆性流产、习惯性流产等闭经或闭经原因的反应性诊断等。
包括口服、肌内注射和阴道凝胶3种途径给药。新型微粒化孕酮和高选择性孕激素地屈孕酮优于传统的甲羟孕酮。临床观察发现,肌内注射孕酮后子宫内膜中孕酮浓度较低,而阴道给药吸收良好,可显著增加子宫内膜孕酮受体浓度,优于口服和肌内注射。
黄体酮具有一定的作用,但它不是万能的。它属于处方药,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黄体酮的副作用如下:
1、在孕早期使用大量的这种物质,胎儿脊柱、肛门、四肢等部位发生畸形的危险是很大的。
2、在注射或是服用它后可有头晕、头痛、恶心、抑郁、乳房胀痛等。
3、经常使用黄体酮可引起子宫内膜萎缩、月经量减少,并容易发生阴道霉菌感染等现象。
对于疾病的治疗找准病因很重要。如果一定要注射黄体酮,建议最好是在医生的指导下,做完健康检查之后再进行。
相关推荐
黄体功能不全是怎么回事
黄体功能不全怎么诊断
黄体功能不全有哪些病因
黄体功能不全的原因是什么
如何才能确诊黄体功能不全
黄体功能不全影响患者生活
黄体功能不全是导致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的一种病因,这种疾病其对女性造成的危害是较大的,通常上会导致女性很多疾病的发生,常见的主要有女性不孕,月经失调以及习惯性流产等,这些都是此疾病给女性所造成的伤害。
量基础体温的作用是什么?
一般卵泡期基础体温为36.5℃,黄体期上升0.5℃,因而出现双相表现示有排卵,若单相型无后期升高的体温曲线,提示无排卵,其准确率为70%~80%...
黄体功能不全防止复发有什么方法
女性如何预防黄体功能不全。相信大家都知道黄体功能不全会对女性的危害很大,即便是怀孕的女性,也可能会导致女性的流产的现象出现,因此大家要多了解黄体功能不全的知识,做好预防,那么,女性如何预防黄体功能不全?请看下文的介绍吧。
黄体功能不全的诊断方法
临床上除表现不育和反复妊娠早期习惯性流产外,黄体功能不全很少有特异性症状。因此,当排除其他不育因素后,患者的月经基本规则并有排卵的不育妇女...
黄体功能不全做活检吗
黄体功能不全可以不做活检吗?为了怀孕和着床,子宫内膜需要增厚。向子宫内膜发出增厚指令的是黄体激素。排卵后,剩余的卵泡在黄体化之后,分泌出黄体激素。如果黄体功能不全,黄体激素的分泌量就会减少,受精卵就很难着床。黄体功能不全,是和排卵障碍相关联的疾玻
02:37
排卵期促黄体生成素多少正常
在女性的月经周期中呈现波动性变化。在月经周期的前半期,也就是卵泡期,一般正常值在2到10U/L左右。在月经中期的中间,也就是排卵期,一般在20到100U/L左右。排卵期随着LH峰出现,会诱发卵巢排卵。在月经周期的后半期,也就是黄体期,LH出现下降,恢复到2到10U/L水平。这是LH值的大致范围。促黄体生成素是由人体垂体分泌的激素,简称LH。它与垂体分泌的另一种激素,卵泡刺激素FSH具有协同作用,作用于女性的卵巢,促进卵巢生成雌、孕激素,以及部分雄激素。LH在排卵期会出现高峰,刺激卵巢排卵。这是LH的主要生理作用。
03:01
促黄体生成素正常值是多少
促黄体生成素,也叫黄体生成素,是由女性垂体分泌的一种激素。它与垂体分泌的另一种激素,卵泡刺激素协同作用,促进女性卵巢生成雌激素、孕激素以及部分雄激素。黄体生成素在卵泡期会出现峰值,促进卵巢排卵。黄体生成素在女性月经周期中是波动变化的。一般在月经周期前半期,即卵泡期,大致范围在2到10(单位/升)。在月经周期的排卵期,即两次月经中间时期,一般在20到100(单位/升)。在月经周期的黄体期,即后半期,一般又回落到2到10(单位/升)左右。绝经以后,一般在10到50(单位/升)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