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挤眉弄眼有可能是面肌痉挛

发布时间:2018-04-1858091次浏览

挤眉弄眼,文学上多用来贬义描述;但在医学上,也常是某种颅神经疾病的表现之一。

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HFS),表现为一侧面部不自主抽搐。本病多见于中老年,女性多于男性。发病时,眼轮匝肌开始收缩抽搐,表现为“挤眉弄眼”,然后瞬间波及同侧面颊部肌肉,引致同侧口角抽动。抽搐呈不自主、阵发性,可因疲倦、精神紧张及自主活动等而加重。

HFS起因于面神经出脑干区存在血管压迫,血管搏动或是压迫刺激面神经根部所致,以小脑前下动脉(AICA)及小脑后下动脉(PICA)为主,而小脑上动脉SCA)较少见。PICA和AICA变异较大,易形成血管襻压迫到面神经;另外迷路上动脉及其他变异的椎动脉、基底动脉亦可能对面神经形成压迫。

药物治疗包括苯妥英钠或卡马西平等,轻型患者或是发病早期有一定效果,晚期患者或是重型患者效差,需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包括

1.面神经干和分支切断术;

2.面神经减压术:面神经出颅之骨管磨开减压;

3.面神经垂直段梳理术;

4.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 MVD):最为有效,应用普遍。美国Jennatta教授(1967)首创。

MVD具体方法是:全身麻醉,采用耳后发际内直或狐形切口,显微镜下观察桥小脑角区周围血管与面、听、前庭神经复合体的解剖关系,仔细探查面神经周边的血管分支或襻,尤其是面神经出脑干的根部区域,确认责任血管。神经电生理监测(面部肌肉自发和诱发肌电图)对明确面肌痉挛的责任血管,极为关键。松解面神经周边的蛛网膜。在责任血管与受压之面神经根部间充分游离,垫隔以Teflon片。

本例患者,男,面肌抽搐3年,早期服用卡马西平有效,近年来进行性加重。患者症状见MRI显示右桥小脑桥脑角区右侧血管襻近邻右侧面神经经过。

MVD手术,术中见右侧小脑前下动脉AICA呈襻挤压右面神经脑干根出区,分离蛛网膜,抬离责任AICA襻,见面神经根部斑片状变色区。电生理监测显示AICA襻被移开面神经后,AMR或LSR消失。证实责任血管判断准确。再次全程探视面神经走行区域,未发现有其他责任血管,安放Teflon垫片,以隔开二者,术闭关颅。

术后麻醉苏醒,查见面部抽搐消失,术后未再出现面肌痉挛,恢复良好出院。

相关推荐

面肌痉挛做了手术还会复发吗
面肌痉挛的患者在进行手术之后也是有可能复发的,但是复发的几率是比较低的,通常不足3%。面肌痉挛是临床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会导致患者面部肌肉抽搐,虽然是良性疾病,但是也会对日常生活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目前微血管减压手术是治疗该疾病比较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通过手术之后大多数的患者症状会即刻得到缓解,临床治愈率可以达到90%以上,仅有少数患者在治疗后可能没有效果。并且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之后患者复发率也是比较低的,只有不到3%的患者有可能会出现复发的现象。建议患者在术后应当遵照医嘱严格进行术后护理,可以降低复发率。
语音时长 01:06

