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心脏病常用药都有哪些

发布时间:2018-10-1166411次浏览

心脏病不同于其他的疾病,这种疾病的出现即便是小问题也是不可忽视的,在生活中能够影响心脏健康的因素比较多,导致了心脏病的发病率一直在增加,而针对于心脏病的治疗药物比较常见,那么治疗心脏病的常用药有哪些呢?药物 (25).jpg

心脏病常用药:
  一、硝酸甘油

  利:硝酸甘在治疗心脏病的药物是一种心脏病的急救药物,也被人们称之为心脏病当中的救命药,当心脏病的患者的疾病发作的时候,只要舌下含一类的硝酸甘油,就能够在1-2分钟之内迅速扩张血管,改善供氧,进而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
  弊:长期服用硝酸甘油的,容易产生耐药性,用了一段时间以后就没有效果,必须加大剂量。不建议长期服用。
  二、他汀
  利:他汀这类治疗心脏病药物可以降血脂,此外,它还具有稳定斑块的作用,以避免血管被脱落的斑块堵塞。
  弊:治疗心脏病的药物他汀的副作用比较大,其副作用主要是对肝功能的影响,不建议长期的服用他汀。
  三、阿司匹林
  利:阿司匹林能够作用于血小板,控制其聚集形成斑块。
  弊端:过敏、胃肠溃疡或出血、血友病或血小板减少的不能服用,另外,一旦开始服用阿司匹林,不要停药,停药后也会使心血管病的发生危险反弹。
  四、速效救心丸
  利:本品具有镇静止痛,改善微循环,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肌缺血的作用。具有服用剂量小,起效快;疗效高的特点。
  弊端:长期服用可产生一定的耐药性。速效救心丸经过20年临床应用不仅未见有耐药性,而且随着服用时间延长,其心功能、血流变等不断得到改善,治疗效果也不断增加。大量临床报道,服用消心痛第4周开始疗效下降。

相关推荐

02:43
胎儿心脏彩超是否有必要做
胎儿心脏彩超这项检查是十分必要的,可以通过胎儿的心脏彩超明确胎儿是否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因素存在。先天性心脏病最常见的类型包括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胎儿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就要积极的进行胎儿的心脏超声检查。早期预防,早期干预,如果出生之后先天性心脏病的情况依然存在,就要密切的监测好心脏超声的情况,必要的时候还要进行手术干预。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的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方式是内科不开刀,进行先天性心脏病的微创介入封堵手术,而第二种手术方式是外科开刀,在直视下进行先天性心脏病的修补或者结扎手术。
01:38
左心室肥大的原因
左心室肥大最常见于高血压心脏病,也可能见于冠心病、心脏病、扩心病等。左心室的形状比右心室长,心脏前面大部分由右心室组成,少部分由左心室组成,因为左心室要一个高的血压将血液泵出,所以左心室肌肉比右心室厚,左心室肥大本身并不算是一种疾病,却是心脏病前兆。左心室肥大可能也是自然反应,是心肌有氧运动和力量的训练,也可能是病理反应,主要针对心血管疾病和高血压,更可能是增加心脏后负荷引起。造成心脏肥大原因很多,如高血压性心室肥大,心力衰竭,在临床上常见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关闭不全等。
01:29
左心室肥大吃什么药
药物主要包括有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即ARB,钙离子拮抗剂即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即ACEI利尿剂和贝塔受体阻滞剂。高血压患者合并有左心室肥厚,首选为ARB类药物,如坎地沙坦、氯沙坦。左心室肥厚是一种心肌的改变,主要包括有心室壁的增厚,心肌重量的增加等心肌重塑,高血压是其主要的病因,左心室肥厚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故有效的控制血压,逆转左心室肥厚是降低心血管事件的主要因素。
01:57
心脏病吃什么好
心脏病的患者在饮食上应该以低盐、低糖、低胆固醇的饮食为主。主食可以选择一些粗粮,比如燕麦、玉米等。肉类可以吃一些低脂肪的白肉,比如鸡肉、鱼肉等。鱼类中的海鱼特别好。多吃新鲜的蔬菜,如白菜、西兰花等。适当食用应季的水果,如苹果、香蕉、橙子等维生素膳食纤维含量丰富的食物。另外还要戒烟戒酒,不要喝浓茶、咖啡等刺激性的食物。做好检查,比如心电图、心脏彩超冠脉ct等,并给予及时的治疗,才能更好的恢复健康。
心脏不好吃什么药调理
心脏不好吃什么药调理,取决于哪一种类型的疾病。如果是冠心病,也就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主要是口服抗血小板凝聚药物,例如阿司匹林,并配合调血脂的药物,例如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等,而且通常需要长期服用,能够控制心率,改善心肌供血,预防疾病的发展,也可以改善症状。如果有频发性的房性早搏,可以口服β受体阻滞剂,例如比索洛尔,能够改善症状。如果存在原发性心肌病,需要口服营养心肌、改善心肌代谢的药物,例如曲美他嗪、辅酶Q10。
语音时长 01:01

