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高血压的原因有哪些

发布时间:2018-11-0862239次浏览

高血压虽然是常见疾病,但是我们对这种疾病的危害是一定要了解清楚的,因为这种疾病的出现不仅仅会伤害患者的身体健康,严重的还会导致各种并发症的出现,甚至造成患者死亡的严重后果,因此要注意预防,那么,出现高血压的原因是什么呢?

一、遗传因素:高血压家族聚集有重要意义,约60%为高血压家族史高血压患者。不仅血压升高的发生率是遗传性的,而且在高血压中,并发症和肥胖也是遗传的。
  二、环境因素造成原发性高血压的因素有以下几个:(1)饮食:盐摄入量过高,钾和钙摄入量过低,蛋白质摄入量高,是血压升高的危险因素。 (2)年龄:年龄与高血压之间的关系也很大,年龄越大,高血压的相对风险越高。 (3)酒精:酒可引起和加重高血压,心血管和脑血管的损害。 (4)吸烟:长期吸烟可引起小动脉持续收缩,形成小动脉硬化,引起高血压。
  三、其他因素:引起其他原发性高血压,体重和口服避孕药的原因等,如下:(1)体重:超重或肥胖是血压升高的重要危险因素。体重指数增加,高血压发生率升高。 (2)避孕药具:避孕妇女服用血压的发生率及与高血压引起的口服避孕药有关的时间长短一般较为温和,可逆转。
  继发性高血压的主要原因(1)肾脏疾病: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先天性肾病,继发性肾脏疾病,肾动脉狭窄,肾肿瘤。 (2)内分泌疾病:皮质醇增生,嗜铬细胞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肾上腺性腺综合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垂体前叶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绝经期综合征。 (3)心血管疾病:主动脉瓣功能不全,房室传导阻滞,主动脉缩窄,多发性高血压动脉炎。
  综上所述,相信很多朋友都了解高血压的病因。因为,了解高血压的病因是非常之重要的,如果发现患上高血压就要马上到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了。平时一定要做好预防高血压的措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防范于未然。

相关推荐

高血压和高血脂可以吃花生吗
患有高血压和高血脂的病人,可以适量的吃花生。因为花生是营养非常丰富的食物,花生中含有的维生素E,有软化血管的作用。花生中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有降低血液中脂肪含量的作用。含有的丰富的蛋白质,有利于补充身体的营养。花生中含有卵磷脂和脑磷脂的成分,有增强记忆力、营养脑细胞的作用,对高血压高血脂病人的身体健康有一定的益处。但是花生中也含有一些油脂和脂肪的成分,所以尽量不要多吃。平时可以多吃有协助降低血压、血脂作用的食物。
语音时长 01:06

2021-05-28

72570次收听

舒张压95需要吃药吗
舒张压九十五。是否立马需要吃药,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状态来定,一般来说对于高血压患者,首先应该除了了解血压的水平,还应该了解所处的危险分层。对于一些高危极高危的患者,比如说病人已经明确诊断为冠心病或者是有脑血管病的病人,即使舒张压在九十五毫米汞柱,也应该服用药物,将血压控制到八十以下。当然对于一个dv的高血压患者,比如说中中青年人,除了血压升高之外,并没有其它的危险因素。比如说血脂相对正常,血糖正常,也不吸烟。这种情况就是刚刚发现血压升高,可以先进行生活方式的干预。到三个月也就是说控制饮食,低盐、低脂、加强运动、减重、戒烟,养成一个好的生活作息,不要熬夜。这样在观察一到三个月,看看血压是否降至正常、,如果没有可以在家用药物。
语音时长 01:18

2021-05-12

101027次收听

肥胖人血压150正常吗
肥胖的人血压达到150毫米汞柱是不正常的,这种血压属于高血压,需要积极的采取措施对血压进行有效的控制,防止长期血压升高导致严重的靶器官损害或者发生高血压的并发症。对于肥胖的人出现血压升高,需要积极的进行生活方式调控,要通过饮食和运动等方法逐渐的使体重恢复正常。有一部分患者当体重恢复后,血压会恢复到正常水平,这种患者可以暂时不用服用降血压药物,但是仍然需要定期的监测血压的情况。如果积极的调控生活方式后血压还是持续性的升高,就要长期服用降压药物来控制血压。
语音时长 01:08

2021-05-08

88028次收听

高血压会引起脑出血吗
高血压可能会导致脑出血的发生。高血压是一种慢性心血管疾病,通常呈现慢性疾病表现,病程往往比较长。,由于小血管壁持续硬化会导致血压的持续升高,这时会导致脑动脉血流量慢慢增加,引起脑部的充血,在早期血压升高时一般会表现出头晕、头痛等症状,通过服药或者休息可以慢慢缓解。但是随着血压的持续升高货导致脑部充血的进一步加重,再加上血管壁的硬化会使血管壁更加脆弱,这时就会发生脑动脉以及脑血管破裂导致出血,造成严重的后果。高血压导致脑出血一般见于血压非常高的时候,但是平时的预防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平时积极预防才能防止后期导致脑出血的发生。
语音时长 01:10

