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骨裂能不能治好呢

发布时间:2020-12-1027047次浏览

骨裂能不能治好,骨裂是骨科门诊中非常常见的一种疾病,而且每个患者的症状都不相同,但是共同点就是患者都会承受很大的痛苦,那么对于骨裂患者来说,及时治疗是非常关键的,不仅可以减缓患者的痛苦,还可以降低骨裂对患者的伤害,今天小编就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下骨裂的治疗方法。

1、及时而良好地正骨复位;

1.正复时间的选择:只要周身情况允许,正骨复位的时间越早越好。骨裂后半小时内,局部疼痛较轻,肌肉未发生痉挛,肿胀较轻,很宜复位。伤后4—6小时因局部之瘀血尚未凝结变硬,复位亦较易。时间越久,复位困难越大。一般地说,成人伤后7—10天者,均可考虑闭合手法复位。

2、闭合手法正骨复位适应症:

凡新伤骨裂,折端有某种移位,必须予以复位,而周身与局部情况允许者,均为闭合手法整复的适应症。若局部肿胀甚剧,不宜立即施行正复手法者,可先予以临时夹板固定,抬高患肢或用持续牵引,并应用活血化瘀消肿药物(内服、外用),3—5日肿消减后,再予以整复。若局部皮肤已起水泡,不便整复者,可用消毒针管抽出泡液,或刺破放出。涂以龙胆紫,肿减泡愈后再予整复。

开放性骨裂,伤口甚小者,经伤口一期处理后,可作一般闭合骨裂处理,予以复位(勿污染伤口)。伤口较大者,清创缝合后,矫正其主要畸形,用持续牵引或石膏托维持位置,待伤口愈合后,如骨裂端仍有某种移位,仍可再予以整复,纠正移位。

3、整复前的准备:

(1)止痛与麻醉: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有效的止痛或麻醉措施。伤后6—8小时者,可于局部血肿内注入适量0.5—2%普鲁卡因,可以获得满意的麻醉效果。若伤后时间已较长,由于瘀血凝结,麻药注入后不易扩散,所以麻醉效果较差,如分点注射恰好注射于骨裂端,也可起到较好的止痛作用。

(2)人员准备:确定主治者与助手,并作好分工。参加正复者应对伤员的全身情况、受伤机理、骨裂类型、移位情况等,作全面的了解和复习,将x线片的显示与病人实体联系起来,仔细分析。确定该骨裂需用那些整复手法以及助手的配合等。作到认识一致,动作协调,根据骨裂情况,将伤员及伤肢置于恰当的位置。并作好病人的思想工作,以取得病人的密切合作。

(3)物质准备:根据所欲整复的骨裂需要,准备好所需用品,如纸壳,石膏绷带、夹板、棉垫、扎带、绷带、胶布、棉花、小压垫,以及所需要的牵引装置等。还须根据情况,准备必要的急救用品,保障安全,以免在整复过程中发生意外。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骨裂的治疗方法,通过对上文的阅读,相信大家对于如何治疗不专业的更明确的认识,骨裂是由于外力所造成的,所以每位患者的症状才会不同,甚至一些小程度的骨裂很容易被患者忽视。所以小编在这里提醒大家如果在生活中发生碰撞等意外,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是否疼痛,最好到医院做一下检查。

相关推荐

脚踝轻微骨裂能不能走路
脚踝轻微骨裂也是骨折,而任何骨折骨折之后能够完全复位之后再完全愈合也需要固定的时间,有时间的规律。一个轻微的骨折就可以愈合的时间短,而比较大的就可以长,即使短也短不多少,脚踝的骨折一般要通过最少1个月或者是6个星期以后才能够由医生来判断是临床愈合。临床愈合以后才能够走路,然后这个时候还是不能够正常的走路,还是应该借助于辅助的方式,比如拄拐来保护一下,直到达到真正的骨性愈合,这时候才能够正常的走路。所以病人千万不应该抱侥幸心理,哪怕是发生轻微的骨折也要等到1个月以后才能够由医生来建议是不是能够正常的走路。所以说轻微的骨折不能够轻视,还要重视。
语音时长 01:08

