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肺结节的高危和良恶怎样判断

发布时间:2018-09-0464694次浏览

肺结节的高危需通过结节大小来判断,良恶要根据CT结果来判断。

1.肺结节的高危:肺实性结节直径大于等于15mm或直径介于8mm-15mm表现出恶性CT征像,如分叶、毛刺、胸膜牵拉、含气细支气管征和小泡征、偏心厚壁空洞等,为高危结节。直径介于6mm-15mm且无明显恶性CT征象的结节为中危结节。直径小于5mm的结节为低危结节。

2.肺结节的良恶性:肺结节是指肺内直径小于或等于30mm的类圆形或不规则形病灶,影像学表现为密度增高的阴影,可单发或多发,边界清晰或不清晰的病灶。良性肺结节可能为炎症、出血、纤维增殖、钙化等。恶性肺结节的肺CT特征有分叶、毛刺、胸膜牵拉、含气细支气管征和小泡征、偏心厚壁空洞等。根据患者是否吸烟、结节直径及毛刺、位于上肺等,恶性程度高的肺结节称为高危肺结节。

相关推荐

01:20
儿童查肺结核查哪几项
儿童查肺结核通常可以查体格检查、血常规、痰液检验、X线检查、PPD皮肤试验等项目,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1、体格检查: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检查,可观察儿童的精神状态、体温,还会对肺部进行检查,通过肺部是否存在阴影判断儿童是否存在肺结核。2、血常规:一般可以检测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等,可以辅助诊断是否存在肺结核。3、痰液检验:可以观察到痰液标本中是否有结核分枝杆菌,从而判断儿童是否存在肺结核。在进行该检查时通常需要采集儿童多个时间的痰液样本,需做好相应准备。4、X线检查:可以观察脏器的形态及功能改变,检测出肺结核的病变类型以及病变的范围,从而诊断儿童是否患有肺结核。5、PPD皮肤试验:是检验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一项检查,可以通过皮内注射结核菌素,根据注射部位的皮肤变化判断是否有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在检查前,需注意督促儿童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02:33
胸片能查出肺结节吗
胸片其实是可以查出肺结节的,因为肺结节的概念是这种,在小于3个cm,直径小于3个cm之内的叫做肺结节,在3个cm以上的称之为团块影,一般在门诊患者就诊的时候,一般医生都愿意给患者选择比较经济的检查方式,胸片无疑它比ct等等其的检查都要相对更便宜、更经济有效一些。如果患者只是来体检,常规医生都是只给患者做胸片,在胸片的检查上是可以发现大的结节的,肺结节在小于1cm的时候,称之为小结节影,1~3cm直径在1~3cm之间的结节,它通过拍摄胸片,是很有可能被发现的,但是在1~3cm的这种结节还涉及到一小部分,它的密度是这种磨玻璃性质的结节,在胸片的检查中就有可能会被漏掉。所以虽然胸片它能够发现大的结节,但是不能够保证能够发现所有的结节,而且在直径小于1cm的结节,即使它的密度是偏高的,但是如果它的位置比较靠近肺部的边缘,拍摄胸片也很有可能会出现遗漏。所以针对年轻人或者是既往没有肺部疾患的患者,一般拍胸片比较多,但是对于高危的人群,比如40岁以上的男性患者,有吸烟的病史,咳嗽的时间又比较长的话,在初次的检查的时候,可能会愿意选择ct或者是低剂量ct,这样更有利于早期发现潜在的小结节,进行干预和处理。
肺结核排痰是好事吗
对于患者来说,如果经过了正规的抗结核治疗以后,患者把痰液排出。那患者一个是症状有改善,同时对于肺结核的一个治疗也是有很大帮助的。所以对于患者来说,排痰是一个好事儿。但是因为肺结核是一个传染性的疾病,患者排出的痰液还含有大量的这个结核杆菌。如果不进行一个及时清理的话,空气当中就会漂浮很多的结核杆菌,这个时候就会造成其他人群的一个被感染。因此对于这个肺结核的患者,建议大家咳出的痰一定要及时的进行清理,特别是对于没有经过抗联合治疗的患者排出的痰液或者是刚刚进行治疗的患者排出的痰液,他这个痰液当中含的结核菌含量会更大,传染性会更强,这个时候一定要大家这个及时的清理,以免造成其他人的被传染。
语音时长 01:20

2021-04-20

77711次收听

肺结核病人不能吃什么
肺结核病人首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油腻等难以消化的食物,这样可加重胃肠负担,不利于消化吸收;还可刺激引起咳嗽症状加重;还有避免吃热性、易上火的食物,如荔枝、龙眼;还需避免吃寒凉食物,可能会导致腹泻,使免疫功能减低,不利于病情恢复;还应避免食用海鲜类,如螃蟹、海产品等,这类食物属于发物,有加重炎症反应的可能。同时还应避免饮酒,肺结核患者需要行抗结核治疗,饮酒可能会加重肝脏负担,影响药物疗效;避免吸烟,减少呼吸道刺激。
语音时长 01:08

2021-03-08

93175次收听

肺结核潜伏期多久
肺结核没有固定的潜伏期,患者在首次被结核分支杆菌感染后,并不会立刻发病,只有它可以潜伏在一定器官,形成潜伏灶,处于一种冬眠状态,而当人体机体抵抗力低下时或者因使用免疫抑制剂后,这种冬眠的结核菌可以重新被激活,而引起结核菌感染。其实正常的成年人都感染过结核菌,这其中有90%人终身不会发病,只有5%的人会出现原发型肺结核,还有5%的人,在后期出现免疫力低下时出现继发性肺结核。潜伏期指一个病原体进入机体后,直到发病的时间,而肺结核的感染多没有固定的潜伏期,所以不存在肺结核潜伏期的概念。
语音时长 01:16

