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湿疹治疗方法都有哪些

发布时间:2018-11-0956599次浏览

患上了湿疹离不开治疗,毕竟湿疹对于我们的健康和皮肤的伤害很大,但是很多人因为对这种疾病的了解不是很全面,所以不知道怎样治疗才好,其实对于湿疹这种疾病并不难治,只要用对方法很快就可恢复健康了,那么湿疹治疗方法都有哪些呢?

湿疹是常见的皮肤病,能够治疗湿疹的外用药物有很多,比如说牛黄,皮炎平都可以起到从外部渗透杀菌的作用。其次就是内服药物,如阿昔洛韦,阿奇霉素分散片,诺氟沙星等。最后就是病情比较严重的情况下,湿疹患者还可以采取激光治疗。

一、外用药物。由于湿疹在初期的时候并不严重,因此很多患者都倾向外用药物来治疗湿疹。比如说最为常见的牛黄,皮炎平,他们都属于外用杀菌药物。用药时间通常为一周左右,大部分患者就可以控制住湿疹。而且外用药物的价格比较低,湿疹的患者使用起来也比较方便。

二、内服药物。有些病情比较严重的湿疹患者,单纯的依靠外用药物治疗会很慢。因为炎症病菌已经随着皮肤渗入到血液中,所以症状就会变得非常明显,配合消炎药治疗的速度就会快一些。治疗湿疹的内服药物主要以抗生素西药为主,如阿昔洛韦,诺氟沙星胶囊,阿莫西林分散片等。

三、激光治疗。因为药物有依赖性,所以有些湿疹患者还会反复性的发作。对于这种已经产生药物依赖性的湿疹患者,最好的方法就是采取激光治疗。激光利用的是红光杀菌原理,可以快速渗透到皮肤内部,杀灭引起炎症的病菌,治疗湿疹时间将更短,更有效。

以上就是治湿疹的具体方法了,通过上文可以看出,湿疹的治疗方法有很多,治疗的药物也非常多。如果是病情较轻的湿疹患者,那么在出发期的时候可以使用外用药物治疗,同时保持皮肤干燥清洁,这样治疗的速度也会更快一些。

相关推荐

01:02
湿疹患者可以吃苦参吗
湿疹患者一般可以适量吃苦参,建议遵医嘱吃苦参。湿疹一般是不良环境、外界物质刺激等因素引起的,患者可能会出现皮肤瘙痒、发红、长丘疹等症状。苦参有清热燥湿、杀虫、利尿的功效,可用于改善湿热、便血、湿疹等情况。所以湿疹患者通常可以遵医嘱适量吃苦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患者身体的恢复。湿疹患者还可以遵医嘱使用复方地塞米松乳膏、醋酸泼尼松乳膏、炉甘石洗剂等药物进行治疗。湿疹患者需要保持皮肤的清洁卫生,不可抓挠患处,平时要注意清洁皮肤,以免不适症状加重,在外出时注意防晒,避免紫外线刺激。在饮食方面,患者需要以小米粥、南瓜粥等清淡食物为主。
手慢性湿疹变硬开裂怎么办
手慢性湿疹变硬开裂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相应的药物处理。患者出现手慢性湿疹变硬开裂应的现象,应该在医生指导下涂抹糖皮质激素药物,比如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乳膏等。如果患者存在肥厚性皮损的现象,则应选择涂抹强效的糖皮质激素治疗,比如卤米松乳膏、戊酸倍他米松乳膏等。同时,患者还应该配合涂抹免疫调节剂进行治疗,比如他克莫司软膏、吡美莫司乳膏等。如果患者手部还出现瘙痒明显的现象,应该遵医嘱口服抗组胺药物,比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如果手慢性湿疹变硬开裂还合并感染,应该口服抗生素治疗,比如罗红霉素、克林霉素等。当患者出现手慢性湿疹变硬开裂的现象,应该严格遵医嘱用药处理,不可骤然停药。日常用热水或肥皂清洗手部,勤剪指甲,不用手搔抓。
语音时长 01:19