2021-01-26

96520次收听

面肌痉挛很难治吗
患病率也逐渐的升高,主要症状是一侧面部不由自主的抽动,若不及时治疗,会给患者们的身体健康造成非常严重的伤害,让患者们的生活很是苦恼,很多人会问面肌痉挛很难治吗,其实如果选择对了治疗方法,面肌痉挛并不是太难,下面我们就来看看面肌痉挛的治疗方法吧。
面肌痉挛术后恢复
面肌痉挛术后恢复该怎么做?很多时候人们在接受专业治疗有一定时间过后,但是治疗的效果却是迟迟没有体现出来,使得患者和家属都特别的担心和焦虑,这里面有一部分的原因就是一些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保健护理措施等他们没有认真积极地做到。
面肌痉挛的最初症状
面肌痉挛是一种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以面部肌肉抽动为主要表现症状,这种疾病以中年女性为多发,轻微的面肌痉挛很容易被人们忽视,从而耽误疾病的治疗,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面肌痉挛的最初症状,希望能帮助大家。
孕妇面肌痉挛怎么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对于面肌痉挛的危害是非常关注的,同时对于怎样治愈这种病症的问题更是非常重视的,那么孕妇面肌痉挛治疗方法有哪些呢?下面就给大家介绍非常典型的两种,以利于患者采用适合自己的有效疗法,希望对你们会有所帮助。
02:53
面肌痉挛手术后复发怎么办
面肌痉挛经过保守治疗、服药治疗、针灸治疗、注射封闭治疗、肉毒素治疗等等,效果不是很理想,或者面肌痉挛的检查诊断,有特殊的原发的病因,比如血管的因素,面神经根部的病变等等,需要做手术,手术做了以后效果比较明显,绝大多数患者可以控制住面肌痉挛,达到的痊愈的水平。但是由于个体差异,个别的病变的程度影响,以及病因的复杂性,所以做手术不是100%的有效。有些个别的患者可能会出现痉挛的复发,主要原因可能是有新生的病灶,造成了复发或是手术本身的复杂性等。复发后患者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一定的会诊和检查,确诊以后再采取措施,可以进行保守或手术的治疗以及服药、针灸、封闭、注射等治疗措施。
02:55
面肌痉挛如何用药
可以用中西药物进行治疗,比如常用的药物有卡马西平、神经营养药、扩张血管的药物以及镇静止抽的药物。中医可以用止抽活血化瘀、疏通经络的药物,还可以配合针灸、按摩等理疗措施。面肌痉挛的诊治,药物的治疗属于保守治疗,另外还有手术的治疗、注射的治疗等。治疗过程中用药的原则,防止面肌痉挛、面神经过度兴奋,造成效应器面部表情肌的抽搐。面肌痉挛用药的治疗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要由专业的医师确诊以后,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可以用镇静止抽和神经营养的药,患者一定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开具处方,避免浪费资源。
面肌痉挛手术后还有症状
面肌痉挛手术后经过一段症状持续存在,一段时间恢复之后,症状才逐渐消失。一、患者手术后回来,症状一直没有消失,和手术前差不多。二、患者回来之后症状已经消失,过了几天又发作。三、患者反复重复的症状程度和手术前差不多或是比手术前跳的还频繁,程度更重。四、患者的症状有所缓解,抽搐的时间较之缩短,不管是属于哪种情况都为延迟治愈,在临床上称为面肌痉挛手术后的延迟治愈,延迟治愈的原因,机理还不是很清楚,但是目前从临床观察考虑原理可能是将和神经接触的血管从神经上面移开,神经恢复需要一段时间,它从高度兴奋状态变成正常状态,需要一段时间来修复,此时可能导致延迟治愈的情况的发生。还有取决于手术者的经验,与神经接触的血管疏通中,确定完全的将从神经结构上移开,保证手术的神经彻底的松解,要确保这种前提下出现的术后症状没有立刻消失才叫延迟治愈。如果医生经验不足,和神经接触的血管,即责任血管,血管没有完全将神经移开,神经还会受到血管的影响,造成手术无效。判断患者手术后是延迟治愈还是手术无效,要在观察窗为一年的前提下症状没有消失,此时已不是延迟治愈,而是手术无效。
语音时长 01:07

2019-05-30

60968次收听

02:06
面肌痉挛手术后注意事项
面肌痉挛手术后,患者的颅压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对患者局部的神经、血管和脑组织也有一定影响。所以,患者术后一般要求卧床两天。第一个原因是患者颅压的问题。第二个原因是一部分患者在开颅手术过程中,会有一部分气体进入颅内,可能会有气颅的表现。即患者术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头晕、头疼。所以一般情况下,术后一周左右的患者都能正常的出院。术后卧床两天,患者此时可以侧身躺或者平躺,保持头部和身体的平卧位。一般3到4天后,患者头晕、头疼的症状会得到改善。
甲钴胺片的功效和作用
营养神经,治疗贫血、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甲钴胺也就是我们说的维生素B12,是人体必需的维生素,甲钴胺的作用主要是什么呢?甲钴胺对髓鞘的生成、对髓鞘的再生有一定帮助作用。所以,对于一些神经科的疾病,例如面神经麻痹这样的患者,给予甲钴胺治疗,帮助面神经的髓鞘修复,而使面神经达到它的完整性,这样就可以改善面神经麻痹的症状。所以,甲钴胺的主要功效就是营养神经治疗,当然甲钴胺也可以治疗贫血,甲钴胺也可以治疗其它一些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如一些脑血管病造成的神经系统肢体的偏瘫、肢体的麻木等等都是可以的。所以,甲钴胺是我们神经科非常常用的营养神经的药物之一。
语音时长 01:07