2021-06-25

107831次收听

02:17
轻微骨裂需要打石膏吗
轻微骨裂是上肢的轻微骨裂,一般不需要打石膏。打石膏的目的是维持骨折的位置,不让骨折移位或维持外形,需要打石膏。一般上肢的轻微骨裂不需要维持位置,一般不需要打石膏。但有的部位需要打,比如下肢的足踝部位,足踝部位对应关节部位有轻微骨裂,可能在走路的过程中,或者负重的过程中,或者扭转的过程中,有可能骨裂会进一步的变大,造成骨折、移位,所以需要打石膏。轻微的骨裂需不需要打石膏,取决于骨裂的具体位置,比如脚的第五跖骨基底点,撕脱裂了点不打石膏,肌腱的附着处,活动不打石膏就会拽开。
02:27
骨裂能走路吗
骨裂患者在基本愈合之前是不能走路的。裂纹骨折是指骨的连续性没有完全中断,只是表现为局部肿胀、疼痛,影响到病人局部活动的一种骨折损伤。多数选择使用石膏、支具方式固定进行保守治疗,同时休息为主,减少肢体的活动和负重,避免骨折移位。如果骨裂以后过早的活动,会导致骨裂的延时愈合、畸形愈合,甚至不愈合的现象,从而导致长期的肢体慢性疼痛和活动受限。骨裂以后不能够马上走路,通常伤后4~6周左右,根据复查的结果,如果恢复比较好,才可以下地走路,或拄拐走路。
01:48
脚踝轻微骨裂能走路吗
脚踝轻微骨裂也是骨折,任何骨折骨折之后能够完全复位后再完全愈合也需要固定的时间,有时间的规律。轻微的骨折愈合的时间短,而较大的就可以长,脚踝的骨折一般要通过最少1个月或6个星期以后才能由医生来判断是临床愈合。临床愈合以后才能够走路,此时还是不能够正常的走路,还应该借助辅助的方式,直到达到真正的骨性愈合才能够正常的走路。所以病人千万不应该抱侥幸心理,哪怕是轻微的骨折也要等到1个月以后才能够由医生来建议是否能正常走路。所以说轻微的骨折不能够轻视,要重视。
02:14
轻微骨裂可以走路吗
若是上肢的轻微骨裂,不影响负重,可走路。下肢的轻微骨裂,须看是哪个部位,做什么处理。若是第五跖骨基底肌腱附着处骨裂,在没石膏时走路,可能把骨裂拽开。但打石膏固定上,可走路。所以,需看骨裂稳不稳定,是否影响走路,如何处理,才决定是否能够走路,是否能够负重。若是脚趾头前面掌骨跖骨骨裂,位置不移位,可以走路。如果一走就移位或者裂大,尽量先不走动。因为每个骨头负重不一样,所起的作用不一样,在走路过程中,所受的力不一样。比如,腓骨骨裂,承重小,可走路。所以,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为什么会出现骨裂
裂纹骨折又称骨裂,是众多骨折中症状比较轻微的一种,会出现骨裂的原因一般是由于受到直接的打击、撞击等,因为在我们生活中骨裂是一种较常见的疾病,并且如果我们人体的一些部位发生骨裂,就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不便,所以我们需要了解为什么会出现骨裂,才能更好地预防或减少骨裂发生,下面我们了解一下为什么会出现骨裂。
骨裂辅助检查有哪些
现在社会存在很多的危险隐患,骨裂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在在骨裂后应该及时去医院打石膏治疗,但是很多人都不明白骨裂应该做哪些治疗,去医院的时候骨裂都应该做哪些检查?下面我们就详细介绍一下骨裂辅助检查有哪些?
哪种方法治疗骨裂好得快
大家身边有许多朋友都想要多了解一些疾病,从而做到更好的预防工作,对于骨裂这种病,大家也应该如此,多多了解才可以避免许多麻烦,那么对于哪种方法治疗骨裂效果好又知道多少呢,下边给大家介绍一下。
什么是骨裂的常见预防工作
我们身边存在许多骨裂患者,他们因为不能及时治疗使得病情发展更严重,耽误了治疗的最佳机会造成了更多的并发症,因此患者一定要及时治疗,那么骨裂的常见预防工作有哪些呢,下边给大家介绍几点。
骨裂多长时间能好
骨裂恢复时间与病情轻重、治疗方法、患者年龄、营养状态等多种因素有关。
脚踝骨裂怎么治疗
踝关节分为内踝、外踝、后踝三部分,脚踝骨折常常伴随韧带软组织血管损伤。脚踝骨裂了以后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第一,石膏固定后制动。在受伤以后减少局部的活动,防止软组织损伤进一步的加重。第二、冰敷。冰敷可以使毛细血管收缩,减少出血,减少局部的出血和肿胀。第三,加压包扎。加压包扎以后使局部的压迫而导致出血或肿胀的减轻。第四、抬高患肢。这样有利于静脉的回流,而使局部的肿胀消退,局部的血液循环改善。一旦出现踝关节受伤,要及时的就诊,防止并发症的出现,积极正确处理伤患。
语音时长 01:13

