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美满婚姻的心理学因素

发布时间:2018-06-0161602次浏览

大家经常听到这样的表述,就是说,爱情在谈恋爱的阶段是很甜蜜的,但是一进入婚姻,有一句话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进入了婚姻以后,爱情就变淡了,或者变味了。那么是不是所有的人把他们的爱情引入到婚姻当中?或者把他们的爱情带入到婚姻当中以后,这个爱情都将消失不复存在。肯定不是这样的,那么我们会看到很多的人,在他们已经结婚了很多年,爱情一点也不变色。那么一批人觉得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另外一批人终生相伴,白头偕老。这两者的差别是怎么出现的?我想今天我就来跟大家一块探讨探讨这个问题。就是我们很需要研究一下,在夫妻关系当中,在婚姻家庭当中,有哪些因素造成夫妻之间关系的不和谐?有哪些因素可能导致家庭瓦解?有哪些因素使得家庭出现危机最后破裂?

首先我先讲讲如果一个婚姻是美满的话,那么它应该具有哪些要素呢?那么实际上我们在研究一对夫妻,他们在一起建立的这个婚姻和这个家庭,它是不是美满的时候,我们会考虑到很多的因素。那么有这么三点我们觉得很重要,有没有基础?互动的情况怎么样?这两个人投入这个家庭里的精力是不是均等?比如有一个人又洗衣服又做饭,又擦地又打扫卫生,出去干活还挣钱最多。另外一个人对家庭的贡献本身就不大,收入可能还不如每天又洗衣服又做饭的那一位,但是回到家里不是抽烟就是喝茶看电视。闲着没事嗑瓜子,嗑瓜子还把瓜子皮洒得到处都是,这让我们感觉到一种什么?就在这一个家庭里,丈夫和妻子各自的付出和收获很不平衡。那么我们不能管这样的婚姻叫美满的婚姻。当然有的家庭发生家庭暴力的现象,那就存在着更大的问题,如果一个家庭里面,夫妻双方沟通交流不够,那么他们是以什么方式沟通和交流导致问题的呢?

如果一个家庭里头付出和收获很不平衡,是什么原因让那个付出的老付出?收获的老收获呢?当我们深入研究这些问题,在这些现象背后我们去观察、去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建立家庭的夫妻双方心理是不是健康,可能是婚姻美满和谐与否的一个重要的潜在原因。所以我们就想,今天的讲座里头就探讨一下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对婚姻家庭生活有什么影响,那么心理健康水平我们想从一个人的思维、情感、行为、人格各个方面来衡量,看看这个人的心理健康程度,以及在这个人的这样的心理健康水平之上,会对家庭造成些什么影响。

那么,心理健康和婚姻家庭之间的美满幸福状态有很大的关系,那么这几种关系会以什么样的方式表现呢?心理健康和美满婚姻之间的关系可能会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有哪些表现?第一,比如说一个人他有理性的思维,这个人有理性的思维,这个人就容易把自己和爱人的关系搞好。所以我们第一个问题叫做理性思维和夫妻关系的和谐美满。什么叫理性思维?我看待问题、评价问题、认识问题的态度是合乎理性的,是合乎世界本来的道理的。那么合乎理性的思维相对应的就是非理性的思维,如果一个人满脑子的非理性思维,那么这个人心理健康水平就不高,心理健康水平高的人,应该是充满了理性思维的。

