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拍马屁是缺乏安全感

发布时间:2018-06-2253300次浏览

在职场中,总会碰到那种对领导阿谀奉承、溜须拍马的同事,他们拍马屁的程度和形式各有差异,似乎很难对付,你也会担心他们哪天是否会拿你一句玩笑话,或者小秘密去讨好领导,让你防不胜防,但其实弄明白他们只是在寻找心理补偿,你就会觉得很容易应对了。

阿谀奉承、拍马屁在职场上是见怪不怪,大家都习以为常,但在心理学家眼里,这种行为有其心理原因。拍马屁者大多是在其成长过程中,特别是婴幼儿和童年时期严重缺乏母爱和父爱,缺乏安全感。人是受需求推动的,寻求亲密感是人本能的社会心理需求。

早年成长过程中缺乏的东西,成年后会去寻找心理补偿,有些人就会形成过度的替代性补偿。讨好领导实际上是他们在寻求被关注、被重视、被肯定的期望有了实现的机会,会让他们感到安心和踏实。

若领导接受了他的逢迎,对他表示肯定,对他来说就是一个强化,会更加助长他拍马屁的行为。所以,拍马屁的人若能长期在公司里呆下去,一定是有某个领导或上级肯定了他的行为,在他和这个领导之间形成了一种互相强化的互动关系。

但是拍马屁会产生一种压抑感,也常常会积累怨气。这就像小时候面对父母的权威必须服从一样,致使怒气、怨气长期被深深地压抑在心里。愤怒是一种能量,需要宣泄。心理研究表明,“媚上”和“欺下”是双向心理状态,但心理动因都是一样的,都是为了维持内心能量的平衡。

“马屁精”不可避免,那么就要学会与拍马屁的职场人和平相处了。明白了他们拍马屁的心理成因后,就能平静地看待这些阿谀奉承的职场人了。

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人,不要冒犯他或者敬而远之,因为你越这样刻意,他越可能破坏你的事,来使其心理平衡。

最好的做法就是:理解、宽容和礼貌待之。用理解的心态去维护别人的自尊心,说白了就是给人家面子,但这并不意味着在同事交往中处处迎合别人。用宽容的心态去面对他,让他感受到真诚,也就少些尔虞我诈,少做拍马屁的行为。

相关推荐

03:10
儿童胆子小是因为什么原因
儿童胆子特别小原因多种多样,和孩子自身因素、家庭因素、家长因素都有关系。首先每个孩子性格、气质、特征都不太一样,有的天性胆小、懦弱、内向,不太愿意社交,这和孩子先天性格特点有关,并不是病态表现,不需要特别检查或处理。有些孩子因为家庭环境影响导致胆子比较小。有的家庭构成不太完整,像一些单亲家庭,或者家庭气氛相对较差,父母经常吵架,对孩子性格特质形成有影响。还有一些孩子是因为家长教育不太合理导致胆子小,比如家长经常大声训斥、批评,孩子不敢去尝试很多事情,也容易导致孩子胆子小。所以,对于儿童胆子小,绝大部分并不是躯体疾病问题,多数是行为问题。
什么是心理
心理主要包括了心理过程以及心理特性,也就是指人类对于内在符号活动梳理展现的过程以及结果,在通常情况下,所有的人群对于某种特定的活动,都会有一定的感知以及感官认识。并且也会通过自身的头脑活动,来思考因果关系,同时也会伴有情感体验,例如喜、怒、哀、惧等等,上述过程也称之为心理过程,按照其性质,可将其划分为认识、情感、意志过程。心理是一种主观反应,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人格是通过心理过程来表现的,而并非独立存在。
语音时长 01:01

2021-05-21

85729次收听

喜欢抠指甲是心理问题吗
喜欢抠指甲可能是心理问题的表现。当儿童出现紧张和焦虑情绪时有可能会有抠指甲的行为出现,如果长期紧张的情绪存在时,可能会导致抠指甲的行为形成习惯,对于这种情况需要对儿童进行积极的沟通和交流,并且要及时给予相应的心理疏导。喜欢抠指甲这种行为可能和儿童本身的性格因素也有一定的关系,尤其是比较内向的儿童。出现这种情况时家长一定不要过于在意,而要及时观察儿童的心理变化情况,及时消除心理疾病,才能彻底消除这种行为。
语音时长 01:02