2020-01-07

60917次收听

骨裂的症状有哪些
骨裂属骨折类型中的一种。在临床上,无明显移位的裂纹,对位对线关系良好骨折最常见,它一般由直接的打击伤、轻微的撞击跌倒等导致。通过石膏或小夹板简单的固定和治疗,伤处可快速愈合,愈合后通常无后遗症。骨裂的主要症状有骨裂部位的肿胀疼痛,压痛,相邻关节出现屈伸功能活动受限,骨折时,骨髓、骨膜及周围组织血管破裂出血,在骨折处形成血肿,以及软组织损伤所致的水肿,致使骨折处肿胀,甚至出现张力性水泡和皮下瘀斑,由于血红蛋白的分解,可呈现紫色,青色或黄色。肌肉痉挛的表现。肢体远端的血液循环受到影响,感觉减退或者麻木感,肢体受伤部位未出现明显的错位,畸形等骨折常见的症状。但是骨裂同样需要正规的处理,骨裂后需要采用石膏或者小夹板进行固定。一个月左右即可拆除石膏和小夹板,进一步进行功能锻炼。
语音时长 01:37

2019-12-18

57812次收听

骨裂怎么治疗
骨裂属骨折类型中的一种。在临床上,无明显移位的裂纹骨折最常见,它一般由直接的打击伤、轻微的撞击跌倒等导致。骨裂的治疗:小夹板,骨科固定支具,石膏托外固定四周,每周定期复查x片。如果肢体肿胀消退后,引起石膏过松,失去固定作用,应及时更换石膏。石膏固定过程中,应主动肌肉舒缩锻炼,未固定的关节应早期活动,避免肌肉萎缩及关节僵硬。如果患肢出现麻木,颜色发紫或皮温下降,则多为石膏固定过紧引起的肢体受压,应立即将石膏拆除减压,否则继续发生可治肢体坏疽。同时,我们可以口服一些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药物如跌打七厘片,大活络丸。如果骨折处疼痛较为明显,可以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洛索洛芬钠,塞来昔布,艾瑞昔布等。同时我们还应该补钙,多喝牛奶,排骨汤等。
语音时长 01:37

2019-12-18

56026次收听

骨密度低的症状
1、关节不适,骨密度低的人群在早上起床或者弯腰的时候可能会感到关节部位的不适,严重的情况下用力咳嗽都可能引发全身关节胀痛的感觉。有一些长时间骨密度低的人身椎体骨小梁会发生萎缩,而且椎体会慢慢被压缩变形。在轻微外伤作用下容易导致压缩性骨折。2、驼背变矮,发生了骨密度低的人即便是到了成年以后身高也会缩短,而且这样的人往往会伴有驼背的现象。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因为骨密度低导致骨质疏松之后身体无法承担体重的负荷,此时就造成了脊椎椎体弯曲变形,最后导致身高缩短。3、后背疼痛,有一大部分骨密度低的人群在日常生活中都会感到后背疼痛,而且疼痛的方式是沿着脊柱周围向身体的两侧延伸的。骨密度疼痛引起的疼痛情况是不一定的,当仰卧位或者坐位的时候,疼痛的情况又可能会得到缓解,但是长时间站立又可能会产生疼痛。
语音时长 01:52

2019-12-18

58199次收听

02:20
小腿骨裂症状
小腿骨裂指的是骨皮质发生断裂,在骨裂处,骨有裂缝,而骨折断端并没有明显的移位,局部会出现骨折的临床症状,比如说常见的肿胀、疼痛以及功能障碍,尤其是在按压骨裂处或者纵向叩击小腿,都可以感觉到明显的疼痛,小腿部暂时失去正常行走的功能。严重的情况下,小腿也是不能活动的。由于小腿的骨裂属于裂缝骨折,外观可能没有明显的畸形,但是可以表现为局部的皮肤红肿,或者局部皮温偏高等临床障碍,骨裂较为严重可能会出现局部软组织的畸形,如果肿胀比较明显,有可能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等骨折的并发症。因此,对于小腿骨裂的患者来说,应该密切观察末梢的血运以及循环,动脉搏动情况,而从而有利于病情的恢复,避免不良并发症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