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脾胃不好会引起什么症状

发布时间:2018-05-1857297次浏览

对于现在的人来说,脾胃普遍的虚弱。大部分人都会感觉自己的肠胃不是特别好,还有很多看起来很瘦却怎么也吃不胖的人,其实就是吸收不好,脾胃弱引起的。那么,你知道脾胃不好还会引起哪些症状吗?

脾胃不好临床表现:病程较长,泄泻时轻时重或时发时止,大便稀溏,色淡无臭味,夹有不消化食物残渣,食后易泻,吃多后见腹胀、大便多,平素食欲不振,面色萎黄,神疲倦怠,形体瘦弱,舌质淡,苔薄白。

脾胃不好分为脾气虚、脾阳虚、胃气虚、胃阴虚。 脾气虚的症状主要是气短乏力、头晕、大便溏泻,容易出血,血色淡,甚至面色脏白, 脾阳虚主要表现在:胃腹冷痛,食生冷油腻就会腹痛腹泻,大便稀; 胃气虚主要表现在胃胀,胃痛,呃逆,食少,饭后胀满, 胃阴虚主要表现在虚火上炎,口干、容易饥饿,胃酸、隐痛不适,口舌生疮等。

胃阴虚成药较少,可汤药调理,还可以选择中药,中药主要健脾益胃,比如德甫的常渭宝茶。引起脾胃不好的原因很多,由于先天原因,后天饮食习惯,受寒湿等各种原因长时间就容易造成脾胃虚弱。

木瓜适合胃的脾性,可以当作养胃食物,不过对于胃酸较多的人,不要使用太多。而且,一定要记住,胃喜燥恶寒,除了冰的东西以外,其他寒凉的食物像绿豆沙等也都不宜多吃。

相关推荐

02:14
孩子健脾胃的药有哪些
1-6岁的小孩饮食结构变化较大,经常出现脾胃虚弱的情况,是健脾的关键时期,可以服用一些健脾胃的中成药物,如薏芽健脾凝胶,能从根本上健脾益胃,药效比较温和,成分相对安全。如果症状较轻,一般可以通过食疗调理,在孩子的日常饮食中加入山药、大枣、麦芽等中药,能够健脾补气、消食导滞。同时这些中药富含氨基酸、维生素B、维生素C等多种营养物质,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起到辅助治疗脾胃虚弱的作用。除吃药外,也可以通过增强运动等方式调理脾胃,能够增强脾胃功能,加快消化吸收。
感觉不到饿原因是什么
如果胃部感觉不到饿,有可能是因为上一次吃饭的时候摄入食物太多胃内食物消化不足,所以导致没有饥饿感。而有的则是因为食物中含有的淀粉太多,使得胃部产生大量的气体,因此这种饱腹感让一个人感觉不到饥饿。也有可能是由于气血亏虚、脾胃虚弱、消化不良,或吃了难以消化的食物导致。出现脾胃虚弱时,肠胃系统对于食物的消化功能会受到影响,这些人吃了食物之后,反而还会增加消化系统的负担,诱发疾病发作。这段时间不少人会出现感觉不到饥饿的现象,可以通过使用健脾益胃的药物,比如健胃消食片、气滞胃痛颗粒等进行改善。另外,也可能是长期不运动所致,需要适当的运动,在吃完饭后散步是比较好的运动方式。胃胀时一定不能躺着不动,不利于缓解病情。一定要多吃容易消化的食物,多吃蔬菜,经常喝小米粥也有帮助。多吃白萝卜以及山楂等食物,都有助于消化。此外,配合胃部按摩,对于胃胀的情况也会有所改善。最后,还要警惕是不是有厌食症的存在,这是精神、神经、心理上的改变,如果有这种情况要及时去精神心理科就诊。
语音时长 02:12

2021-11-05

81024次收听

03:16
为什么一吃完饭就困
一般吃完中午饭容易困,因为中午是阳气比较旺盛,阴气逐渐升发的时候,可能要让阳气逐渐下潜,就是容易犯困,需要休息。而且不能够太长时间的休息,一般休息20分钟比较好。如果不睡就真的特别犯困,而且下午的工作效率特别低。如果是每顿饭后都特别困,可能是脾胃太虚或身体内湿气很困重。吃完饭后,食物要消化吸收,所以大量的血液可能会进入到腹腔、肠道,这时候脑部的血液供应相对较少。一般人不会出现特别的问题,而脾虚、湿困的人可能就会困倦、乏力、头重如裹、昏昏沉沉的不清醒。
03:10
调理脾胃的方法
调理脾胃的方法有多种多样,对于脾气虚的情况,如果是脾气虚,用一些补气健脾的方法,用一些党参、黄芪、山药、茯苓、白术、白豆蔻等等中草药,来进行补气健脾,常用的方剂就是四君子汤、六君子汤、参苓白术散,这些都是健脾的一些方剂。那么对于脾阳虚,主要是用一些党参、干姜、附子、像附子理中丸这个中成药疗脾阳虚的情况,疗脾阳虚的情况,那么与脾的虚弱相比较,胃就容易出现实证叫胃火亢盛,那么胃火亢盛出现的情况,我们就清胃火用一些黄连、大黄等等,像清胃散就是治疗胃火亢盛的情况。
脾胃不和用什么药
脾胃不和以服用中药调理为主。而脾胃不和可分为:脾胃寒热不调、胃升降气机失调、脾胃不调,不同类型脾胃不和适宜中药有所不同。
胃气不足吃什么中成药
胃气不足就是脾胃虚弱的表现。脾胃虚弱常见的表现是消化不良,中医叫做积食也就是食滞胃脘。病人可能在这之前有过暴饮暴食,或者是吃了不太干净的东西,就表现为腹胀,甚至打嗝出来的味道有点不消化的味道。对这种胃气虚导致的消化不良,常用的是加味保和丸,或者是槟榔四消丸等中成药,小朋友可以用大山楂丸等等。如果胃胀比较厉害,脾胃虚弱,没有食欲,总是感觉腹部隐隐不舒服,甚至有胀痛,大便也不条。可以用香砂和胃丸或者是香砂六君子丸等等。如果是脾胃虚弱出现的腹泻,可以考虑用人参健脾丸、四君子丸,甚至等补脾胃,温中正阳的药物。此外,胃气不足,有一部分病人可能迁延难愈,到后期还是需要吃健脾胃的药,像摩罗丹,长期的久发的疾病可以考虑采用这样的用药。
语音时长 01:47

