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甲状腺出了问题,心也脱不了干系

发布时间:2018-04-1254943次浏览

现如今甲状腺疾病非常多见,常见的有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癌等。据调查,我国现约有1亿甲减患者,甲亢患者和甲状腺癌患者都超过了1000万,而有甲状腺结节的人更多,超过了2亿。现在就是出现了这样的问题,患病的人多,但很多人都不太重视或者是对这个病认识不够,不会轻易去做甲状腺的检查。一个西医朋友告诉我,在一般的西医医院里此类疾病漏诊率特别高,整体治疗率不到十分之一的样子。

我这个朋友姓邓,是北京一所著名的三甲医院的心内科主任医师,医德很好,对患者很是负责。我们经常交流不同病症中西医的认识和治疗。有一次我们谈起了甲状腺的问题,他告诉我,他在心内科工作这十几年里遇到很多甲状腺疾病患者,表现的却是心脏的问题,来到心内科做各种检查治疗,效果却并不理想,他就让这些患者去做做甲状腺的检查,这些患者十之八九都查出来甲状腺的问题,而且病人基本上都是女性。

就在上一周就有两例,一个甘肃的60多岁的女士多年胸闷,一直查不出原因,很多年都治不好,后来来北京去他们医院就诊,邓医生但就建议患者去化验甲状腺,结果查出了甲减;另一位女士50多岁,经常心悸、房颤,按心脏病处理治疗,效果一直不好,邓医生也让她去化验甲状腺,结果查出了“甲亢”。

邓医生就说,在他们西医来看,甲状腺机能衰退会导致心脏病,尤其以心衰最为常见。主要是因为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它参与控制着心脏的功能,对心跳、血液循环、心脏收缩都起着调节作用。甲亢会引起心动过速和房颤等心脏异常,也会造成冠心病加速心衰。甲减会导致心跳缓慢或心率不规则,严重的还可导致心脏骤停。所以很多时候病人表现出心脏不适,但是按心脏病治疗总是治不好的时候,他就推荐病人去化验甲状腺,看看是不是甲状腺出了问题,才会导致心脏方面的疾病。

相关推荐

甲状腺结节钙化能治好吗
甲状腺结节发生钙化能够治好,治疗方法主要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具体如下:
02:03
甲状腺炎会引起长期低烧吗
甲状腺炎可以引起长期低热,根据病因不同有所不同。桥本甲状腺炎,不会引起甲状腺疼痛,也不会引起发热。但部分病人,表现为甲状腺肿大,甲状腺疼痛还有低热,炎症减轻之后就不热了,这种情况是有的,但是都很少引起体温过高。亚急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又叫疼痛性桥本甲状腺炎,这种情况可以反复出现甲状腺肿大,甲状腺疼痛可以有低热,一般病程在3个月左右。而亚急性肉芽肿性甲状腺炎,一般称为亚急性甲状腺炎,这种情况也可以引起低热,但是不会引起长期低热。
02:21
甲状腺炎能引起甲亢吗
甲状腺炎可引起甲亢,引起甲状腺炎的原因包括急性甲状腺炎,在临床上很少见,较常见的是亚急性甲状腺炎,最常见的是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又称桥本甲状腺炎。桥本甲状腺炎和亚急性甲状腺炎早期都可表现为甲亢症状,往往是阶段性的,早期表现为甲亢症状,过一段时间后功能恢复到正常水平,再过一段时间又变成甲减。所以甲状腺炎是可引起甲亢,但往往是阶段性的,过一段时间之甲状腺功能可恢复到正常。因此甲状腺炎引起的甲亢早期往往不需要治疗,若要治疗,用β受体阻滞剂即可,一般不需要抗甲药物治疗。
甲状腺炎能不能治愈
很多人不是特别了解甲状腺炎这种病,当出现一些可疑症状时不能够及时进行检查和治疗,给自己的病情带来了很多麻烦,那么甲状腺炎能不能治愈呢,其实只要及时治疗是可以治愈的,下边给大家介绍一下具体治疗办法。
什么是甲状腺炎的并发症都
对于生活中经常出现一些疾病问题,大家要重视起来,一定要及时治疗才可以避免很多并发症的出现,就比如甲状腺炎这种病,那么甲状腺炎的并发症都是什么呢,下边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甲状腺炎的护理要点介绍
在发生甲状腺炎之后,我们不光要找对正确的治疗方法,还需要对此病进行一些护理工作,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饮食问题,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甲状腺炎的护理要点介绍,希望下面的内容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导致甲状腺炎的原因
甲状腺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对人体的健康有很大的危害,导致甲状腺炎疾病发生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原因有体质因素、情绪因素有直接的关系,所以大家在平时的生活中,要多注意加强锻炼,并且保持良好的心态。
甲状腺炎症状有哪些
甲状腺炎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它的发病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每个时期的临床症状不一样,在甲状腺炎早期因为甲状腺细胞的破坏,容易释放出甲状腺激素,而导致患者出现甲亢,每个人的临床表现不一样,主要表现为心慌心悸,严重者可出现心律失常,患者容易怕热多汗、心情烦躁、甲状腺肿大等等。甲状腺中期的症状,有的人会有甲亢的表现,同时也有甲减的表现。甲状腺晚期的症状主要是甲减了,主要是因为甲状腺被大部分破坏,从而导致甲状腺分泌不了足够的甲状腺激素,患者出现一系列的临床表现,比如说乏力怕冷、嗜睡、饮食量减少而体重增加,肠道蠕动减慢致便秘;女性的患者还可能会有月经不调甚至闭经的症状。当然每个患者的症状也是不一样,因人而异。
语音时长 01:36

