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心理不要在乎4件事
发布时间:2018-06-2261813次浏览
心理是一盏神秘的灯,要想使你心灵的灯永不熄灭,必须保持你的心理健康,那就不要去在乎这四件事。
放弃:把握的反面就是放弃,选择了一个机会,就等于放弃了其它所有的可能当新的机会摆在面前的时候,敢于放弃已经获得的一切,这不是功亏一篑,这不是半途而废,这是为了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失恋不是不在乎,是在乎不起。三十岁前最怕失去的不是已经拥有的东西,而是梦想。爱情如果只是一个过程,那么正是这个年龄应当经历的,如果要承担结果,三十岁以后,可能会更有能力,更有资格。
漂泊:漂泊不是一种不幸,而是一种资格。趁着没有家室拖累,趁着身体健康此时不飘何时飘?当然,漂泊的不一定是身体,也许只是幻想和梦境。新世纪的时尚领袖是飘一代,渴望漂泊的人惟一不飘的是那颗心。
失业:三十岁以前就尝到失业的滋味当然是一件不幸的事,但不一定是坏事。三十岁之前就过早地固定在一个职业上终此一生也许才是最大的不幸。失业也许让你想起埋藏很久而尘封的梦想,也许会唤醒连你自己都从未知道的潜能。也许你本来就没什么梦想,这时候也会逼着你去做梦。
疯狂:这是年轻人最好的心理调适,只能说明你精力旺盛,身心健康。
相关推荐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4D/83/o4YBAGFyC0aAb0HCAAC3Ax9NWBo39.jpeg)
儿童胆子小是因为什么原因
儿童胆子特别小原因多种多样,和孩子自身因素、家庭因素、家长因素都有关系。首先每个孩子性格、气质、特征都不太一样,有的天性胆小、懦弱、内向,不太愿意社交,这和孩子先天性格特点有关,并不是病态表现,不需要特别检查或处理。有些孩子因为家庭环境影响导致胆子比较小。有的家庭构成不太完整,像一些单亲家庭,或者家庭气氛相对较差,父母经常吵架,对孩子性格特质形成有影响。还有一些孩子是因为家长教育不太合理导致胆子小,比如家长经常大声训斥、批评,孩子不敢去尝试很多事情,也容易导致孩子胆子小。所以,对于儿童胆子小,绝大部分并不是躯体疾病问题,多数是行为问题。
什么是内窥镜
喜欢抠指甲是心理问题吗
疑心病很重该怎么治疗
为什么不敢和别人对视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11/80/o4YBAGCmIG2AA9rOAAC-SMktYcA902.jpg)
一部分与性格基础有关,比较内向、害羞的人或者是缺乏自信的人,有的时候不敢与他人对视,这个情况比较常见,属于正常的。如果总是出现这样的情况,甚至较为熟悉的人也会这样,那可能是患上了社交恐惧症。社交恐惧症患者害怕在社交场景或者让人感到尴尬的社交行为和活动中出现,一旦面临这种情景,就会出现手忙脚乱、不敢和别人对视,因此出现严重的焦虑反应,如果与别人对视会感受到来自别人对自己的关注,因此感觉到自己容易出丑或者出现尴尬,并且会有强烈的逃避冲动或者想法,患者为此感到坐立不安,出现头晕、头痛、呼吸困难、心慌、心跳加快或者颜面潮红、大量出汗等表现。临床上当出现是社交恐惧症时,就需要应用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心理病有哪几种类型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10/EE/o4YBAGCWKZ2ASU8RAAJxN0MFoBI79.jpeg)
认知是什么
认知是大脑的高级神经功能,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所谓的感觉就是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记忆、思维、想象、语言、视空间结构等。总的来说,认知是人们获得知识,学习知识,并运用知识去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人脑接受外界输入的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进而支配人的行为,这个过程就是认知过程。人的认知能力与人的认知过程密切相关,认知是认识过程中的一种产物。一般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感知都是认识活动。许多精神障碍患者会出现认知功能受损,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双相障碍、强迫症,还有老年性痴呆、血管性痴呆等。一旦出现认知功能障碍,说明大脑已经出现了严重的障碍,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尽早就医。
心理性功能障碍怎么办
之所以会出现心理性功能障碍,主要是因为长时间被压力困扰所导致,为了能够有效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就应该尽快的消除紧张的疲劳,也应该选择行为治疗,选择精神分析治疗,也同样选择药物治疗,能够带来更好的效果,可以轻松的达到控制病情的效果,而且还可以逐渐的缓解问题。
心理咨询一般怎么收费
通常情况下,心理咨询的收费标准主要是由三个方面因素所决定的,分别是咨询师自身的经验水平,还有选择的咨询机构,最后就是咨询者自身的问题情况程度。这三个因素综合起来决定了最终心理咨询的收费结果,其中心理咨询师自身的水平惊艳程度占了绝大成分。
如何摆脱“完美主义”的枷锁
完美主义(Perfectionism)是一种人格特质,也就是在个性中具有凡事追求尽善尽美的极致表现的倾向。心理学家认为,具有完美主义性格的人通常有下列几种特性,即注意细节;要求规矩,缺乏弹性;标准很高;注重外表的呈现;不允许犯错;自信心低落;追求秩序与整洁;自我怀疑;无法信任他人。
亲子关系与心理健康
在孩子早年的心理发展中,与母亲的关系几乎决定着每个人内心是否具有足够的安全感、亲密感、快乐感和成长动力。而父亲是孩子最初成长和自我认同中重要的伴侣和领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