一个非理性的思维就是爱人必须喜欢自己,爱人必须喜欢自己关爱自己。而实际上我们大家都明白,我们每一个人除了有很多优点,有很多长处,有很多让人喜欢的地方,同时我们每一个人还会有一些东西让别人不喜欢。那么谈恋爱的时候,可能人家反映出来特别喜欢你,你也表现出来特别喜欢人家。但是谈恋爱跟婚姻毕竟不是同一种状态,那么结婚以后两人终日厮守在一起。谈恋爱的时候,总是有聚有散的,那么双方只要没有婚姻关系,可能大家会花很多精力去让对方高兴。为什么有一些人恋爱谈到一定的时候,尽管没结婚也谈不下去了,因为终日厮守在一起。久而久之自己的全部特性都暴露出来了。除了那些好的特点展现给对方以外,不好的东西也展现给对方,就是说如果我们有一种合乎理性的思维进入婚姻的话,我们除了希望对方喜欢我们,我们也得有预期对方对我们比较反感。在某些情况下,当你做了某件事情,说了某些话的时候,对方可能表现出对你反感。因为我们知道,两个陌生人从相识到相恋到相爱,到缔结婚姻,那么在这两个人相识之前,有相当长的人生道路是各自在完全不同的地点,在完全不同的家庭,在完全不同的学校成长起来的。双方形成了很多差异性,那么有了这种差异性,就有可能一方对另外一方大部分是满意的。如果我们按60分及格的话,这么说的话,你60分及格的那些东西以外是不及格的东西,当那些不及格的东西表现出来的时候,你也能理性地加以接受。你觉得这就是我爱人,他就有那么一部分让我不喜欢的东西。当对方不喜欢我的时候,我也能加以接受。因为我有一些东西,大约有40%的东西是对方不喜欢的,那么双方就面临着一个共同的任务,就是我们首先先接受对方,我们不能100%的满意这个现实。我们也不能让对方100%满意这个现实,那么在这个现实基础之上,我尽可能地改变我自己。

第二个情况就是说,我应该改造你,我要改造对方。这也是一个非理性的想法和愿望,那就是说既然你有我不喜欢的东西,你必须得改正。你如果不改,我压着你、逼着你改。在我压迫之下,你如果不改我就会怎么怎么样。但实际上合乎理性的思维就是你欲改造别人先改造自己,尤其是跟你关系密切的人,你想让对方做出什么样的改变,你最好先改变你自己。改变了你自己就影响了对方,对方就会潜移默化地发生改变。所以如果你在完全忽略掉你自己主观上加以改变的必要性的时候,就去要求改变对方,这可能是造成婚姻当中夫妻关系紧张和冲突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是我们在从思维方式来谈理性思维和夫妻和谐的关系的关系,这是从理性思维方面来谈理性思维和夫妻关系的和谐美满有什么联系。

第二个就是想谈谈情绪情感的变化,情绪和情感的健康状态影响夫妻关系。我们大家都知道人们的情绪是可以互相传染的,比如说我们宿舍里头,或者我们的街坊邻居里头有一个人情绪特别低落,那么当我们跟这个同学,或者跟这个邻居打交道的时候,我们就会受到他的情绪感染。有一些人他的情绪状态比较压抑,容易焦虑,容易紧张,容易抑郁。那么当他结婚以后,在他的家庭关系当中,他也经常表现出来这些不良情绪,就很容易让跟他在一起生活的爱人,感受到压抑。那么对方就会感觉到很难受,就可能有一种倾向,倾向于逃离这个家庭。

第二个可能性就是情绪化的表达可能会破坏夫妻关系。比如说一个太太下了班以后回家的时候,下起了倾盆大雨。然后太太就跑回家,这时候看见丈夫在家里看电视,太太就说,你看下雨我都淋湿了,你还在这儿看电视,你就没想着我。先生觉得很委屈,因为他看电视了,没看天,没看窗外。他不知道下雨了,然后先生就说,你怎么不给我打个电话,我好给你送把伞。太太说我不给你打电话,你也应该知道下雨了去接我。如果你不接我,就说明你心里没有我。我就成心做这么一个测试,通过今天的测试证明,你从来就没爱过我。太太的这种表达有一种什么倾向呢?就是不断极端化、不断高度概括,这就是一种非理性的思维方式导致的非理性的情感表达方式。

第三个就是行为方面的。夫妻之间行为的相互作用,会对夫妻关系有很大的影响。第四,健全的人格和美满的婚姻,就是一个人的人格如果健康,它是一种均衡的、开放的一种健全人格,它就会在夫妻之间建立起一种比较相互信任、相互包容的一种气氛。就不太容易造成婚姻的危机,或者是夫妻关系的紧张。

那么如果我们现在探讨的这些婚姻关系当中的起作用的一些心理学因素,那么大家会可能产生一个问题,就是如果一个健康的婚姻状态,如果双方心理都健康,那么健康的婚姻状态应该是什么样子呢?