2020-03-16

64499次收听

甲状腺术后并发症
甲状腺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术后出血。一般在24小时之内,如果出血量很大,会导致呼吸困难和窒息。主要原因为:一、手术区内出血压迫气管;二、喉头水肿;三、气管受压软化塌陷;四、气管内痰液阻塞;五、喉返神经、喉上神经损伤:一侧喉返神经损伤所引起的声嘶,可由健侧声带过度地向患侧内收而好转;两侧喉返神经损伤会导致两侧声带麻痹,引起失音或严重的呼吸困难。喉上神经损伤,会使环甲肌瘫痪,引起声带松弛、音调降低。内支损伤,则使喉部粘膜感觉丧失,容易发误咽和饮水呛咳。处理方法:一旦发现病人呼吸困难,立即床旁抢救。主要措施:一、去除病因:拆线,敞开切口,清除血肿;激素静滴消除喉头水肿;吸痰给氧等;二、如无改善则立即行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三、如有呼吸心跳暂停者应先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同时再进行复苏。
语音时长 01:44

2020-03-16

56029次收听

02:18
甲状腺炎症状有哪些
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症状包括局部炎症反应;亚急性甲状腺炎会引起局部压痛,波奇疼痛放射,午后或晚上发热;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会引起压迫症状。甲状腺炎的症状要根据类型来决定。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主要为局部炎症反应,表现为红、肿、热、痛,化脓会引起波动感,需要引流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主要由于病毒感染引起,表现为局部压痛,患者脖子疼痛会放散至耳后和枕后。还有患者经常会抱怨午后或者晚上发热,可以高达39度。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主要是一种自身免疫病,以甲状腺弥漫性肿大为主要的病理反应,主要是甲状腺肿大引起压迫症状,比如呼吸困难或者吞咽困难,压迫神经会引起相应神经损伤的症状。
02:10
甲状腺炎吃什么药最好
甲状腺炎包括亚急性甲状腺炎和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第一,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整个病程,是自限性病程,进行对症处理。第二,如果出现一过性甲亢,不导致严重的躯体功能异常,不加用抗甲状腺药物。第三,严重的亚急性甲状腺炎出现高热、颈部疼痛难忍等症状。排除机体其他部位的感染,或者激素应用禁忌之后,可以小剂量应用激素治疗。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有些患者早期甲状腺功能正常,这部分病人不需要临床干预,定期复查即可。患者如果出现甲亢或甲减的症状,则按照甲亢或甲减的诊疗规范进行诊治。
02:58
甲状腺术后并发症
甲状腺术后的并发症,其中包括急性并发症和慢性并发症两种情况,急性并发症。常见的包括呼吸困难和窒息,这是手术之后比较危急的一些情况,主要发生在手术之后的48小时以内。慢性的情况往往是手术当中对于喉返神经的损伤,这是最常见的一种甲状腺手术的并发症,症状就是声音嘶哑,喉返神经损伤主要是在手术操作过程当中直接损伤引起的,前者在术中立即出现症状,或者是在术后数天才开始出现,往往是不可逆的,如果在手术当中切除了甲状旁腺,那可能会导致低钙血的发生。如果甲状腺组织切除过多会造成永久的甲减,这些都是甲状腺手术当中常见的一些不良的副作用。
促甲状腺激素偏高的危害是什么
促甲状腺激素偏高的危害是可能有乏力、怕冷、困倦、水肿等症状,对不同人群亚甲减的影响程度也是不一样的,比如对胎儿婴幼儿阶段,由于促甲状腺素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智力影响比较大,对生长发育造成影响,对于成人往往对血脂的代谢以及老年人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可能有比较大的影响,对于孕妇促甲状腺激素升高是比较重要的事件,需要在阶段把促甲状腺激素调到偏低的水平,保证妊娠期间安全的状况,避免出现像流产、胎停等不良的妊娠事件。促甲状腺激素是垂体分泌非常重要的激素,也是甲功检查里面最重要的一项,如果促甲状腺激素偏高,往往意味着亚临床甲减或者甲减,是非常重视的临床的现象,原因虽然有不同,尤其是孕妇和婴幼儿儿童年龄阶段,把促甲状腺激素调整到偏低或者是正常的水平,对于成人或者老年人可以适当放宽,大体保证甲功的水平的稳定。
语音时长 01:37

2019-11-27

56605次收听

甲亢吃什么药好
甲亢目前而言,治疗方式主要有三种,其中一种是药物治疗,一种是放射性碘131治疗,还有一种是手术治疗。药物治疗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方式,目前抗甲状腺的药物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丙硫氧嘧啶,另一种是甲巯咪唑。药物的治疗,主要是根据患者个人的病情对患者进行治疗。建议甲亢患者还是要去当地的医院找医生进行治疗。
语音时长 00:55

2019-06-13

51460次收听

甲状腺结节能不能自愈
甲状腺结节不能自愈。甲状腺结节是发生在甲状腺内的结节,甲状腺结节是在甲状腺上的肿块,随着目前超声以及体检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甲状腺结节患者在临床上被发现。一般的情况下,甲状腺结节主要是鉴别它的良恶性。有些高度怀疑恶性的患者,必要时需要进行细针的穿刺。一般情况下,甲状腺结节不会自愈。建议及时的采取治疗,以免疾病恶化带来更多的伤害。
语音时长 00:55

2019-06-13

59708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