2021-05-21

84490次收听

心理障碍自我疏导治疗
对于心理障碍有些方面是可以通过自我疏导等帮助这些症状的改善,比如社交焦虑,那么可以通过提前做好准备来想象这种环境,另外,通过多参加社交这种锻炼来改善这种心理障碍。另外还包括一些特殊的恐怖,比如怕蛇、怕高处等等,如果这些症状特别严重影响生活的话,也可以通过一些暴露疗法、脱敏疗法等自我调整的方法来进行自我疏导,对于焦虑抑郁等情况也可以给自己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来调整这个情绪状态。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心理障碍都可以通过自我疏导来改善,如果明确诊断的话,还是要尽早的到医院就诊的。
语音时长 01:10

2021-05-21

92891次收听

为什么不敢和别人对视
一部分与性格基础有关,比较内向、害羞的人或者是缺乏自信的人,有的时候不敢与他人对视,这个情况比较常见,属于正常的。如果总是出现这样的情况,甚至较为熟悉的人也会这样,那可能是患上了社交恐惧症。社交恐惧症患者害怕在社交场景或者让人感到尴尬的社交行为和活动中出现,一旦面临这种情景,就会出现手忙脚乱、不敢和别人对视,因此出现严重的焦虑反应,如果与别人对视会感受到来自别人对自己的关注,因此感觉到自己容易出丑或者出现尴尬,并且会有强烈的逃避冲动或者想法,患者为此感到坐立不安,出现头晕、头痛、呼吸困难、心慌、心跳加快或者颜面潮红、大量出汗等表现。临床上当出现是社交恐惧症时,就需要应用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语音时长 01:32

2021-05-20

78643次收听

心理创伤后遗症
是指人在经历的情感、战争、交通事故等创伤事件以后产生的精神疾病。症状有不愉快的想法、感受、易怒、失眠、噩梦、容易受惊吓等等。在创伤事件以后会比较清晰地出现与创伤比较接近的梦境或者是在梦境中反复的体验这种创伤,创伤以后患者持续的回避行为,有些严重的患者会出现麻木、茫然甚至不语不动、害怕。当接触相关的事物的时候,患者又会突然出现精神和身体上的紧张不适感,并试图避免这种的接触,甚至是摧毁这种相关的事物。这些症状可以用一些行为认知疗法的治疗,也可以用心理治疗与药物的治疗,都会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语音时长 01:25

2021-05-20

74710次收听

02:14
认知是什么
认知是大脑的高级神经功能,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所谓的感觉就是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记忆、思维、想象、语言、视空间结构等。总的来说,认知是人们获得知识,学习知识,并运用知识去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人脑接受外界输入的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进而支配人的行为,这个过程就是认知过程。人的认知能力与人的认知过程密切相关,认知是认识过程中的一种产物。一般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感知都是认识活动。许多精神障碍患者会出现认知功能受损,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双相障碍、强迫症,还有老年性痴呆、血管性痴呆等。一旦出现认知功能障碍,说明大脑已经出现了严重的障碍,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尽早就医。
拖延症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拖延症早期会出现缺乏信心、过于懒散症状,工作或生活上,缺乏自信心,面对工作不愿付诸行动和努力。
心理性功能障碍怎么办
之所以会出现心理性功能障碍,主要是因为长时间被压力困扰所导致,为了能够有效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就应该尽快的消除紧张的疲劳,也应该选择行为治疗,选择精神分析治疗,也同样选择药物治疗,能够带来更好的效果,可以轻松的达到控制病情的效果,而且还可以逐渐的缓解问题。
怎样克服恐高症
每一个人出现恐高症的原因都是不一样的,可能是看到有人从高空坠落或者自己从高处掉落过而造成了心理阴影,想要克服恐高症就要做好心理自我治疗,试探性运动治疗,和不恐高的人群待在一起,不要把恐惧放大。
“心理”说出身体的病
心理疾病未必都表现在情绪上,身体的一些不适很有可能就是心理原因引起的。颈椎对于人们的身体结构来说是很重要的部位,颈椎上托头颅,下连躯体,脊髓在这里穿过,大脑发出的种种神经支配信息,都是从这里输送到全身各躯干,全身也通过这里向大脑发送神经信息。
心理医生给自己的“三剂药”
有人说“眼泪吞进肚里并不会自生自灭,积累久了它就会在心里泛滥成灾。”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句话不无道理,负性情绪一定要找到一个合理的方式排解,长时间积累起来就容易演变成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