2021-05-20

84319次收听

心脏病做什么运动
根据患者的活动耐力情况、6分钟步行试验等检查将心功能不全患者进行心功能分级。针对心功能Ⅰ级的心脏病患者,除了不进行剧烈运动,一般的有氧运动如慢跑、快步走、游泳、爬楼梯等不受限制,平常的家务体力劳动也不受限制。心功能Ⅱ级的心脏病患者,以上有氧运动将会出现心慌、胸闷、呼吸困难等不适,一般的慢步走、太极拳、瑜伽等运动不受限制。心功能Ⅲ级的心脏病患者,即便只是轻微的体力活动即可出现呼吸困难等不适,这类患者不适合进行运动,维持每日正常的生活起居活动即可。心功能Ⅳ级的心脏病患者,安静状态下也会出现心衰表现,即使是夜间睡眠状态下也会因呼吸困难而需要坐起,此类患者应卧床休息为主。
语音时长 01:36

2020-12-23

71886次收听

保护心脏的锻炼方法
心脏是一个强壮的、不知疲倦、努力工作的强力泵。心脏之于身体,如同发动机之于汽车。心脏病是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全世界1/3的人口死亡是因心脏病引起的,而我国,每年有几十万人死于心脏玻所以人们一定要做好保护心脏的措施,下面就来介绍一下保护心脏的锻炼方法。
吃完饭心跳加速心慌的原因
吃完饭以后,心跳加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全身性的,因为吃饭以后会造成身体的新陈代谢的加速,这样心脏需要的供血就会增加,所以会导致心动过速。还有一个方面是胃肠道,进食后,胃肠道需要血流的增加,所以也需要心脏跳动增快,来保证胃肠道的血液的供应。所以吃饭以后都会出现心动过速的情况。但是这种情况,大多数人是不会有感觉的,所以就是说一般没有什么太大的感觉,就不会感觉心慌。但是,有一部分人是会感觉很明显,就会出现心慌的症状。所以就是吃饭以后引起心慌的主要的原因,主要是一个是全身的代谢的问题,还有一个就是胃肠道需要血流增加,帮助消化,所以会造成心跳加速。
语音时长 00:57

