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面部肌肉萎缩的护理方法

发布时间:2020-08-2859784次浏览

肌肉萎缩骨科的常见疾病,很多患者面部肌肉萎缩之后心情会变得十分差,担心自己不能够恢复健康,其实长期的消极情绪不仅对身体健康造成危害,而且还不利于肌肉萎缩的护理,那么到底面部肌肉萎缩的护理方法有哪些呢?

1、保持乐观心态。长期反复的精神紧张、焦虑、烦燥、悲观等情绪变化,可使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平衡失调,使肌肉发生萎缩。

2、合理饮食结构。补充高蛋白、高能量、高纤维素、富含维生素、磷脂和微量元素的食物,提供神经细胞和骨骼肌细胞重建所必需的物质,以增强肌力;禁食辛辣;戒除烟、酒。肌萎缩患者维持消化功能正常,是康复的基础。

3、注意劳逸结合。忌因长期剧烈运动导致的骨骼肌疲劳,不利于骨骼肌功能的恢复、肌细胞的再生和修复。可选择气功、五禽戏等传统体育锻炼方法。骨折早期功能锻炼,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最大限度减轻肌肉的萎缩。

除了上述介绍的几种护理方法,面部肌肉萎缩患者还应该注意保暖,因为肌萎缩患者由于自身免疫机能低下,或者存在着某种免疫缺陷,一旦因着凉而感冒,会使病情加重,病程延长,如不及时防治,预后不良,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相关推荐

03:07
老人腿没劲发软怎么回事
老人一般情况下走路不如年轻人利索,这是正常现象,多半和人体机能减退有关,肌肉减少症是老年人腿无力的重要问题。对于老年人来说,要适当的增加户外活动,要锻炼腿部的肌肉,因为肌肉力量好了,器官的代谢,包括身体的机能,生活的质量才会有所提高。还要考虑老年人有没有一些代谢性疾病,如说老年性骨质疏松或长期卧床,或有其他的一些疾病,如脊髓压迫症、双腿的功能障碍或神经系统疾病,如帕金森等,这些都可以使肌肉力量减弱。
神经性肌肉萎缩症严重吗
神经性肌肉萎缩症是比较严重的疾病,神经性肌肉萎缩症会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神经性肌肉萎缩症主要是由于神经系统疾病导致的肌肉萎缩,主要是由于以下两种情况导致:1、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导致,常见的疾病为脑中风。脑中风会引起肢体瘫痪,瘫痪的肢体如果长时间不使用,会出现肌肉萎缩;2、周围神经疾病导致。身体周围神经出现异常时,会导致肌肉不能得到神经的营养,从而出现肌肉萎缩。神经性肌肉萎缩,需要尽快的到医院找专业的医生进行治疗,具体的治疗方法取决于病情的轻重程度。
语音时长 01:09

2021-05-10

81012次收听

神经性肌肉萎缩还能恢复吗
神经性肌肉萎缩不能恢复,因为出现神经性肌肉萎缩,就表明肌肉已经失去了神经纤维的营养,肌肉的容积已经出现了缩小,而且会呈现进行性加重不可逆性损伤,目前医学还不能帮助神经性肌肉萎缩恢复。但是神经性肌肉萎缩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神经性肌肉萎缩需要通过康复治疗来延缓肌肉萎缩的进展,康复治疗主要包括按摩、针灸、理疗、功能训练等,但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不同,具体的康复治疗方案会有所差异。神经性肌肉萎缩再接受治疗时,要积极的配合医生。
语音时长 01:06