谈到这一点的时候,大家可能会有一些联想,就是如果一个人跟另外一个人的夫妻关系当中出现了一些不和谐,出现了一些冲突,一些紧张,甚至最后出现了危机。那么如果有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是什么问题?可能大家希望深入探讨一下,就是如果心理不健康,那么可能存在着什么深层的问题呢?我们知道,每一个人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都跟他早年生活有关,所以我们去探讨一下早年生活对婚姻的影响。

如果一个人从小缺少母爱或父爱,那么在他以后长大了的生活当中,就会变成一种渴望,他要去获得、去追寻这种父爱和母爱。等到他了青春期以后,性成熟,性发育开始了以后,那么他就会产生对异性的兴趣。而实际上在这个时候,他在早年有一个未完成和没有处理好的情结,这个情结使得他对追求母爱、追求父爱有强烈愿望,那么会出现一种可能性,就是把自己对于爱人的选择跟对于母亲的追求结合在一起。这种结合就会导致我们未来建立起来的婚姻关系里头出现一些不平衡、一些不和谐。比如说,夫妻双方一方为父母,一方为子女的模式。比如说,爸爸和女儿的婚姻模式,或者是母亲和儿子的婚姻模式。那么其实这样的一种婚姻模式说明了在婚姻当中的夫妻双方之中的一方,或者双方都存在着早年生活当中的有精神上的创伤,或者是不幸的经历留在他们的意识深层,使得他们对比较缺失的东西,产生出渴望。这种追求体现在他选择爱人这个方面,他就在择偶这个过程当中,不仅满足着他自己要获得情感的需求,建立家庭的需求。还满足着在他早年生活当中缺少的来自亲情的关爱,这样一来就使得他们在爱情选择的时候,把爱情和亲情混淆在一起。当一个人以这样的模式建立起家庭以后,比如说,一个儿子和母亲的家庭模式,可能就会出现前面我举的例子里说的那种情况,一方承担过多,一方承担过少。一方付出过多,一方索取过多。比如说一个人,他娶了一个太太,这个太太出去要工作,要干活挣钱,在家里要洗衣做饭擦地收拾屋子,但是他回到家里以后,就是看电视,嗑瓜子,嗑瓜子还特意把瓜子皮洒得到处都是。这样呢,实际他是以一种儿童的心态在跟他妻子打交道,你就应该照顾我,你就应该关心我,你就应该管我。

另外一个方面,假如说一个女士她找了一个年纪很大的人,而且很具有她的长辈的那种特征的人。恋爱了,或者结婚了,或者是有情感的关系,那么在潜意识里头,不仅她在意识层里把对方作为一个男性去爱,潜意识里头,她还把对方看成她的父亲。有可能有的人父亲早年十分严厉或者很小的时候父亲远离、或者缺失,那么对一个女孩成长过程来说,她一直没有能够获得异性家长的那种关爱,这就造成了她的潜意识里的一种强烈愿望,有可能在她以后选择男性伴侣的时候,往往就按照符合父亲的形象那样的特征去选择她的伴侣。在这种情况下,她一旦嫁给这个人,她就会要求对方给予她越来越多的关爱。而她就停留在类似一种幼稚的儿童状态,享受男方提供给她尽可能多的照顾、关心。所以如果双方,比如说夫妻双方发生激烈争吵,出现严重矛盾冲突的时候,有可能提示着夫妻双方有一方可能存在着某些深层心理结构上的一些缺陷,或者某些情结,一些创伤。比如这个创伤引起他的人格结构的畸形变化,那么我们可以把这一类的夫妻关系模型,看成是家长和子女,家长和儿童的结构模型。那么在这样的夫妻关系里头,扮演儿童角色的那一方要求对方给自己以父母般的关照和爱护,表现出自我中心和依赖性,而且缺乏责任心,扮演父母角色者要求对方无条件地服从自己,在这样的前提之下,他才会给对方无微不至、无所不在地关怀和照料。那么这就显示了在他的早年生活里头,他的一些经历和创伤,使得他的人格结构当中,尤其是在跟异性交往这一部分,停留在童年早期。使得他们表现出很多幼稚行为,而对方可能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比如在家的老大,他带着弟弟妹妹,然后很早就承担起家庭生活的重担的人。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无形当中扮演了对方的父母,这样一来双方以一种情结,以一种无意识的情结互补,也就可以建立起一个家庭。但双方的期望是不同的,就会发生很多冲突。