2022-08-01

10494次收听

湿疹会传染吗
湿疹不会传染。湿疹是指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真皮浅层及表皮炎症。诱发湿疹的内部因素有:慢性感染病灶(如慢性胆囊炎、扁桃体炎、肠寄生虫病等)、内分泌及代谢改变(如月经紊乱、妊娠等)、血液循环障碍(如小腿静脉曲张等)、神经精神因素、遗传因素等;诱发湿疹的外部因素有:如食物(如鱼、虾、牛羊肉等)、吸入物(如花粉、屋尘螨等)、生活环境(如炎热、干燥等)、动物毛皮、各种化学物质(如化妆品、肥皂、合成纤维等)。综上所述,湿疹并非皮肤的感染性疾病,多数专家认为本病是一种变态反应性慢性皮肤病,所以不具有传染性。但有研究显示,遗传因素可能是湿疹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如双亲有异位性湿疹者,75%的子女可能出现湿疹。
语音时长 01:20

2022-07-27

12482次收听

02:21
脚上长水疱是什么东西
脚上长水疱需要根据水疱产生的原因和性质来确定诊断。足部摩擦性水疱,应该尽量休息,穿合适的鞋。脚趾头磨出水疱常见于物理因素,也见于某些疾病所致。水疱型脚气,也称水疱型足癣,原发损害以小水疱为主。足部湿疹也可有水疱性的损害,伴有瘙痒,真菌学检查为阴性。足部汗疱疹临床表现为足跖部位的米粒大小的水疱,一般春秋季发作两次,每次持续1-2个月,第二年定期又发。因此,患者足部出现水疱,应该经皮肤科医生的详细检查明确诊断。
02:18
花椒能治湿疹吗
花椒本身是调味料,也是一种中药,具有刺激性,属于刺激性的食物,因此,不能治疗湿疹。湿疹的主要临床特征是瘙痒,皮肤损害包括红斑、丘疹、丘疱疹以及水泡、脱屑等等有渗出倾向,故称之为湿疹。湿疹的皮肤损害分为三期,即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急性期的湿疹有红斑、表皮水肿、水泡、糜烂及渗液。亚急性期表现为结痂和脱屑。慢性期表现为皮肤肥厚和浸润。不同时期的皮肤损害,选择不同剂型的外用药物治疗,湿疹的皮肤非常敏感,外用药要温和,花椒刺激性太强,因此不能用于湿疹的治疗。
宝宝湿疹如何治疗
宝宝的湿疹通常可以应用抗菌止痒的药膏,或者是糖皮质激素药膏,但是糖皮质激素药膏不能够应用于宝宝的面部。婴儿湿疹是长期居住在过于潮湿或者皮肤卫生清洁不到位,引起真菌引起的。症状较轻时通常可以应用抗菌止痒的药膏治疗即可,能够改善宝宝湿疹引起的皮肤发红瘙痒。湿疹较严重时会出现局部的溃疡破损,可以选用弱效的糖皮质激素药膏,能够起到保湿滋养的作用。一定要注意宝宝的湿疹往往也是由于过敏性的食物,有一些宝宝早期添加辅食,或者对有一些奶粉的蛋白不耐受过敏引起的。如果过热出汗过多,会使局部的皮温升高,引起尿布性湿疹。要注意这点,到保持局部的干燥清爽,有利于皮肤的恢复。
语音时长 01:29

