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糟鼻分三型论治
酒糟鼻,中医称之为“赤鼻”“酒齄鼻”,认为本病多由饮食不节或肺胃积热上蒸,复感风寒,血瘀凝结所致。笔者在临床上将本病分为三种证型予以论治,获得了良好的疗效。
肺胃热盛型:红斑多发于鼻尖或两翼,压之退色。患者太都喜好饮酒,饮食不节,有便秘、口干口渴等症状。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滑。多见于红斑期。治法:清泄肺胃积热。处方:桑白皮、牡丹皮、生石膏、红花、黄芩各 15 克,知母 12 克,地骨皮、枇杷叶(炙)各 10 克,大黄、生甘草各 6 克。大便秘结者,加炒枳壳、厚朴。水煎 3 次合并药液,分 3 次服用。
热毒蕴肤型:红斑止出现痤疮样丘疹、脓疱、毛细血管扩张明显,局部灼热,口干,便秘。舌质红绛,舌苔黄,脉数。多见于丘疹期。治法:清热凉血清肺。处方:白花蛇舌草 30 克,凌霄花、桑白皮、牡丹皮、生地黄、赤芍、黄芩、生石膏各 15 克,知母 12 克,枇杷叶、栀子、蚤休各 10克,生甘草 6 克,黄连 3 克。伴有脓疱者,加蒲 i 公英、紫花地丁、金银花;便秘者,加炒枳壳、大黄、厚朴。水煎 3 次合并药液,分 3 次服用。
气滞血瘀型:鼻部组织增生,呈结节状,毛孔扩大。舌质稍红,脉沉缓。治法:行气活血化瘀。处方:虎杖 30 克,栀子、生地黄、赤芍各 15 克,当 i 归、玄参各 12 克,桃仁、川芎、大黄(酒制)各 10 克,红花 5 克。水煎 3 次合并药液,分 3 次月服用。
注意事项:饮食要清淡,忌食辛辣、酒类等刺激性食物,少饮浓茶,保持大便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