2021-03-08

74580次收听

肺结核是由什么引起
肺结核是由于结核分支杆菌感染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结核分支杆菌入侵后是否发病,还与宿主的自身免疫力有关,人体在感染结核杆菌后仅有5%的发病为原发性肺结核,还有5%的人在免疫力低下是发病,称为继发性肺结核。90%的人终身不会发病,人体对结核杆菌的自然抵抗力受遗传因素、营养状况、居住条件、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影响。而当机体出现免疫力低下时,如艾滋患者、糖尿病患者、老年人、服用免疫抑制剂人群等,其发生感染的机会会增加。
语音时长 01:10

2021-03-08

98573次收听

为什么会得肺结核
肺结核是可以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染的传染病,它的主要传染源是排菌的肺结核患者,可以通过大声说话、大笑、喷嚏、咳嗽等方式将带有结核菌的微滴,向空气中传播,可能会造成周围人吸入,引起感染的发生。肺结核在人口密集、居住环境拥挤、通风条件差、以及营养状态比较差、免疫力低下的人群里更容易发病。结核分支杆菌有很强的生存能力,它可以在空气中、地面上、灰尘中所以它可以在一些结核病人吐了痰之后,痰液里的结核杆菌可以在空气里、地面上、灰尘里存活很长时间,如果接触并吸入后,可引发结核病。
语音时长 01:10

2021-03-08

76826次收听

肺结核简介有什么
在现在的社会,很多人都在外奔波,投身于工作之中,往往忽视了自己的身体健康,因为现如今有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肺结核,我们一定要对肺结核疾病有深入的了解,只有做到这些,才能更好的进行预防,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下肺结核简介有什么吧。
肺结核有哪些原因
如果发现你的身边,有一些朋友经常性的咳嗽,或者是出现咯血的现象,就要注意了,这很有可能是肺结核的症状,肺结核给患者带来很多的痛苦,生活中可以引发该病出现的病因有很多,我们需要了解清楚,一起来看看患上肺结核有哪些原因。
得了肺结核怎么护理呢
肺结核的患者是很难受的,因为此病的危害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很多人对此病不了解,专家说此病是结核菌感染到肺部所导致的,如果病人在治疗中病情已经得到控制,那么其传染性就非常的小,今天我们来看一下得了肺结核怎么护理呢。
接触了肺结核的病人我们该怎么办
接触了肺结核病人后,首先要及时消毒,如用酒精擦手,或者含酒精的洗手液彻底洗手;担心衣服上沾染了病菌时,可以及时清洗并在阳光下暴晒,还可用稀释过的84消毒液浸泡等。其次要注意密切观察自己的症状,发现异常时及时检查治疗。
肺结核病人要做气管镜检查吗
肺结核病人通常要做气管镜检查,主要是可以帮助确定支气管和肺内病变情况。但如果肺结核诊断难度比较小,且没有明显支气管异常反应,则也可以不接受该种检查项目。而在检查时首先要做好准备工作,而且要给予局部麻醉,之后采用灌洗和内膜刷检等方法检查即可。
02:22
肺结核咳血严重吗
结核杆菌侵入到肺部之后,伴随在肺泡旁边的血管也会受到侵犯,引起患者咳血、痰中带血,一般肺结核咳血不会太严重,但是结核空洞的病人因为侵犯的肺部面积比较大,在空洞当中会有一些比较大的血管受到侵犯,所以很多病人会有大咳血的出现。大咳血相对是比较严重的,虽然咳血比较严重、凶险,但是一般咳血都不会引起病人休克甚至有生命危险的情况,有血就把它咳出来。比较危险的是看到咳血之后比较害怕,不敢咳出来,把血憋在气管里面,呼吸道被血痰堵塞之后会引起急性呼吸衰竭甚至窒息的情况,反而会有生命危险,大咳血及时到急诊就医,但是千万不要因不敢把痰咳出来而引起一些意外的情况发生。
02:06
肺结核是怎么引起的
肺结核是由于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的疾病。由于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这种疾病大多数在肺部发病的多见一点。所以我们临床上更多见的是肺结核。此外,也会有骨结核、淋巴结核等一系列疾病的出现。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人体以后,它不一定会能迅速发病。与病人的抵抗力和变态反应源也有关系。有的患者可能在抵抗力低下或者是劳累引起的抵抗力下降或者因为合并了其他疾病的时候,它才会出现发病。也就是说,我们并不是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有一部分人会立马发病,它可能在抵抗力低下的时候才会出现症状。
01:58
肺结核需要隔离吗
肺结核是一种传染病,但并不是所有结核病人都具有传染性。结核病分为开放性和非开放性两种。开放性结核病人痰内含有结核杆菌,在咳嗽或打喷嚏会经由飞沫传染给他人。非开放性结核病人痰内没有结核杆菌。因此只有显微镜检查发现痰液中有结核菌的肺结核病人才有传染性。对于传染性肺结核患者是需要隔离,治疗期间最好与家人分室居住,分开吃饭,碗筷分开,每隔十天将碗筷放在水中煮沸且五分钟消毒一次。尽量做到少接触、不接触孩子。房屋注意开窗通气,说话、咳嗽时与健康人保持一定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