2021-05-10

80387次收听

肌肉萎缩饮食调养
肌肉萎缩患者必须做到合理饮食,谨和味,避免偏嗜,按时节量,以五谷为养,五菜为充,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严禁过食五味,尤其是食勿过咸,既要摄入足够的蛋白和脂肪,又要防止恣食膏粱厚味,大忌饥饱失常,饮食不洁,恣食生冷,接下来就具体介绍一下肌肉萎缩饮食调养。
骨折后肌肉萎缩如何治疗
骨折后如果出现肌肉废用性萎缩的问题,患者应该要坚持做康复锻炼,也可以去专业的中医机构做针灸或者是按摩治疗,还需要加强饮食营养。如果是神经损伤导致的肌肉萎缩,还需要应用药物来治疗。
肌肉萎缩发作时的基本症状表现是什么
我们不应该忽略肌肉萎缩,这个病症导致的后果也是很严重的,相信大家对这个病症还不是很了解,我觉得有必要跟大家说说肌肉萎缩发作时的基本症状,让大家重视起来这个病症来,一起来看看这些吧,相信大家会对这个病症有进一步的了解
肌肉损伤挂什么科
肌肉损伤可到骨科就诊,根据损伤严重程度选择药物、按摩、手术等治疗,治疗期间避免活动受伤部位,配合冷敷、按摩,促进病情恢复。
肌肉萎缩的早期症状
早期会出现一些外形上的变化,如局部的肌无力,以及头面部、上肢或下肢的一种局限性的肌肉萎缩,肌肉体积较正常的缩小,肌纤维变细甚至消失。肌肉萎缩是指由于肌纤维的数目减少或者是肌纤维的体积变小而导致的。骨骼肌容量下降,是一种渐进性的肌肉弱化和萎缩的疾病。肌肉萎缩,临床上以胳膊、大腿及脊椎处较为多见。肌肉萎缩早期可能会出现一些肌力的改变以及营养的障碍,会出现一些进行性的营养不良等,早期一般为轻度萎缩,会出现肌肉组织的外观无明显的凹陷。触摸肌肉时组织松弛,一般肌无力,但能做一些抗阻力的运动。
语音时长 01:26

2020-03-19

59841次收听

骨折后肌肉萎缩如何治疗
早期的功能锻炼是防止肌肉萎缩较好的办法,把骨折彻底长上,愈合是预防肌肉萎缩的前提条件。骨折尤其是下肢骨折时,肌肉往往是萎缩的,是常见的废用性萎缩,上肢骨折也一样,因为骨折后需要用石膏、手术、钢板、夹板等固定,不让骨折部位来回动,只有固定后才能长上,需要6到8周才能长上,这6到8周期间肌肉是很少运动、很少收缩的,会萎缩,不仅是肌肉萎缩,甚至骨头也会萎缩,会变细,整个腿或上肢都会变细的,等骨折愈合了运动起来,肌肉自然就不会萎缩,自然的就能恢复过来。
语音时长 01:30

2020-02-25

55993次收听

手上肌肉萎缩怎么办
肌肉萎缩指发生了横纹肌的营养障碍,肌肉纤维变细或消失,最直观的表现是肌肉的体积缩小。手上肌肉萎缩常见原因有支配手部肌肉颅内神经损伤、颈椎病、桡神经损伤、尺神经损伤、正中神经损伤、腕管综合症、手臂骨折石膏固定或手臂粉碎性骨折,术后外固定时间过长。手部肌萎缩的患者不一定能恢复,要根据肌肉萎缩的病因进行诊治,确定是否能够恢复至正常的肌力。如果患者出现了失神经性萎缩,一般恢复相对较难。当运动神经元受损会出现肌肉萎缩,如运动神经元病的患者,由于运动神经元是属于不可再生的神经,这种情况相对较难恢复。如果患者的肌肉萎缩是由于长时间不用,如骨折后行石膏拖外固定后,或者粉碎性骨折手术后,需要长期卧床导致废用性萎缩,相对来说比较好治,注意肌肉康复锻炼,并且配合针灸按摩可以帮助肌肉萎缩的恢复。
语音时长 01:36