我们表面上看到这样的结构,你们会觉得这挺稳定的呀!一方愿意当孩子,一方愿意当家长,愿意当家长的控制着孩子,当孩子的依赖着家长,多稳态的结构啊。不是这样的,因为我们已经都是成人,因为我们内心里还有一种不可抑制的愿望,就是我们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成熟男人,要做一个成熟的女人。实际上做家长的那一方也是在无意识当中做了人家的家长。假如说她是一个太太,太太扮演母亲的角色,实际上这太太心里头有一个愿望,我要做人家的太太,而不是做人家的母亲。久而久之她就觉得特累,这样他们可能是为了某些儿童的、或者幼稚的愿望相聚,也有可能因为儿童的幼稚的愿望而散,发生冲突也像儿童那样,像儿童的争斗那样发生冲突,容易意气用事,容易感情用事,容易冲动,遇事不考虑后果。所以这样的一种夫妻关系模式也会带来很多麻烦,那么可能就是这样的一些孩子,他们在早年很缺乏欢乐的童年。那么在他们的童年需要父爱母爱的时候,没有人管理他们,所以他们在既缺乏跟同性家长的交往经验,也缺乏跟异性家长交往的经验,甚至缺乏跟某一个人建立稳定持久关系的经验,这样的人,建立起来的家庭会是有麻烦的。

那么下一个题目我就想讲讲婚外情,我们大家现在都听到过,有的人结婚了,然后在婚外又爱上异性了,那么我们分析分析这样的事情。就是他可能有哪些潜在的心理学原因?婚外情是很复杂的,如果我们要谈的话,如果我们在很大范围里谈的话,比如说有社会原因、有政治原因、有意识形态原因、有经济原因、有制度原因等等有好多,包括男女的心理差异等等,有好多东西。但是那些都不是我们论述的内容,我们主要想关心的就是在婚外情发生的当事人身上,他们的内心里发生了哪些变化。

那么我们可以简单地分析一下,那么如果夫妻双方,不要说双方都不能进入丈夫和妻子的角色,只要有一方不能进入的话,另外一方就感觉很痛苦。他就会觉得他自己没有丈夫或者没有妻子,那么我们知道现在社会有很多机会让我们去接触很多的人,而且大家都会有机会交流,那么如果有一方没有进入丈夫或者妻子角色的家庭成员,他就很需要跟类似丈夫或者妻子的人交流。那么婚外异性交往的机会很多,一旦他能够找到知音,跟人家能找到共同语言,他就会觉得这才是自己精神上的丈夫或者妻子,实际上那个丈夫或者那个妻子根本没有成为他的真正的丈夫或妻子。实际上他的家庭当中,他的婚姻当中,缺少着一个角色,相当于单身的状态。比如说在早年生活当中,特别缺乏父爱的人,她爱上一个比自己年纪大二十多岁的一个男人,然后她觉得她自己是追求真正的爱情,并不是以索取对方的钱财为代价。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她会让这个男方产生对方的感情特别真挚纯洁的感觉,使得这个男方就会陷入这样的婚外情当中。有的当事人,她是因为心理不健康,用她的这样一种以情结作为爱情的这样一种感受,这样一种行为去吸引婚姻内的男人或者女人。如果是一个男人的话,那他吸引的就是婚姻内的女人。如果是女人的话,吸引的是婚姻内的男人。这样造成婚外情的发生,而实际上是双方或者是婚外情当中一方,不健康的心理情结被双方误认为是爱情,于是产生了婚外情。他觉得这才是真正的爱,这才是他真正需要的爱,他觉得是如此强烈,实际上是某些不健康的心理驱动之下出现的行为。我们大家会看到有一些有婚外情的人是绯闻不断,有的人做第三者也是经常不断地去到不同的家庭里去扮演第三者。如果我们简单地从外部来做定论的话,或者一概而论的话,就会说某某人特别不道德,某某人生活作风不好。但是如果一个人结了婚又离婚,离了婚又结婚,结了婚还去找婚外的情人,然后再跟自己爱人离婚,然后再跟这个婚外的情人结婚。除了我们可以从道德方面对他进行批评以外,可能还有他内在的原因,内心里头可能有一些深层原因。他的心理特点、他的行为模式特点,跟他的早年生活当中的一些经历,跟他早年的客体关系的混乱应该是有关系的。什么叫客体关系呢?当我们生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我们最先看到的那个人,一看到那个人就能让我们吃上东西,喝上东西,然后能够给我们解决各种生理需要的人,那就是我们的母亲。假如我们母亲经常持续不断地、持之以恒地照料我们那我们就会对母亲产生信任和依恋,这就是构成了我们长大了以后,跟其他人进行人际关系的基础。因为我们跟谁要交朋友,也得有一个稳定和持久性,而且我们有旧的朋友,可能还会交新的朋友,交了新的朋友,旧的朋友仍然保持着关系,这就是叫能建立起稳定的关系。