2021-05-08

92338次收听

02:53
高血压不能吃什么
高血压患者要求进行低盐低脂的饮食,还要戒烟限酒,尽量服用高钾的食物和优质的蛋白。低盐高血压患者不能吃含盐量过高的食物,根据世卫组织和国家营养学要求,每日盐的摄入量不能超过6克。避免服用肥肉、高胆固醇的黄油、奶油,或者动物内脏。每日的饮酒量不能超过100克白酒,每周尽量不超过一次;吃含高钾的食物,有利于钠的排出,有利于血压水平的控制。尽量食用一些植物蛋白的高蛋白植物,动物蛋白要食用含胆固醇低的淡水鱼或者牛肉这一类。像猪肉,尤其是肥肉、红烧肉之类的高血压患者尽量不要吃。
02:30
高血压是全天都高吗
高血压并不一定全天都高。高血压是在24小时血压监测的情况下,平均血压超过了认定的高血压水平时,才会认为是高血压患者。所以高血压不是全天的血压都升高,而是指大多数时间段,收缩压或者舒张压大于等于140毫米汞柱,或者大于等于90毫米汞柱,血压水平是高的。即便是高血压患者,也不可能全天测量的每一次血压都高,它是有正常的两峰一谷的曲线。在他低谷时,血压水平也可以处于正常范围,所以高血压不是全天的血压都升高,建议进行多次的家庭血压监测和24小时的血压监测。
02:40
高血压能吃复方丹参片吗
高血压能吃复方丹参片。复方丹参片主要是心血管患者辅助的用药,它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功效,可以改善心血管病人的胸闷、心前区刺痛,甚至有心绞痛的患者也可以改善症状。高血压患者常常服用除了抗降压药物之外的抗血小板药物,还有调脂药、降糖药等心血管药物。此外还可以服用中成药改善因为血压升高而带来的一些不良的症状。比如胸闷憋气,丹参片就是非常好的改善症状的辅助用药。另外对于已经合并了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如合并了冠心病的高血压患者,使用丹参片有理气止痛、改善症状的作用。
引起高血压的病因有哪些
引起高血压的病因之一为基因遗传,具有一定的家族遗传倾向。而如果身体过度肥胖,或者平时进食大量钠盐、频繁喝酒抽烟,就也会大大增加高血压发病几率。同时不良精神心理因素也可成为诱因。除此之外,高血压的发生与性别年龄、避孕药服用等因素都有关。
高血压能吃柿子吗
一般来说,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是可以正常吃柿子的,但是需要注意适量,特别是对于患有脑梗高血压的患者来说,如果是没有糖尿病的情况,是可以正常吃柿子的。而且需要注意的是,不能空腹吃柿子,否则是很容易出现胃结石的,柿子本身是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所以,对于自身的帮助是很大的。
02:21
高血压注意事项
高血压注意生活方式的改变、定期量血压、长期服药等。一、长期甚至终生,对生活方式进行干预。其中饮食要求低盐低脂,每天摄入盐量不能超过六克,摄入低脂肪食物,少吃油炸食品和火锅。患者还应加强运动,保持体重正常。二、定期量血压,血压有波动或稳定都应进行。血压稳定的患者一周应测量两天,这两天中也建议早晚都测量并且记录血压值。血压近期波动较大时一天测量三到四次,连续测一周。三、患者一旦开始吃降压药就尽量不要调药或自行停药,一定要告诉医生近期血压控制好不好再考虑是否减药,或者有药物不良反应再更换药。
高血压吃什么比较好
高血压患者应该多吃含钾丰富的食品,多项流行病学的研究证明食物摄入量钾的含量和血压的水平是呈负相关的,如果每天给予高钾饮食,可以平均使血压下降3%到10%。那么高钾的食品都包括哪些?第一类就是新鲜蔬菜,新鲜蔬菜很多,如油菜、菠菜、韭菜、茄子、青椒、南瓜等等;第二类就是新鲜水果,新鲜水果里面含钾量高的食物也很多,如橘子、香蕉、苹果、葡萄等等;第三类就是菌类,如蘑菇、木耳和香菇;第四类是豆类,如黄豆、毛豆、青豆;第五类是海物,如海菜、紫菜;第六类是薯类,如土豆、山药;第七类就是肉类,如瘦牛肉、鱼肉、贝类等等。
语音时长 01:22

2019-05-16

55548次收听

02:47
高血压艾灸要注意什么
高血压艾灸时,注意患者血压问题,艾灸位置要避开大动脉。湿热、阴虚患者不适宜做艾灸。一、血压问题。若患者血压太高,如170、180mmHg血压,不主张用艾灸治疗,否则会有很大风险。若出现高血压危象,要到医院挂急诊去看大夫;二、艾灸时,避开大动脉位置,包括颈动脉、腹股沟动脉等,都属于比较丰富位置,不能做艾灸;三、病人有湿热、阴虚有热时,不适宜做艾灸治疗;四、艾灸分很多种,有瘢痕灸、化脓灸、悬灸,要根据具体灸法。若做直接灸、疤痕灸,如关节活动部位不能做瘢痕灸,面部穴位不能做直接灸。
高血压如何通过食疗治疗
众所周知,高盐饮食是导致高血压的主要原因之一,高血压患者只能吃很少的盐(
高血压警惕四类症状
高血压不仅仅是血压升高,其症状也不只是头疼、头晕。高血压最大的危害是导致心、脑、肾等关键器官以及全身血管的损害。一旦发现下述4类症状或体征,可能意味着一些脏器已出现了问题,应及时就医并诊治。
日常生活中该如何养生
适当地静坐休息,能促使人心平气和、精神爽快、烦闷消除、毛发光泽度增加、皮肤润泽、大便通畅、睡眠良好等,有防病、延年的良好作用。坐姿可根据老年人的习惯和身体状况而定,如端坐、靠坐、盘坐等,但每次坐的时间不宜过长。