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胆囊结石危害不容忽视

发布时间:2020-08-2860943次浏览

胆囊结石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对于胆囊结石,我们并不陌生,但是对于胆囊结石的危害我们是否了解?为了让大家清楚地认识到胆囊结石对我们人体的危害,了解胆囊结石危害不容忽视,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具体的看看文章的介绍吧。

胆囊结石导致胆囊炎可能是众所周知的。除此之外,一些小的结石落入胆总管、排入十二指肠,而每次落入胆总管后均可损伤胆总管末端肝胰壶腹括约肌,反复如此则造成胆总管末端狭窄,继发胆总管结石及胆源性胰腺炎。一些大的结石嵌顿、压迫胆囊及其邻近器官会形成胆内瘘,如胆囊十二指肠瘘、胆囊横结肠瘘、胆囊胆总管瘘等。

每年大约20%的"无症状"胆囊结石患者出现胆绞痛。在没有症状的间歇期内,结石在胆囊中漂浮不定,在这种情况下,病人没有任何感觉。当油餐后或在夜间,胆囊结石易卡在胆囊颈部或胆囊管内,结石一旦嵌顿,胆囊里的胆汁流不出去,使胆囊内压力升高,胆囊膨胀,胆囊为排出其胆汁,不得不加强收缩。胆囊在短时间内迅速膨胀与收缩便产生了剧烈的绞痛。这种绞痛常常是持续性阵发性加重,严重者出现休克甚至生命危险。

在我们的腹部集中了人体的五脏六腑,胆囊结石是一种常见疾病,但是由于很多人不了解胆囊结石的危害,导致病情蔓延,最后到达无可挽救的地步,通过以上的介绍,希望更多的人了解到此疾病的害处,从而更好的预防胆囊结石的发生。

相关推荐

胆囊结石检查需要空腹吗
胆囊结石的检查一般是需要进行空腹检查的,这种情况尤其是在做胆囊彩超检查时,是需要空腹进行超声定位,这样能够有效精准的查找胆囊结石的大小部位。如果进食的情况下,很容易造成胆囊收缩或者是排泄胆汁,这样有可能会对胆囊结石的检查结果造成影响。同时做胆囊结石检查时,有时可能还需要复查一下肝脏功能以及一些生化指标,这种情况下更需要进行空腹,而且在短期内不要吃一些辛辣、刺激、油腻、高胆固醇的一些食物和食品,这样有可能会影响胆囊结石检查的血液生化结果。总之,胆囊结石的检查,无论是采血以及一些生化检查,还是一些彩超以及CT、磁共振等,尽量要采取空腹检查的方式,这样检查的结果更为精准、确切。
语音时长 01:16

2021-04-15

80047次收听

胆囊结石有什么症状
胆囊结石在临床中的症状一般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无症状的解释,也是患者往往是在常规体检或者是在做其他相关检查时意外发现了胆囊结石,患者本身并没有任何的症状,也不会产生任何不舒服的症状。第二类症状是表现为胆囊结石性的炎症类,表现包括右上腹部疼痛,伴有消化系统的恶心、呕吐有时长期反复的胆囊结石会造成右侧肩背部疼痛,有时也会造成消化功能出现异常,厌食或者是消瘦乏力。有些特殊部位的胆囊结石,比如胆总管、胆囊管内的结石有可能会继发。感染加重的情况,包括寒战、高热甚至化脓穿孔后导致弥漫性腹膜炎等一些常见的症状。因此胆囊结石具体的症状一定要根据患者病情的变化来适当的进行评判,出现症状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语音时长 01:20

2021-04-15

101908次收听

胆囊结石有必要摘除胆囊吗
胆囊结石患者是否需要摘除胆囊,要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大多数情况下,患者病情比较轻微,腹部疼痛等临床症状不是特别明显,通过保守治疗能够稳定病情,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同时指导患者合理膳食,减轻对肝胆的刺激,患者症状发生几率也逐步降低。对于这种情况,可以考虑不用摘除胆囊。但是当患者病情逐步加重,诱发患者出现急性胆囊炎或者是结石较大,胆囊功能出现明显的减退,对于这种情况就要考虑去医院进行手术治疗。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可以选用开腹胆囊切除手术,或者是腹腔镜下微创胆囊切除手术,尤其是后者,对于患者创伤较小,美观性较好,可以尽快的恢复正常的工作、生活及饮食。
语音时长 01:13

2020-12-23

85723次收听

什么人容易得胆囊结石
胆囊结石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生于以下几类群体:首先,多见于日常作息及饮食不规律的人,喜欢吃高脂油腻食物,例如奶油蛋糕,肥肠及红烧肉等,喜欢抽烟还有饮酒的群体。其次,多见于体形肥胖或者患有糖尿病、高脂血症、肝硬化的患者。最后,多见于胃肠道手术以后的患者。在这些群体中,容易出现胆汁代谢异常的情况,当胆汁长期淤积在胆囊内,导致胆固醇、胆汁酸以及磷脂浓度比例发生异常,从而造成胆囊结石病变发生。所以,对于上述高危群体,我们要做好健康宣教,同时要定期去医院做相应的体检,还是要调整日常生活饮食习惯,降低结石发病率。
语音时长 01:15