但是有一些人,比如因为种种的原因,在他很小的时候,比如刚生出来不久,家里人出国,或者是在外地上大学,孩子的父母没法直接照料。然后就寄托给一个邻居的大妈,或者送到邻村的一个老奶奶家,然后邻村的老奶奶照顾了没多久,又送到对门的老婆婆家,然后这个小孩在他很小的时候,就是今天东家,明天西家,这样被颠沛流离地寄养。那么在这个很小的小孩的眼睛里头,呈现在他眼前的面孔是不太稳定的。这个人几天,过一段时间又换了。那么就会在他内心里形成一种感觉,这个世界是很不可靠的,这个世界的人也是很不可靠的,一段时间尽管我觉得就这张脸挺好,但是就没了。过些日子就换了,那么在他长大了以后,他在以后跟别人相处的时候,跟邻居的小朋友相处的时候,再长大一点跟同事相处的时候,跟人谈恋爱的时候,结婚跟人家相处夫妻关系的时候,他都有某种内心里头不安全的预期,不稳定的预期。这时候如果他再发现对方一些缺点,就很容易对对方产生反感和厌倦,然后转而去寻找其他方面的关系。而且在他的那种客体关系混乱的心理基础之上,他有一种假设,就是我眼前没什么好人,好人都在远处。我眼前的人都不可信任,可信任的人在远处。所以一旦他对某一个人熟悉了,了解了,接近了以后,他就会对这个人产生厌倦和排斥。然后再去打破这个旧有的关系,再去建立新的关系。有一个咨询客人到我这儿咨询,他说我这朋友跟切韭菜一样是一茬一茬的,小学同学一上中学,我就再不理了。然后中学同学一上大学,中学同学不理了。大学毕业以后,大学同学不理了。结婚以后,过一段时间发现这人不行,离婚了。离婚了再也不理了,然后再找一个人结婚,结婚了一看,现在又不行了,又有问题了。这个人看上去很单纯、很善良,跟我们所谓道德败坏,生活作风不正什么好像联系不上,但是他就觉得内心里头有一种预期,别看她现在跟我好,指不定她那天抛弃我,所以我要在她抛弃我之前先抛弃她,这就典型的客体关系混乱的人那种内心的独白。那么像我前面谈到的很多问题,丈夫出现好的行为得不到妻子的夸奖、表扬、肯定和鼓励,丈夫出现坏的行为的时候,出现不利于于家庭稳定和家庭和睦气氛的行为的时候,妻子没及时提出批评,没有及时地想出办法来纠正。这样的一些不当的强化使得丈夫在不经意之间越来越朝着不利于家庭稳定的方向前进,这样也会造成婚外情。比如一方很有事业心,另外一方呢,就完全靠在对方的事业发展的背景之上、基础之上,享受对方事业发展的成果。双方就出现了婚姻家庭发展动力上的不平衡,给一方产生收获太少,付出太多的感觉,这种婚姻发展动力的不平衡,带来了婚姻家庭生活当中夫妻之间的不平衡关系,使得双方或者一方希望从家庭之外,去寻找新的满足自己情感需求的方式。