2020-03-17

69574次收听

02:23
脾胃不好怎么调理
脾胃不和,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一种疾病类型。它主要表现为脾胃消化功能的失调。因为脾胃两个脏器,相为表里,共同完成食物消化,是十分重要的环节,所以说,脾胃是后天之本,如果脾胃不和,人的消化功能受损,气血生成不足就会产生很多的疾病。什么叫脾胃不和?就是脾功能和胃的功能,不相调和,中医上讲的脾主升清,胃主降浊,就是把食物的清浊分开,然后,共同完成消化功能。如果脾胃不和,就会出现脾气不升,胃气不胀,出现腹胀,这个呃逆、反酸、嘈杂等消化不好的症状,而且,影响大便,可以出现大便泄泻,不成形,溏解或者出现便秘、干燥等等症状,这些都是脾胃不和引起的,所以,就应该调和脾胃,恢复正常的脾胃的功能。
脾虚如何解决
脾虚患者可以通过香砂六君子汤加减、参苓白术散加减进行治疗。标实为主者,则应以祛湿为主,兼以运脾。脾虚呕吐如果证候为饮食稍有不慎,即呕吐,时作时止,胃纳不佳,口淡不渴。则需要健脾和胃止吐。主方为香砂六君子汤加减;如果是脾虚泄泻证候,如大便时溏时泻,迁延反复,完谷不化,饮食减少。则需要健脾渗湿止泻。主方为参苓白术散加减。脾虚以脾气虚、脾阳虚更为常见。多有腹胀、消瘦、肢乏、泄泻、食减、水肿等症。脾为湿土,喜燥恶湿,湿盛可导致脾虚,脾虚也可以生湿,往往互为因果。因脾虚失运,水湿停留,多属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主者,治多健脾,佐以化湿。
语音时长 01:50

2019-09-16

56220次收听

脾虚应该吃什么
因为脾虚的脾是主运化,我们首先从两个方面来考虑健脾。一个是饮食,饮食方面最常见的比如说山药,山药我们讲也比较常见,因为能够补脾气。另外一个我们推荐大枣,大枣的健脾也是效果非常好的。另外还有莲子,莲子健脾能够止血。除此以外,一般饮食建议清淡饮食,五谷杂粮大部分都具有健脾作用,所以我们都去推荐。另外一个方面我们强调一下,除了食补以外还有药补。药补方面健脾的除了中成药,如归脾丸、健脾丸、四君子汤,还有香砂六君子丸等,还有一些常用的药物比如说茯苓、白术、太子参、党参等等,这些健脾效果都非常好,临床可以合理选用。
语音时长 01:09

2019-06-27

63153次收听

吃什么健脾养胃
如果经常胃不好,甚至脾胃虚弱,那么可以吃一些大枣、小米、白萝卜、山药和马铃薯。这些食物都可以有效的健脾养胃,但是在食用这些食物的时候,建议不要再食用刺激性的食物,以免达不到效果。
脾胃不好吃什么
脾胃不好需要及时进行治疗,才能够更好地促进肠胃的蠕动,对肠胃健康进行调整。通过食疗的方式,能够从根本当中调理肠胃。可以多食用高粱、鲫鱼以及红枣等食物,能够促进肠胃的蠕动,而多吃羊肉则能够给肠胃起到滋补作用。
脾胃虚弱的症状有什么
脾胃虚弱多因脾胃运化功能不足所致,脾气虚表现为,脘腹胀满、肢体浮肿;脾阳虚表现为,四肢无力发凉、胃脘腹部发凉;脾不统血表现为,牙龈出血、月经量多;中气下陷表现为,内脏下垂多见于胃下垂、肾下垂等;胃阴虚表现为,口干唇燥、便秘。
语音时长 02:56

2018-09-29

60379次收听

脾胃是身体健康美丽的根源
有一次去亲戚家做客,晚上被邀请留下来吃顿家常饭。他们家的女儿不喜欢喝粥,妈妈劝了好几次,这才勉强喝了几口。这位亲戚说,他家姑娘有慢性胃炎,老一辈都说小米粥养胃,所以家里经常给熬小米粥,可孩子都长到三十了,就是不信这一套。
中医消法理脾胃
麦芽甘平、行气消食、健脾开胃、回乳消账。消法的消在中医里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是吧身体的一些小结节给消掉,另一层含义是消食。而养胃的最佳代表就是麦芽。
02:53
脾胃虚弱怎么调理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少食生冷、辛辣、油腻类食物,保持心情舒畅,注意保暖,加强锻炼等可以调理脾胃虚弱。脾胃虚弱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做到饭前少用脑、饭中专心吃饭、饭后适当休息、同时避免饥饱不调,少食生冷辛辣油腻类食物。注重情绪调整,保持心情舒畅,注意腹部保暖,加强日常锻炼,从而达到促进脾胃运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