2020-12-23

107410次收听

胆囊结石基本知识有哪些
胆囊结石基本知识有哪些?很多患者因为胆囊结石小,或者因为胆囊结石没有引起身体上的不适而没有治疗,这是错误的,胆囊结石不能放之任之。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胆囊结石基本知识:
胆囊结石如何科学饮食
我们身体的营养全部来自于一天的饮食,如果饮食不恰当的话,对于疾病的恢复来说是非常有影响的,那么到底胆囊结石如何科学饮食呢?针对这一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具体的看看文章的介绍吧。
02:37
胆管结石和胆囊结石有何区别
胆道系统由肝脏外胆道、肝脏内胆道,以及胆囊三个部分组成。如果将肝脏外胆道比喻做树干,那么肝脏内胆道就是树杈,而树干旁边也就是肝脏外胆道旁边还有个附件,这就是胆囊。那么胆道系统里面,如果结石长在胆囊里,临床上就称为胆囊结石。大部分的病人俗称它为胆结石,实际上主要指的是胆囊结石。那么胆管结石临床一般特指的是,在肝内胆管和肝外主管道长的结石,这种称为胆管结石,也分为肝内的胆管结石,和肝外的主干道的胆管结石。所以说,胆管结石和胆囊结石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03:32
胆囊结石是怎么引起的
胆囊结石的原因非常复杂,常见的是胆汁循环代谢出现了问题,因为胆囊炎、胆道蛔虫引起了感染,引起胆囊理化性质的改变,胆盐就很容易积出成为结石。有一个很重要的方法来排除胆盐的沉积,就是定期的吃早饭。除了胆盐沉积以外,胆道蛔虫也是引起胆囊结石的一个重要原因。消化系统的寄生虫通过胆道系统可以穿到胆道囊里,引起胆囊粘膜炎症,引起胆囊黏膜的损伤,容易引起胆汁理化性质的改变,这部分胆囊结石要通过注意卫生来进行避免。饭前便后常洗手,注意个人卫生,尽量不要发生肠道精虫的感染。
胆囊多发性结石严不严重
胆囊多发性结石是否严重,主要与结石的大小有关。如果大结石比较大,占据胆囊的囊腔,会影响胆囊的功能;而且时间长了以后,对胆囊壁的炎症刺激也比较明显,会影响胆囊壁收缩,引起比较明显的炎症。而胆囊小的结石,如果胆囊管相对较宽,小结石就容易从胆囊管进入胆总管,引起胆管结石。所以,胆囊多发性结石是否严重,主要根据结石的情况具体分析。胆囊结石有不同的种类和不同的类型,胆囊有单发结石和多发结石。一般多发结石可能有大结石,合并有小的结石;也有可能是多发的小结石凑在一起。
语音时长 01:06

2019-01-14

58911次收听

01:26
胆结石是怎么形成的
胆囊结石的发病人群,主要可以见于成年人,而且女性多于男性,在40岁以后,胆结石的发病率,就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一般情况下,胆结石为胆固醇结石,或者是以胆固醇为主的混合性结石和黑色胆色素结石。通常情况下,胆囊结石的发病率,可以受到患者的饮食习惯以及饮食结构的影响。目前,对于大多数的现代人来讲,生活节奏会比较快,压力也会比较大,就容易导致每天的饮食,不能保证按时按量按顿吃饭。对于这些不规律饮食的人群,有很大的概率,会出现胆囊结石。除此之外,偏高脂饮食、低纤维化的饮食,对于胆囊结石的形成,也可以产生不良的影响。通常建议胆囊炎患者的饮食,要以清淡为主,可以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绿色蔬菜和水果。
01:46
胆结石怎么预防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与胆结石的发病率,有着较为明显的相关性。因此,如果想要预防胆结石的发生,在平时的时候,就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第一,如果想要对胆结石进行预防,就要保证饮食规律,定时定量,按点吃饭。并且也要注意保持心情的舒畅。如果平时饮食不规律,可以引起胆囊功能紊乱的情况发生;第二,要注意健康饮食,少吃高蛋白、高糖、高热量以及高脂肪的食物,要注意多吃水果、蔬菜,以及富含纤维素类的食物,能够帮助减少胆结石的出现,可以起到较好的预防作用;第三,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要过量饮酒,要适度地运动。要预防胆结石的发生,特别要注意自身的饮食结构调整,要有合理的膳食结构,注意规律的饮食。
胆囊结石,胆囊息肉样变
主要介绍导致肝癌的危险因素,冬瓜金针菇姜丝枸杞汤、鸡丝马齿苋的制作方法,黄曲霉素,肝硬化的症状等相关内容。
胆囊结石诊断和治疗中的常见误区
随着国人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胆囊结石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严重地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胆囊结石如果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正确的治疗,常能够完全治愈。
02:16
没有症状的胆囊结石需要治疗吗
没有症状的胆囊结石,从长远来讲是应该积极治疗的,在未来的人生历程当中,胆囊结石发作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及时没有症状,也可能造成一系列的胆囊结石的并发症,所以说胆囊结石不管有没有症状,都建议要积极的治疗。
胆囊结石与手术
自从B超出现后,胆囊结石的检出率大大上升。B超对胆囊结石的诊断率是100%,而且是一种简单、经济、无创伤的方法,它被大量用于常规体格检查,所以知道自己患有胆囊结石的人有很多。有胆囊结石的病人究竟要不要手术?不手术会有什么影响?碎石治疗行吗?我有胆囊结石没管它,现在也挺好,这是怎么回事?胆囊结石的人会有很多的疑问,应该怎么办?我认为结石病人应该好好了解这个病,不要等到严重了才去医院,尤其是老年胆囊结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