那么前面我讲了很多东西,我觉得如果要是想过好幸福的婚姻家庭生活,或者在早一点说要建立一桩美满的爱情,或者再早一点说要去谈恋爱,我觉得很有必要先很好地自我认识,然后检查检查自己,自我的心理健康状态怎么样?如果一个人心理足够健康,其实他才具备了谈恋爱的资格。如果你心理不够健康,那么你可能去谈恋爱,但是谈恋爱当中就会有很多困扰和麻烦。然后建立起家庭来,那就可能会出现新的麻烦。因为双方都不是以一种很平常、很平和、很正常的心态去对对方,所以婚姻家庭生活当中的那些不和谐和苦恼就接踵而至,有可能最后演变成一场危机。所以我在结束我今天讲的内容之前,我希望大家能够有健康的婚姻观和健康的心理。我衷心祝愿各位观众朋友能够有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同时我殷切地希望大家在建立起婚姻家庭之前,能够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然后再去建立一个快乐的家庭。

相关推荐

03:10
儿童胆子小是因为什么原因
儿童胆子特别小原因多种多样,和孩子自身因素、家庭因素、家长因素都有关系。首先每个孩子性格、气质、特征都不太一样,有的天性胆小、懦弱、内向,不太愿意社交,这和孩子先天性格特点有关,并不是病态表现,不需要特别检查或处理。有些孩子因为家庭环境影响导致胆子比较小。有的家庭构成不太完整,像一些单亲家庭,或者家庭气氛相对较差,父母经常吵架,对孩子性格特质形成有影响。还有一些孩子是因为家长教育不太合理导致胆子小,比如家长经常大声训斥、批评,孩子不敢去尝试很多事情,也容易导致孩子胆子小。所以,对于儿童胆子小,绝大部分并不是躯体疾病问题,多数是行为问题。
女人经常做噩梦是怎么回事
女人经常做噩梦,当患者有过非常恐怖的经历,或者是近期观看过比较恐怖的电影,就可能会对患者的心理上造成一定的影响,从而引起患者的夜间睡眠时经常出现噩梦的情况。这种情况通常适当服用助眠的药物,或者是睡前听轻音乐,放松心情即可。也有可能是疾病原因导致,类似于神经衰弱或者是女性身体过于虚弱的造成,这时女性不光会有做噩梦的情况,也可能会存在睡眠不佳或者是日常精神不济的症状,可依靠药物进行调理。
语音时长 01:02

2021-05-21

57111次收听

心理障碍自我疏导治疗
对于心理障碍有些方面是可以通过自我疏导等帮助这些症状的改善,比如社交焦虑,那么可以通过提前做好准备来想象这种环境,另外,通过多参加社交这种锻炼来改善这种心理障碍。另外还包括一些特殊的恐怖,比如怕蛇、怕高处等等,如果这些症状特别严重影响生活的话,也可以通过一些暴露疗法、脱敏疗法等自我调整的方法来进行自我疏导,对于焦虑抑郁等情况也可以给自己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来调整这个情绪状态。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心理障碍都可以通过自我疏导来改善,如果明确诊断的话,还是要尽早的到医院就诊的。
语音时长 01:10

2021-05-21

92891次收听

心理障碍主要包括哪几种类型
心理障碍主要包括的类型有精神分裂症、双向情感障碍、抑郁障碍、焦虑障碍,焦虑又包括广泛性焦虑和急性的焦虑发作,强迫性障碍。还有应激相关障碍,比如说创伤后应激障碍、急性的应激障碍,以及一些适应的问题等。躯体症状相关的障碍、进食障碍、睡眠障碍、性功能和性心理的障碍。人格障碍等等,这些都是常见的心理障碍,也就是说心理障碍包括很多很多种,具体的判建议到医院就诊,只要觉得自己痛苦,或者影响生活、工作、学习等,尽早去就诊。
语音时长 01:14