2020-09-18

62027次收听

什么是瓣膜性心脏病
瓣膜性心脏病是指心脏瓣膜结构或功能发生异常的病变,一旦确诊应尽早控制,以免造成不可逆的心脏损害。
心脏病吃什么药
心脏病需要根据病情给予对症用药,冠心病可以选择抗血小板药物,心功能不全,心衰患者必要时可考虑应用利尿剂,能够控制危险性因素。
02:29
心动过速的治疗方法
心动过速的治疗方法需要根据病情而定,生理性心动过速以休息以及放松为主;室上性心动过速需要接受射频消融治疗;其他因素需要根据具体病因而对因治疗。心动过速治疗没有统一方法,需要根据具体病情来制定治疗方案。目前临床上常用治疗方法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生理性心动过速可自行缓解,主要通过休息、放松等方式来缓解,降低心率;二、室上性心动过速可通过射频消融等方法治疗;三、其他因素引起心动过速需要根据具体原因具体治疗。例如:甲亢引起可以纠正治疗甲亢;发热引起则进行降温治疗;贫血引起纠正贫血;失血引起则纠正失血,补充血容量;心肌炎引起治疗改善心肌炎;休克引起治疗休克。四、适当健身也可缓解心动过速。
心脏病吃什么药
心脏病涵盖范围很广,冠状动脉病变引起心肌缺血性心脏病,各种类型心律失常、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炎、心肌病等。不同心脏病所采取治疗措施都不一样。笼统地去说什么心脏病要吃什么药,这个问题是不确切的。要针对不同疾病,不同心脏病,有针对性去服用药,才能使疾病得到更好治疗。对于冠心病,应该针对引起冠心病因素,采取相应药物治疗。比如要用降压药控制血压、降糖药物控制血糖、降脂药物强化降脂,还应该用抗血小板药预防血栓形成。如果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还应该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等。对于心律失常应该明确是哪一类型心律失常。快速性心律失常可以用β受体阻滞剂、胺碘酮、普罗帕酮、非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等。对于缓慢性心律失常,可以用心宝丸、异丙肾上腺素等药物。心律失常用药最复杂,必须明确是哪一类型心律失常,才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合理药物治疗。有些心律失常,还需要通过非药物方式才能治疗。如果心力衰竭,除限盐限水之外,还应该根据病情选择利尿剂、强心剂等。如果心肌炎,应该用以改善心肌细胞代谢药物。
语音时长 01:39

2019-12-18

64989次收听

心律不齐的症状
心率不齐就是指心脏跳动不规律,心跳忽快忽慢。心律不齐跟很多因素有关,大部分分为窦性心律不齐和非窦性心律不齐,不同类型心律不齐临床症状也不一样。窦性心律不齐,可以没有任何症状。这是偶尔会觉得心脏有停跳感,少数人会觉得心慌。快速性心律失常,引起的心律不齐,可以有心慌、乏力、心脏停跳感、晕厥、黑朦等症状,有些患者还可以出现心肌缺血样症状,比如胸闷、心间区压榨样疼痛、出汗等症状,或慢性心律失常引起心律不齐,可以有头晕、眼花、乏力、短暂黑朦、甚至晕厥,甚至可以有阿斯综合症及突然晕厥、面色苍白、意识障碍或意识完全丧失、抽搐、大小便失禁等,可以有呼吸不规律或喘息等,心律失常症状可以说有很多。对于心律失常可以通过心电图或心脏电生理检查,明确属于哪一类型心律失常,有没有其他基础疾病等,再做针对性治疗。
语音时长 01:31

2019-12-18

60045次收听

噪声可以导致心脏病
城市化的发展,汽车的增多,噪声污染成为一个主要的人体危害。当面对隆隆作响和喧闹混乱的交通以及其他环境噪音时,女性心脏病发作的风险增加近3倍,而男性只增加了近50%。但是女性似乎不太容易受到办公室中噪音的影响,而男性受其影响增加的风险却高达近3倍。
看“长相”识心脏
常言道:“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而从古至今,医生看病就是“望闻问切”,扁鹊可谓是“望而知之谓之神”,他通过看蔡桓公的脸色而判断其病情的逐步加重,直到最后病入膏肓,无药可救。也就是说,通过看一个人的“外貌”,能够推断这个人的健康状况,疾病状况。那么,能否通过人的外在表现评估心脏的情况呢?所谓的“以貌识心”?看“长相”识心脏,虽然不能作为定论,但是具有一定科学性和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