2021-01-27

75344次收听

03:07
大人过敏性湿疹怎么治
针对不同时期的湿疹采用的治疗方案也不同。在急性和亚急性期采用溶液湿敷、糊剂或者乳霜类的皮脂类固醇激素的药膏。慢性期则要采用抗增生的软膏,以及相对比较厚重的皮脂类固醇的乳膏,进行相应的治疗用药。过敏性皮肤疾病的类型有:湿疹、荨麻疹、接触性皮炎以及药疹。湿疹是其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湿疹并不仅见于婴幼儿,成年人也会出现。湿疹的表现,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以及慢性期,早期表现以急性以及亚急性期为主,表现为对称分布,多形性的皮肤损害,包括红斑、丘疹、丘疱疹、水疱渗出、浅糜烂、结痂、脱屑等。慢性期,局部皮肤出现明显的浸润肥厚,伴有不同程度的增生和胎癣样变。表面会出现浸润性的斑块、结痂,以及局部脱屑皲裂等。
过敏性湿疹不能吃什么
过敏性湿疹一般不要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包括葱姜、蒜、花椒、辣椒等佐料,也包括牛羊肉、各类火锅、麻辣烫等。同时蔬菜和水果也尽量不吃,如韭菜、香菇、竹笋等。颜面部湿疹,尽量不要吃芒果、菠萝等。辛辣刺激性食物可以扩张局部血管,加重炎症渗出,同时瘙痒进一步加重。日常生活中可以记下食物日记,哪种食物加重湿疹病情,把记住,以后尽量不要吃,以免加重湿疹。也可以到医院过敏反应科或者皮肤科做过敏原检查。过敏原显示阳性结果食物尽量不吃。不建议盲目而广泛禁食,以免引起营养不良,身体免疫力低下,不利于疾病康复。
语音时长 01:34

2019-12-19

60902次收听

怎么确诊湿疹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小儿皮肤科疾病,因为它的病因在某种程度上不明确,所以在确认湿疹这种状况上是比较困难的,可以通过它的具体表现的症状来进行一种判断,也可以进行在医院仪器的检查来进行一种确诊。
皮肤痒是怎么引起的
引起皮肤痒,最常见的原因一般是皮肤干燥。皮肤缺水时就很容易出现瘙痒感。如果受到了外界刺激出现过敏,也会有这种症状。代谢异常患者或是皮肤清洁做的不彻底的人,都会皮肤瘙痒。真菌感染也会引起皮肤痒。
热痱子和湿疹有什么不同
在夏季可能会出现一些比较难缠的皮肤疾病,其实很多人可能并没有仔细的去区分热痱子和湿疹的差异,其实二者的症状和发生的部位都有较大的差异,出现的季节也会有一些差异,希望大家能够区分这些情况,然后选择对的方式来进行处理。
02:11
婴儿湿疹能涂炉甘石吗
宝宝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炎症,比较容易复发。炉甘石一般为复方剂,是由炉甘石加氧化锌合成。对于婴幼儿,一般无副作用。婴幼儿时可以使用炉甘石,但炉甘石的主要作用是收敛止痒,湿疹时不建议使用炉甘石。湿疹时应注意保湿和润滑。如果为普通过敏性皮疹,可以适当使用炉甘石止痒和收敛。但湿疹尽量回避使用炉甘石进行涂抹,这样可能会造成孩子皮肤收敛后湿疹加重。因此不建议婴幼儿时期湿疹时使用炉甘石。宝宝湿疹期间,需做好饮食的合理喂养,避免宝宝抓挠引发其它的情况,这样更有助于湿疹恢复。
过敏性湿疹的治疗
在临床上,湿疹疾病的分类比较多,而过敏性湿疹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患上这种疾病之后患者会出现非常剧烈的瘙痒症状,有的甚至会寝食难安,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所以尽快治疗是很重要的,下面,一起来看一看过敏性湿疹的治疗方法吧。
宝宝湿疹症状有哪些
宝宝湿疹是差不多每个宝宝都会患的疾病,大部分的宝宝湿疹都是会反复发作的。宝宝患湿疹的时候身上会有红色的点点,而且有的宝宝还会有发热的现象,家长要及时治疗以免给宝宝带来伤害。
湿疹应该吃什么
湿疹患者应吃一些清热、利尿及解毒的食物,如冬瓜、西瓜、绿豆等;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西红柿等;为了保证正常的消化和吸收能力,饮食尽量保持清淡,以免造成体内水钠积存,加重皮疹的渗出和痛痒感,导致皮肤发生糜烂。
语音时长 01:01

2018-09-13

54520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