2021-05-21

76940次收听

怕黑是什么心理疾病
大部分的人都会出现一些怕黑的情况,这只是一种人的本能心理,由于人的眼睛不能夜视,在黑暗中失去了视觉人就会有一些不安的情况,如果怕黑较为严重,可能是特殊恐惧障碍的一种,患者表现为对黑暗出现病态的恐惧情绪,患者也知道这种恐惧情绪是病态的、过度的、不合理的,但是,患者仍然会出现病态的恐惧情绪。如果这种病态的恐惧情绪已经严重影响患者学习、工作、生活,可以对其进行系统的心理治疗,患者的病态情绪均会有改善,其中,系统脱敏疗法或暴露疗法是使用最多的治疗方式,必要时,可以借助药物治疗,如:舍曲林、帕罗西汀等。
语音时长 01:13

2021-05-20

90383次收听

青少年网瘾有什么表现
青少年网瘾的表现有网络在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对上网的控制力受损,上网时间越来越长,利用上网逃避或者缓解负性情绪。网络在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可因为上网忽略其它生活,该上学的不上学,该工作的不工作,把网络当成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事,主观上对上网存在强烈渴求,如果不上网会觉得难受,有强迫性的上网冲动,尽管有负面影响、上网压力,但是仍然遏制不住去上网,即使家长或者学校进行谈话,还是三番五次去上网,甚至逃课去上网。体现在对上网的控制力受损,网络对生活非常重要,专注于上网,打游戏、聊天或者看视频等。上网时间越来越长,无限沉溺于网络的虚拟世界中,停止上网后会出现易怒、攻击、虐待行为,为了继续上网可出现撒谎、欺骗行为,也会因为上网失去重要的关系。利用上网逃避或者缓解负性情绪,越上网心情越差,越差越上网,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语音时长 01:39

2021-05-20

102096次收听

02:14
认知是什么
认知是大脑的高级神经功能,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所谓的感觉就是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记忆、思维、想象、语言、视空间结构等。总的来说,认知是人们获得知识,学习知识,并运用知识去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人脑接受外界输入的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进而支配人的行为,这个过程就是认知过程。人的认知能力与人的认知过程密切相关,认知是认识过程中的一种产物。一般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感知都是认识活动。许多精神障碍患者会出现认知功能受损,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双相障碍、强迫症,还有老年性痴呆、血管性痴呆等。一旦出现认知功能障碍,说明大脑已经出现了严重的障碍,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尽早就医。
神经敏感的人怎么调整
神经较为敏感的人首先可以进行自我调整,通过自我约束、自我心理暗示,改善不良的心理状态。也可以看心理医生进行心理治疗,通过医生的指导改善与调整自己的生活。此外转移注意力也是不错的方法,将注意力转移到有意义的事情上,可以避免神经过于敏感。
怎么样缓解心理压力
心理压力较大的时候,可以适当增加运动,这样可以促进多巴胺分泌,让情绪舒畅。也可以转移自己的压力,做一些宣泄压力的事情。长时间无法缓解,就可以去找专门的心理咨询。
夹腿综合征的危害有哪些
夹腿综合征易对患儿造成生理以及心理上的危害。家长需及时帮助孩子改变其发生条件,使加腿综合征的发生率降为最低,以免幼儿过早出现手淫现象。
心理医生给自己的“三剂药”
有人说“眼泪吞进肚里并不会自生自灭,积累久了它就会在心里泛滥成灾。”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句话不无道理,负性情绪一定要找到一个合理的方式排解,长时间积累起来就容易演变成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
五心烦热怎么办
五心烦热怎么办?五心烦热的治疗方法主要分为清热、养阴、除燥,用于清热滋阴的中药主要包括麦冬、玄参、天门冬、干地黄、百合等,其中麦冬和玄参的应用最为广泛,具有良好的清热效果,泻火解毒、滋阴凉血,对于五心烦热患者来说都很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