2019-05-30

82394次收听

面肌痉挛不治能好吗
面肌痉挛不治不能好。面肌痉挛是一种常见疾病。最典型症状是眼角逐渐发展到口角半侧面部抽搐,以精神紧张或劳累后逐渐明显,严重者还有睁眼困难、面容改变。虽然面肌痉挛没有生命危险,但也给患者心理和生活带来较大影响。面肌痉挛最主要原因是血管压迫引起,也可以是面神经瘫痪或肿瘤引起。面肌痉挛和眼皮跳不一样,眼皮跳和睡眠不足、精神紧张有关,短期内一般可以自行消失,如果症状持续,甚至有蔓延到口角趋势,可能是面肌痉挛,应去医院就诊,及时治疗。
语音时长 01:11

2018-09-29

55437次收听

哪些偏方可以治疗面肌痉挛
面肌痉挛治疗没有偏方,常用治疗方法包括口服药物治疗,肉毒素治疗和手术治疗。面肌痉挛是由面神经所支配,一侧面部肌肉的不随意的阵发性抽搐。一般从眼轮匝肌开始逐渐扩散到口部。面肌痉挛常见原因是血管压迫,或者是面瘫,或者是肿瘤引起。口服药物治疗一般疗效不是很确切。希望到正规医院接受正规治疗。
语音时长 00:55

2018-09-29

59605次收听

02:11
面肌痉挛的发病原因与机制是什么
绝大多数面肌痉挛发病原因是由血管压迫面神经根部引起,部分是由于面神经瘫痪引起,少数是由桥小脑角区的肿瘤,如胆脂瘤、脑膜瘤、听神经瘤等引起。最常见的发病原因是血管因素,大概80%到90%的面肌痉挛,是由于面神经根部存在血管压迫。最常见的原因血管包括小脑前下动脉、小脑后下动脉和椎动脉等。其次,面瘫之后的面肌痉挛,是面瘫之后,面神经的髓鞘病理改变尚未完全恢复,面神经的传导容易泛化引起。桥小脑角区的一些占位性病变,如肿瘤也可以引起面肌痉挛。其常见的原因可能是肿瘤对面神经的直接压迫,也可能肿瘤引起了血管移位从而造成面神经的根部压迫。此外面神经的脱髓鞘病变和多发性硬化等也有可能引起面肌痉挛。
01:32
面肌痉挛的原因
面肌痉挛患者的病因比较多样。目前,面肌痉挛的病因,还不是很明确。临床研究表明,面肌痉挛首要是由于某种压迫使面神经传导发生病理性干扰所导致。有一大部分的面肌痉挛病人是由于正常的血管交叉压迫,从而导致患者出现面肌痉挛。导致患者出现面肌痉挛的原因,比如小脑后下动脉、小脑前下动脉以及椎神经动脉压迫,偶尔由于动脉瘤以及动静脉畸形,或者是脑瘤等面神经根部的压迫所导致;另一部分患者为特发性面神经瘫痪,在恢复后,患者会出现继发性的患侧面肌痉挛。导致患者出现这种面肌痉挛的原因,可能是由于面神经炎导致神经脱髓鞘的病理改变而未能恢复正常;有极少数的一部分患者,是因为外伤、肿瘤或者是外科手术之后,出现患侧的面肌痉挛。
面神经麻痹和面肌痉挛的区别
面神经麻痹是因为面神经炎症水肿导致面部肌肉不受控制,半个脸松弛下垂,有些病好出现眼睑闭合不全等等的系列问题,此病要早发现早治疗。面肌痉挛表现为一侧面部肌肉发作性、节律性的不自主抽动。面神经麻痹会造成面瘫,而面肌痉挛不会造成面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