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肝气郁结艾灸灸哪里

发布时间:2018-03-3062996次浏览

肝气郁结,是中医内科比较常见的病症之一,生活中有很多因素都可以诱发该疾病的发生,患者多表现为胸口闷、嗳气、女性月经紊乱等症状,治疗时宜疏肝解郁,也可采用艾灸,那么,对于肝气郁结艾灸灸哪里比较好呢?

艾灸的穴位有:膈俞、肝俞、心俞、脾俞、膻中、中脘、气海、关元、足三里、三阴交、太冲等。肝气郁结多因情志抑郁,或突然的精神刺激及其他病邪的侵扰而发病。要疏肝理气解郁,可以疏通胸胁部,腿上的肝经,尤其是行间、太冲穴,任脉的膻中穴可以用手的大鱼际来回搓。

其中,艾灸位置以中脘、天枢、关元、足三里、太冲为主。中脘在脐上,是胃募、腑会,本身就具有健胃益脾的功效。艾灸此穴主要治疗心脾两虚型的抑郁。太冲穴是肝经的原穴,也是肝经上最重要的穴位之一。它能够降血压、平肝清热、清利头目,和中药菊花的功效非常相似,而且对女性的月经不调也很有效。

太冲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每天艾灸太冲穴 1次,一次15-30分钟为宜,以出现酸胀感为佳。最佳艾灸时间:晚上9-11点是肝经经气运行最为旺盛的时间,这个时候艾灸的效果最好。

天枢在脐旁,为大肠募穴,关元在脐下,为小肠募穴,故不论何种腹痛,均可在局部选用上穴疏调胃肠气机;“肚腹三里留”,腹痛应首选足三里。诸穴合用,相得益彰。

当我们在生活中或者工作中,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或者肝气郁结时,就可以艾灸这些部位,稳定情绪,舒缓抑郁。在平时,我们要学会保持健康乐观的心态,不要因为各种不开心、心情抑郁而导致疾病的出现,剥夺我们的快乐。

相关推荐

03:10
生气对女人的危害
肝脏的功能下降出现肝气郁结,情绪上闷闷不乐以外,还会出现肝脾不和、食欲不振、不想吃东西、胃疼、肚子疼、肝胃不和,气机瘀滞、胃气瘀滞、胃气不下降,就会出现食欲不好、胃疼等消化系统的症状。心脑血管的问题,比如暴怒的情况下就会出现血管的剧烈收缩,四肢发抖、血压骤然升高,会出现脑梗死、脑出血等。女同志对情绪比较敏感,除了上面所说的对于循环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影响以外,还有就是月经、生殖系统的影响,长期生气就会造成月经的功能紊乱,甚至会出现不孕不育的情况。
情绪不好可能会得各种各样的病
中医历来特别强调情绪不好可以导致疾病,中医里面有句俗话叫“百病皆生于郁”,就是说情绪调节不好,长期郁闷可以导致各种各样的疾病。情绪不好,不仅可以造成心理疾患,时间长了,从中医角度讲,还可以引起上火(俗称肝火旺)、脾胃疾患、淤血、痰湿、气机不利还可以变证百出,什么奇怪的杂病都可以发生,如阳痿、妇女不孕、某一局部怕冷、局部出汗等等。
百病皆生于郁
从中医理论来分析,肝郁可以导致湿郁。也就是气机流通不畅,湿气分布不出去,郁结在一起,结果容易导致湿郁。所以,中医在治疗湿气病的时候,经常伴有理气、宣肺、行气的治法,有一个说法叫“气化则湿亦化”,气机畅通,自然有利于湿气的化解。
何种情志要人“小命”
中医认为情志也能致病,并且把情志细分成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情,每一种情志过激都会给人带来疾病,怒火是最容易造成性命之忧的。七情致病,是直接影响相应的内脏,使脏腑气机逆乱,气血失调,从而导致各种病证的发生。
如何应对郁证
“郁证”的发生中医多认为是由于情志所伤,比如说某某失恋啦,就会造成气机阻滞,肝气郁结,导致脏腑气机失衡,随致情志不遂,抑郁寡欢。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大,这样的病人也越来越多,而秋风瑟瑟,天气一转凉,一片凄凉的景象就成为抑郁病人的高发时期。
肝气郁结的症状及治疗
现在人们对身体健康是非常重视的,肝气郁结对身体伤害是很大的,有这种情况的人们一定要注重起来,肝气郁结的症状及治疗是很受人们关注的,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大多是因为长时间抑郁,肝疏泄不畅导致的,下面小编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它的症状和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