2020-01-07

55024次收听

02:23
骨折后肌肉萎缩怎么办
骨折6到8周长好了运动起来,肌肉、骨头的萎缩自然能恢复过来,早期的功能锻炼是防止肌肉萎缩的最好的办法。通常情况下骨折属于废用性萎缩,因为骨折以后需要固定6到8周,这期间肌肉是很少运动,很少收缩的,所以自然会萎缩。等骨折愈合了,运动起来,肌肉萎缩自然就消失了。其实,骨折后不仅是肌肉萎缩,甚至骨头也会萎缩,整个腿或者手上肢都会变细的,但是骨折6到8周长好了运动起来了,肌肉、骨头的萎缩自然能恢复过来。早期的功能锻炼是防止肌肉萎缩的最好的办法,骨折彻底长上、愈合,是预防肌肉萎缩的前提条件。
02:36
手上肌肉萎缩怎么办
首先要明确手上肌肉萎缩的原因,如果神经性的,需要把压迫的神经或者损伤的神经恢复起来。如是骨折引起,愈合后进行功能锻炼可以恢复。首先要明确手上肌肉萎缩的原因,除单纯骨折引起肌肉萎缩,常见还有神经损伤引起骨肌肉萎缩,比如尺神经桡神经或者正中神经损伤,相应支配的肌肉就会萎缩起来,甚至是臂丛神经牵拉、颈椎病、头部问题,神经受到影响,导致相应部位的手前臂肌肉的萎缩。找出病因才能针对性解决萎缩的问题,如果神经性的,需要把压迫的神经或者损伤的神经恢复起来,肌肉萎缩自然就会恢复。如是骨折引起,愈合之后进行功能锻炼,肌肉萎缩自然可以恢复的。
02:41
肌肉萎缩怎么办
患者出现肌肉萎缩可以根据症状,选择加强功能锻炼,治疗神经损伤,结合康复锻炼以及按摩、热敷,应用改善循环和营养的药物等方法控进行治疗。如果因为骨折等原因,导致长时间不活动,引发的肌肉萎缩,在拆除固定或做完手术之后,要加强功能锻炼,一般可以恢复。如果因为神经损伤导致肌肉萎缩,恢复会比较困难,神经功能不恢复,肌肉萎缩得不到康复,需要先治疗神经损伤。如果因为脑血管病引起肌肉萎缩,需要结合康复锻炼和按摩、热敷等,使肢体的功能得到康复,肌肉萎缩得到缓解。如果自身的原因引起肌肉萎缩,比如营养状态不佳或循环不好,可以应用改善循环和营养的药物,并加强功能锻炼,促使肌肉恢复。
02:05
肌肉萎缩症状
肌肉萎缩主要是横纹肌营养障碍,肌肉的纤维变细甚至消失,从而导致肌肉的体积缩小。肌肉萎缩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见的是废用性萎缩,周围神经病变,导致有肌肉的地方明显无力,肌肉明显萎缩,还会出现双侧肢体的不对称,一般测量周径会发现两侧周径相差在3厘米以上。主要症状为肌肉无力、收缩困难、肌肉体积明显缩小,而且神经系统感知能力降低,主要表现在大腿和小腿肌肉、肩胛骨的肌肉等,肌肉萎缩以后会出现肌肉无力、肌肉震颤、活动不便,甚至造成完全性瘫痪。因此如果得了肌肉萎缩,一定要及时就诊,对症治疗,找到病因,从而得到针对性的治疗,才能防止肌肉继续萎缩,使肌肉慢慢恢复正常。
宝宝腿骨折后肌肉萎缩怎么办
宝宝腿骨折后肌肉萎缩可以每天进行腿部的局部按摩、热敷、理疗,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骨折痊愈后要适当的增加运动,同时要补充营养,多补充蛋白质和钙质,不要吃刺激油腻的食物,同时要有充足的睡眠,不要让宝宝太过兴奋或是烦燥等,要让宝宝保持心情上的愉快,定期到医院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